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物住新家教案

2021-07-28 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动物住新家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动物住新家教案1

  活动目标:

  能根据动物的不同特征进行二次逐级分类。

  活动重点:

  进行二次分类

  难点:

  根据动物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小动物胸饰、围栏围成"新家"、幼儿用书《小动物住新家》

  活动过程:

  1、设置情境

  "动物新村里造了几幢新房子,这下小动物们可热闹了。可是该怎么分房子呢?"

  2、扮演角色(体验一次分类)

  (1)、幼儿戴上胸饰扮演小动物,自己商量该怎么分,住到"新家"里。(幼儿交流)

  按动物的生活习性分(生活在水里、天上、陆地)

  按照野兽与家禽分

  按照动物翅膀的数目、脚的数目、是否是两栖动物分

  (2)、幼儿尝试进行分类

  主要让幼儿知道分类的依据

  3、贴贴玩玩(进行二次分类)

  (1)、幼儿将《小动物住新家》里的动物剪下,依据特征贴在各幢房子里,进行第二次分类

  (2)、幼儿讲述自己的分类结果

  4、收拾整理操作材料。

小动物住新家教案2

  活动目标:

  1、能将7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并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复习巩固目测接树的方法。

  3、乐意使用新方法数数,能学习别人的好方法。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认识1--6的数字,并学习过目测数群的方法。

  物质准备:

  1、教具:房屋形分类底板,7以内的小动物实物卡片,如7只小狗,3只小兔等,每个数字有2--4张卡片,相应数量的数卡。

  2、学具:(1)房屋形分类底板,7以内的小动物实物卡片,相应数量的数卡。

  (2)《幼儿用书》,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一、小动物住新家。

  1、出示屋形分类底板、小动物实物卡。教师:森林里盖好了一幢新房,这些小动物要搬到新屋里去,有哪些小动物要搬新家呢?有几个?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幼儿用目测接数的方法观察小动物的数量。

  2、师幼共同讨论住新房的规则:一样多的小动物住在一起,如:3只小猫和3只小兔住在一起,并请幼儿示范分小动物。

  3、教师:怎样才能让别人知道这间房子里住的小动物都是几个呢?引导幼儿用数字表示动物的数量。

  4、教师:7只小狗、7只小鸡用数字几表示呢?(出示数字7)引导幼儿认识数字7,说说7像什么?还可以表示什么?

  5、教师:"谁愿意用我们刚才想的办法给小动物家装门牌号呢?"幼儿集体商量的规则给小动物家装门牌号,把数卡插在屋顶上的空格处。

  二、小组操作活动1、小动物住新家。先将小动物卡片按数量的多少放在分类盒中,然后再匹配相应的数字卡。

  2、圈出7的物体。观察《幼儿用书》画面,用目测接数的方法将相同的实物圈起来,并在数量是7的.圈中打√。

  3、添画变成7.先数数画面上每一排的物体的数量,引导幼儿添上相应的物体,让每一排的物体数量与前面的数字一样多。

  三、活动评价展示幼儿的操作,请幼儿介绍操作的过程和结果。

  表扬用目测接数方法的幼儿,鼓励大家学习并尝试使用该发法。

  重点:能将7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难点: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活动反思:

  这节中班数学活动是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的,通过提问引起幼儿的兴趣,出示立体的平房,让幼儿通过直观的看,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序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这些序数词。让幼儿从看到说更好的了解5以内的序数词。出示立体的楼房,教师引导幼儿将小动物送到相应的房子。再从说到做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序数的理解。并能准确的说出第一间、第二间等和第一层、第二层等。

  不足之处是当出示高三层、每层有两个房间的楼房后,拿门牌号送小动物回家就有点难了,不是单一的数第一第二了。有一半以上的幼儿可以找对,有个别幼儿找不对,有的分不清楼层,有的分不清房间,总之是分不清,可能是不太理解101、102是什么意思。活动延伸让幼儿进一步巩固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学习5以内的序数。

【小动物住新家教案】相关文章:

1.小动物住新家教案

2.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小动物住新家

3.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小动物住新家》

4.中班数学小动物搬新家教案

5.《搬新家》教案

6.幼儿园中班综合小动物住新房教案反思

7.《布置新家》中班教案

8.小班《小熊新家》教案

上一篇:雨天安全教育教案 下一篇:幼儿外出游玩的安全教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