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钓鱼》教案

2021-08-26 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下册《钓鱼》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下册《钓鱼》教案1

  【设计理念】

  本教学设计重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阅读中感悟、体会。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写9个字以及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领会文章表达的深刻的做人道理,教育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坚决抵制各种诱惑。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父亲为什么要“我”放掉鲈鱼,“我”的心理活动是怎样变化的,从而理解课文表达的深刻的做人道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诵读古诗,谈话导入

  学生朗读: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写了什么事儿?你们钓过鱼吗?如果钓到一条鱼,你们的心情会怎样?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把生字标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遇到不会读的,请教老师或同学。

  2、同桌互读生字,认真听读,互相纠正读音。

  3、课件出示生字词,由“小老师”带读,教师正音。(重点指导“纵、鳃、皎”。)

  4、开火车检查认读生字。

  5、自由读课文,做到不漏字、不错字、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可借助录音机),用“○”标出点明时间先后的词语,用序号标出自然段序号。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找出不懂的地方,画上“?”。

  3、交流、汇报。

  (1)说说表示时间的词语、叙述的顺序。

  (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好长时间、晚上十点、三十四年过去;按事情发展顺序。)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用小标题概述。

  (钓鱼——放鱼——启示。)

  (3)交流没弄懂的问题。(简单的由学生互相解决,师生共同确定感悟探究的重点。)

  如:①为什么父亲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去?父亲做得对不对?

  ②为什么说三十四年前的那个夜晚给我留下了终生的启示?

  ③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思考提出探究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1、抽读生字词。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说说叙述的顺序。

  二、自主学习,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根据上节课提出的问题,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学习。教师作适当点拨。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钓鱼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并质疑。着重理解以下问题:

  1、“我”钓到的是一条怎样的鲈鱼?

  2、“我”的心情如何?指导朗读,要读出惊喜之情。

  3、练习按课文填空:

  ()湖面上,溅起了()涟漪。

  思考:所用的词语在句子中有什么作用?

  第二部分(第4—9自然段)放鱼

  教师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父子对话,并探究:

  1、父亲为什么要看时间?

  2、演一演: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想说些什么?(分角色,一个学生演儿子,一个演父亲,注意父亲说话的语气。)

  3、辩一辩:为什么父亲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去?我的情感如何变化?父亲做得对不对?

  4、说一说:你觉得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三部分(第10—11自然段)启示

  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联系上下文讨论以下问题:

  1、为什么说三十四年前的那个夜晚给“我”留下了终生的启示?

  2、在文中找出能印证父亲当时的决定是对的语句。

  3、“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4、巩固练习:填空,并说说填上的词在句子里的作用。

  三十四年前的那个()的夜晚,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的回忆和()的启示。

  三、练习有感情朗读,注意读出人物感情的变化

  1、小组内合作朗读。

  2、指名朗读。

  3、评读。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要面对各种诱惑。在诱惑的面前,要有抵制的勇气、力量和坚定的信心。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少走弯路。

  2、作业: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进一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积累优美词句,抄写在“采集本”上。

四年级下册《钓鱼》教案2

  教学目标

  1、抓住人物言行体会人物的心理。

  2、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3、会认读7个生字,会写11个字,掌握“操纵、抛了出去、辉映、溅起、剧烈、上钩、距离、争辩、乞求、诱惑、抵制”等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预习题纲

  1、初读课文,独立学习生字。

  2、自由读课文,根据文章记叙的线索,体会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注意抓住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和表达深刻的语句。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的一位的建筑师,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

  (板书课题)

  二、初步了解课文

  1、学习生字词

  (1)生字读音

  这篇课文的生字多达20字,而且有的很难读。所以啊,我们就从检查生字的读音入手,看看是不是都会读了,大家有信心吗?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词串,请自己读一读。

  课件显示:

  放好鱼饵抛出钓线湖面涟漪耐心等待

  鱼竿剧抖大鱼挣扎小心翼翼操纵钓线

  鱼跃不已筋疲力尽拉鱼上岸父子得意

  乞求无果不容争辩放鱼回湖依依不舍

  月光如水获得启示遇到诱惑思父告诫

  道德抉择简单问题道德实践勇气力量

  师依次指“剧”“跃”“抉”“挣”“获”等字,指导学生学习。

  (2)部分词语的意思

  词串中的词语,有什么不明白的,请提出来。(重点指导“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3)课文内容

  生字词掌握得这么好,课文内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谁来告诉大家: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别急,再看看课文再回答)

  (板书:钓鱼放鱼启示)

  三、练习朗读课文

  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2、轻声朗读,想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

  3、同组互读,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4、指名读。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收集有关诚实的格言。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出示一则有关诚实的格言,让学生体会。导语:今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这个有关诚实的故事。

  二。深入学习课文

  1、读全文,找找这件事对于文中的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默读课文思考:

  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变化的,找出描写“我”情感变化的语句,读一读。

  3、指导与交流。

  (1)出示语句

  师:课文哪些语句是写从钓鱼到放鱼“我”的情感变化?学生说完,课件显示有关语句)

  (2)钓到大鱼时的心情。如果是你钓到了这样大的一条鱼,心情怎样?

  (语句: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3)把鱼放回湖里时的心情(分角色读)

  4、父亲的情感

  (1)自读

  我们体验了儿子从钓到鱼到放鱼回湖的情感,父亲呢?把大鲈鱼放回湖里,他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在课文什么地方?

  (2)交流与指导。

  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父亲的态度和“我”有什么不同?在课文的哪些地方?(课件随机显示有关语句)

  (3)讨论

  父亲要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态度为什么那么坚决?父亲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先在小组里讨论,然后在班上交流。

  5、揭示中心

  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谁读读课文中的句子?(学生回答完,课件出示:“转眼间34年过去了,……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其中,“但是,……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画上横线。)

  6、“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鱼”指的是什么?(“鱼”指的是形形色色的诱惑,指的是各种各样的个人利益。)

  三、课堂小结

  填空:作者从34年前那个夜晚钓鱼的经历中得到的启示是。

  四、拓展

  在鲈鱼捕捞开禁前的2个小时,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却在父亲的坚持下,又把它放回湖里。这一过程并无人看见。小时候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件事会有很多,我们该如何去做?

  比如:

  在家里:父母不在家,电视很精彩,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你……

  在学校: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你……

  选举班干部,看到有的同学找人帮忙,你……

  在公共场所: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你……

  回家路上,你拣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你……

  五。布置作业

  制作一张以“诚实”为主题的小报。

四年级下册《钓鱼》教案3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钓过鱼吗?如果钓到了一条大鱼,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把句子读通读顺。

  2、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事,想好后同桌互相说一说。

  3、提出疑难问题,交流讨论。

  (三)学习生字、新词

  1、在课文中圈画生字,读生字,并读读带生字的词语。

  2、自己想办法记生字,互相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3、教师检查识字效果,并对字音和字形有重点地进行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距离

  争辩

  乞求

  抵制

  辉映

  溅起

  剧烈

  上钩

  (四)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找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叙述的顺序。

  2、学习写钓到鱼的部分,说说这是一条怎样的鱼,体会“我”的心情。

  3、学习写放鱼的部分,分角色朗读父子对话,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说说小时候和父亲钓鱼这件事给了“我”什么启示。

  5、讨论:父亲为什么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去?父亲的做法对不对?

  6、引导学生理解“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句话。

  (五)再次朗读全文,注意读出人物感情的变化

  1、自由朗读。

  2、指名朗读。

  3、评读。

  (六)巩固生字、新词,指导书写。

  (七)做课后练习第3题。

  参考资料

  1、有关资料

  鲈鱼:又名花鲈、鲈板、鲈甲、真鲈等,俗称鲈鲛,为浅海近岸鱼种,喜栖息于河口咸淡水交汇处和淡水中。其体长而扁,口大,两颌下长上短,有毛齿,体披小栉鳞,体侧及背鳍散布着黑色斑点。鲈鱼肉质细嫩,味美清香,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2、词语解释

  涟漪:水面被微风吹起的细小波纹。

  操纵:控制或开动机器、仪器等。

  争辩:用言词和论据进行争论。

  皎洁:形容明亮而洁白。

  乞求:恳求;请求。

  沮丧:由于某种原因而垂头丧气、灰心失望。

  诱惑:用某种手段引诱别人上当或干坏事。

  抉择:选定;选择。

  抵制:挡住;抗拒。

  启示:启发提示,使有所领悟。

  筋疲力尽:形容身体非常疲劳,力气全用尽了。

  月光如水:形容月光像水一样清亮。

  《语文同步读本》指导

  配合本课教学,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语文同步读本》(四年级下册)中的《中彩那天》和《尊严》。这两篇文章都是叙事说理的记叙文,能启发学生学习如何做人。《中彩那天》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尊严》说明了做人要有尊严。文章后面的“读一读,想一想”意在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阐明的事理,体会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

四年级下册《钓鱼》教案4

  《钓鱼》一课具体叙述了纽约市一个成功的建筑设计师11岁时的钓鱼经历,刻画了一个严格自觉遵守规则的好爸爸的形象。这是一篇比较深奥的课文,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学的。因此,本课时我仅抓重点段落的学习。整节课给学生留有充分的阅读时间,安排自由读、默读、分角色读等各种形式的读。做到自渎自悟,读悟结合。

  在教学中,我感到还存在不足,在自己讲完课之后,再来听李倩老师的课,感觉自己不成熟,分析也不够透彻。首先从教学设计上,我的过渡等不够流畅,李倩做了教学顺序的调整,我感觉很好,把父亲看手表这一动作放到了我苦苦哀求之后,更加流畅。其次,再联系生活实际上处理的也很好,学生回答得也很有新意,平时一定要更加注意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最后,问题设计简练、恰当、准确。

  教学流程:作者简介—板书课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钓鱼、放鱼、启示)“看板书,有什么问题要问?”——第三段画出描写作者心情的词语,为什么?——“哪些句子能说明这是一条大鱼?”—朗读—“我很轻松地钓到这条大家伙的吗?”—联系生活实际,“如果你钓到这条鱼会怎么做?”— 4—7段画出我和父亲争辩的句子,体会心情,分角色朗读,想象“父子之间还会有哪些争辩?”——“父亲坚决要放掉鱼,为什么?”—小结钓鱼、放鱼—画出我得到启示的句子,“鱼”指什么?作者会遇到那些诱惑?面对诱惑,作者怎么做的?——联系实际,你有没有类似的情况?

  抓住重点讲解课文,使得这片比较深奥的课文很好地展现到了学生面前。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使得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也受到了“启示”。

  自己仍需更多努力,自己成长的路还很长。

四年级下册《钓鱼》教案5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领会文章中蕴含着的深刻的做人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掌握本课生字,学习理解新词。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写本课的生字及新词。

  教学重点: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读到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什么?(谁在钓?钓到鱼了吗?钓到一条什么样的鱼?……)

  二、初步了解课文

  1、学习生字词

  (1)自学生字新词

  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词串,请自己读一读。

  放好鱼饵抛出钓线湖面涟漪耐心等待

  鱼竿剧抖大鱼挣扎小心翼翼操纵钓线

  鱼跃不已筋疲力尽拉鱼上岸父子得意

  乞求无果不容争辩放鱼回湖依依不舍

  月光如水获得启示遇到诱惑思父告诫

  道德抉择简单问题道德实践勇气力量

  师依次指“剧”“跃”“抉”“挣”“获”等字,指导学生学习。

  (2)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词串中的词语,有什么不明白的,请提出来。

  (重点指导“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3)课文内容

  生字词掌握得好了,课文内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谁来告诉大家: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别急,再看看课文再回答)

  (板书:钓鱼放鱼启示)

  三、练习朗读课文

  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2、轻声朗读,想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

  3、同组互读,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4、指名读。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收集有关诚实的格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人物言行体会人物的心理。

  2、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一则有关诚实的格言,让学生体会。

  导语:今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这个有关诚实的故事。

  二、深入学习课文

  1、读全文,找找这件事对于文中的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默读课文思考:

  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变化的,找出有关描写“我”的情感变化的语句,读一读。

  3、指导与交流。

  (1)出示语句

  师:课文哪些语句是写从钓鱼到放鱼“我”的情感变化?

  (2)钓到大鱼时的心情

  如果是你钓到了这样大的一条鱼,心情怎样?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读这句话。

  (语句: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3)把鱼放回湖里时的心情

  分角色读

  4、父亲的情感

  (1)自读

  我们体验了儿子从钓到鱼到放鱼回湖的情感,父亲呢?把大鲈鱼放回湖里,他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在课文什么地方?

  (2)交流与指导。

  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父亲的态度和“我”有什么不同?在课文的哪些地方?

  (3)讨论

  父亲要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态度为什么那么坚决?父亲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先在小组里讨论,然后在班上交流。

  5、揭示中心

  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谁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转眼间34年过去了,……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其中,“但是,……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画上横线。)

  6、“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鱼”指的是什么?(“鱼”指的是形形色色的诱惑,指的是各种各样的个人利益。)

  三、课堂小结

  填空:作者从34年前那个夜晚钓鱼的经历中得到的启示是。

【四年级下册《钓鱼》教案】相关文章:

1.四年级下册教案《钓鱼》

2.四年级下册《钓鱼》教案范文

3.《小猫钓鱼》教案

4.《小猫钓鱼》教案

5.教案:小猫钓鱼

6.小猫钓鱼教案

7.《小猫钓鱼》教案

8.四年级下册钓鱼教学设计(精选3篇)

上一篇:劳动节节前安全教育班会教案 下一篇: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点点画板》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