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全册教案

2021-07-30 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西师版二年级语文全册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西师版二年级语文全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习第四段,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在剥削制度下,穷人孩子的悲惨命运,体会当时波兰社会的黑暗。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读懂句子含着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深情读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已经了解到了什么?

  3、小提琴的乐声的确十分美妙呀!所以在学习第三段时,有一个句子强烈地表达了扬科对小提琴的愿望?(出示:要是能有一把小提琴,扬科真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换。只要让他摸一摸,哪怕只摸一下,他也够满意的了。)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再读一遍!

  4、老师过渡:课文就是围绕着这一个伏笔逐步推向了高潮。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的四段。

  二、学习第四段;

  1、教师范读: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先听老师朗读第四大段,同学们细细地听,从中你有什么感受?

  2、反馈:听了这一遍朗读,你有什么感受?(板书:渴望小提琴,热爱音乐)

  3、教师小结:同学们,在这里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扬科对小提琴的万分渴望,对音乐的无比热爱之情。那么课文这个部分哪些词句写出了扬科的这种感情呢?这些句子又是怎么写的?你是怎么体会的呢?下面就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四大段,用读书符号划出有关的词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下!

  4、交流反馈;

  重点理解:

  他望了很久很久,他怕,他不敢动,但是有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在推着他往前走,推着他那柔弱的、瘦小的身子悄悄地向着门口移动。

  1、“望了很久很久”体现他又爱又怕的矛盾

  2、从矛盾中发现:对音乐的热爱、对小提琴强烈的热情,那种如饥似渴的愿望所产生的精神力量最终战胜了害怕与恐惧,压倒了一切。(怕、不敢动与往前走、悄悄移动)

  3、朗读指导在草堆后面,他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自在,可是在这儿,他觉得自己好像是闯进了笼子的小动物。

  4、“这儿”指食具间,对于扬科来说是不允许进入的。

  5、“好像是闯进了笼子的小动物”指来到了一个可怕的、不自由的地方。对比中发现扬科的可怜与害怕。

  6、朗读指导扬科跪在小提琴前面,抬起头,望着心爱的小提琴。

  7、什么时候用“跪”?这里用“跪”看出什么?(把小提琴当成了神圣之物)

  8、小练笔:扬科多么想把心里的话告诉小提琴,他激动地说:“小提琴呀,小提琴……”

  9、交流小练笔

  10、朗读指导过了一会儿,黑暗里发出了一下轻微的凄惨的响声,扬科不小心触动了琴弦。

  11、琴声怎么会是凄惨的?(当时的心情,心里害怕、紧张)

  12、朗读指导

  13、下面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有感情地把第四大段朗读一遍,感受这种复杂的情感。齐读第四大段!

  三、结课存疑

  这个充满着音乐才能的可怜的孩子的结局究竟怎么样了呢?我下节课再来学习。

西师版二年级语文全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读课后词语。

  2、在学习词语,积累词汇的同时,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3、在掌握词语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发现两幅图中的乐器的`不同,激发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喜爱。

  教学重点:

  认识乐器,积累词语。

  教学准备:

  乐器表演的录像、课件、乐器图片,词语卡片等。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程序、设计意图、备注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门,请大家欣赏一段乐器表演。他们表演的精彩吗?你们认识他们使用的乐器吗?

  二、学习词语:结合乐器记忆响应的词语。

  1、认读词语卡片:通过认读一、二类字,将认识事物与认识字词联系起来。

  2、分类学习生字。

  唢呐: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看插图联想为什么都要是口字旁?

  锣钢:出示实物,让他们摸一摸。敲一敲,感受他们都是金属制品。扩词明义。

  架子鼓:组词明意。

  提扬:老师做小提琴和敲扬琴的动作,让学生猜一猜演奏的是什么乐器?提和扬与手部有什么关系,所以是提手旁。

  琵琶:连绵词。

  三、完成练习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引导分类。

  1、我们的小乐队有什么乐器?

  2、在这些乐器中,你知道哪些是中国的民族乐器?拿写是西洋乐器呢?

  3、你觉得这些乐器怎么分类?

  二、课外延伸,语文实践。

  1、你还知道哪些乐器?它属于哪一类?

  2、听一段音乐,说说你的感受。

  3、和班里的同学组成一个乐队,排练曲子。

  三、弹性作业:

  1、你能说出课文中乐器的名字吗?

  2、你还知道哪些乐器?把它的名字记下来,配上图画就更好了。

  3、你最喜欢那种乐器?试着去演奏。

  四、板书设计:

  我们的小乐队

  乐器图片、对应的词语

西师版二年级语文全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感受扬科对音乐的热爱及杰出的音乐才能的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扬科对音乐的热爱及杰出的音乐才能。

  教学难点:

  感受扬科对音乐的热爱及杰出的音乐才能。

  教学关键:

  熟练朗读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具准备:

  录音机、多媒体、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音乐渲染、激趣导入。

  1、这里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

  2、你从乐曲中听到了什么?

  3、小扬科是个有音乐才华的孩子,想认识他吗?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画出本课生字。

  3、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三、集中学习本课生字。

  1、牧、论、呜、野、蚊、躺、切、都是形声字。

  2、奏是会意字(课件)

  3、教师范写。

  四、练习。

  1、为下面的字扩词:牧、切、野、奏

  2、读下面的词语

  牧童、无论、野果、蚊子、躺在、奏乐、呜呜、马鬃、笃笃

  五、小结。

  板书设计:

  小音乐家扬科杨科

  牧、论、呜、野、蚊、躺、切、奏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们喜欢音乐吗?喜欢什么音乐?

  2、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小音乐家扬科。

  二、分析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小音乐家扬科是谁?他几岁了?长什么样了?

  (2)交待描写人物特征的方法,并能口头表达。

  2、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1)说说第二——三自然段写了什么?(扬科喜欢音乐)从哪句话中看出来了?

  (2)归纳出“地”的用法如

  青蛙呱呱地叫、啄木鸟笃笃地啄、甲虫嗡嗡地叫。

  3、学习第四——六自然段

  (1)体会小扬科对音乐的热爱之情。

  (2)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说出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三、练习。

  创设一个雨景场面,让学生用上哗哗、轰轰隆隆、呼呼、啪啪等象声词说几句话。

  四、小结。

  板书设计:

  小音乐家扬科杨科

  年龄、样子、爱好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指名有感情的朗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学生在头脑中想象画面。

  2、教师引读学生跟读。

  教师引读关键词如下:田野里——果园里——凡是——他都——他都觉——堆草料的时候——傍晚——青蛙——啄木鸟——甲虫——杨科躺在河边。

  3、教师板书关键词,学生看关键词尝试背诵。

  二、找一找,看图画,到课文中找句子。

  第一幅图对应为:有时候他到树林里去采野果——杨科躺在河边静静的听着。

  第二幅图对应句子为:可是他还一天到晚拉着——

  请学生谈一谈这两幅图的共同点:都能表现出杨科酷爱音乐,陶醉在音乐的世界里。

  请学生也试着来读一读。(现在你就是小音乐家扬科杨科,你那么陶醉,那么喜欢听这些声音,你来读一读吧!)

  三、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四、读一读,做一做。

  1、请学生读一读,学一学这些声音。

  2、请学生根据每幅图说一句话,并且用上书中给的象声词。

  3、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用动作表现这些声音。

  五、练习。

  1、创设一个雨景场面,让学生用上哗哗、等象声词说几句话。

  2、根据课文的学习请你把下面的话补充完整。

  杨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杨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杨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

  把课文第三段背诵给家长听。

【西师版二年级语文全册教案】相关文章:

1.西师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西师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川江夜航》教案

3.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4.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5.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的教学设计

6.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7.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8.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表格教案

9.小学语文全册第五单元教案设计

上一篇:幼儿园安全搬椅子教案 下一篇:小学汉语新雪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