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2021-06-15 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探索制作香蕉船的顺序,培养幼儿对自制玩具的兴趣;

  2、让幼儿在做、玩中体验自己动手制作玩具的愉快感。

  活动准备:1、创意绘本;

  2、彩纸、剪纸。

  活动过程:1、教师用魔术表演导入活动:“小朋友,今天老师学了一个神奇的本领——魔术,你们看,我会给大家便出什么?(教师念咒语,变出做好的香蕉船,激发幼儿兴趣)。

  2、幼儿欣赏观察香蕉船,引导幼儿说说做这个香蕉船需要的材料,以及制作的步骤,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3、根据幼儿的发言,教师一边示范制作步骤,一边进行小结,

  (1)、准备彩纸、香蕉、剪刀、胶水等物品;

  (2)、在长方形彩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3)、将彩纸穿在竹签上;

  (4)、在竹签头上贴上三角形的小红旗,一张船帆就做好了;

  (5)、将竹签的另一头插进香蕉,用彩笔画上花纹。

  4、幼儿开始制作,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正确使用剪刀或竹签的方法,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5、收拾制作材料,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6、展示幼儿的作品。

美术教案 篇2

  小学美术课《留住秋天——落叶贴画》教学设计

  新田实习队实习生、小教部06级523班 张 昕

  教材版本:

  湘美版小学美术教材三年级上册第7课《留住秋天——落叶贴画》(活动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落叶贴画,初步掌握落叶贴画的拼贴和制作步骤。

  2. 技能目标: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落叶贴画训练,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了解秋天的文化,培养学生对秋天的美好感受;学会利用自然资源,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落叶贴画的拼贴和制作步骤。

  教学难点:

  如何拼摆落叶,使落叶贴画更加美观,更富有创意。

  学习准备:

  教具:形状各异、大小不一、色彩缤纷的各种落叶,水彩纸,双面胶,彩色笔,油画棒,范画,课件。

  学具:形状各异、大小不一、色彩缤纷的各种落叶,四开水彩纸,双面胶,

  彩色笔,油画棒。

  授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师生共同朗读毕国瑛的《听听,秋的声音》,感受诗人留住秋天的方法。 同学们在语文课上学习了《听听,秋的声音》,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这首诗。“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听听,秋的声音,蟋蟀振动翅膀,蛐蛐,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呤。

  听听,走进秋,走进这绿色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

  秋的声音,

  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花里。

  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

  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的来,向远方匆匆的去。

  听听,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

  这首诗是现代诗人毕国瑛对秋天的感受。秋天不仅有美妙动听的声音,还有着五彩缤纷的颜色。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文人用各种方法留住秋天,比如说:杜牧的《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欣赏秋天的美景图片,谈谈对秋天的感受。

  秋天给我们的印象是丰富多彩的,谁来说说你对秋天的感受?(学生谈感受)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秋天的魅力!(课件展示秋景图片)。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美丽的季节。在秋天的阳光下,红的,绿的,金灿灿的??各色树叶格外的艳丽,一片片,一树树招人喜爱。

  3.用落叶贴画的方式留住美丽的秋天。

  大家都觉得秋天很美,但是秋天的美景总会离我们而去。有哪些方法可以把秋天的多姿多彩留住呢?(照相、写作文??)当我们看到落叶时总觉得可惜,就用落叶把美丽的秋天留住吧!(贴课题字:留住秋天)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诗歌导入,让学生感受秋的美;再通过欣赏秋天的美景图片,激发学生对秋的喜爱。用落叶贴画这种独特的方式留住秋天,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还让学生学会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增强了环保意识。

  二、讲授新课

  (一)欣赏作品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构思与构图

  1.以银杏叶为例,分析可以怎样拼摆落叶。

  仔细观察银杏叶的外形,可以用银杏叶做什么呢?正着拼摆可以做了狐狸的头部,倒着拼摆可以做成小孩的帽子。引导学生思考,银杏叶还可以如何拼摆,做什么东西的什么部位。

  2. 以落叶贴画《大鸟》为例进行构图,引导学生观察,找出《大鸟》是由哪些形状的叶子拼贴而成的,注意选用大小合适、不同形状的落叶,

  使画面构图

  大小适当。

  拼贴作品《大鸟》拼贴作品《帆船》

  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落叶贴画《帆船》的特点是选用了不同颜色的落叶,提出落叶贴画要注意色彩的搭配。

  4.欣赏落叶贴画,说出每幅落叶贴画的创新之处和特点。

  落叶贴画——动物 落叶贴画——修剪、折叠拼贴 落叶贴画——主题画

  在老师的引导下,欣赏各种各样的落叶贴画,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了解更多的落叶贴画表现技巧。

  设计意图:在构思环节,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不同落叶的外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拼摆出不同的造型;在构图环节,引导学生选用大小合适、不同形状的落叶,使画面构图大小适当,色彩搭配合理;在欣赏各种落叶贴画环节,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示范落叶贴画的制作步骤

  1.构思。

  教师准备用落叶拼贴一条金鱼,先在黑板上画出

  金鱼的外形。根据金鱼的特点,请同学上讲台,帮老

  师挑选合适的落叶,分别做做金鱼的身子和尾巴,要

  考虑叶子的大小、形状和色彩的搭配。

  2.修剪。

  教师示范对落叶进行修剪,剪金鱼的大眼睛,提醒学生注意细节的形状,修剪掉多余的部分,注意保持教室卫生。

  3.粘贴。

  教师在落叶背面粘上双面胶,贴在已画好渐变蓝色背景的纸上,金鱼仿佛真的在水里游泳。落叶粘贴时可以前后

  遮挡,并注意构图适当。

  4.装饰。

  教师示范用油画棒画水草和金

  鱼吐出的泡泡等,丰富画面内容。

  (板书:构思——修剪——粘贴

  ——装饰)

  教师现场示范落叶贴画《金鱼》

  设计意图:

  教师运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示范,恰到好处。在构思环节,利用黑板画出示金鱼的特征,与学生互动挑选合适的落叶,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在修剪环节,教师用剪刀修剪落叶是提醒学生,如果找不到合适形状的落叶,可以适当修剪,以此解决造型问题;在粘贴环节,两片落叶可以前后遮挡贴,避免了学生将主体物贴得太零散的毛病,并提醒学生在此环节要解决构图问题;在装饰环节,教师的示范提醒学生,可以运用除了落叶之外的工具材料添画背景,丰富画面内容。

  三、提出作业要求

  1.四人一组,合作做一幅四开纸大小的落叶贴画;

  2.用落叶、剪刀、油画棒,等材料共同创作一张漂亮的落叶拼贴画;

  3.运用拼贴、修剪、添画等方法进行装饰,画面要富有美感。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教师在巡堂指导时,要注意调控课堂氛围,提醒学生要有团队合作精神,大胆创新,并对学生在制作上的问题予以及时解决。

  五、学生作业展评

  教师将学生合作完成的落叶贴画贴在展版上进行展示。引导学生自评,说出本组落叶贴画作品完成得好的理由;引导学生互评,

  推荐出一幅大家认为最满意

美术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运用”领域。通过本课教学让沉重了解吊饰在生活中的应用;在制作吊饰过程中体验生活的快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和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地展现自己的才能,培养创新精神。

  二、教学目标

  知道吊饰与生活的关系,了解吊饰的结构和基本制作方法;学习吊饰的装饰方法,能利用纸材制作平面或立体的吊饰。

  三、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记忆生活中吊饰的种类,了解吊饰的结构,掌握制作方法设计吊饰。

  难点:造型的新颖美观。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观察生活的习惯和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美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和培养创新精神。

  六、材料准备

  彩色纸、剪子、刻刀、胶水。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观察吊饰作品,激发制作兴趣。

  2、讲授新课

  (1) 出示课题,讲授新课。

  问题:

  ①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见到过吊饰?

  ②说一说吊饰的样子。

  ③ 为什么要挂吊饰。

  ④ 分析结构。

  ⑤为什么叫吊饰?

  (2)以一个吊饰为例分析:由哪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吊饰――用来装饰环境并能悬挂的饰物。

  ①主体部分可以设计什么形状?你有什么创新设计?

  ②在什么部位装饰效果最好?说说装饰内容和怎样装饰。

  ③ 你能设计几种悬挂方法?

  (主体部分:吊饰的主体形状,有平面的、立体的。装饰部分:吊饰的关键部位,使吊饰美观漂亮。悬挂部分:吊饰的悬挂部位。)

  (3)看教材第12、13页,分析了解制作过程。

  (4)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看展品。

  讨论:准备制作什么样的吊饰,确定小组合作内容。

  (5)播放课件或相关资料,启发创新设计,学习基本制作方法。

  3、学生完成作业

  (1)确定制作方案:小组合作研究制定方案,落实主体、装饰、悬挂部分的具体设计,进行分工。

  (2)教师辅导要点:

  主体形象设计新颖美观;

  装饰部分特点突出;

  创新使用材料。

  4、展示作品

  集体布置教室,请各小组将作品悬挂起来展示。

  观看作品,评价作品。

  课后记

  很多孩子懂得将现成的小饰物和自己亲手制作的部分结合起来,作品效果非常好。

美术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了解招贴画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认识公益招贴画的特点和设计要求,并能够通过观察、了解自己所在的生活、学习环境,确定主题,设计一幅公益招贴画。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宣传良好的道德风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公益招贴画设计的表现形式

  难点:公益招贴画设计的创意,以及将创意用图文(平面设计)的性是表现出来,并搭配适当的色彩。设计的内容紧密围绕本“综合。探索”单元。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欣赏6年重庆特大干旱录像。

  镜头一:地壤龟裂,农作物枯萎。

  镜头二:人畜缺水,老井干沽,辛苦担臭水。思考:你有何感受?(保护自然,节约用水,面对自然灾害,我们更应保护环境)引出表达方式——公益招贴画。

  (二)通过展示二组图片比较

  A组为公益招贴画

  B组为商业广告画

  1、讨论区别

  2、公益招贴画的概念,特点。

  A、般矗立或张贴在公共场合。

  B、图像色彩鲜明、强烈。

  C、文字简练。

  D、不以盈利为目的。

  E、迅速传达信息。

  (三)设计要求与方法

  1、现场创作“环保主题”招贴画;

  2、分析讨论此画的组成要素,构图,图文处理等。

  3、PPT欣赏不同绘制方法制作的招贴,辨析不同的视觉效果。(水粉、粘贴、电脑制作)

  4、同一主题招贴画欣赏,用不同创意表达,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

  (四)创作,指导要求:设计一幅“环保”为主题的公益招贴画。

  (五)优秀作业展示、。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内容:第7课 草丛中

  教学目的:(1)能用线描的方式表现一片草丛,体现草叶之间,草与人物或动物之间的遮挡和远近的空间关系。(2)欣赏画家的作品,学会思考,能大胆想象添画,使画面表现的内容更丰富。

  (3)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热爱自然。

  教学过程:

  一、激趣

  学生闭上眼睛,听教师讲草丛故事。

  二、观察(单棵草)

  1.教师将草轻拂学生的脸颊,学生闭上眼猜是什么。

  2.学生睁开双眼,分小组讨论观察草叶各部分的外形特点。叶面出现转折的草和叶面没有出现转折的草看上去有什么不同?

  3.各组再派一名代表说一说你们小组观察的结果。

  三、组拼(几棵草)

  1.组合游戏。在大自然中草总是会长在一块儿的,那么,几棵草长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呢?引导学生根据平时观察到的几棵草长在一起的情形,将带来的几棵草组合在一起,注意组合出高低、穿插等变化。

  2.教师:几棵草长在一起时,它们会有前后、高低、大小等各种变化,呈现出生动的自然效果。

  四、添加

  1.思考在草丛中除了草以外,还会有些什么呢?

  2.学生讨论:有蜻蜓、蝴蝶、蚱蜢、青蛙、小朋友、玩具等等。

  3.请一两位学生把小玩具或动物标本等放入草丛。

  五、改画

  1.打开教材,看一看教材上P18右下角的三片草叶,将这三片草叶进行改画。

  2.评析指导尝试作业。

  (1)画有转折的草叶时,能同时看到正反两个面,叶面外轮廓线产生变化。

  (2)画多片草叶时,草叶之间出现了相互穿插、

  遮挡,要先画前面的,再画后面的。后面被挡住的部分不用画线条。

  六、欣赏

  1.欣赏教材上的画家作品。观察作品中每棵草的转折、穿插等不同姿态,以及画面上动静结合的生动效果。

  2.出示其他有关草的优秀线描作品,感受用线的变化。

  3.对照刚才自己改画的草,找出与这些作品的差距在什么地方,怎么改进会更好?

  七、描绘

  1.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组合的场景进行观察描绘:

  (1)先画一棵草,注意强调草叶的转折变化。

  (2)然后再画几棵草,强调要表现出草的穿插、

  遮挡、高低变化。

  2.也可以画记忆和想像中的草丛。

  (1)将动物、人物等适当地添画到草丛中,要画出前后遮挡关系,注意:草是主体,添加物不能太多。

  (2)思考:还要怎样画,画面才更加完善呢?

  八、评析

  1.将学生作业都展示出来,学生下位互相欣赏、评论。

  2.:今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了许许多多不同的草,并且用生动的线条描绘出了美丽的草丛,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同时我们也明白了,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描绘出千变万化的事物。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设计制作有主题小报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制作队报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大家对水资源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号召大家平时在生活中要珍惜水和节约用。

  重点:

  通过收集资料、相关图案、版面设计,学习有主题宣传小报的设计、制作方法。难点:主题突出与布局的设计。

  教学过程

  一、课前收集

  1、查一查我国的节水标志含义是什么?“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各是哪一天?

  2、收集有关地球水资源的资料和我国目前水资源的情况。

  二、组织教学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三、讲授新课

  1、了解有关水资源的知识:

  (1)播放课件:了解水的作用、水资源现状。

  (2)提出问题:你能想象吗,假如没有水,地球将是什么样?

  (3)说一说,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污染水的现象?

  (4)小组讨论:怎样才能更有效地保护水资源,维持生态平衡?

  2、欣赏有关水资源的图片资料和艺术作品。

  3、展示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

  4、欣赏学生作品,分析不同的表现形式。激发创作灵感。小报的组成包括:

  (1)主题:文字清晰、醒目、突出。

  (2)装饰图案:色彩鲜艳、形象生动。

  (3)文字介绍:内容具有科学依据、真实、概括。

  四、学生作业小组合作形式完成。

  五、小结

  1、生作品,说说你有什么好的节约用水的建议?

  2、我们珍惜、爱护水资源,广开水源,我们的'子孙后代就不必再为缺水而发愁,宝贵的水资源也就能为我们永续利用了!

美术教案 篇7

  一、引入新课

  建筑是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它不仅是单纯的技术科学,而且是带有一定(有时则是极高度)的艺术性的综合体。建筑是一种在三度空间中存在的具有体积、平面、线条、色彩等因素的立体作品,与雕塑有某些相似之处,再加上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与雕塑、绘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一般都习惯把建筑归入“造型艺术”的范围。

  正因为建筑具有技术与艺术的双重性,所以,它作为上层建筑,和其他艺术一样,总是反映一定时代的社会精神面貌、情趣和理想,也是人类文明的象征。许多优秀的建筑,不仅是建筑艺术的典范,而且是民族的骄傲和城市的象征,如中国北京的天安门、故宫,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等。

  二、欣赏图片

  1.人民大会堂 [中国]

  人民大会堂建成于1959年。它反映了新中国建立十周年期间建筑艺术的新水平,吸收了西方古典建筑的一些手法与中国古典建筑的形式,但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经过改造,体现了自己的面貌。

  人民大会堂正面有12根高25米的浅灰色大理石门柱,在联体上也以柱廊相连,顶部为琉璃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2.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

  悉尼歌剧院的设计师伍重,运用象征性手法,把整个建筑设计成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大帆船,具有十分鲜明的艺术个性,也使这一建筑成为澳大利亚悉尼市的重要标志。该建筑建成于1973年,外形像巨大的贝壳。从四面八方看,它都是一个漂亮的立面造型,甚至从飞机上看也很美观。建筑师将歌剧院的音乐厅、歌剧厅、餐厅的上方,覆盖了三个像贝壳又像白帆的大屋顶。该建筑由两个既分离又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其一是挂贴石片的平台和基座,其功能包含了汽车人口、工作场、排演室、更衣室以及各种服务设施;其二则是一系列庞大的拱顶或“薄壳”覆盖于两个厅堂及前面的餐厅上。

  3.巴黎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法国]

  此建筑建于1977年,位于距巴黎圣母院、卢浮宫不到一公里的老巴黎市中心区。它是一个设备完善的棚屋,系由层层的均匀空间,从外部以一个自由的结构框架支撑而成。整个建筑物不论平面、剖面及立面均能予以改变,以应付一切不可预知的变化。这样一个可以不断改变的构造,就像是一个钢铁组合的工具箱和一个可以攀爬的构架。建筑物有一半埋在地下,其余部分依照南北轴方向安置于雷纳大道旁,使广场能隔绝噪音与烟尘,同时也保持了雷纳大道的特点。柱梁、楼板、管道全部暴露在建筑物外面。临街的立面挂满了各种设备管。朝向广场的立面还有一条粗大的透明圆管,从地面蜿蜒而上。因此,建筑物的外观管道交叉重叠,复杂多变,而内部结构简单大方。数十年来,它已成为工业化色彩十足的人类新文明的标志性建筑。

  三、叙述感受

  要注重视觉效果的感受,启发对生活的联想,达到升华情感的目的;从造型、结构、色彩、环境等方面对建筑作品进行分析。学生学习建筑艺术的基本知识,了解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并运用到对建筑作品的评述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尝试,培养他们敏锐的视觉意识,能够对建筑作品做出积极的反应,并保持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创建他们认可的教学情境。

  四、分析建筑物的特点

  五、教师解惑

  六、总结

  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家们广泛运用高科技成果和不断更新的建筑材料,以现代观念和崭新的思路来营造功能齐全、造型简约、寓意深刻和风格多样的现代建筑。本教材从欣赏导人,以不同类型、风格的经典建筑为对象,分别从造型结构、光影变化、色彩及环境等方面加以提示,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引导学生用体积、空间的认识方式感受优秀的建筑作品的魅力。本课所选用的中外建筑作品就是精彩纷呈的众多现代建筑中的一部分。这些现代建筑以它们崭新的形象、独特的魅力展示在人们面前,昭示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美术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动漫画的风格特点及基本知识技巧,使学生在学习动漫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

  2、培养学生用简练的线条,概括的造型,夸张的表现方法来创作

  动漫形象,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用线描的形式来创作动漫画、

  教学难点:造型要活泼多变,夸张幽默,线条简约。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范画,挂图、课件、勾线笔等材料工具。

  学生准备:勾线笔、漫画书,纸等材料工具。

  课堂教学:

  一、引导阶段

  1、启发谈话

  教室板书几种基本的形状,让学生想象添加,教师板画(形状、数字、字母)

  2、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

  二、发展阶段

  1、介绍动漫画的特点

  动漫画其实是动画和漫画的合称,是把一些原本没有生命的东西,经过加工制作成有生命的东西,它兼有夸张、讽刺、幽默的多方面特点,作为一门艺术,动漫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2、展示范画

  动漫画的内容由简到繁,由浅入深,逐渐让学生领略到动漫的艺术特点,并体会其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3、教师播放动漫画视频,师生共同欣赏,并加以赏析,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意见。

  4、教师示范演示作画过程:

  (1)起稿构图

  (2)勾出大体轮廓

  (3)仔细描绘完成

  5学习要求:利用你带来的漫画资料和你掌握的知识技巧,创作几个动漫人物画。

  三、收拾与整理

  四、课后拓展

  今天我们学习了动漫画的方法技巧,课下你可以试着给你家人、朋友,同学用动漫画的表现形式,给他们画人物的肖像。看谁抓特征好,画的最棒。

  五、课后反思

  动漫画本身就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画种之一,它将理想的人物和事物用夸张、讽刺、幽默的形式表现出来,活泼生动,深受人们的喜爱。我在执教先从数字,英文字母巧妙添加入手,让学生体会动漫画的轻松活泼,再结合中国本土漫画与动漫到国外动漫不同风格,了解动漫的发展过程,在欢快的学习氛围中,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孩子们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把自己对动漫浓浓的喜爱之情用夸张,可爱,幽默的动漫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美术教案模板汇编八篇】相关文章:

1.美术教案模板汇编8篇

2.美术教案模板汇编7篇

3.【精华】美术教案模板汇编9篇

4.小班美术教案模板汇编六篇

5.【精品】美术教案模板汇编5篇

6.有关美术教案模板汇编六篇

7.小班美术教案模板

8.美术《变废为宝》教案模板

上一篇:《台阶》教案 下一篇:防校园欺凌班会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