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主题教案

2021-10-15 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网络安全主题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网络安全主题教案1

  一、导致上网成瘾的主观原因

  1、自控能力欠缺。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时期,他们对于外界的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相对传统媒介而言,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事物更能吸引他们的目光。他们在好奇心的促使下,抱着试一试、看一看的心理接触网络。但中学生正处于心理、行为上的变动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尚未定型,与成年人相比,其自制性和自律性较为逊色,因而他们一旦上网便难于抵制网络的诱惑,往往可能被网上光怪陆离且层出不穷的新游戏、新技术和新信息网住。

  2、认知能力有限。中国青少年从小接受的是正面教育,在涉及国家命运和民族利益的大是大非问题上,他们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能力还是很强的。但是虚拟网络毕竟充斥着大量垃圾信息和虚假资讯,对于身处社会边缘、分辨能力有限的中学生来说,面对网上新奇、刺激的信息极易受其诱惑。

  3、自我意识强烈。中学时期是人生中自我意识和叛逆心理烈的时期,中学生急于摆脱学校、教师、家庭的管制,丢开书本,追求独立个性和成人化倾向,确立自我价值,网络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虚拟的空间。网络自由平等的特性为青少年创造了“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天地。在网络上人人平等,在匿名的保护下可以畅所欲言。

  二、导致上网成瘾的客观原因

  1、网吧遍布大街小巷,尽管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条例,但在实践中对网吧尚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富有互动娱乐性的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室对中学生有着强大诱惑,促使他们将网吧当做乐土。

  2、我国中学生多属独生子女,且城镇居民以楼房式独门独户的家居结构为主,这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身为独生子女的中学生与同龄伙伴交流。在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的今天,他们的父母极有可能因忙于工作和生计而忽略了与子女的情感沟通。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缺少情感交流的中学生,便会在网络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

  3、在电子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电脑和网络成为青少年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但缺乏老师和家长有效引导的中学生则更多地是把电脑和网络当成一种娱乐工具。另一方面,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当学生学习上经常遭受挫折,又得不到家人、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为宣泄心中的`苦闷、逃避不愿面对的现实,往往在网上寻求安慰、刺激和快乐,以宣泄平时的压抑情绪。

  三、戒除青少年“网瘾”的对策思考

  1、正确认识青少年的上网行为,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网络。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交流、学习、资讯和消遣的平台,孩子在网络上正常交友、学习和游戏,对于收集信息、促进成长和宣泄情绪都是有帮助的。要正确区分“使用网络”和“网络成瘾”的不同,孩子上网,只要是在正常的范围内,不影响学习和生活,都可以视作是正常的需要,没有必要进行干涉。只有过度使用网络,影响了学习和生活,才构成“网络成瘾”。

  2、调整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结构,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

  (1)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和沟通。如前所述,网络成瘾不是单独的网络问题或心理问题,成瘾行为只是一个行为表象,隐藏在后面的是复杂交错的社会、家庭、教育等问题,因此,教育者应该客观认识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理解网络成瘾者行为背后的愿望,学习和把握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做一个无条件接纳的倾听者和交流者。对有不良上网习惯的孩子更不要无端地指责,不要与孩子形成情绪上的对立。

  (2)改变单一的教育评价模式,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全面实施包括心理素质在内的素质教育,学校要引导学生分清虚拟世界与真实社会的不同,鼓励学生勇敢地面对现实中存在的困难,尽可能多地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鼓励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接触和交往,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网络安全主题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网络信息安全,让学生了解维护信息系统安全的一般措施。

  2、掌握网络存在哪些信息安全威胁,会带来怎么样的后果,应如何有效保护自己的信息。

  3、培养学生安全地使用网络信息技术,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

  解威胁信息的常见因素。

  学会病毒防护和信息安全防护的基本措施。

  教学难点:

  1、学会病毒防护和信息安全防护的基本措施。

  2、日常生活中信息技术的安全使用。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初识计算机病毒、电脑黑客造成的严重后果。

  播放计算机病毒、黑客进行破坏、犯罪的相关新闻视频资料。

  使得学生认识道病毒的破坏作用,意识到信息技术安全问题的严峻性。

  2、引出课题《信息安全》

  师生共同讨论并解释课题:(信息安全:指的是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可控性等得以保证);

  3、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教师指点:

  通过刚才的演示,大家想想下面几个问题:

  当你打开电脑,忽然发现,存储的文件丢失了,或系统突然崩溃了,你知道计算机中发生了什么吗?

  当你看到垃圾邮件充塞了电子信箱或在你打开某一封邮件时,防病毒软件提示计算机已感染病毒,这时应做什么?

  某天,朋友在他的机器上看到你计算机中的一些文件夹,这说明了什么?

  某天,朋友告诉你,他知道你的上网帐号和密码,你信吗?

  你在网络上收到信息,说只要你邮寄多少钱到某一账户,就可得到大奖,你如何看待?

  某天,当你用QQ聊天时,某个陌生人给你发来一个网址,你会打开吗?

  因特网是一个信息的海洋,对于这里的所有信息,所有的“网中人”,你都会相信吗?

  网上的“泄密门”你知道有几个?根据你掌握的知识,能说说这些秘密是如何泄露出去的吗?

  结合学生对于计算机的日常应用,讨论后,学生对病毒、黑客、垃圾邮件、网络共享、计算机犯罪有了初步认识。每一个学生都强化了一种意识,信息安全问题关系到的我们每个人。

  4、掌握威胁信息安全的“最大元凶”计算机病毒(小组讨论方式)

  (1)定义: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2)特性:具有潜伏性、传染性、隐蔽性和破坏性。

  (3)传播途径:有很多种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网络和磁盘进行传播。

  5、做好信息安全的防护工作教师对于如何树立正确的网络行为进行归纳:

  安装正版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不定期对其升级,对系统全面查杀病毒;

  对计算机系统打补丁,对重要数据不定期的进行备份;

  不登陆不健康的网站,不接收来路不明的网址,不要从网上随意下载来历不明的程序和数据资料;

  不制造、使用和传播计算机病毒和黑客攻击软件;

  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做违法的事。

  6、将学生分为7个小组,每组6人,对于以上的学习讲讲自己的心得体会,并谈谈对于自己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网络文明行为。

  7、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网络存在的信息安全的威胁的几种类型,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提高自己的信息安全意识,正确的使用网络给我们提供的便利的同时,时刻注意信息安全的重要。

  8、课后作业:

  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查询安全上网的方法。

【有关网络安全主题教案范文】相关文章:

1.有关网络安全的教案范文

2.网络安全教育主题教案

3.网络安全主题班会教案

4.网络安全主题班会教育教案

5.有关网络安全的教案

6.网络安全主题作文

7.网络安全宣传主题班会教案

8.2021网络安全主题教案范文(通用5篇)

上一篇:青少年网络安全教案 下一篇:珍惜粮食中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