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体味文化教案

2021-09-02 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政治关于体味文化教案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明确文化的内涵,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理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探究,使他们学会提出问题、学会合作交流,从而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意识;理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文化的内涵

  2、教学难点:文化的内涵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阅读课本思考本课主要内容

  如果说经济生活的主题是物质财富的创造,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根本利益的保障,那么文化生活的主题就是精神家园的耕耘。本课作为开篇内容,主要是要告诉大家什么呢?带着这一思考,请大家先快速阅读本课内容。

  活动2【讲授】新课讲授

  进行新课(从现象和本质两个角度体味文化)

  文化“万花筒”((从现象))

  (1)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师:请同学们思考:你能举个具体的事例说明什么是文化活动吗?平时你参加过哪些文化活动?

  (学生思考并回答)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可以知道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他们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家有家庭文化,路上有公交文化,上学有校园文化,吃饭有“饮食文化”(比如:东方用筷子西方用刀叉,东方聚西方分),穿衣有“服饰文化”(比如中国唐装,日本和服),,住房有“建筑文化”(比如古代有宗教建筑、园林、宫殿、楼阁,现代北京四合院)出行有“旅游文化”,晚上有“网络文化”,而这些都属于文化现象,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其实,无论是历代不同的服饰文化,还是我们周围的一系列文化现象,都告诉我们:文化现象,它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

  (2)文化特色: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特色。

  师:在粗读了林语堂谈南北文化的差异(《吾国与吾民》),观看了川剧变脸与东北二人转、乡村文化与都市文化后,大家发现了吗?不同的区域,各自都有不同的文化特色。文化并不是都是千篇一律的,我们的世界也因为这些各具特色的文化而色彩斑斓。

  (3)文化形式:多种多样

  同学们参加学校文艺演出、演讲比赛、蓝球比赛,甚至上课、自习、做作业、上网、聊等等,实际上都是我们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的一种形式,因此可以说:文化形式多种多样。

  知识总结:文化“万花筒”

  ①文化形式:多种多样

  ②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③文化生活:不同区域的文化各有特色

  过渡:说了这么多,大家明白什么是文化了吗?似乎还是云里雾里。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2、文化是什么(从本质)

  (1)文化的涵义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注意:广义文化:对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统称。

  狭义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过渡:接下来,我们通过了解文化的特点来重点解析一下文化的内涵。

  (2)文化的特点

  ①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不是经济现象、政治现象

  想一想: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2、3、5、6、7)

  1.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2.参加学校运动会

  3.参加演讲会、辩论会

  4.购买水果蔬菜

  5.参加文学社、读书俱乐部

  6.合唱团、舞蹈队、时装表演队

  7.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

  8.某国议员竞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化现象是区别经济现象、政治现象的,它是一种精神现象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由人创造,也不是自古就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来源于人类实践

  师:请问张家界的山是文化吗?将张家界的山开辟成旅游区或拍摄成艺术作品能称得上文化吗?两者有什么区别?

  (学生思考并回答)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可以知道张家界的山本身不能称之为文化。将它开辟成旅游区或拍摄成艺术作品则属于文化。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纯粹自然的东西,而后者是经过人的实践活动,经过人的劳动,渗透了人的精神活动,成为人精神活动的产品,因而成为文化。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由人创造的.,有了人类社会后才有文化。文化来源于人类的实践。

  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逐步培养出来的

  材料一:韩愈在《师说》里写到:“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也。”

  材料二:如把一个刚刚出生的中国婴儿托付给一个美国白人家庭抚养,他一定是说英语并用刀叉吃饭。如把一个刚刚出生的美国白人婴儿托付给一个普通中国家庭抚养,他一定是说汉语并用筷子吃饭。

  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可以知道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所以我们同学们要注意了,你们的一举一动都可以体现出你是否具有文化素养,可别被人说没有文化,没有素养哦!

  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精神现象--精神生活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师:有人说,文化是一种“纯”精神活动和“纯”精神产品。你认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学生思考回答)

  归纳: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就像我们的文字,从产生开始的口口相传,发展到后来的甲骨文、简牍、纸书,再到现在的新形式——电子书,都需要依靠一定的物质活动或者物质载体。

  过渡:同学们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当我们看电视、_者小说的时候,被其中的某个场景感动的热泪盈眶或者热血澎湃,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电视、_小说他们都是文化形式,我们被感动,那说明这些文化具有一种精神力量,能够感染我们的情绪,甚至为我们提供精神动力。

  3、文化的力量

  案例:当雅安地震举国神伤之时,文化成为灾区军民赖以生存、斗争的精神食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举行了捐款捐物捐衣捐水活动,各国人民也纷纷解囊相助,用爱心来为灾区人民营造幸福乐园。雅安市女主播陈莹在结婚当天穿婚纱报道节目,被网友誉为最美新娘。官兵救援车为躲避私家车坠崖,两名救援战士壮烈牺牲;经历过汶川大地震并在地震中失去双腿的廖智姐妹迅速投入到救灾中,她一直通过手机报告她所见到的第一手灾情,被CCTV等多家媒体报道,称为“最美志愿者”……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不同的文化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同一文化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影响。

  对个人成长的影响而言,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会把人引向歧途;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而言,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阻碍作用。

【政治关于体味文化教案范文】相关文章:

1.高中政治体味文化教案精选范文3篇

2.体味文化说课课件

3.政治教案之经济与政治文化的关系

4.《文化与经济政治》高二政治说课稿范文

5.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设计

6.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教案

7.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政治教案优秀范文

8.高二政治《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案

上一篇:北京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日月水火》教案优秀 下一篇:幼儿园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我是中国人》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