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021-07-26 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上册湘教版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级上册湘教版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的7个生字,理解词义,积累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知战士们的精神品质,从而受到思想熏陶。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想象情境,探究课文内容。

  2、品读、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体会其对祖国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海防战士的爱岛爱国之情,激发我们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想象、感知,理解课文内容。

  2、反复朗读,品析将士的言行,体会将士们第祖国海岛的热爱。

  教学准备:

  礁盘的有关资料、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在异国他乡的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祖国母亲;驻扎在海岛上的边防战士,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国对海岛的爱。我们一起来阅读《礁盘》,感受边防战士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生字的字音,辨别字形。

  2)理解词义,了解文章的内容。

  2.小组交流讨论。

  3.班内交流讨论。

  1)读准生字的字音,辨别字形。

  驮(tuo)蔬(shu)熬(ao)罐(guan)秧(yang)筷(kuai)构(gou)

  2)理解词语。

  凝视:聚精会神的看。

  沉吟:低声吟咏(文辞、诗句等);(遇到复杂或疑难的事)迟疑不决,低声自语。

  3)文章的内容

  引导学生注意文章的相关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中心事件。

  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10)将士们在礁盘上借助大棚种出了蔬菜。

  第二部分(11~25)将士们共享劳动成果。

  第三部分(26)将军向“地图”,行了一个军礼。

  三、再读课文,学生质疑问难

  1、学生自读,提出疑难问题。

  2、交流归纳疑难问题。

  四、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听写词语。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品读课文

  1.读课文(1~10)

  1)有感情的朗读,思考:小岛是一个怎样的岛?礁盘南边有什么秘密?菜地的土、菜种从哪儿来?你从什么中得到体会呢?

  2)小组讨论。

  3)班内交流。

  岛上条件艰苦,战士们克服困难,创造美好生活,建设海岛。他们爱海岛就如爱自己的家。

  2.读第11~25自然段。

  1)小组交流讨论:将军为什么变了脸色?将军看到了什么?队长说了什么?将军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战士们有什么行动?从这些情节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呢?

  2)班内交流。

  a)菜地竟构成了一幅中国地图,表达了将士们对祖国、对海岛的热爱之情。

  b)将蔬菜给首长吃,表达了战士们对首长的爱戴。

  c)首长将菜倒进汤里,哽咽着说“我谢谢你们”,表达了将军对战士们的关爱。

  d) “战士们自觉的围了过来,让将军把一勺一勺的菜汤舀到碗里”。表现了战士们理解将军,更用行动表达对将军的理解、爱戴。

  e)感受将士们为了祖国的海岛同甘共苦的品质。

  3.读26自然段,思考:

  将军有什么举动?这一举动的含义是什么?

  交流明确:

  对海岛的热爱,对祖国的敬意,对战士的感激……

  4、选取自己感动的片段,感情朗读。

  三、情感升华

  1.感情朗读,体会将士们的爱岛之情,也表达对将士们的崇敬之情。

  2.给驻守边关、海防前哨的解放军叔叔写一封慰问信。

  四、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

  4、礁盘

  小岛(礁盘)没水、没树、没草、没土

  战士绿色菜地(中国地图)

  将军行军礼

五年级上册湘教版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读通顺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知英雄杨靖宇的精神品质。

  3、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英雄杨靖宇的精神品质,学习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坚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八年中,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涌现了千千万万民族英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风雪重围》,就是发生在抗战中一个真实的故事。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朗读课文,同桌互相纠正读音。

  2、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三、检查自读情况

  1、听写字词,纠正读音,辨别字形。

  2、理解词义。

  3、指名读课文,回答问题。。

  四、再读课文,深化理解。

  1、自读课文,思考:

  (1)杨靖宇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你是从文章的哪些地方感知的?

  (2)口述课文,理清思路。

  2、交流讨论。

  3、班内交流汇报:

  (1)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来感悟英雄的精神品质。

  人物的动作、语言、行为的描写。

  日军的反衬。

  (2)记人叙事的写法。

  4、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感情朗读。

  5、学习英雄的事迹后,你想说些什么呢?

  板书设计:

  3风雪重围

  山林三尺深的积雪零下40摄氏度

  杨靖宇吨周旋抗击殉国

  日寇咬牙切齿

五年级上册湘教版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自学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黄山松有哪些特点,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特点的.。

  4.感悟课文的深刻内涵。

  重点难点:

  1.了解黄山松有哪些特点,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特点的。

  2.感悟课文的深刻内涵。

  教具准备:

  黄山美景及黄山松的图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观感知,读题解意。

  1.介绍黄山美景,引出“黄山松”。

  2.读课题,看看黄山松的图片,谈谈自己对黄山松的印象。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默读全文,了解课文讲了什么。

  2.说说黄山松有哪三个特点?

  特点之一:坚韧顽强

  特点之二:一心向着阳光

  特点之三: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

  3.给课文的第2、3、4三个自然段分别加上小标题。

  三、细读课文,体会想象。

  1.导读课文第2自然段。

  (1)自由读本段,边读边想:黄山松生长在怎样的环境里?它生长的得怎样?

  (2)学生自由讨论。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归纳。

  2.自学课文第2、3、4自然段,体会作者又是怎样表现黄山松的另外两个特点的。

  3.教师点拨、指导。

  4.交流读后的感受,美读课文。

  四、回顾全文,反思文本。

  黄山松不仅有挺拔秀美的姿态,还有一心向阳的枝条,更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然而读完课文后,你是不是觉得是在写黄山松,而是还想说点其他的什么?

  (松树是坚韧顽强的,是团结的,人有何尝不是呢?)

  板书设计:

  25黄山松

  生命力顽强

  黄山松一心向阳光

  强大的团结力

【五年级上册湘教版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1.湘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2.湘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3.湘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4.湘教版语文教案

5.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6.湘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7.湘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

8.湘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太阳的七个宝宝 下一篇:小班语言教案:蓝天上的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