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端午教案

2021-06-07 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端午教案范文(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端午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并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2、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感受端午的节日气息。

  活动准备:

  1、端午节一些习俗的图片或实物。

  2、屈原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小朋友昨天是星期一,怎么大家都没有来上幼儿园呢?你们家昨天是怎么过端午节的?

  2、老师带来了一些关于端午节的东西,庆小朋友来看一看都是些什么?

  3、出示艾草和菖蒲:这是什么?谁知道它们的名字?你在哪里看过它们?(向幼儿介绍端午习俗:农历五月初一讲菖蒲和艾草挂在门口,端午节那天取下,熬出水洗澡。)

  4、出示粽子:这是什么?你们知道粽子是怎么做的吗?(介绍粽子的做法和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5、出示赛龙舟的图片:除了在门口插菖蒲和艾草、吃粽子,端午节人们还会干什么?(结合图片简单介绍赛龙舟的场景。)

  6、人们为什么要在端午节插艾草、吃粽子和赛龙舟呢?

  二、端午节的由来

  1、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插艾草和赛龙舟,都是为了一个人,下面老师给你们讲讲关于这个人的故事。

  2、出示屈原图片,引导幼儿从外形、衣着等方面了解这个人是古代的人。

  3、介绍关于屈原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屈原的人,他很爱自己的祖国,为了把自己的祖国建设得更好,他提了很多好的建议,但是没有人听他的,他还被赶出了自己的国家,出去流浪。后来他的国家被别的国家欺负了,他很伤心,就跳江自杀了,他跳江的那天刚好是农历的五月初五。老百姓都很爱他,怕江里鱼会咬他的身体,所以渔夫敲着锣鼓去打捞他的身体,还一边把准备好的粽子和雄黄酒倒进江里。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4、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那在端午节,人们要做哪些事情呢?

  三、学习儿歌

  1、教师示范朗诵儿歌:有人把端午节人们要做的事情,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教师带领幼儿朗诵儿歌。

  2、幼儿完整朗诵儿歌。

  幼儿园端午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最基本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常识。

  2、培养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遵守交通规则。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观察、动脑、动手及生活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确立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

  2、能认识有关的交通标志、交通设施。

  3、人行道与人行横道的区别。

  三、教学准备

  1、红黄绿号牌一套。

  2、教学课件。

  3、布置场景材料:红绿灯号牌、交通标志头饰等。

  4、学习星(红色)、安全星(黄色)。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看录像《篮球女孩》。

  2、小朋友们,看完刚才的录像,你知道这个小女孩是用什么走路的吗?这样的走路方式会给她带来哪些困难呢?是什么造成她今天的样子呢?

  3、小结后开始新课《平安回家》。出示课题:遵守交通规则。

  (二)看动画

  ——《学会走路》(出示课件)

  刚才你听到和看到了有关交通安全的哪些内容呢?细心、爱观察的小朋友肯定发现了在我们放学回家的道路两旁常有竖着的提醒大家注意的交通牌子,知道它们叫什么吗?(交通标志)。对,为了保证交通安全,我们除了要知道一些简单的交通安全知识外,我们还得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才能安全行走。

  (三)认识交通安全标志

  1、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标志小客人到我们班,小朋友想认识它吗?

  看,她来了。

  2、生戴红绿灯头饰上台,自我介绍:我是红绿灯,十字路口总指挥,考考小朋友,看到我要怎样做?红灯(停) 绿灯(行)黄灯(等一等) 你们回答得真好,想和我做朋友吗?我们一起做个游戏成为好朋友吧!我说红灯,大家回答停,做立正动作,绿灯行,做跑步动作,黄灯等一等,叉腰站好。

  3、扮演红绿灯小朋友:我们大家成了好朋友,下面我还想介绍几位我们家族里的好朋友让大家认识,这几位朋友大家平时应该见过面,可是你了解它吗?(出示路牌、禁止通行等标志。)提问你在哪里见过它?它的任务是什么?小朋友对我们标志家族的了解还真不少!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

  4、看样子,小朋友们和交通标志做了好朋友,在道路上行走就要听好朋友的劝告,注意安全,能做到吗?(能)那我们就通过下一个游戏检查一下小朋友会不会过马路了。 (讲规则,小组讨论扮演角色,做游戏)

  (四)游戏——我会过马路

  1、设置过马路场景,学生体验。

  2、学生分为行人、小学生过马路,然后回到座位。

  师:你们刚才是怎么过马路的呢?说得好的同学老师将为他颁发一颗交通安全星。(指名说说。)

  3、小结:我们班的小朋友们真聪明,不但学会了认识交通标志,还会按规定行走,安全回家。

  幼儿园端午教案3

  一、活动要求:

  1、根据幼儿自己已有的经验,想象并表现端午节的快乐。

  2、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绘画能力。

  二、活动准备:

  丰富有关端午节的民间习俗。

  三、活动过程:

  回忆端午节。

  提问:端午节你过得快乐吗?

  你觉得端午节中最有趣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

  (幼儿讨论并讲述)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精心构思。

  提出要求:

  1、把你在端午节中最快乐的一件事画出来,注意选择合适的底色表现节日的欢乐氛围。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3、鼓励幼儿将端午节时印象最深或最快乐的事画下来。

  4、作品评析及展览。

  5、引导幼儿相互评价作品,交流过节的感受。

  四、自由活动

  活动反馈:

  幼儿对于端午节的生活经验还是有的,但有的幼儿经验较丰富,有的幼儿这方面经验较少,例如,白塘镇前两天举行了赛龙舟活动,刘晓舟、吴德鹏等幼儿也参观了赛龙舟,请他们来讲述自己的见闻,他们讲得有声有色,其他的幼儿也听得津津有味,由此可见利用同伴资源进行教育也是一种好方法,他们往往说的是自己的亲身体验,语言又浅显易懂。

  幼儿园端午教案4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体验集体吃粽子的快乐。

  2、指导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理解有关节日的一些风俗习惯。

  3、能用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家长与幼儿一起了解端午节。

  2、赛龙舟的录像;几个不同大小的香包;一个大粽子,幼儿每人一个小粽子。

  3、教学挂图《屈原的故事》;教学音带《屈原的故事》。

  活动过程

  1、出示粽子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大粽子,提问:这是什么?你们吃过吗?是什么味道?过什么节日要吃粽子?

  ——介绍节日名称的"端午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中国人就要过端午节。

  ——提示语: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这个节日表示什么意思?让我们来听听这个故事。

  2、讲述故事,介绍端午节的来历——出示挂图,播放录音《屈原的故事》。

  ——提问并小结:现在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原来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划船是为了寻找投江的屈原爷爷,粽子是扔进江里喂鱼的,是为了鱼儿不伤害屈原爷爷)

  3、观看录像,感受赛龙舟是紧张、欢快的气氛。

  ——提问:他们在干什么?看赛龙舟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4、了解相关风俗活动

  5、品尝粽子,体验快乐。

  ——请幼儿自己动手剥粽子,吃粽子。

  ——请幼儿交流粽子的味道。

  活动建议与提示:

  1、此活动安排在端午节的前一周在开展。

  2、组织幼儿自由阅读相关才来哦,了解粽子的来历、端午节里的民间风俗。请幼儿用橡皮泥报纸、绳子等材料做粽子,布置一个粽子展示会。

  3、如果条件许可,活动前可让幼儿观看一系列的端午节的活动录像,如赛龙舟、包粽子、做香包等,使用前后可让幼儿观看一系列端午节里的民间庆祝活动。

  4、请家长与孩子进行娱乐游戏"划龙船",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

  教学反思:

  通过“端午”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感受过节的快乐,做中国人的光荣。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积累幼儿的文化底蕴。在活动中让幼儿展现自我,发展自我个性,进一步培养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和同伴间的团结合作精神。

  幼儿园端午教案5

  活动目标:

  知道端午节的日期及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习俗。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对过端午有一定印象。

  课件准备:《端午节》动画视频;“端午习俗”组图;《过端午》儿歌音频及图片。

  活动过程:

  播放动画视频《端午节》,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你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和谁有关?

  小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的来历,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屈原。

  出示组图“端午习俗”,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教师也可出示粽子、艾草、香囊、五彩绳、彩蛋等实物)

  ——除了吃粽子和划龙舟,你家过端午还有什么其他习俗吗?

  ——图片上的习俗你知道哪些?说说看是什么。

  小结:端午节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每到这一天,大家都会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配香囊、戴彩绳、挂彩蛋。

  播放儿歌音频及图片《过端午》,带领幼儿诵读儿歌。

  ——我们把端午节的一些习俗编成了一首儿歌,来听听看吧。

  ——跟着老师念一念。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1、在生活区,投放粽叶、糯米、馅料、绳子等,组织幼儿亲手包粽子。

  2、在美工区,投放绘画彩蛋,组织幼儿画彩蛋。

  日常活动

  制作简单的报纸圈,组织幼儿到操场上模仿划龙舟的动作,分组合作协调向前快跑。

  家园共育

  请家长在端午节让幼儿尽可能多地感受端午习俗。

  附【儿歌】

  过端午

  五月五,是端午。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幼儿园端午教案范文(通用5篇)】相关文章:

1.幼儿园活动端午教案范文(通用5篇)

2.幼儿园端午教案范文

3.幼儿园端午节教案范文(通用5篇)

4.有关幼儿园端午教案(通用5篇)

5.幼儿园小班端午节教案范文(通用6篇)

6.最新幼儿园端午节教案范文(通用5篇)

7.《端午节》幼儿园中班教案范文(通用5篇)

8.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教案范文(通用6篇)

上一篇:端午粽教案 下一篇:幼儿园端午安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