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教案

2021-05-20 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语言教案范文(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语言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习诗歌、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以及对人类的益处。

  2.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树立保护鸟的意识,不伤害鸟类。

  【活动准备】

  1.丰富幼儿关于各种鸟的知识。

  2.各种鸟的图片和鸟王的形象、诗歌中饭菜的图片。

  3.树林场景布置,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进入活动室,用介绍小鸟的方法,回忆关于鸟类的各种知识。

  1.老师装扮成鸟王的形象,幼儿戴头饰随音乐进入活动室。

  师:树林里真热闹,唧唧喳喳,咕咕呱呱。小鸟们随便找个空位置停下来休息一吧!

  2.请幼儿讲出各种鸟的特征(如五彩缤纷的孔雀等)。

  3.小结:刚才我们的小鸟都介绍了自己的本领,有的会捉虫、有的会送信、有的会唱歌……真不错。

  4.师问:小鸟们,你们想吃什么饭?想吃什么菜?

  师:大家注意了,我的客人们全到了吗?你们再来一起帮我请一请,好吗?当我问到谁来当客人时,我指到谁,你们就帮我请谁,可以吗?

  师生共同玩请客游戏。

  客人都请好了,小鸟们,开饭了。

  二、引导讨论,了解诗歌第二部分。

  1.引导幼儿讨论:辛苦捉虫整一年,谁的功劳最最大?

  2.听听看,诗歌里是怎么说的。朗诵诗歌第二部分。

  3.谁的功劳最最大,刚才你们听到诗歌里面是怎么说的呢?

  三、教师朗诵诗歌,让幼儿感受其语言节奏的优美,了解其内容。

  四、幼儿与老师一起学习朗诵诗歌。

  1.分段学习,把诗歌分为三个部分。

  2.整体学习。

  3.幼儿分角色练习。

  让幼儿找一个自己喜欢鸟的图片说一句诗歌里的话。

  五、结束部分

  师:你们还知道有哪些鸟儿,它们有什么样的本领?

  师:今天我们小朋友都做了一回小鸟,你开心吗?

  教师小结鸟对人类的益处。

  师:愿意和他们交朋友吗?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要更好的保护鸟儿,成为它们的好朋友。

  六、延伸:

  让幼儿画画自己喜欢的小鸟,并将作品布置与教室一角的"树林"中。

  附诗歌:鸟王请客

  树林里真热闹,唧唧喳喳,咕咕呱呱……

  忙些什么事?鸟王在请客。

  谁来做客人?会唱歌的小黄莺,会说话的八哥鸟,

  会跳舞的是仙鹤,五彩缤纷的是孔雀。

  吃的什么饭?青虫蛋炒饭。

  炒的什么菜?绿芽拌嫩叶。

  鸟王说些啥?

  辛苦工作一整年,谁的功劳最最大?

  树公公夸啄木鸟。

  风婆婆夸花喜鹊。

  白云姐姐不服气,拿出一张调查表。

  燕子一家最勤劳,一年捉虫超十万。

  百鸟一齐来鼓掌,奖它一朵大红花。

  燕子羞得低下头,连连地说不敢当。

  幼儿园语言教案2

  设计思路:

  关于“动物”的主题开展以来,孩子们都非常乐衷于谈论各种动物,他们还从家里带来了关于动物的书、卡片、照片和玩具等,孩子们看书的兴趣也比以前浓厚了。从孩子们的活动情况看,他们对动物的花纹比较感兴趣,每次看到新的动物,关注点总是在动物的花纹上,于是我们就设计了这样一次关于动物花花衣的集体活动。

  在活动过程的设计中,我们采用了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方式,第一环节中分别通过三次图片的呈现来帮助幼儿观察比较不同动物的皮毛,第一次是花纹有显著特征的动物,第二次是两个相同花纹不同颜色的动物,第三次则都是黑白花纹的动物;在第二环节中运用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巩固对动物不同皮毛的认识;在第三环节出示身上没有花纹的动物作为延伸活动,引发幼儿了解更多动物皮毛的愿望,把幼儿的思维拓展开来,使主题更深入的开展下去。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中,发现动物的皮毛是各种各样的。

  2、有进一步了解动物皮毛和它生活习性的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根据皮毛的特征猜测动物

  1、观看课件第一张(孔雀、蛇)

  猜猜他们是谁?(幼儿猜出后验证)

  2、观看课件第二张(梅花鹿和豹)

  这次是哪两个动物?从哪里看出来的?

  验证幼儿猜的结果,比较两种动物不同的花纹。

  3、观看课件第三张(奶牛、斑马、斑点狗、熊猫)

  这里有几个动物?

  这些动物的花花衣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比较四种不同的花纹,验证幼儿猜的结果。

  找一找他们相同的地方?

  小结:动物都有自己的花花衣,有的是一条条的花纹,有的是点点花纹,有的是块块花纹,而且颜色也不一样。

  二、玩一玩——在游戏中巩固对动物皮毛特征的认识

  1、幼儿自由选择动物的花花衣给动物穿上衣服。

  2、引导幼儿说说给哪个动物穿上什么样的衣服。

  三、延伸

  是不是每一种动物身上都有花纹呢?

  出示熊的局部图片,找一找哪些动物是没有花纹的?

  幼儿园语言教案3

  一活动目的:

  1.直接感知上下、前后、里外等空间方位,学习有关方位词。

  2.教育幼儿能按命令行动,遵守纪律。

  二活动准备:

  1.黑猫警长的头饰、服装、电话。白猫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2.桌、椅、床、盒、玩具水果。挂图一幅(教师自制,将老鼠画在不同的位置,以便幼儿观察)。

  3.磁带〈〈黑猫警长〉〉,录音机。

  4.请3位大班的幼儿扮演老鼠。

  三活动过程

  (一)以音乐〈〈黑帽警长〉〉引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二)通过寻找,初步感知上下、前后、里外的空间方位。

  1.组织幼儿玩〈〈黑猫警长〉〉的游戏。

  (1)教师扮演黑猫警长,接听电话,得知丢失水果的消息,带领白猫警士进行巡逻、寻找。

  (2)提出游戏要求:

  a找到水果后讲出准确的位置。

  b听从命令。

  2.引导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描述。

  (三)引导幼儿观察挂图,进一步巩固学习方位词。

  1.以黑猫警长接到新消息,有一群老鼠在偷东西,引出挂图,让幼儿观察老鼠躲藏的位置。

  2.请几位幼儿讲述。

  3.教师与幼儿反复讲述各个方位词(上下、前后、里外)。

  (四)通过玩〈〈捉老鼠〉〉的游戏,直接感知并正确运用各方位词。

  1.组织幼儿玩捉老鼠的游戏,提出游戏要求,交代游戏规则:

  a迅速找到可以躲藏的地方,并及时报告。

  b行动是尽量不发出声音,才不会吓跑老鼠。

  c听从命令,把老鼠一打尽。

  2.幼儿游戏。

  (1)教师利用电话与幼儿联系,让幼儿用方位词说己躲藏的具体位置。

  (2)老鼠出现,幼儿听命令,抓住老鼠。

  (3)将老鼠抓回警察局。

  3.请几位幼儿说说刚刚躲藏的地方,巩固对方位词的正确运用。

  (五)以游戏的口吻:“下班了,明天再继续抓老鼠”,结束游戏。

  幼儿园语言教案4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主要对话。

  2.能较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3.乐意参与角色扮演活动。

  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主要对话。

  教学难点:

  分清自己在故事中的角色进行简单的对话。

  教学准备:

  图片、玻璃杯一个,PPT展示图,棒棒糖一个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棒棒糖,引入活动

  师: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棒棒糖是什么味道的呢?

  2、这根甜甜的棒棒糖是小熊的。它和小熊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呢,大家猜猜,它和小熊会发生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3、师:小熊和棒棒糖到底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二、欣赏故事,感受小熊的心情变化。

  幼儿边听故事边欣赏PPT。

  问:

  (1)小熊碰到朋友时为什么藏起了棒棒糖?(不想拿出来和朋友一起分享)

  (2)小熊先遇到了谁?(出示小鱼图片)遇到小鱼后,小熊马上把棒棒糖放在哪里了?(背后)小鱼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是怎么说的?

  (3)小鱼游走了,谁又来了?(出示小螃蟹)小熊马上把棒棒糖怎么样了?小螃蟹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是怎么说的?(让幼儿来学习说小螃蟹与小熊的对话)

  (4)小螃蟹游走了,谁又来了?(出示小乌龟图片)碰到小乌龟后,小熊又把棒棒糖怎么样了?这回,小乌龟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又是怎么说的?

  教师:水里的朋友都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吃,周围一个朋友都没有,小熊心里怎么样了?为什么?(难过,朋友都走了,周围一个朋友都没有,都不和他玩了)3、小朋友们有好东西会和大家分享吗?(会)那你们的好朋友一定很多!小熊知道自己错了,可是,怎样能让河里的朋友尝尝棒棒糖的甜味呢?谁来帮帮小熊。

  三、小朋友们想了怎么多办法,小熊自己也想到了个更好的办法,它把棒棒糖放在水里

  (1)棒棒糖放到水里会怎样呢?(融化)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搅拌搅拌,甜甜的棒棒糖融化了,水就变成什么味道啦?

  (2)用什么办法可以让棒棒糖溶化得快一点呢?(搅拌)(河水变甜了,水里的朋友都出来了,都喝到了甜甜的河水,它们又成为了好朋友。)

  四、分角色表演

  1、老师的故事讲完了,谁想来扮演这些小动物,表演给大家呢?

  2、大家都想来表演,那我就要来看看,谁表演的好我们就请谁来表演。

  3、分角色:如一组扮演乌龟,二组扮演小鱼,三组扮演螃蟹,四组扮演小熊。

  4、教师讲述,幼儿角色扮演对话。

  5、师:大家表演的都非常好,老师准备了很多图片,你想扮演哪个角色,就选哪张图片和旁边的小伙伴说一说。

  6、幼儿自由选择图片讲述。教师适时辅导。

  7、请幼儿按自己选择的角色坐下,分组集体表演一次。

  五、教师小结:

  大家表演的都非常好,那如果小熊再有一根棒棒糖,小熊会怎么做?我们下节课再来表演!

  附故事:《甜甜的棒棒糖》

  小熊有一根棒棒糖,一根甜甜香香的棒棒糖。它独自来到河边,拿出棒棒糖,欢欢喜喜地正要吃。一条小鱼游来了,小熊赶紧把棒棒糖藏起来。小鱼问:"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说:"没干嘛!没干嘛!"小鱼游走了。

  小熊拿出棒棒糖,欢欢喜喜地正要吃,一只螃蟹游来了,小熊赶紧把棒棒糖藏起来。小螃蟹问:"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说:"没干嘛!没干嘛!"小螃蟹游走了。

  小熊拿出棒棒糖,欢欢喜喜地正要吃,一只乌龟游来了,小熊赶紧把棒棒糖藏起来。小乌龟问:"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说:"没干嘛!没干嘛!"小乌龟游走了。

  水里的朋友都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吃。周围一个朋友都没有,它觉得很孤单:"唔!要是大家一起吃,一定很热闹!"于是,它叫了起来:"小鱼!小鱼!"小鱼没有来。

  它又叫:"小螃蟹!小螃蟹!"小螃蟹没有来。它最后叫:"小乌龟!小乌龟!"小乌龟也没有来。小熊难过极了!怎样能让河里的朋友尝一尝棒棒糖的甜味呢?

  小熊自己想到了个更好的办法,它把棒棒糖放在水里,搅拌搅拌,甜甜的棒棒糖融化了,河水变甜了,水里的朋友都出来了,都喝到了甜甜的棒棒糖,它们又成为了好朋友。

  课后反思:这次的内容选的是应彩云老师的绘本《甜津津的河水》,应老师的课偏重的是延伸到科学领域,让幼儿了解糖怎样在水里融化的快,糖放在水里,水会怎样?糖会怎样?我侧重的是语言表达,让幼儿在倾听与表达方面有进一步的提升。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在老师的范讲中倾听,在角色扮演中进行角色对话。整节课的优点:环节连贯,注重了幼儿的全体参与性。不足之处:

  1、分组时显得有些匆忙,幼儿分不清自己的角色。

  2、在集体表演时,有一些乱。

  3、在最后活动结束时留下的两个问题

  (1)小熊再有一根棒棒糖,他会怎么做?

  (2)棒棒糖放到下午,会有什么变化没有得到实际的解决。

  以后改进方面:

  1、幼儿全体表演环节需要改进,可以将图片贴身上,让幼儿弄清楚自己角色再表演。

  2、结束环节再新颖一些。

  幼儿园语言教案5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诗,感受雨天独特的意境。

  2、学习词语“水淋淋”“亮闪闪”“漂漂亮亮”。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前观察过雨中骑车人穿雨衣赶路的情景。

  2、挂图<自行车上的娃娃>。

  3、语言磁带。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创设情境,引出话题。

  师:滴答滴答,下雨啦!那么,雨中的人们是什么样子呢?

  师:下雨啊是有很多人穿雨衣,那么,他们穿的雨衣的颜色都一样吗?都有些什么颜色呢?

  教师出示挂图:你觉得这些骑着车穿雨衣的人像什么呢?(如:他们像不倒翁、像木偶)

  教师总结:他们穿着颜色的雨衣,就像一个个红娃娃、绿娃娃、黄娃娃、紫娃娃,真有趣。

  师:请你听一听散文诗《自行车上的娃娃》。

  二、教师结合挂图朗诵散文诗,右耳倾听并理解。

  三、教师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式的内容。

  师:老爷爷为什么会变成一个“灰娃娃”呢?(因为老爷爷穿上了灰色的雨衣)

  师:那么,在这首散文诗中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呢?

  教师重点帮助幼儿理解词语“水淋淋”“亮闪闪”“漂漂亮亮”。

  四、朗诵散文诗,感受雨中意境。

  师:现在我们来念念这首有趣的散文诗。

  教师引导幼儿边看挂图,边朗诵散文诗。

  【活动延伸】

  1、在语言区投放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自由朗诵散文诗。

  2、请家长在下雨天带领幼儿穿雨衣去户外感受雨天的意境。

  3、开展绘画活动“穿雨衣的人”,引导幼儿画穿各种各样雨衣的人。

上一篇:节约粮食的教案 下一篇:节约粮食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