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教案1
一、教材分析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是以化学基本概念为基础,与实验紧密联系,强调概念在实际中的应用,本节教学对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乃至今后继续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教材内容具有概念比较多,且抽象又难于理解的特点。教材首先从为什么学习这个物理量入手,指出它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纽带,认识引入物质的量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意义,即引入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与物质的粒子数之间、物质的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应注意不要随意拓宽和加深有关内容,加大学生学习的困难。
二、学情分析
对于“物质的量”这个新的“量”和“摩尔”这个新的“单位”,学生是很陌生的,而且也很抽象,但通过学习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已经知道了生活中常用的一些“量”和“单位”,如长度、质量、时间、温度,米、千克等。可采用类比方法,类比方法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的某些属性上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也相同的一种科学方法。如物质的量与其他学生熟悉的量类比、摩尔与其他国际单位的类比、集合思想的类比等,运用类比思想阐释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意义,能够提高这两个概念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兼容性,有利于对这两个陌生概念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粒子集体的一个物理量,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
位;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
(2)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换算关系;了解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
质量之间的换算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类比的思想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运用和巩固概念。
(2)通过阅读教材、参考资料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探究的'意识。
(3)体验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2)调动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物质的量的概念;
(2)物质的量和微粒数之间的相互转化;
(3)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涵义;
(4)通过物质的量、质量、摩尔质量计算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
(1)物质的量的概念。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黑板
六、教学方法
采用创设情境方式,通过故事(一粒米的称量)和生活实例,以聚微成宏的科学思维方式,引出新的物理量 — 物质的量,搭建起宏观与微观的桥梁。通过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常用单位 (箱、包、打等)与抽象概念类比、国际单位之间的类比、集合思想的类比教学,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让学生感受概念的生成过程,初步形成物质的量的概念并理解其重要性。
七、教学过程(略)
高中化学教案2
一、教材分析: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和应用的科学。要研究物质的宏观性质,必须从微观粒子入手,才能寻找到原因。化学学科涉及分子、离子、原子、质子、中子、核外电子等多种微观粒子,但最重要的是原子。只要了解了原子的结构,才可以进一步了解分子、离子结构,进而深入认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在初中,学生已初步了解了一些化学物质的性质,因此有必要让学生进入微观世界,探索物质的奥秘。通过本节了解原子构成、核素、同位素概念,了解质子数、中子数和质量数间的关系,为后续周期律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质量数和AZX的含义。
2.认识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提高同学们辨别概念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原子结构的研究,激发学生从微观角度探索自然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质量数和AZX的含义。
难点:认识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同学们在初中已经有了关于原子结构的知识,所以这节课原子表示方法比较容易接受,但对于核素同位素的概念是新知识。
五、教学方法:学案导学
六、课前准备:
学生学习准备:导学案
教师教学准备:投影设备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
八、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案填写,总结疑惑点(主要以学生读答案展示的方式)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还有离子、分子等),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都都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同种原子性质和质量都相同。那么原子能不能再分?原子又是如何构成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原子的几个概念。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核素和同位素
1、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在原子的`中心,由带正电的质子与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带负电的电子绕核作高速运动。也就是说,质子、中子和电子是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在原子中,原子核带正电荷,其正电荷数由所含质子数决定。
(1)原子的电性关系: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3)离子指的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荷的粒子叫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粒子叫阴离子。
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阳离子,带正电荷;
当质子数(核电核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阴离子,带负电荷。
(4)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
高中化学教案3
作为老师想要把一节课上好,那么就需要课前做相关规划,那就是教案,一起来看看我们的化学老师是如何做自己的教案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不饱和这两组概念的区别。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突出的是要培养学生在实验基础上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2.利用实验和数据的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验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沿着“问题—实验—分析—结论”的思路,以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中心内容是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对从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教材一开始就提出一杯水里是否可以无止境地溶解糖或食盐这样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带到要讨论的问题中来。接着教材分别安排了两组实验[实验7-2]、[实验7-3]和[实验7-4],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只要条件固定,物质是不会无限制地溶解在溶剂中(彼此互溶者除外)。由此为依据,通过教师的归纳和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起“饱和溶液的概念”。
1.通过[实验7-2],学生应该了解:
(1)要判断物质的溶解是否有限度,就必须确定“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这两个条件。
(2)当这两个条件不变时,物质溶解的确都各有其限度。学生有了这两点认识之后,就能比较容易理解:当溶质溶解达到它的限度时(如果条件不变),溶液就处在一种特殊的状态即饱和状态。这时的溶液就是该状态下此溶质的饱和溶液。
如何教学生判断是否达到了溶解的限度呢?教材用“不能继续溶解而有固体剩余的时候”,这是利用可直接观察到的宏观现象作为判断溶液饱和的一个依据。但是利用“有固体剩余”来判断溶液已达饱和,又一定要以“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为前题,否则就没有意义。
[实验7-3]和[实验7-4]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下列关系:对于大多数溶液来说:
(1)说明当改变饱和溶液的任何一个条件时,饱和溶液的状态都会被破坏,成为“不饱和溶液”。
(2)从反面证明饱和溶液定义的叙述必须有两个前提为条件,否则就没有意义。
(3)客观上向学生介绍了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两种可能的方法,即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至于相反过程,即由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由于可能会引起物质的结晶析出,在本节暂不宜展开讨论。
2.为了消除学生把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混为一谈,教材作了一段专门叙述。
通过[实验7-5],利用刚刚建立起来的饱和与不饱和概念及其判断方法,来分辨浓溶液与稀溶液,以及它们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区别,是很有说服力的,教师应很好利用这段教材,或讲解或指导阅读。在讨论时一定要向学生指明,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量溶剂中溶质的相对含量不同而言,与温度是否变化无关;饱和与不饱和是指溶质是否达到了最大溶解限度,受温度和溶剂的量两个条件的制约,表述的是溶液的一种存在状态,与溶液的“浓”、“稀”无关。
教学建议
(1)边实验、边分析、过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积极思维,逐步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教师演示实验并给出一些数据,引导学生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和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
(1)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
(2)分析溶液“浓”“稀”跟溶液饱和与不饱和这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难点:
利用实验和数据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溶液。为了对溶液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就需要将溶液作以分类: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演示[实验7-2]在10毫升水里分别加入食盐和硝酸钾固体,直至不能再溶解。
[教师活动] 提问:在实验演示过程中,溶液的温度是否改变?水的量是否改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目的:为学生观察实验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有利于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2]: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缓慢加入氯化钠和硝酸钾固体,边加入边振荡,直到试管里有剩余固体不再溶解为止。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并回答以上提出的问题。
[结论]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教师活动]提问:在提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做[实验7-3]。[实验7-4],并思考以上问题。
[目的: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并总结该实验。
[教师活动]参与讨论并答疑,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
(1)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2)
(3)当温度确定、溶剂量确定时,某溶液的饱和状态表示溶质溶解的最大值。
[目的: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为下一节溶解度概念的建立做好铺垫。]
[教师活动]说明:给定条件,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粗略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溶液常常习惯被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5]: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克食盐和0.1克熟石灰,振荡、并观察现象。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及所列数据,试判断正误。
[目的: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投影)提供数据:
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不同物质的质量:
硝酸铵:192克 碳酸钙:0.0013克 食盐:36克 氢氧化钙:0.17克
判断:(1)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2)饱和溶液是浓溶液。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教师活动]指导阅读教材第134页:如何确定某溶液是饱和溶液?
(四)总结、扩展
(1)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分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不给定条件可分为浓溶液、稀溶液。
(2)扩展练习:试判断:
①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②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如果溶液质量不变,则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③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多。
④一定温度下,溶质的质量不改变,则无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⑤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
⑥两种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混合,依然是饱和溶液。
高中化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初步了解有关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一些主要用途。
2.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以及如何加强对空气污染的防治。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了解空气的组成。
2.介绍空气污染的严重危害,以增加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用品
水槽、钟罩、燃烧匙、酒精灯、红磷。
教学过程
(提问)
①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电灯发光(物理变化)爆炸(举例说明,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②判断下列例子哪个是描述性质?哪个是表述变化的?
(讲解)通常镁燃烧,酒精燃烧都是在空气中进行的。
(提问)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板书)第一节 空气
一、空气的组成和用途
(演示)实验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提问)①实验现象
②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钟罩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
(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并简介人类对氧气的认识过程。
(板书)
二、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1.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①煤燃烧产生的烟雾
②石油化工排放的烟雾
③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
2.造成污染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
3.防止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
①工业三废的回收与处理
②提高汽油、柴油质量
(讲解)
1.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造成“温室效应”对自然界的影响。
2.臭氧“空洞”的形成──对自然界的影响等。
[作业] 略
高中化学教案5
教学重点: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与水解平衡移动。
2.盐类水解的应用。
教学难点:盐类水解的应用。
教学设计:
师生共同巩固第一课时相关。
(1)根据盐类水解规律分析
醋酸钾溶液呈 性,原因 ;
氯化铝溶液呈 性,原因 ;
【设疑】影响盐类水解的内在因素有哪些?
【讲解】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
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碱性就越强, 越高。
组成盐的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酸性就越强, 越低。
【设疑】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哪些?
【讲解】
(1)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盐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盐浓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3)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例如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加入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 ,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促使水解,若加酸则抑制水解。
【设疑】如何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讲解】根据盐的.组成及水解规律分析。“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作为常规判断依据。
分析: 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设疑】如何比较溶液中酸碱性的相对强弱?
【讲解】“越弱越水解”
例题:分析 溶液与 溶液的碱性强弱?
∵ 的酸性比 酸性强。
∴ 水解程度大于 水解程度。
∴ 溶液碱性强于 溶液碱性。
【设疑】如何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讲解】电解质水溶液K存在着离子和分子,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定量关系,也存在量的大小关系。
(1)大小比较:
①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元酸分步电离,且越来越难电离分析。如:在 溶液中,
②多元弱酸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分步水解分析。如:在 溶液中,
③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影响因素。
④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比较,要进行综合分析,要考虑电离、水解等因素。
(2)定量关系(恒等式关系)
①应用“电荷守恒”分析:
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即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如 溶液中,阳离子有 和 ,阴离子有 , , ,根据电荷守恒原理有:
②应用“物料守恒”分析。
电解质溶液中某一组份的原始浓度(起始浓度) 应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如:晶体 中,在 溶液中:
总结、扩展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及其影响原理。
2.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
(1)配制某些盐溶液,如配制澄清 溶液。
(2)除去溶液中某些杂质离子。如除去 溶液中混有的 。
3.扩展
泡沫灭火剂包括 溶液(约1mol/L), 溶液(约1mol/L)及起泡剂。使用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溶液和 溶液的体积比约是 。若用等体积、等浓度的 溶液代替 溶液,在使用时喷不出泡沫,这是因为 ;若用固体 代替 溶液,在使用时也喷不出泡沫,这是因为 。泡沫灭火器内的玻璃筒里盛硫酸铝溶液,铁筒里盛碳酸氢钠溶液,不能把硫酸铝溶液盛在铁筒里的原因是 。
板书设计:
1.水解的一般规律
(1)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可作为盐溶液性质(酸性或碱性)的常规分析方法。
(2)越弱越水解。
①碱越弱,对应阳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酸性越强,对应弱碱阳离子浓度越小。
②酸越弱,酸根阴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碱性越强,对应酸根离子浓度越小。
(3)水解是微弱的。
(4)都强不水解。
2.外界条件对盐水解的影响
(1)温度(实验1)
(2)溶液的酸、碱性(实验2)
3.盐类水解利用
(1)应用水解知识,配制某些盐溶液。如配制澄清 溶液。方法:加酸,抑制 水解。
(2)除去溶液中某些杂质离子:如 溶液中混有杂质 。方法:加热,促使 水解,使生成 除去。
高中化学教案6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初中学习金属的置换反应以及金属的活动顺序、镁等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钠、铝等活泼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对比,掌握越活泼的金属越易与氧气反应的规律。
二、教学对象分析
1.在初三阶段学习了一年的化学知识,对金属的活动顺序、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有了初步的了解,懂得通过金属是否能发生置换反应来判断金属的活动顺序。
2、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在“通过实验探究获得关于物质知识”的方面具有一定能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中的图片、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巩固和加深初中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知识和规律
2、通过观察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其保存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能力,掌握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
3、通过实验了解活泼金属钠、铝与氧气的反应,归纳出活泼金属易与氧气发生反应的知识,了解金属氧化膜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培养学生习惯用化学的视角去观察身边的物质和发生的事情
4、掌握在一般情况下,通过对比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条件难易、剧烈程度能反映出金属活动顺序的思维方法
5、通过实验进一步熟悉和规范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等基本实验技能
四、教学策略
1.举例身边的金属材料和回顾初三化学知识,引入新课,通过对比镁、铝、铁分别与氧气反应引出“钠与氧气怎样反应”的问题。
2.以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去探索钠的物理性质、钠在空气中存放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实验钠与空气中的氧气的反应,并分析其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产物;通过铝在空气中加热的现象分析得出金属氧化膜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3.通过四幅金属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图片,结合金属活动顺序表,归纳出金属活动性和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剧烈程度有关
通过图表归纳出钠、铝、铁、铜与氧气反应的有关知识,使知识系统化。
五、教学过程
[引入]在实验室中,有哪些物品是由金属制成的,在家里呢?
[学生回答] 水龙头、铁凳、铁窗筐,铁架台……
[引言]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形式存在,说明大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今天我们再来进一步学习有关金属的`化学性质。
[板书]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 根据书本图片,回顾初中阶段学习过的反应,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这些反应都表现了金属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归纳复习] 金属与盐反应 金属与酸反应 金属与氧气反应
[板书]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投影]镁、铝、铁分别与氧气反应的图片。
[设问] 是否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都需要加热呢?
[引言]今天我们来认识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又是怎样的
[板书]1、钠与氧气的反应
[学生活动]分组 ①观察存放在试剂瓶中的金属钠
②把金属钠从试剂瓶中取出观察其物理性质、表面的氧化膜。
[归纳并板书] 金属钠的物理性质与存放方法。
[板书] 常温下 4Na + O2 ==== 2Na2O
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金属钠放在空气中易被氧化,那么对金属钠进行加热又将如何?
[学生实验]钠的燃烧。
[学生活动]描述实验现象
[设问] 生成物是氧化钠吗?
[学生回答]不是,生成物呈浅黄色,而氧化钠是白色固体
[讲解] 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钠的另一种氧化物---过氧化钠(淡黄色固体)
[板书] 2Na + O2 Δ Na2O2
淡黄色固体
[投影] 过氧化钠的特殊用途-----潜水艇供氧剂。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
2Na2O2 + 2CO2 == 4Na2CO3 + O2
[板书小结]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与空气中的氧气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生成不同的氧化物
(要求学生写出钠在不同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析氧化剂、还原剂)
[引言]初中我们学习过铝在氧气中的燃烧,若铝在空气中加热,又有什么现象呢?
[板书]2、铝与氧气的反应 4Al+3O2 点燃 2Al2O3
纯氧中:
空气中:
[学生实验]用坩埚钳钳住一块铝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
[描述实验现象] 逐渐熔化,失去光泽,但不滴落
[讲解] 铝的熔点 为665℃ 氧化铝的熔点 为20xx℃ ,铝表面的致密氧化膜包在铝的外面,所以熔化了的液态铝不会落下。
[引言]如果我们去掉氧化膜再加热,有什么现象呢?
[学生实验]用坩埚钳钳住一块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
[描述实验现象] 熔化的铝仍不滴落
[师生共同分析原因] 磨去氧化膜的铝片在空气中很快又形成一层新的氧化膜
[板书小结] 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形成致密氧化膜而稳定存在于空气中
[回顾]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图片、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设问]能否看出金属的活动性和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条件、剧烈程度有什么关系?
[小结]可以看出: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与氧气反应就越易进行(如钠露置空气中就氧化);金属活动性越弱,与氧气发生反应时反应条件较高(如铁在空气中不能被点燃),俗语说“真金不怕火炼”就说明金在加热条件下不与氧气反应。
[总结]请学生根据今天所学习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金属 | 反应条件 (常温/加热) | 反应 现象 | 氧化物 的颜色 | 化学方程式 |
钠 | ||||
铝 | ||||
铁 | ||||
铜 |
六、板书设计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板书]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
钠的保存及其物理性质
常温下 4Na + O2 ==== 2Na2O 加热 2Na + O2 Δ Na2O2
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
小结: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与空气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生成不同的氧化物
铝与氧气的反应
4Al+3O2 点燃 2Al2O3
纯氧中:
空气中:
[小结]铝的化学性质活泼,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形成致密氧化膜而稳定存在于空气中
[总结]钠、铝、铁、铜与氧气的反应
高中化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质及相互转化的关系。
(2)掌握白磷、红磷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了解磷的含氧酸的性质,了解常见的磷酸盐。
2.能力和方法目标
(1)通过NO 2 、NO、O 2跟水反应的分析,掌握氮的氧化物、氧气和水反应的有关计算方法。
(2)通过比较白磷、红磷的结构和性质,提高比较能力,提高判断同素异形体的能力。通过氮族、氧族和卤族元素的比较,提高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教学重点、难点]
NO 2 、NO、O 2跟水反应的有关计算。
[ 教学过程]
[复习和引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N 2的化学性质,总结氮的氧化物的性质。
[教师提问]你能写出哪些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其中氮元素的价态分别是多少?
氮的氧化物中属于酸酐的有哪些?
NO和NO 2如何转化?NO 2 、溴蒸气怎样鉴别?
如何收集NO、NO 2?
[边讨论边总结]
(一)二氧化氮跟水的`反应
[演示实验]二氧化氮跟水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一支10mL量筒)。
(1)轻轻摇动量筒,观察现象(水位逐渐上升,红棕色逐渐变浅)。
(2)用大拇指按住量筒口,取出量筒倒转振荡,再插入水中,观察现象。(水位迅速上升至量筒容积约,剩余体积的无色气体)。
(3)将量筒口用橡胶塞塞住,从水中取出量筒,往量筒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溶液变红)。
通过以上实验的分析引出下列问题。
(二)NO 2 、NO 、O 2跟反应的计算
分析反应原理:
1.二氧化氮跟水反应:3NO 2 +H 2 O=2HNO 3 +NO
2.二氧化氮、氧气同时跟水反应:4NO 2 +O 2 +H 2 O = 4HNO 3
3.一氧化氮、氧气同时跟水反应:4NO+3O 2 +H 2 O = 4HNO 3
遇到这类计算题时,首先要弄清所涉及的反应原理是哪种情况,再进行计算。如,二氧化氮跟氧气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可能有以下向种情况:
[例题讲解]
[例1]将盛有氮气和二氧化氮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时间后,试管内气体体积缩小为原体积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氮气和二氧化氮的体积比是。
[分析]氮气跟水不反应,所以可根据“3NO 2 +H 2 O=2HNO 3 +NO”用体积差法进行计算。
答案为:1:3。
[例2]
将容积为50mL的量筒内充满NO 2和O 2的混合气体,倒置量筒在盛满水的水槽里,足够时间后,量筒里剩余气体体积为5mL。则混合气体中NO 2和O 2体积比可能是。
[分析]二氧化氮、氧气混合气体例置于水中,最后残留气体可能有二种情况,一是氧气,二是一氧化氮。所以应先假设,再立式计算。
[解答](1)若剩余的5mL气体是O 2,则共有45mLNO 2 、O 2混合气体跟水反应,根据4NO 2 +O 2 +H 2 O = 4HNO 3可得出:
V (NO 2)=×45mL=36mL
V (O 2)=×45mL+5mL=14mL
所以,原混合气体中NO 2和O 2体积比为18:7。
(2)若剩余的5mL气体是NO,则NO 2 、O 2混合气体跟水反应时是NO 2过量,过量的NO 2再跟水反应。根据反应“3NO 2 +H 2 O=2HNO 3 +NO”可得出,共有15mLNO 2过量。
即,在NO 2 、O 2混合气体跟水反应的过程中共消耗气体35mL。根据4NO 2 +O 2 +H 2 O = 4HNO 3可得出:
V (O 2)=×35mL=7mL
V (NO 2)=×35mL+15mL= 43mL
所以,原混合气体中NO 2和O 2体积比为43:7。
(三)磷
[引导]让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磷的内容。
[展示]给学生展示白磷和红磷样品,让学生观察。再完成“磷的两种同素异形体性质的比较表”。
[学生总结并填表]
磷的两种同素异形体白磷和红磷的比较
白磷
红磷
分子结构
P 4正四面体型,分子晶体
结构复杂,分子晶体
颜色
白色蜡状固体
暗红色粉未
密度(g·cm -3)
1.82
2.34
溶解性
不溶于水,易溶于CS 2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CS 2
毒性
剧毒
无毒
着火点
40℃,易自燃
240℃,可燃
还原性
易被氧化,发磷光
不易被氧化
保存
少量保存在水中
贮存在密闭瓶中
相互转化
隔绝空气条件下,白磷加热到260℃可转化为红磷,红磷加热到416℃以上(升华)可得到白磷。
[演示实验]
(1)白磷、红磷的燃烧。
(2)红磷转化为白磷。
(3)五氧化二磷的吸水性。
在教师引导下,通过上述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 22P 2 O 5(白烟现象)
磷在氯气中燃烧:2P+3Cl 22PCl 3
2PCl 3 +Cl 22PCl 5(白色烟雾现象)
五氧化二磷吸水:P 2 O 5 +3H 2 OH 3 PO 4
磷酸是中强酸,跟碱反应可生成正盐、一氢盐、二氢盐等三类盐。
教师通过下列来引导学生,让比较氮族、氧族和卤族元素的性质差异。
磷(氮族)、硫(氧族)、氯(卤族)的比较
磷
硫
氯
跟氢气化合难易程度
很难跟H 2直接化合
硫蒸气在加热时才能跟H 2直接化合
Cl 2和H 2混合,在光照或点燃情况下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PH 3不稳定,易分解
H 2 S较不稳定,加热可分解
HCl很稳定,加热到1000℃时才开始分解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H 3 PO 4是中强酸
H 2 SO 4是强酸
HClO 4为最强的含氧酸
结论
从氮族到卤族,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 巩固练习]
1.根据下列氮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答案:略。
2.关于磷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红磷没有毒性而白磷有剧毒(B)白磷在空气中加热到260℃可转变为红磷
(C)白磷可用于制造安全火柴(D)少量白磷应保存在水中
答案:AD。
3.在城市空气中含有浓度较大的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这些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
(A)硫酸工业排放的废气(B)氨氧化法制硝酸中吸收塔排放的废气
(C)汽车尾气(D)煤炭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废气
答案:C。
4.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装有N 2和NO 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槽中,最后试管内气体的体积缩小为原体积的,则混合气体中N 2与NO 2的体积比是()。
(A)2:3(B)3:2(C)3:5(D)5:3
答案:A。
5.下列关于砷(As)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AsCl 3分子中,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
(B)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由此可知砷原子核内有42个中子
(C)砷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AsH 3,它是一种强氧化剂
(D)砷酸(H 3 AsO 4)是强酸,其酸性与硫酸相似
答案:A。
6.将 V LNO和NO 2的混合气体通过水吸收后,得到 a mL无色气体A。将此无色气体A与等体积O 2混合,再通过水充分吸收后,收集到5mL无色气体B。试回答:
(1)A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B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气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mL
(3) V 值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是NO;B是O 2 。(2)20mL。(3)20< V <60。
高中化学教案8
[教学设计说明]
通过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的学习使学生能用化学的眼光看清这个物质的世界,第二节进一步学习这六类物质中最重要的三种“电解质:酸、碱、盐”并能书写离子方程式;酸、碱、盐之间大多是复分解反应(无化合价变化);
第三节研究氧化还原反应是根据反应物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而将反应物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又一新角度,同时也为后面“化学反应的利用——原电池”奠定基础.
因此根据本节教材承上启下的作用而设计的教学思路是:
(1)巩固和加强元素化合价知识,使学生充分感知化合价变化是“物质世界”相互转化中最普遍和最有利用价值的化学变化;同时也是对初中化学薄弱环节一个及时的补充和提高;
(2)从新的角度归纳“物质的分类及其化学反应”的特点,使学生明确物质世界中两大类反应:“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区别,认识“物质世界”的复杂性(有无数变化)与简单性(只二大类反应)、个性(有电子转移、无电子转移)与共性(有新物质生成)的对立统一。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1)通过对多个化学反应的分析、归纳,采取“概念形成”的方法使学生能从化合价的变化的角度认识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通过实验事实和思考,初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并认清电子转移与化合价升降的相关关系。
(3)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初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对人类社会的利弊。
●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由点及面的学习能力:通过氧气作为氧化剂的代表,一种典型物质的性质可以代表一类物质的性质;这一学习方法在以后的同族元素性质的学习中要得到广泛的应用,日常生活中“窥一斑而知全貌”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
2.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的探究能力:化合价的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外在特征与表现,其内在的本质原因应通过实验来探究分析,在实验中电流计指针的偏转可以有力的证明电子的转移是反应内在的原因。
3.培养学生课堂学习的自我总结能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课堂的最后让五名学生分别充当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还原反应来上台自我表述与总结,是本节课设计的一个亮点,生生互动的参与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是理解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会用“双线桥”法标明电子的方向及数目。组织好课堂总结的拟人化表演。
(2) 难点是使学生能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各种概念之间的联系。掌握氧化性、还原性的内涵,能自我总结出两组概念的对立统一网络。
(3)关键是引导并做好几个实验探究出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实质达到良好的效果。
实验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题引入
[投影与实物]
1.旺旺雪饼----干燥剂
(主要成分:生石灰)
2.月饼---脱氧剂实物展示
(主要成分---还原铁粉)
3.脱氧剂介绍:幻灯片
防止氧气氧化
学生知道干燥剂
但不知道脱氧剂
比较新颖,兴趣大.
概念形成
(由点及面能力)
1. 最常见的氧化剂是谁?
2. 氧气在化学反应(钠、铁、硫、磷)中的共同特点。
3. 氧化剂概念: (板书) 学生能答出:氧气
学生上板书写化学方程式
讨论: 化合价均降低
知识引伸
知识迁移
(对立统一思想) 1. 常见的氧化剂还有哪些?
化合价变化特点?举例:
H2 + CuO = Cu + H2O
2. 什么叫还原剂?
常见的还原剂有哪些?
学生讨论并笔记
判断氧化剂
学生回答
知识网络的构成
(对立统一能力)
[重点] 1. 实验演示:
铜 → 氧化铜 → 铜
2. 概念联系:
氧化剂——被还原——发生
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还原剂——被氧化——发生
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知识网络构成:
化合价降低
氧化剂 + 还原剂 =
深化理解
氧化剂和还原剂概念
思考并讨论:
氧化剂为何是被还原?
(是被还原剂还原)
还原剂为何是被氧化?
(是被氧化剂氧化)
学生笔记: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化合价升高
活动探究: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1. 反应特征:化合价有升降,且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和氧化剂化合价降低的总数相等
2. 为什么化合价会有升有降?
怎样用实验证明你的观点?
3. 实验演示:
Zn + CuSO4 = Cu + ZnSO4
电流计指针偏转
4.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有电子转移 学生笔记
学生交流并总结:电子是带负电的,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失电子升高.
学生探究:电子得失形成回路则形成电流,电流针有现象.
学生讨论与总结:
实质是有电子转移
1.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略
H2 + CuO = Cu + H2O
Zn + CuSO4 = Cu + ZnSO4
学生练习
活动表演
与课堂总结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 要求五名学生(拿展板):
各自表述物质及反应的特点
(学生甲):氧化剂
(学生乙)还原剂
(学生丙)还原产物
(学生丁)氧化产物
(学生戊)氧化还原反应
2. 组织学生上台表演
并补充说明
3. 投影与总结表扬
学生小组讨论
推荐小组代表上台表演:
(甲)我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在反应中化合价降低(因为我得电子),我会被还原剂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乙)我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在反应中化合价升高(因为我失电子),我会被氧化剂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丁)我是还原产物,是氧化剂被还原后的产物(化合价降低后的产物);
(戊)我是氧化产物,是还原剂被氧化后的产物(化合价升高后的产物)。
(丙)我是氧化还原反应,我的特征是有化合价的升降,且升与降的总数相等;我的实质是发生了电子的转移,且得与失的电子总数相等。
[课后反思]
1.本节课的引入与概念形成是很成功的,知识网络的构成给学生的印象深刻,达到预期的效果,双线桥的练习略显“单薄”(准备是下节课的重点),最后学生的拟人化总结与表演非常成功,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2.有一个班在表演中,一名学生这样说:“我是还原剂,在反应中化合价升高,因为我失电子.我的老婆是氧化剂,我的儿子是氧化产物.”弄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那个氧化产物的同学气愤的不行,但也是一脸的无奈.当时我也很吃惊,评价比较形象,但不适合中学生.
高中化学教案9
【教材内容分析】
在必修2中,学生已初步了解了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等知识。本节内容是在介绍了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等知识的基础上,再介绍金属晶体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对于晶体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也可使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所学的知识的认识。教材从介绍金属键和电子气理论入手,对金属的通性作出了解释,并在金属键的基础上,简单的介绍了金属晶体的几种常见的堆积模型,让学生对金属晶体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理解金属键的概念和电子气理论
2、初步学会用电子气理论解释金属的物理性质
【教学难点】
金属键和电子气理论
【教学重点】
金属具有共同物理性质的解释。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大家都知道晶体有固定的几何外形、有确定的熔点,水、干冰等都属于分子晶体,靠范德华力结合在一起,金刚石、金刚砂等都是原子晶体,靠共价键相互结合,那么我们所熟悉的铁、铝等金属是不是晶体呢?它们又是靠什么作用结合在一起的呢?
【板书】
一、金属键
金属晶体中原子之间的化学作用力叫做金属键。
【讲解】
金属原子的电离能低,容易失去电子而形成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阳离子整体共同整体吸引自由电子而结合在一起。这种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较强作用就叫做金属键。金属键可看成是由许多原子共用许多电子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共价键,这种键既没有方向性也没有饱和性,金属键的特征是成键电子可以在金属中自由流动,使得金属呈现出特有的属性在金属单质的晶体中,原子之间以金属键相互结合。金属键是一种遍布整个晶体的离域化学键。
【强调】
金属晶体是以金属键为基本作用力的晶体。
【板书】
二、电子气理论及其对金属通性的解释
1.电子气理论
【讲解】
经典的金属键理论叫做“电子气理论”。它把金属键形象地描绘成从金属原子上“脱落”下来的大量自由电子形成可与气体相比拟的带负电的“电子气”,金属原子则“浸泡”在“电子气”的“海洋”之中。
2.金属通性的解释
【展示金属实物】
展示的金属实物有金属导线(铜或铝)、铁丝、镀铜金属片等,并将铁丝随意弯曲,引导观察铜的金属光泽。叙述应用部分包括电工架设金属高压电线,家用铁锅炒菜,锻压机把钢锭压成钢板等。
【教师引导】
从上述金属的应用来看,金属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呢?
【学生分组讨论】
请一位同学归纳,其他同学补充。
【板书】
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
容易导电、导热、有延展性、有金属光泽等。
⑴金属导电性的解释
在金属晶体中,充满着带负电的“电子气”,这些电子气的运动是没有一定方向的,但在外加电场的条件下电子气就会发生定向移动,因而形成电流,所以金属容易导电。
【设问】
导热是能量传递的一种形式,它必然是物质运动的结果,那么金属晶体导热过程中电子气中的自由电子担当什么角色?
⑵金属导热性的解释
金属容易导热,是由于电子气中的自由电子在热的作用下与金属原子频繁碰撞从而把能量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从而使整块金属达到相同的温度。 ⑶金属延展性的解释
当金属受到外力作用时,晶体中的各原子层就会发生相对滑动,但不会改变原来的排列方式,弥漫在金属原子间的电子气可以起到类似轴承中滚珠之间润滑剂的作用,所以在各原子层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以后,仍可保持这种相互作用,因而即使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也不易断裂。因此,金属都有良好的延展性。
【练习】
1.金属晶体的形成是因为晶体中存在
A、金属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B、金属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C、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D、金属原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2.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
A、金属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较弱
B、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
C、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
D、金属晶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失去电子
高中化学教案10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推广,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发生了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如何合理设计、优化化学课堂教学程序,使之成为一堂学生想学、爱学的好课,应该是每个化学教师努力的方向。
一堂有效的化学课,就是教师运用最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通过对教材的巧妙处理和对教学过程的精心组织筹划,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想学、爱学的心理,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下面我以《钠》的课堂教学设计为例,谈谈我在新课改中,是如何贯彻新课改的思想,进行有效教学的。
一、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经过自主、探究、合作等多种活动,使学生主动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归纳科学研究的方法,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从而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教学策略:
钠这节课因为有实验和奇妙的现象,说实话老教师新教师都能上的生动,而仅仅停留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感到新奇上,这还只是停留在新课改的浅层面上。而真正贯彻新的教育理念,让学生自主的去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并切实培养他们的科学素质和严谨态度,却是每一个教师都需要深入探究的。这节课围绕神秘“钠水雷”惊现珠江一事,展开对钠的性质的研究,探讨,并最终解决“水雷” 带来的危险,让学生也过了一把“消防队员”和“科研人员”的瘾,社会责任感大大增强,确实达到了发现问题、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课堂设计:
【教师质疑】如果你是消防员,一般物质失火怎样灭火?(学生答:用水,用泡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用沙隔绝空气)现在是同学们都不熟悉的钠,在采取消除危险措施之前首先应该作什么?
【学生抢答】甲:观察、分析现场具体情况!
乙:快速调查爆炸物——钠的物理、化学性质并根据其性质研究对“水雷”处理对策。
【教师引导】说的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就做一次消防员,来研究钠的性质,并试着解决钠“水雷”造成的危险。
【交代任务】每四人分成一组。每组实验桌面上都有相应的试剂、仪器。
试剂:钠、蒸馏水、酚酞试液、过氧化钠粉末
仪器:镊子、滤纸、玻璃片、小刀、烧杯、小试管若干、试管夹、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长玻璃导管、脱脂棉、铝箔、尖嘴导管,塞子、木条
【教师引导】通过预习教材,我们了解到研究物质的性质有哪些方法?(生答:观察、实验、分类、比较)请大家参照课本第9到第10页的“观察·思考”内容1及关于钠的简介,打开每个实验台上的试剂瓶,探究钠这种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
【实验小组】立即热烈讨论开来。
有的在小组内还当起了小老师:以前老师讲过,研究一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应该从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度、导电导热性等方面来考虑。
有的开始反驳:颜色、状态、气味都好解决,可是熔点、沸点我们怎么能测出来?
我在旁边笑到:查资料啊。同学们恍然大悟。
【小组总结】分析讨论与实验观察后,归纳总结钠的物理性质(略)。
【教师质疑】在观察钠的物理性质,你认为钠和我们初中学过的铁、铜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实验小组】学生甲:密度小、熔点也低、硬度小。
学生乙:除了物理性质外,我认为钠比铁、铜的化学性质要活泼,因为刚刚切开的钠有光泽,几秒钟后就变暗了;还有钠不象铁、铜可以露置在空气中,而是保存在煤油中的。
学生丙:还有刚才的录象上我看到钠“水雷”遇到水就不停地冒泡,我推测钠可能会与水反应!
【教师提示】那大家就用实验来验证验证这个推测。如果能和水反应,要验证产物是什么。注意要切割黄豆粒大小的钠,不可太大。
【实验小组】每组同学紧张有序的进行实验。有进行实验具体操作的,有专门监督操作是否正确的,还有专门观察、记录实验现象的。
【小组汇报】钠与水的反应现象及原因并进行归纳总结(略)。
【教师引导】在实验现象中小球四处游动,大家解释说是反应生产的气体产生的推动力,那么你认为这种气体是什么?如何用实验来验证?
【实验小组】学生甲:我觉得生成的是氧气,因为水中含有氧元素,金属钠将氧气置换出来。我们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起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学生乙:不,我认为是氢气。因为在钠与水反应的现象中能听到嘶嘶的响声,有可能是这种可燃性气体的轻微爆炸。我也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并盖上一个带尖嘴管的塞子,点燃观察火焰的颜色、用干燥的小烧杯罩住来检验。
学生丙:我同意乙的结论。但我想讲收集到的气体直接移近酒精灯检验看是不是发出噗噗的声音来验证是氢气就可以了。
【教师引导】大家说的都有道理。那我们让事实说话。大家都要用排水法收集生成的气体,但要考虑一下钠在水里可不是静止不动的,在收集时需要将其固定;还有钠与水反应速率很快,要想收集到得减慢反应速率。大家可以借助实验桌面上已经扎好小空的铝箔。
【实验小组】进行验证性实验。
【小组汇报】陆续有小组汇报验证结果:该气体就是氢气。学生乙的推测完全正确!
【类比过渡】钠与铁都属于金属,在化学性质上有没有类似之处呢?
【实验小组】铁可以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难熔物。钠这么活泼,可能在空气中就能和氧气反应。
【教师引导】大家结合课本第11页的活动·探究来实验钠在空气中能否燃烧。
【教师巡视】有的同学看到燃烧时产生的黄色火焰,高兴的叫了起来。说和刚才看的录像上的颜色一样!
【小组汇报】通过设计实验探究学习,归纳钠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并指出产物是氧化钠。
【实验小组】学生甲:我认为产物不应该是氧化钠,它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没有气体产生。可是刚才我不小心滴了一滴水,淡黄色固体上立即产生了大量气泡,这与氧化钠的性质不符啊。
【教师引导】这位同学观察的很仔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对自己的错误操作,也不放过。当年我国化学家黄鸣龙也是因为自己操作错误,但没有立即否定实验结果,从而发现了制备同一物质可以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引起当时化学界的注意。大家可以回忆,刚切开的钠是银白色的,几秒钟后就变暗是不是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物是什么?
【讨论结论】常温下生成氧化钠,加热生成过氧化钠,两者中氧的价态不同。
高中化学教案11
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具备了离子键、离子半径、离子化合物等基础知识,本节直接给出氯化钠、氯化铯晶胞,然后在科学探究的基础上介绍影响离子晶体结构的因素,通过制作典型的离子晶体模型来进一步理解离子晶体结构特点,为学习晶格能作好知识的铺垫。
教学目标设定:
1.掌握离子晶体的概念,能识别氯化钠、氯化铯、氟化钙的晶胞结构。
2.学会离子晶体的性质与晶胞结构的关系。
3.通过探究知道离子晶体的配位数与离子半径比的关系。
4.通过碳酸盐的热分解温度与阳离子半径的自学,拓展学生视野。
教学重点难点
1.离子晶体的'物理性质的特点
2.离子晶体配位数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建议:分析、归纳、讨论、探究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1.什么是离子键?什么是离子化合物?
2.下列物质中哪些是离子化合物?哪些是只含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
Na2ONH4ClO2Na2SO4NaClCsClCaF2
3.我们已经学习过几种晶体?它们的结构微粒和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分别是什么?
[板书]离子晶体
[展示]NaCl、CsCl晶体模型
[板书]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离子晶体
离子晶体定义:由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晶体
注:(1)结构微粒:阴、阳离子
(2)相互作用:离子键
(3)种类繁多:含离子键的化合物晶体: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绝大多数盐
(4)理论上,结构粒子可向空间无限扩展
[思考]下列物质的晶体,哪些属离子晶体?离子晶体与离子化合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干冰、NaOH、H2SO4、K2SO4、NH4Cl、CsCl
[投影]离子晶体的物理性质及解释
性质解释硬度()熔沸点()溶于水()熔融()离子晶体溶解性差异较大:NaCl、KNO3、(NH4)2SO4_______
BaSO4、CaCO3_______
[板书]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配位数(C.N.)
高中化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
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规律及性质的不同点。
能力目标
运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掌握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情感目标
通过阅读材料“侯氏制碱法”,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方面的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
教材分析
钠的化合物很多,本节教材在初中已介绍过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等的基础上,主要介绍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对于过氧化钠,重点介绍它与水的反应,及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同时,还简单介绍了过氧化钠的用途。其中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本节的难点。
对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重点介绍它们与盐酸的反应,以及它们的热稳定性。同时,通过对它们的热稳定性不同的介绍,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同时也是本节的重点。
本节教材与第一节教材相类似,本节教材也很重视实验教学。例如,教材中对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介绍,都是先通过实验给学生以感性知识,然后再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共同得出有关结论。这样编写方式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使他们能主动学习。教材最后的家庭小实验,具有探索和设计实验的`性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能力。
在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及它们的热稳定性时,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这样编写,可使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理解、记忆知识,也有利于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材也重视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及化学史的教育。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方面的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
教法建议
1.加强实验教学。可将一些演示实验做适当的改进,如〔实验2-5〕可改为边讲边做实验。可补充Na2O2与CO2反应的实验,把蘸有Na2O2的棉团放入盛有CO2的烧杯中,观察棉团的燃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反应及其应用。
还可以补充Na2O2漂白织物的实验,以说明Na2O2的强氧化性。
Na2O2 的性质也可运用滴水着火这一引人入胜的实验来引入。
2.运用对比的方法。对于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可在学生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填写表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训练学生科学的方法。
3.紧密联系实际。
教学要尽可能地把性质和用途自然地联系起来。对NaHCO3的一些用途所依据的化学原理(如制玻璃、制皂),可向学生说明在后面的课程里将会学到。
4.阅读材料“侯氏制碱法”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或参考有关我国纯碱工业发展的史料,宣扬侯德榜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可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侯氏制碱法讲座。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钠的化合物
重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难点: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教学过程
[提问]钠与非金属反应,如Cl2、S、O2等分别生成什么物质?而引入新课
1.钠的氧化物
(1)展示Na2O、Na2O2样品,让学生观察后总结出二者的物理性质。
(2)演示课本第32页[实验2一5]把水滴入盛有Na2O2、Na2O固体的两只试管中,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气体(图2-6)。
演示[实验 2-6]用棉花包住约0.2g Na2O2粉末,放在石棉网上,在棉花上滴加几滴水(图2-7)。观察发生的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分析出钠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①Na2O、Na2O2与水反应
2Na2O2+2H2O=4NaOH + O2↑(放出氧气)
Na2O+H2O=2NaOH(不放出氧气)
②Na2O2、Na2O与CO2作用
2Na2O2+2CO2=2Na2CO3 + O2↑(放出氧气)
Na2O+CO2=Na2CO3(不放出氧气)
[讨论]
①Na2O2是否是碱性氧化物
②Na2O2是否是强氧化剂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结论:
Na2O2与水作用除生成NaOH还有氧气生成,与二氧化碳反应除生成Na2CO3外也还有氧气,所以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由于与某些物质作用产生氧气,所以是强氧化剂。
[补充实验]Na2O2溶于水后
①作有色织物的漂白实验,有色织物褪色。
②将酚酞试液滴入该溶液,酚酞开始变红,又很快褪色。
[结论]过氧化钠有漂白作用,本质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3)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Na2O2的用途
授课过程中始终要求对比的形式进行比较氧化物的联系与区别
2.钠的其他重要化合物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①展示Na2CO3 、NaHCO3样品,做溶解性实验。
演示实验第32页[实验2-7][实验2-8]
a.Na2CO3 、NaHCO3与盐酸反应,比较反应速率快慢
b.Na2CO3 、NaHCO3、CO的热稳定性实验
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将二者的性质总结列表。
②让学生回忆将过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时的反应现象及有关化学方程式:
CO2+CaCO3+H2O= Ca(HCO3)2
[提问]: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外因条件变化时,二者可否相互转化?
提示Na2CO3也具有和CaCO3相似的性质:
Na2CO3+CO2+H2O= 2NaHCO3
碳酸氢钠也具有Ca(HCO3)2相似的性质:
③“侯氏制碱法”及碳酸钠、碳酸氢钠存在、制取用途等可由学生阅读课文后总结得出。
总结、扩展:
(1)总结
通过列表对比学习:钠的氧化物;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以及连线法表示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可使学生更直观地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及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掌握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2)扩展
根据Na2O2的性质可知Na2O2与CO2 、H2O反应,则可增加可燃烧气体(如CH4、 H2、 CO……)与Na2O2共存于密闭容器,电火花点燃时反应以及酸式碳酸盐与Na2O2共热时的反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根据Na2CO3和NaHCO3的相互转化,不仅可掌握碳酸盐、碳酸氢盐相互转化的一般规律,同时要指出Na2CO3和NaHCO3在固态时和溶液中要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在固态时,可用加热法,在溶液中则需选用BaCl2溶液和CaCl2溶液,而决不能用Ca(OH)2溶液或Ba(OH)2溶液。
布置作业:
1.补充作业
(1)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过量的CO2的现象及原因是什么?
(2)有一部分被氧化的钠块(氧化部分生成Na2O和Na2O2)5g,与水完全反应,生成气体1.12L(标准状况),将这些气体引燃后冷却到标准状况,剩余气体为0.0336L,求钠块中单质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各多少克?
(3)由Na2CO3·nH2O与NaHCO3组成的混合物28.2g,放入坩埚中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变时,将残留固体用足量的盐酸溶解可产生标准状况的气体3.36L;若将28.2g原混合物与盐酸反应则放出标准状况下气体4.48L,由此计算:①残留固体质量,②n值,③NaHCO3质量
(4)今向100g 8%的NaOH溶液中通入CO2,生成的盐的质量为13.7g时,通入多少克CO2?
(5)200℃时,11.6g CO2和H2O的混合气体与足量Na2O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3.6g,求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高中化学教案13
一.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涵义,了解化学键、金属键和键的极性。
1.相邻的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在稀有气体的单原子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
2.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活泼金属跟活泼非金属化合时,都形成离子键。通过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均是离子化合物,包括强碱、多数盐和典型的金属氧化物。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时都易导电。
3.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电子云重叠)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共价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共价键。其中: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共价键;不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键。原子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包括酸(无水)、气态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多数有机物和少数盐(如AlCl3)。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时都不(或很难)导电。
4.在铵盐、强碱、多数含氧酸盐和金属过氧化物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
5.金属晶体中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较强作用叫做金属键。
二.理解电子式与结构式的表达方法。
1.可用电子式来表示:①原子,如:Na?;②离子,如:[:O:]2?;③原子团,如:[:O:H]?;④分子或化合物的结构;⑤分子或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结构式是用一根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的化学式。
三.了解分子构型,理解分子的极性和稳定性。
1.常见分子构型:双原子分子、CO2、C2H2(键角180?)都是直线形分子;H2O(键角104.5?)是角形分子;NH3(键角107?18)是三角锥形分子;CH4(键角109?28)是正四面体分子;苯分子(键角120?)是平面正六边形分子。
2.非极性分子:电荷分布对称的分子。包括:A型单原子分子(如He、Ne);A2型双原子分子,(如H2、N2);AxBy型多原子分子中键的极性相互抵消的分子(如CO2、CS2、BF3、CH4、CCl4、C2H4、C2H2、C6H6)。对于ABn型多原子分子中A原子最外层电子都已成键的分子(如SO3、PCl5、SF6、IF7)。
3.极性分子:电荷分布不对称的分子。包括:AB型双原子分子(如HCl、CO);AxBy型多原子分子中键的极性不能互相抵消的分子(如H2O、NH3、SO2、CH3F)。
4.分子的稳定性:与键长、键能有关,一般键长越长、键能越大,键越牢固,含有该键的分子越稳定。
四.了解分子间作用力,理解氢键。
1.分子间作用力随分子极性、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2.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点、沸点也越高;但分子间形成氢键时,分子间作用力增大,熔、沸点反常偏高。水分子间、乙醇分子间、乙醇与水分子间都存在氢键。
3.非极性分子的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即“相似相溶”规律)。若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则会增大溶质的溶解度。
五.理解四种晶体类型的结构特点及物理性质特点。
1.离子晶体是阴、阳离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晶体(即所有的离子化合物)。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固态时不导电,受热熔化或溶于水时易导电。注意:在离子晶体中不存在单个的小分子。NaCl晶体是简单立方结构;CsCl晶体是体心立方结构。
2.分子晶体是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成的晶体〔即非金属的单质(除原子晶体外)、氧化物(除原子晶体外)、氢化物、含氧酸、多数有机物〕。硬度较小,熔、沸点较低,固态和熔融状态时都不导电。注意:干冰是面心立方结构。
3.原子晶体是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空间网状结构晶体〔即金刚石、晶体硅、石英或水晶(SiO2)、金刚砂(SiC)〕。硬度很大,熔、沸点高,一般不导电,难溶于常见的溶剂。注意:金刚石和SiO2晶体都是正四面体结构。
4.金属晶体是通过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较强作用(即金属键)形成的晶体(即金属单质和合金)。硬度一般较大,熔、沸点一般较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注意:在金属晶体中不存在阴离子。
5.晶体熔、沸点高低规律是:①不同类型的晶体:多数是原子晶体>多数离子晶体(或多数金属晶体)>分子晶体。②原子晶体:成键原子半径之和小的键长短,键能大,熔、沸点高。③离子晶体:一般来说,离子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④金属晶体:金属离子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但合金的熔、沸点低于其组成的金属。⑤分子晶体: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式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但分子间形成氢键时,分子间作用力增大,熔、沸点反常偏高;在烷烃的同分异构体中,一般来说,支链数越少,熔、沸点越高;在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中,沸点“邻位>间位>对位”。此外,还可由常温下的状态进行比较。
六.注意培养对原子、分子、化学键、晶体结构的三维空间想像及信息处理能力。
七.典型试题。
1.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有共价键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有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D.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
2.下列电子式的书写正确的是H
A.:N:::N: B.H+[:O:]2?H+ C.Na+[:Cl:]? D.H:N:H
3.下列分子的结构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不能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A.CO2 B.PCl3 C.CCl4 D.NO2
4.已知SO3、BF3、CCl4、PCl5、SF6都是非极性分子,而H2S、NH3、NO2、SF4、BrF5都是极性分子,由此可推出ABn型分子属于非极性分子的经验规律是
A.ABn型分子中A、B均不含氢原子
B.A的相对原子质量必小于B的相对原子质量
C.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D.分子中A原子最外层电子都已成键
5.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A.SO2和SiO2 B.CO2和H2S C.NaCl和HCl D.CCl4和KI
6.下列各组物质中,按熔点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CO2、KCl、SiO2 B.O2、I2、Hg
C.Na、K、Rb D.SiC、NaCl、SO2
八.拓展练习。
1.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A.HClO、NaClO B.NH3?H2O、NH4Cl C.KOH、K2O2 D.H2SO4、KHSO4
2.下列各组指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AB2型共价化合物的是
A.6、8 B.16、8 C.12,9 D.7,8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B.只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C.双原子单质分子中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
D.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4.下列各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A.CO2、H2S B.C2H2、CH4 C.CHCl3、C2H4 D.NH3、HCl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主族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B.稀有气体原子序数越大沸点越高
C.分子间作用力越弱的物质熔点越低D.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易失电子
6.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金刚石中,有共价键形成的最小的碳原子环上有6个碳原子
B.在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Na+共有6个
C.在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分子与12个CO2分子紧邻
D.在石墨晶体中,每一层内碳原子数与碳碳键数之比为2:3
7.下列电子式中错误的是H H
A.Na+ B.[:O:H]? C.H:N:H D.H:C::O:
8.CaC2和MgC2都是能跟水反应的离子化合物,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的电子式是[:C??C:]2?
B.CaC2和MgC2中各元素都达到稀有气体的稳定结构
C.CaC2在水中以Ca2+和形式存在
D.MgC2的熔点很低,可能在100℃以下
9.根据“相似相溶”的溶解规律,NH4Cl可溶解在下列哪一种溶剂中
A.苯B.乙醚C.液氨D.四氯化碳
10.下列分子结构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能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A.CCl4 B.PCl5 C.PCl3 D.BeCl2
11.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A.COCl2 B.SF6 C.XeF2 D.BF3
12.能说明BF3分子中4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的理由是
A.BF3是非极性分子B.B-F键是非极性键
C.3个B-F键长度相等D.3个B-F键的'夹角为120?
13.下列每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所克服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属同种类型的是
A.实验和蔗糖熔化B.钠和硫的熔化
C.碘和干冰的升华D.二氧化硅和氯化钠熔化
14.有关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
C.冰熔化时水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D.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未被破坏
15.据报道,近来发现了一种新的星际分子氰基辛炔,其结构式为:
H-C≡C-C≡C-C≡C-C≡C-C≡N。对该物质判断正确的是
A.晶体的硬度与金刚石相当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不能发生加成反应D.可由乙炔和含氮化合物加聚得到
16.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碘升华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C.酒精溶于水D.HCl气体溶于水
17.下列物质的沸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
A.金刚石>晶体硅>水晶>金刚砂B.CI4 > CBr4 > CCl4 > CH4
C.正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D.金刚石>生铁>纯铁>钠
18.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B.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C.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D.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
19.已知食盐的密度为2.2 g/cm3。在食盐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钠离子中心间的距离最接近下面4个数值中的
A.3.0×10?8 cm B.3.5×10?8 cm C.4.0×10?8 cm D.4.5×10?8 cm
20.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海底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可满足人类1000年的能源需要。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晶体,晶体中平均每46个水分子构建成8个笼,每个笼可容纳1个CH4分子或1个游离H2O分子。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1)下列关于天然气水合物中两种分子极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两种都是极性分子B.CH4是极性分子,H2O是非极性分子
C.两种都是非极性分子D.H2O是极性分子,CH4是非极性分子
(2)若晶体中每8个笼只有6个容纳了CH4分子,另外2个笼被游离的H2O分子填充,则天然气水合物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
A.CH4?14H2O B.CH4?8H2O C.CH4?(23/3)H2O D.CH4?6H2O
高中化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化学反应的实质,理解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的意义;根据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对比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化学教案-氧化还原。
能力培养: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分析、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观察的化学现象及反应事实,使学生了解研究事物从个别到一般的思想方法,体验研究问题,寻找规律的方法。
科学品质: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参与能力,对反应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科学方法:观察、记录实验;对反应事实的处理及科学抽象。
重点、难点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问】复分解反应能够发生的条件是什么?并对应举例说明。
【评价】给予肯定。
【指导实验】全班分为三大组,分别做下面的三组实验,并观察记录:
一、硝酸银溶液分别跟盐酸、氯化钠、氯化钾的反应;
回答:复分解反应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进行的,这类反应必须在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难电离的物质三者之一才能发生。
例:(1)在反应里生成难溶物质。如CaCO3、BaSO4、AgCl、Cu(OH)2等。
BaCl2+H2SO4=BaSO4↑+2HCl
(2)在反应里生成气态物质,如CO2、H2S、Cl2等。
CaCO3+2HCl=CaCl2+H2O+CO2↑
(3)在反应里生成弱电解质,如:水、弱酸、弱碱等。
NaOH+HCl=NaCl+H2O
分组实验,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一、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复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训练学生实验观察能力,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实验结果引起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盐酸跟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的反应;
三、硝酸跟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的反应。
【追问】分别讨论三组实验,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同,为什么每一组会产生同样的现象?在笔记本上完成其化学方程式。
【讲解】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的作用下能电离(强调离子表示方法)。这些电解质在溶液里发生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间反应。
【练习】书写如下电离方程式:HCl、AgNO3、NaCl、KCl、HNO3、Na2CO3、K2CO3。
【板书】一、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
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如:复分解反应和在溶液中进行的置换反应等。
【过渡】用什么式子来表示离子反应呢?前面已经通过实验证明AgNO3与NaCl、HCl、KCl均能发生反应,并有白色沉淀生成,请同学分别写出上述实验的化学方程式。
二、均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三、均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思考并讨论、猜想。
回答:复分解反应均是在溶液中进行的,溶质在溶液中大多数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虽然反应物不同,但都含有某些相同的离子。比如盐酸、氯化钠、氯化钾在溶液中均电离出氯离子,跟AgNO3电离出的Ag+结合,所以均产生白色沉淀氯化银。
练习:
HCl=H++Cl-
HNO3=H++NO3-
AgNO3=Ag++NO3-
NaCl=Na++Cl-
KCl=K++Cl-
完成练习
AgNO3+HCl=
AgCl↓+HNO3
AgNO3+NaCl=
AgCl↓+NaNO3
AgNO3+KCl=
AgCl↓+KNO3
复习巩固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化学教案《化学教案-氧化还原》。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讲解】先把溶液中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的形式,把难溶的物质仍写成化学式。反应前溶液中大量存在着四种离子(Ag+、NO3-、H+、Cl-)。由于Ag+和Cl-结合成难溶于水的AgCl沉淀,溶液里的Ag+和Cl-迅速减少,反应向右进行。把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H+和NO3-即实际没有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删去就写成了“离子方程式”。
【板书】2.离子方程式
AgNO3+HCl=AgCl↓+HNO3
Ag++Cl-=AgCl↓
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
子方程式。
【练习】把上述AgNO3跟NaCl、KCl反应的实验现象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设问】通过完成AgNO3分别与HCl、NaCl、K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离子方程式的意义有以下两个方面。
【板书】2.意义
①能揭示反应的实质;
②不仅表示某一个反应,而且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提问】Ag++Cl-=AgCl↓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讲解】怎样书写离子方程式呢?可分成“写、改、删、查”四步。以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为例分析。
领悟。
模仿。
板书练习:
甲:AgNO3+NaCl=
AgCl↓+NaNO3
Ag++Cl-=AgCl↓
Ag++Cl-=AgCl↓
发现反应物虽不同,却都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可见离子方程式的意义与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均不同。
回答:不仅表示AgNO3和HCl溶液间进行的反应,而且表示可溶性的氯化物和可溶性银盐进行的一类反应。
反应的实质是离子间相互交换的过程,探究反应的实质,引出本节的知识点。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板书】3.书写步骤
(1)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师生同时完成)。
(2)改:把易溶且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凡是难溶、难电离、气体等均写成化学式形式(易溶指易溶于水,凡不溶于水而溶于酸的物质仍写其化学式)。
(3)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将系数化成最简整数比。
(4)查:检查书写的离子方程式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①方程式两边各元素原子个数是否相等。②方程式两边电荷数是否相等。
【练习】盐酸跟Na2CO3、K2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O2↑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练习】请学生在笔记本上完成
HNO3跟K2CO3、Na2CO3、Ca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验证两同学回答是否准确。
CaCO3+2HCl=CaCl2+
H2O+CO2↑
CaCO3+2H++2Cl-=
Ca2++2Cl-+H2O+CO2↑
CaCO3+2H+=
Ca2++H2O+CO2↑
甲:Na2CO3+2HCl=
2NaCl+H2O+CO2↑
=2Na++2Cl-+H2O+CO2↑
CO2↑
乙:K2CO3+2HCl=
2KCl+H2O+CO2↑
2K++2Cl-+H2O+CO2↑
丙:可溶性碳酸盐跟强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一类反应。
分析离子反应如何运用了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的练习,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一重要的化学用语的基本功。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请写出固体氯化铵与固体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设问】有同学将此反应写出离子方
H2O请讨论此写法是否正确?
【评价】对后一组的发言,给予高度的评价。指出,固体物质间的反应,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
【设问】请写出实验室制氯化氢的化
学方程式。此反应能写出离子方程式
吗?
【评价】答案正确。指出学习就要抓住事物的本质。
【投影】课堂练习
一、完成下列离子方程式
1.氢氧化钡跟稀硫酸反应
2.铁跟稀盐酸的反应
二、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
3.Fe+Fe3+=2Fe2+
4.2Fe+6H+=2Fe3++3H2↑
5.实验室制氯气:
写出:
2NH4Cl(固)+Ca(OH)2(固)=CaCl2+2H2O+2NH3↑
讨论后回答:
一组代表回答:按上述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此式正确。
另一组代表回答:虽然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此式正确,但反应物都是固态,反应物没有发生电离,怎么来的离子方程式?我们认为是错误的。
讨论后回答:
在无水参与的情况下,浓H2SO4以分子形式存在,不发生电离,因此不能写出离子方程式。
完成练习:
=BaSO4↓+2H2O
2.Fe+2H+=Fe2++H2↑
3.不正确,虽然元素原子个数守恒(即遵守了质量守恒)但反应前、后电荷数不等,违反了电荷守恒原则。
4.不正确。不符合反应事实,Fe被非氧化性的酸氧化时生成Fe2+。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及时反馈,进行调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总结】离子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离子方程式不仅能表示一定物质间的反应,而且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可揭示反应的实质。要熟练掌握离子方程式的写法。
5.正确。此题是氧化还原反应,除了要遵循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外,同时还应遵守电子守恒。
【随堂检测】
1.H2S通入NaOH溶液中,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2S+2NaOH=2Na++S2-+2H2O
(B)S2-+2H++2Na++20H-=2H2O+2Na++S2-
(C)H2S+2OH-=2H2O+S2-
(D)2H++2OH-=2H2O
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B)碳酸镁跟稀硫酸反应:
MgCO3+2H+=Mg2++H2O+CO2↑
(D)氯化铜与氢氧化钡反应:Cu2++2OH-=Cu(OH)2↓
第1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如何表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第2题考查学生利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判断正确结果。
附:随堂检测答案
1.(C) 2.(B)、(D)
化学教案-氧化还原
高中化学教案15
一、导课
我国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大家可以看到飞船卫星都有一双巨大的像翅膀一样的太阳能帆板,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大家有没想过当飞船运行到太阳光照射不到的阴影区域时,电能从何而来呢?
视频:工程师的解决办法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根据电解水的装置示意图,并阅读课本79——80页,解决以下问题:
1、放电:
2、电解(定义):
3、电解池:
4、电解池的构成要素:
【任务二】水中加入电解质可以增强水的导电能力,但会不会影响电解水的反应呢?我们通过探究实验回答这个问题。
【实验探究电解原理】以石墨为电极,电解CuCl2溶液
【问题引导、自主学习】
1、写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分析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2、通电后,离子的运动方向:向阴极移动。
向阳极移动。
【合作学习】
3、预测电解产物,设计实验方案。
4、实验记录:
请利用桌面上的仪器和试剂,证明你的猜想。实验现象与你的猜想一致吗?你有新的'结论和思考吗?
实验现象
电极反应及反应类型
阳极
阴极
电解CuCl2
的总反应
结论
【投影展示交流】
1、你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
2、阴、阳两极电极反应是什么?
3、你得到什么实验结论?
【反思整理】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比较
装置类别
原电池
电解池
电极名称
电极反应
能量转变
反应能否自发
三、检测导结
1、判断下列装置是否属于电解池:
ABCD
2下列有关电解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B.电解池中阴离子向阴极移动,阳离子向阳极移动。
C.电解池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极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D.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
3.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同属氧化反应或同属还原反应的有()
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A.B.C.D.
【反思总结】
【课后探究】
用铁钉、碳棒做电极,电解NaCl溶液,探究电极材料的变换对电极反应有何影响。
高中化学教案16
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 高中二年级化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如何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选择合成氨的适宜条件;使学生了解应用化学原理选择化工生产条件的思路和方法,合成氨条件的选择化学教案。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领悟理论知识对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使学生树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思想认识;并通过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体现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原理等理论对工业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同时在运用理论的过程中,也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
教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等知识,并考虑合成氨生产中动力、设备、材料等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合成氨的生产条件。第二部分是拓宽思路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探讨合成氨的发展前景。
在第一部分内容中,教材针对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放热的、气体总体积缩小的可逆反应,首先要求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讨论为使合成氨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所应采取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又据实验数据讨论为提高平衡混合物中 的含量所应采取的方法。在两个讨论的基础上,教材又结合合成氨生产中动力、材料、设备、催化剂的活性等实际情况,较具体地分析了合成氨时压强、温度、催化剂等的选择情况,教案《合成氨条件的选择化学教案》。此外,还结合合成氨生产过程示意图,简单提及浓度等条件对合成氨生产的影响,以及原料的循环使用等问题,以使学生理解合成氨条件的选择应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为目的。
第二部分教学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讨论合成氨的发展前景,拓宽学生的思路,主要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更多地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训练科学方法。
教学建议
第一部分“合成氨条件的选择”的教学:
1.提出问题:针对合成氨的反应,首先需要研究如何在单位时间里提高 的产量,这是一个化学反应速率问题。
2.复习提问: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结果。
3.组织讨论:
①为使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增大,应采取的方法。
②合成氨反应是可逆反应,在实际生产中,仅仅考虑单位时间里的产量问题(化学反应速率问题)还不行,还需要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平衡混合物中 的含量问题(化学平衡的移动问题)。
③针对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放热的、气体总体积缩小的可逆反应,要求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讨论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平衡混合物中 的含量所应采取的方法。
4.阅读图表实验数据印证理论:学生通过阅读表2-4的实验数据可知,应用平衡移动原理得出的结论与科学实验的结果是完全一致的,这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综合上面的讨论情况,同时综合考虑合成氨生产中动力、设备、材料等的实际情况,具体地研究合成氨条件的选择问题。此外,要结合合成氨生产过程示意图,简单提及浓度对合成氨生产的影响以及原料的循环使用等问题,以使学生理解合成氨条件的'选择应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为目的。
教师可结合讨论过程,让学生进行归纳。
压强
温度
催化剂
浓度
为增大合成氨的反应速度
增大
升高
加入
增加 、 的浓度
为提高平衡混合物中 的含量
增大
降低
减小平衡混合物中 的浓度
实验生产中
20Mpa-
50MPa
500℃左右
铁触煤(500℃左右时活性最大)
使气态 变为液态 并及时从平衡混合物中分离出去,及时补充 和
第二部分“合成氨工业发展前景”的教学
1.以史明理:从介绍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100多年里合成氨工业的发展简况入手,以压强选择的变化为例,说明合成氨条件的选择是与科技进步、动力、材料、设备等条件的改善紧密相联系的,并仍将随之而作相应的改变。
2.目前研究课题简介:结合简介,可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的科学方法得到训练,如研究催化剂的目的是什么?新催化剂的研制成功,使合成氨反应可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是否会减缓合成氨生产中对压强的要求而减少设备制造的投资?等等。
配合目前研究课题的简介,教材编写有“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的阅读材料,可让学生阅读,要求学生拓宽思路、设想甚至想象。
高中化学教案1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烃及烃的衍生物性质及官能团相互转化的一些方法。
②了解有机合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原则。
③掌握逆向合成法在有机合成用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整理知识,培养学生对物质性质和官能团转化方法的归纳能力。
②通过有梯度的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有机合成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逆合成分析法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通过设计情景问题,培养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会结合生产实际选择适当的合成路线。
②通过对新闻资料的分析,使学生关注某些有机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物的安全生产和使用问题。
③通过逆合成分析法的研究,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①官能团相互转化的方法归纳。
②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过程分析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逆合成分析法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手段:
①新闻材料分析,分组讨论,引导启发、激发思考、情景问题的创设与解决、多媒体
②针对难点突破而采用的方法:通过设置有梯度的情景问题,分三步,让学生由浅入深的进行合成训练,在动手训练中自己体会、掌握逆合成分析法的思维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多媒体展示与PVC保鲜膜有关的“新闻链接”以及“资料卡”,创设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合成情景引入新课(资料见后附表)
【情景创设1】
你能够根据已学的知识,利用一些常用的原材料,合成PVC吗?
【教师评价】
让学生把自己的方案写到黑板上,做出评价
【新课】
教师作归纳,以PVC的`合成为例,引出有机合成的过程,以流程图直观展现
【过渡】
实际上很多时候有机合成是不能一步到位的,那我们要学会分析比较目标化合物和基础原料之间在骨架构建和官能团转化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掌握一些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方法。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完成“思考与交流”
归纳内容
【教师引导】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做出适当的引导
【教师评价】提问不同小组学生的讨论成果,作出肯定与评价,引导学生做好归纳总结
【过渡】当我们掌握了一些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方法后,就要学会把这些方法应用到有机合成过程中了
【情景创设2】
在日常生活中,饮料、糖果中常常添加一些有
水果香味的酯类香料,例如具有苹果香味的戊酸戊酯,你能利用1-戊烯为原料合成戊酸戊酯这种香料吗?
【教师评价】
对学生的成果作出评价,及时纠正错误;
引导学生思考总结逆合成分析方法的思路
【过渡】
我们发现,在分析合成路线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要对不同原料或合成路线的选择,那么
【情景问题创设3】
想一想:结合生产实际,同学们,你认为在选择原料和合成途径时,你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
【教师归纳】
选择有机合成路线应遵循的一些原则:
反应条件必须比较温和。
产率较高。
原料地毒性、低污染、廉价。
【过渡】
逆合成分析法是在设计复杂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是,它是将目标化合物倒退一步寻找上一步反应的中间体,该中间体同辅助原料反应可以得到目标化合物。而这个中间体的合成也是从更上一步的中间体得来的。依次倒推,最后确定最适宜的基础原料和最终的合成路线。下面,我们就利用这种分析法,来完成这一道练习:
【例题练习】
试用逆合成分析法研究合成草酸二乙酯的路线。
【小结】
本节我们要重点掌握:
1、一些常见官能团引入的方法。
2、在有机合成中应用逆合成分析法。
【作业布置】
1、课后习题1、3题。
2、思考课本P65学与问。
高中化学教案18
第二节 分子的极性
【学习目标】
1、理解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的概念。
2、掌握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
3、了解相似相溶规则及其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
[复习]
[练习]指出下列物质中的共价键类型
1、O2 2 、CH4 3 、CO2 4、 H2O2 5 、Na2O2 6 、NaOH
活动与探究[实验1]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新授]
1、分子极性的分类及其概念
极性分子: 。
非极性分子: 。
2、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
(1)双原子分子:取决于成键原子之间的共价键是否有极性
极性分子:AB型,由 构成的分子,如 。
非极性分子:AA型,由 构成的分子,如 。
(2)多原子分子(ABm型):取决于分子的空间构型
(1)空间构型法
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的分子为极性分子。
(2)物理模型法
ABn型分子极性的判断可以转化为物理上受力平衡问题来思考。判断中心原子是否受力平衡,如果受力平衡则ABn型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否则为极性分子。
分析:CO2、H2O、NH3、BF3、CH4的分子极性
课本P75-4:孤对电子法
在ABn型分子中,若中心原子A无孤对电子(未成对电子),则是非极性分子,若中心原子A有孤对电子则是极性分子。
例如:CO2、CH4、SO3中心原子(C、S)无孤对电子,是非极性分子。而像H2O、NH3、NCl3中心原子(O、N)有孤对电子,则为极性分子。
练习:请判断PCl3、CCl4、CS2、SO2分子的极性。
课本:P73-[交流与讨论] P75-5学生完成
总结: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的区别与联系
概念 键的极性 分子的极性
含义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决定因素 是否由同种元素原子形成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联系 1. 以非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必为非极性分子;
2. 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3. 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是否是极性分子,
由该分子的空间构型决定。
说明 键有极性,分子不一定有极性。
[练习巩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凡是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2、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极性键。
3、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4、非极性分子一定不含有极性键。
5、极性分子一定不含有非极性键。 6、凡是含有极性键的'一定是极性分子。
7、非金属元素之间一定形成共价键。 8、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共价键。
[实验2] 碘在水中和四氯化碳中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分子的极性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A.分子的极性对物质的熔点、沸点有一定的影响, 。
B.分子的极性对物质的溶解性的影响:
相似相溶规则: 。
思考:请例举化学中常见情况。
C.极性分子在电场或磁场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偏移。
课堂小结:
1、分子的极性: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2、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空间构型法
3、分子的极性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相似相溶规则
【课堂练习】
1.把下列液体分别装在酸式滴定管中,并使其以细流流下,当用带有静电的玻璃棒接近液体细流时,细流可能发生偏转的是 ( )
A.CCl4 B.C2H5OH C.CS2 D.CH3Cl
2.CO2、CH4、BF3都是非极性分子,H2O、NH3都是极性分子,由此推测ABn型分子是非极性分子的经验规律正确的是 ( )
A.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B.分子中不含有氢原子
C.在ABn分子中A原子没有孤对电子 D.中心原子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该元素的价电子数
3.判断XY2型分子是极性分子的主要依据是 ( )
A. 分子中存在极性键 B. 分子中存在离子键
C. 直线型结构,两个X--Y键的夹角为1800D. 非直线型结构,两个X--Y键的夹角小于1800
4.能说明BF3分子中的四个原子在同一平面内的理由是 ( )
A. 任意两个B—F键之间的夹角为1200 B.B—F键是非极性键
C.B原子与每个F原子的相互作用相同 D.B原子与每个F原子的距离相等
高中化学教案19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电化学是高中化学知识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以及高二学业水平测试中占有重要地位。"原电池"作为电化学知识的第一课,其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原电池的组成和化学原理。第二部分是化学电源。第三部分是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在现代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电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原电池原理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从本质上弄清金属腐蚀,特别是电化学腐蚀的原因,找到金属防护的方法。即研究金属的腐蚀与防腐,以解决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可见原电池原理的学习意义重大。本节课融合了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等知识,并彼此结合、渗透。在学习过程中还涉及到物理中电学的相关知识,体现了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
二、学生状况分析与对策
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及氧化还原反应等有关知识。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喜欢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由实验现象推测反应原理,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三、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教学目标是学习活动的指南和学习评价的依据,根据教学大纲以及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立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技能:学生通过学习活动,理解原电池的基本化学原理,初步掌握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原电池构成条件。
2、能力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训练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从而获得科学研究能力和技巧。增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错误使用电池的`讲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重难点分析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既是本节课的知识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我设置了“关于电极作用、电解质溶液的作用、电流方向、能量转化”等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探究,对问题逐一分析、探索。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原电池一般都是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为负极,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作为正极,正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在电池内部,两极之间填充电解质溶液。放电时,负极上的电子通过导线流向用电器,从正极流回电池,形成电流。初步构建原电池工作原理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中如何突破难点?
在教学时,除了Zn—Cu原电池演示实验外,还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学习的同时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动画的科学模拟演示,将微观、抽象、不可见的电子的运动直观化。将复杂的化学过程,变得清晰、形象、直观。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疑问情境,逐步引导学生去分析、去主动探究原电池的原理及组成条件,重视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为学生创设好学习、研究的环境:
⑴把时间留给学生。
⑵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
⑶把认知过程留给学生。
⑷把交流与评价的权力留给学生。
2、学法——实验探索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有人曾恰当地用这么几句话概括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我听见因而我忘记,我看见因而我记得,我亲手做因而我理解。”学生学习任何知识的途径是由自己去探索发现,因此,在课堂内增大学生的活动量和参与意识,每两人一套实验装置,通过认真实验,仔细观察,自己分析铜锌原电池的特点,归纳出原电池的组成条件,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评价,最后进行归纳与总结。
高中化学教案20
第一单元
第3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
一、学习目标
1.学会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2.学会用“双线桥”法分析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并判断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3.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4.辨析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并用韦恩图表示之,培养比较、类比、归纳和演绎的能力。
5.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得电子和失电子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与电子得失的关系,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三、设计思路
由复习氯气主要化学性质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引入,结合专题1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对这些反应进行判断,从而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区别,并从电子转移等角度进行系统分析,再升华到构建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关系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由复习上节课氯气有关反应引入本节课的研究主题。先由学生书写氯气与钠、铁、氢气和水,次氯酸分解、此氯酸钙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学生自己书写方程式,并留待后面的学习继续使用。
[过渡]我们结合在第一章中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来判断一下这些化学反应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还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媒体]
2Na+Cl2=2NaCl
2Fe + 3Cl2 2FeCl3
H2 + Cl2 2HCl
Cl2+H2O HCl+HClO
Ca(ClO)2+CO2+H2O=CaCl2+2HClO
2HClO O2↑+ 2HCl
[练习]学生自己进行判断,或可小组讨论、分析。
[叙述]现在请大家在氯气与钠反应的方程式上,标出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在反应前后的化合价。
[思考与讨论]学生解决下列问题:
1.元素的化合价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2.元素的化合价在何种情况下会发生变化?
3.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数目有何关系?
4.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元素得电子数和失电子数有何关系?
[叙述]讲述如何用“双线桥”法表示上面所得到的信息。
[板书]
[叙述] 氧化还原反应是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的系数是与反应过程中得失电子的数目相关的。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叫做还原剂,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表现还原性。可以这样记忆: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具有还原性,被氧化。
[思考与讨论]辨析在2Na+Cl2=2NaCl的`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是什么?
怎样判断元素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是被氧化还是被还原呢?
[板书]
还原剂 氧化剂
有还原性 有氧化性
被氧化 被还原
[思考与讨论]
1.元素处于不同的化合价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表现哪些性质?并以氯元素的不同价态的代表物质进行分析。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何呢?用图形方式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3.分析一下前面的几个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情况,找出每个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高中化学教案】相关文章:
高中化学教案02-24
高中化学教案10-28
高中优秀化学教案09-21
高中化学教案01-15
高中化学教案12-30
高中化学教案10-28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03-29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09-05
高中化学教案5篇10-28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全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