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分家家》

2021-09-23 教案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分家家》,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图形分家"的操作活动,继续让幼儿学习按图形片的颜色或形状或大小等特征进行多次分类的方法。

  2.发展幼儿观察比较.积极思维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教师:大转盘一个,图形操作材料一套。

  幼儿:人手一份图形操作材料。

  三.活动过程:

  (一).初次尝试游戏"图形宝宝分家"

  1.观察分类材料:看看盘子里有些什么?(有许多图形宝宝)师:今天老师要和你们来玩一个"分家家"的游戏。

  2.交代游戏名称与规则:

  师:图形的家在哪里?(处示盘子)分成几家?(两家)师:分的时候有要求,把相同的宝宝放一家,等一会儿把老师给你的图形宝宝分完,分好了取个名字记在心里,待会儿告诉老师。

  3.幼儿操作"给图形宝宝分家"。

  4.讨论:你们是怎么分的?

  (请几位幼儿走上来,师帮其操作结果贴出来)和他一样的有没有?

  小结:分家家,可以根据图形的颜色来分成两家,可以根据形状分成两家,还可以根据大小分成两家。你们还想再试一次吗?

  (二).再次尝试:

  1.要求:等一会儿分家家的时候要求不一样了,再取两个好听的名字,要和现在的名字不一样。

  2.幼儿操作提示:第一次怎么分的,第二次要分的不一样。

  3.讨论:第一次怎么分的,第二次怎么分的?(请1-2名幼儿)请幼儿和旁边的幼儿相互讲讲自己分的结果。

  (三).提高尝试:游戏"大转盘"师:老师这里还有很多好看的图形。(师分盘子)请你们用小眼睛看,谁的小眼睛亮?看看这些图形一样吗?(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形状.颜色.大小)

  1.师:老师要和你们玩大转盘的游戏,我们要和电视里的叔叔阿姨一样看标记拿奖品,转盘上的针指向哪个图形,就请你拿一个和它一样的。我们先来试试:"快乐大转盘,大家一起玩。"看看,请你拿什么样的图形呀?(幼儿集体进行3-4次)

  2.进行比赛:看谁拿得又快又对?

  3.增加难度:看看这个转盘和刚才有什么不一样?(大小)哪些大,哪些小?

  拿好了举在手里4.比赛:四个人一个队,小羊.小兔.小猴.小熊,哪一个队的小朋友都拿得又快又对,老师送你一朵小红花。(还要帮队里的其他小朋友一起检查一下,有没有拿错的)反复尝试4-5遍。

  四.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玩了图形宝宝分家的`游戏和大转盘的游戏,你们还想玩吗?(告诉幼儿以后再玩)。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气氛是较活跃的,大部分孩子也掌握了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操作也基本是正确的。但在第一过程中,按第一特征(颜色)分类是较明显的,按第二特征(叶子的多少)分类时,由于叶子多少画得不够明显,是在老师的提醒下分出来的。在第三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标志并表达出来,这个环节已在第二过程讲解的很清楚了,这样就觉得太烦了,而且时间也不多了。另外,在黑板上操作收萝卜时,地里的萝卜比应收的萝卜多出两个,并引导幼儿别收错了。由于受到书上操怍材料的局限性(应采的蘑菇是刚好的),这样就出现了第三过程比第二过程简单的现象。

  通过这个活动,让我认识到了教师制作教具时,应注意可操作性。在集体操作时,教师不要偷懒,自己设计操作材料,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分家家》】相关文章:

1.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分豆豆》

2.中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分豆豆》

3.中班科学教案:分豆豆教案及教学反思

4.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吹泡泡》

5.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梯形》

6.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水的秘密》

7.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造音工厂》

8.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多彩的肥皂》

上一篇:中班健康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饭前饭后不剧烈运动》 下一篇:大班安全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