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孤独的牧羊人》含反思

2021-08-12 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孤独的牧羊人》含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能情绪愉快地用不同速度,不同音色表现歌曲中衬词部分,并能按不同角色的形象,用相应的歌声演唱。

  2、在学唱过程中体验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协调与快乐。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教学准备】

  1、电视机、影碟机、电影《音乐之声》片断。

  2、录音机、《孤独的牧羊人》音乐伴奏带。

  3、《牧羊人》图谱一张

  【教学过程】

  (一)听《牧羊人》音乐,自由用各种动作跳进活动室。

  (二)看录像,了解歌曲内容,引起学唱兴趣。

  1、听了刚才的音乐,你有什么感觉?

  2、第二次听有歌词的音乐一遍。你知道她在唱什么吗?不过有一句我们可以先来学一学,它是这首歌的衬词。

  3、根据图示学唱衬词部分。

  (三)欣赏歌曲,并初步学唱衬词。

  (四)出示图片,教师教唱歌曲。引导幼儿在回答中理解歌词,根据幼儿回答,教师整理歌词,并学唱歌曲

  1、图片上的人是谁?它在什么地方?

  2、他在干什么?

  3、又有谁来了?

  (五)对不同角色的衬词部分进行处理。

  1、引导幼儿用不同音色演唱衬词

  (1)牧羊人在很高的地方唱歌,你觉得他的声音应该怎么样?

  (2)老山羊年纪一大把,它唱起歌来会怎么样?

  (3)小山羊最可爱了,它的声音我们也来学一学

  2、以游戏形式,分角色演唱衬词部分。

  (六)即兴打击乐演奏,充分感受乐曲旋律。

  今天我们又唱又跳,又看录像又打击乐器,这首好听的歌曲就叫做《孤独的牧羊人》。

  教学反思: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难点在角色表演中解决了,又利用图谱教学让幼儿轻松的.记住了歌词和二分音符,因为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目标达到了所以幼儿能在活动中始终保持愉悦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歌唱的兴趣,透过幼儿动听的歌声,准确的节奏,我们一起享受到了音乐赋予生活的情趣,我想这就是艺术活动最大的乐趣。

  小百科:牧羊:牧羊是人类最古老的生产活动之一,在农业系统中属于畜牧业的一种,其生产成品以羊毛或羊奶为主。一般而言,羊群非常依赖牧羊人的饲养和保护,或由牧羊人的带领下寻找新的草场觅食。而牧羊业仍旧是欧洲、美洲和大洋洲部分传统农业地区的主要产业和经济来源。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孤独的牧羊人》含反思】相关文章:

1.孤独的牧羊人教案含反思

2.幼儿园大班优秀音乐教案活动《孤独的牧羊人》含反思

3.幼儿园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孤独的牧羊人》含反思

4.大班音乐《孤独的牧羊人》教案

5.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大头娃娃秧歌舞》含反思

6.中班音乐欣赏教案《插秧》含反思

7.孤独的牧羊人教案

8.《孤独的牧羊人》教案

上一篇:中班音乐教案:金色的秋天 下一篇:幼儿园大班游戏活动教案《击剑》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