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教案

2021-06-23 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欢迎大家分享。

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1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两个分数相加等于1和相应的减法的过程。

  2、会计算两个分数相加等于1和相应的减法。

  3、在自主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生谈话引入本课。

  二、新授:

  1、填符号、写算式。师出示小黑板,呈现(1)组图,先分别用数表示两个图中的涂色部分,再提出在○中填上合适符号的要求,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如:两个图形一样大,两个1/2合起来等于1。接着在○里填“=”。

  2、在前面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写出加法算式。接着鼓励学生:你能写出一个减法算式吗?在学生交流写出的减法算式时,重点了解学生是怎样想的。

  3、(2)组图可仿照上面进行。

  三、看图列式计算:

  1、让学生独立观察图,说一说图表示的意思。

  2、鼓励学生写出加法算式,并计算。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思路。

  3、看图写减法算式,仿照上述过程进行。

  教材只呈现了1-1/3=2/3的算式思路,教学时,还应启发学生写出1-2/3=1/3。

  四、练一练:

  第一、二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第三题,先鼓励每个学生都讲一讲图中的故事,并提己想到的问题,再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如,4/4=1,1-1/4=3/4,1-2/4=2/4等。

  五、:说说本节的收获及教法、学法。

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2

  【教学目的】

  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像能力。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重点】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所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难点】

  能根据一定的指令正确搭出立体图形,能正确运用上、下、左、右等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过程】

  一、操作活动一(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

  1.通过多媒体演示“淘气”和“笑笑”搭立体图形的过程,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说说游戏的方法,老师说明游戏的规则和要求。

  2.师生游戏。教师发出指令,学生尝试搭立体图形,进一步体验游戏的方法。指令有:“横着摆2个”,“左侧正方体上方竖着摆3个”,“在最右侧的正方体的前面放一个”等等。

  3.学生同桌间游戏。可以让一位学生发出指令,另一位搭立体图形,然后交换。

  4.学生交流。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学生的典型操作活动进行交流。

  二、操作活动二(提问、判断并搭出立体图形)

  学生同桌间开展游戏。要求学生通过尽可能少的提问来搭出正确的立体图形。

  提问:你搭的立体图形用了几个正方体?从正面看是几个正方形?

  回答:用了3个正方体,从正面看是3个正方形。

  提问:从侧面看是几个?

  回答:2个。

  提问:上面的方块在左边还是右边?

  回答:右边。

  是这个图形。

  三、操作活动三

  教师讲解三视图,让小组学生根据三视图信息完成立体图形的搭建。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教师针对学生的活动合作情况进行升华。学生说一说:今天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3

  教学内容:

  教材P107—109

  教学目标:

  1、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3、 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学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等活动,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数量,

  如果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个球, 他 摸到什么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大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1)每小组一个封口不透明袋子,内装红、黄小球几个。(学生不知数量、颜色)小组成员轮流摸出一个球,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

  记录次数

  黄

  红

  活动汇报、小结

  (2)袋子里的红球多还是黄球多?为什么这样猜?

  小组内说一说

  总数量有10个球,你估计有几个红,几个黄?

  (3)开袋子验证

  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实验结果与理论概率之间的关系。

  2、练习

  P107“做一做”

  3、小结

  三、巩固练习

  P109 6

  [1]学生说说掷出后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哪些

  [2]猜测实验后结果会有什么特点

  [3]实践、记录、统计

  [4]说说从统计数据中发现什么?

  [5]由于实验结果与理论概率存在的差异,也可能得不到预期的结果,可以让学生再掷几次,让学生根据试验的结果初步感受到硬币是均匀的,两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P110 7

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4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常去商店吧,今天我们就要进行一次购物,请同学们看图!

  二、探索新知:

  1.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在讲给同桌讲一讲;

  2.谁能提出数学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互相解决提出的问题!

  3.谁愿意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大家听?

  4.谁愿意解决她刚才提出的问题?

  5.重点讲解一道乘法题:

  例如:买4把椅子需要多少钱?

  12×4=48(元)

  6.引导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

  三、拓展应用

  1.数一数:

  2.买铅笔

  3.实际应用

  4.7×3+48×6+35+2×8

  2×6+54×9+63+6×7

  5.填表。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了解了怎样用竖式来计算。下课后,请同学们试一试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去解决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5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

  确地进行计算。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植树节马上就到了,你们有什么计划吗?请看明明班的同学在干什么呢?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出示挂图,大家看一看,这里有什么?

  1、仔细观察并说出图意。

  2、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问题?

  3、试着解决所提问题。引出:20×3=

  4、讨论算法——20+20+20=602×3=6,20×3=60

  三、尝试解决,拓展应用

  1、每箱草莓40个,8箱草莓一共有多少个?(学生独立解决,全

  班交流)

  2﹑70×830×6600×94×6020×73×80090×58×50700×4

  3、有三堆香蕉,每堆200根,小象每天吃60根。大象每天要吃

  90根。

  ⑴3头小象吃一堆香蕉,够1天吃吗?

  ⑵1头大象一个星期要吃多少根香蕉?

  ⑶你还能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四、小结:

  在这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比较简便?本节课学生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学习并掌握了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方法。

  板书设计:

  小树有多少棵

  有3捆树苗,每捆20棵,一共有小树多少棵?

  20×3=60﹙棵﹚

  答:一共有小树60棵。

  需要多少钱

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6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验算,包括没有余数的和有余数的。

  2、通过具体的问题,理解验算的方法和意义。

  重点难点: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及意义。

  教学流程

  一、口算题

  1、第三题第(1)小题,学生完成;

  2、完成后校对反馈,并且说出口算的算法。

  二、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问题

  1、出示例题图,观察图中的数学信息,并结合问题1进行详细解读;

  2、如何解决第一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在学生引导下列式;

  3、计算,得到答案(鼓励口算并且说一下口算过程:“36÷3,先算3÷3=1,再算6÷3=2,是12”)

  4、如何验证计算的正确?讲述:一般而言在遇到除法验算的时候我们一般用乘法验算。谁会验算?12×3=36,并且理解一下,每一个数字在乘法中的意义,这道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5、出示一道题目64÷2并要求验算,上随堂本。注意横式上改写什么,在反馈的时候重点查。

  6、在做完这两道题目之后,从乘法、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入手,引出验算的第一种情形:商×除数=被除数。(引导学生,教师不说出)

  7、快速口算55÷5并且验算,学生说。

  8、完成第三题第(2)小题的口算,并且说说为什么能算的这么快。

  三、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问题

  1、接着出示问题,65元可以买多少块冰欺凌,还剩多少元?

  2、学生列出算式,得到答案,这回要求学生自己检查横式,看看有没有错误。

  3、你会验算吗?分两步进行,先从意义出发,理解21×3=63(元)表示的意义是买冰欺凌花去的钱,再加上剩下的2元才是一共得钱;再用竖式表示理解: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运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甄别,完成第一题的题目,回答问题的模式:“96是第二行的积,32是第一行的商,第二行和第一行可以用来互相验算”

  5、你能根据我的算式再说出一组像这样的式子吗?

  四、独立完成除法的验算

  1、完成第二题的剩下一题,并且请学生板演;

  2、关注竖式中验算的部分,并且说清楚所用的原理是: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3、注意格式的问题:“横式上的余数有没有丢”、“横式上的商会不会写成被除数”……,找到问题之后再查找中招率,引起重视;

  4、完成68÷6的验算过程,查除法竖式有没有错余数在验算的时候有没有加横式上有没有写错

  五、全课总结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要重点训练学生说)

  2、课堂作业:补充p2

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7

  口算除法(第1课时)

  教学内容:P1例1、例2

  教学要求:会口算简单的一位数除多位数。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口算下列五组题

  30÷380÷820÷260÷690÷3

  6÷38÷86÷26÷63÷3

  二、展开

  1.例1

  (1)提出问题学生尝试:口算36÷3

  ①你可以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直接算。

  ②想一想:区别在哪里,有联系吗?

  (2)汇报:你是怎样得出结果的?(板书学生的算式思路)

  (3)评价:选择另外方法计算,通过比较,得出

  较简便。也可以直接这样想:36÷3=12(强调高位算起)

  2.自己编类似的题目,口算说出得数。

  3.从学生编题中抽取十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

  (1)学生尝试练习,说各种方法。

  (2)归纳方法:

  4.练习:

  (1)比一比,算一算。

  9÷324÷456÷7

  90÷3240÷4560÷7

  900÷32400÷45600÷7

  (2)算算,填填。

  40÷2=□90÷3=□70÷7=□80÷4=□

  8÷2=□6÷3=□7÷7=□4÷4=□

  48÷2=□96÷3=□77÷7=□84÷4=□

  5.巩固

  39÷326÷242÷255÷5

  88÷893÷348÷476÷4

  87÷356÷430÷291÷7

  6.光荣题:从自编题中找出一位数除三位数。

  693÷3说出口算方法。

  三、作业:课堂练习

  四、教学后记:

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8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下面那些话是表示重量的?

  2.实践体验。再请学生掂一掂桌上或带来的物体,感受物体的轻重并互相说一说。

  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

  1.认识秤。

  问:你见过下面哪几种秤

  2.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你知道哪个是重量单位吗?

  观察图像,看看他们在说什么?

  3.总结:生活中,我们常用千克和克表示物体有多重!

  ⑴称一称。

  ⑵掂一掂。

  ⑶估一估。

  ⑷找一找。

  ⑸猜一猜。

  ⑹拎一拎。

  ⑺说一说。

  4.单位换算。

  ⑴让学生通过称一称、算一算等活动,理解1千克=1000克。如可以通过称2袋500克的盐,也可以称5袋200克的米等活动。

  ⑵用“kg”表示“千克”,用“g”表示克,并让学生说说再哪儿看见过这种符号。

  三、拓展应用

  1.说一说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说出下面的物品各重多少克?

  2.2kg=()g4000g=()kg

  7kg=()g8000g=()kg

  3.算一算

  4.想一想: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盐比较,哪个重些?

  四、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中有何收获?

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9

  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能力目标: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逐步培养估算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具准备:小黑板、幻灯。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同学们知道,在偏远山区有很多贫困的学生,今天咱们学校要搞一个活动,为他们献“爱心”。

  二、探索新知:

  1、出示:华夏小学同学捐出576本故事书,送给6所希望小学,平均每所小学分到多少本?

  2、试着列式解决。

  3、估计商是多少,在小组内说一说估计的过程。

  4、列竖式计算,引出被除数百位上的“5”比除数“6”小怎么办?

  5、学生独立计算,在小组内交流计算过程。

  6、全班交流,讲清算理。

  7、进行验算。

  三、拓展应用:

  1、试一试:

  (1)如果把这些书送给4所希望小学,先估计平均每所小学分到多少本,再算一算。

  (2)王老师有100元,最多可以买几盒拼图,还剩多少元?

  四、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由学生自己进行总结)

  课后反思:

  本节课要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逐步培养估算意识与能力。

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10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7-8页。

  教学目标:

  1、学习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

  2、指导学生观察、思考计算方法;

  3、学会估算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商。

  教学重点:

  被除数十位上的余数再除

  教学难点:

  被除数十位上数不能整除与个位上的数一起再除

  教师准备:

  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请同学们把这5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两个班,每个班能分到多少个?

  二、新课学习:

  1、动手分一分,说一说,

  2、我们一起来写出算式:(弄清算式中每个数字的意思)

  3、52÷2=26(个)

  26

  /--- ̄ ̄验算:26

  2/52×2

  4----

  -----52

  12

  12

  -----

  4、让我们来验算一下。(让学生自己选择说明或是计算的方法)

  5、边说边做:

  78÷3=84÷6=92÷2=80÷5=

  6、验算上面的`计算题。

  7、根据三个数量,请你提出一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想想做做第5题)

  8、估算:你能估计出下面各题的商是多少吗?

  64÷5=85÷3=95÷4=91÷2=

  (10多)(20多)(20多)(40多)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第8页想想做做

  四、:

  说说今天学的除法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

  五、布置作业:

  P8“想想做做”第2、4题。

  六、教学后记:

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11

  内容: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整理书”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为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估计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2、会进行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践问题。

  基本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天,我们要借小红“整理书”的具体情境,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般应该怎么计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29页,认真审视问题情境,弄清楚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他已知是什么,求什么,要列什么样的算式来解决它,请你独立列出这个算式。

  1、学生列式。

  2、让学生不计算估算一下这个算式的结果。学生先在小组讨论,再让学生对自己的各种想法在全班交流。

  生1:把11看成10,18×10=180,所以结果应大于180。

  生2:把18看成20,20×11=220,所以结果小于220

  生3:20×10=200,可以知道正确结果大约是200。

  引导学生关注以上三种不同的估算过程及其特点,让学生质疑,充分发表不同的意见。

  师:根据以上三种结果,能判断“这个书架能放下200本书“吗?

  让学生通过讨论这个问题,体会解决这个问题仅靠估算还不行,要进一步探讨如何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3、让学生独立找一找有什么办法计算:18×11=?与同桌交流各自的算法后,再打开书思考:

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12

  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例2及练习一第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在图上表示各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并集体交流,使学生知道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2.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知道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引入情境

  复习四个方向,请学生介绍学校四个方向的建筑物。

  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学校,可以使用校园示意图。

  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

  出示第4页彩图。

  1.这些小朋友正在绘制示意图,看过他们的情况你能说出绘制校园示意图时要画上哪些内容吗?

  2.生绘制校园示意图。

  3.小组交流展示。

  4.看第4页彩图,说说怎样画更简便、更清楚?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第6页第2题彩图。

  这是小明的房间,你能帮他介绍一下四面的摆设吗?

  2.一人说房间的陈设,一人绘制出平面示意图。要求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

  3.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把有关方向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学会了绘制简单的平面示意图。课后请大家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一张标准的校园示意图给你们的爸爸妈妈看看,向他们介绍我们的校园。

  板书设计:

  绘制平面图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13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估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2、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提高估算能力。

  一、基础练习

  1、口算练习(出示口算题)

  12×324×213×541×511×2

  230×3120×4620×230×20xx×40

  10×8060×20200×3080×100500×20

  2、计算练习

  36×1248×2356×32

  独立完成,个别学生板演,小结计算方法,算理,格式。

  二、问题解决

  第9题:

  (1)、儿童:15×36=540(元)

  (2)、成人:46-36=10(人)10×30=300(元)

  (3)、540+300=840(元)

  提问:如果今后再碰到类似的情景,但没有(1)(2)小题作铺垫,你会解决吗?

  第10题:

  让学生人人都经历估和算的过程,再小组讨论交流。

  第11题:

  15÷3×35

  先求一瓶饮料的价钱,再求35瓶饮料的价钱。

  第12题:

  练习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第13~15题: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3、11×5+8=63(岁)

  14、15×6×8=720(人)

  15、9×5×8-8=352(分)=3元5角2分

  三、习题拓展

  售票处:大船坐6人、30元;小船坐4人,24元。现在

  有120名老师和学生去秋游。

  (1)租大船需要付多少钱?

  (2)组小船需要付多少钱?

  如果又来了两个老师参加划船,怎么租船比较化算?

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1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P32-3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与复习”的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进一步发展学生估算意识,养成验算的习惯。

  3、进一步体会加减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发展估算意识,养成验算习惯。

  3、体会加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出示主题图,问:他们在争论什么?

  2、独立回忆“万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再小组内讨论,交流

  二、解决问题

  1、复习三位数加减法竖式计算题

  (1)先进行估算

  (2)独立完成计算,并说出计算方法

  (3)集体点评

  2、复习验算

  (1)验算方法

  (2)独立完成练习八第1题并验算

  (3)集体讨论

  3、复习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1)出示练习八第2题主题图

  ①说说图意

  ②小组内讨论

  ③独立解决问题

  ④组织学生集体交流

  (2)和复习第2题

  ①联系实际再提问

  ②集体讨论

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15

  教学内容:复习第13-17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除数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熟练地进行笔算,进一步提高除法笔算的能力。

  2.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的方法,提高简单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的方法,提高简单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计算

  ⒈笔算

  456÷68403÷8

  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每题的笔算过程。

  提问:笔算除法要怎样算?遇到什么情况在商里要写0?

  ⒉文字题

  ①把12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几?

  ②36里有多少个3?

  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算式。

  提问:这两道题为什么都用除法算?

  二、综合练习

  ⒈第15题

  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第一道是用除法,第二道题用乘法?

  指出:如果知道两个数量,要求一个数量是另一个的几倍,用除法算;如果已知一个数量和另一个数量是它的几倍,求另一个数量,用乘法算。

  ⒉第16题

  指名口头补条件,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口答算式。

  ⒊第17题

  让学生解答前两个问题。

  小组讨论能解答哪些问题,然后口答问题并列式。

  三、课堂作业

  复习第13、14题。

【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相关文章:

1.人教版数学教案

2.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人教版高二数学教案

4.人教版数学教案观察物体

5.人教版高一数学教案

6.人教版数学教案:圆导学案

7.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8.【实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四篇

上一篇:小班教案 下一篇:美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