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按群数数教案(附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按群数数教案(附教学反思)1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剪发的含义。
2.掌握5的剪发,认识“-”。
3.体验数学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卡片,1-5数字卡片,小动物头饰
每人一份操作卡片及玩具卡片
活动过程:
1.通过拍手游戏,复习5的分解组成,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师:小朋友,我问你,5可以纷呈3和几?
幼儿:于老师,告诉你,5可以分成3和2.
2.创设情景,摆放数字卡片,利用数与量的对应,理解剪发的意义。
教师:今天天气真好,小熊请他的好朋友到家里来做客,小熊准备了好多好吃的,有5根骨头,5捆情操,5个胡萝卜、5条小虫子。他的好朋友小狗,小羊小兔子小鸡来了以后真高兴,他们吃的真香,我们来看看他们吃的多少。
教师:小熊拿来了5个胡萝卜,用数字5表示,小兔子吃掉了2个用数字2表示,还剩下几个胡萝卜呢?剩下三个用数字3表示,5-2=3
理解剪发就是减掉后数量变少了
3.开展游戏,请幼儿扮演小动物,算一算面前盘子里的5个食物,吃掉几个,还剩几个?
4.减法计算练习。幼儿两两自由结组,每组幼儿取5个玩具,开展猜拳活动,幼儿家在幼儿乙闭上眼睛后,拿走若干玩具,请幼儿乙用剪发算算幼儿甲拿走了几个玩具,并用数字卡标出算式。
建议:为了巩固和熟练掌握5以内的剪发,教师在活动后可以在活动区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玩具,调动幼儿操作的愿望和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反思:
数学活动《小熊请客》以故事小熊请客导入,以游戏化、生活化的方式带幼儿进入数字、圆点、实物三者的相匹配的学习中。由于课前我教具学具准备的充分,因此一堂课下来很是顺利,孩子们听得认真,学的就好,当然作业也就完成情况好咯。活动流程是这样的,结合双节的到来,我出示了主人公“小熊”,告诉幼儿,“为了庆祝节日的到来,今天小熊也像鼠太太一样请他的好朋友来做客了(早期阅读《鼠太太请客》已学过),看!小熊今天请了那几位客人?”接着我逐一出示各小动物。让小朋友学做主人公小熊欢迎朋友们的到来,这些都是孩子们熟悉的动物朋友小猫、小狗、小鸡、小猴等,孩子们很是喜欢。让幼儿个别数一数、集体数一数今天小熊请来了几位客人,孩子们很快说出了“6位客人”,接着我就让个别幼儿上来找出了数字6的卡片和数字6 的圆点卡片。
第二环节是请客人用餐,根据小熊为朋友们准备的食物,进行手口一致地点数,数一数,如:1、2、3、4一共有四条虫子。说一说,学习用完整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如:小熊给小兔准备了2个胡萝卜、二个胡萝卜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等。找一找,从一堆数字卡中找到相应的数字卡,如:数字2或是2个圆点的点子卡片。拿一拿,把相应的卡片找出来之后放到相匹配的动物、食物处,在个别、集体、两两合作的形式下让幼儿在小熊请客的情景中把实物数量与数字、圆点三者进行匹配,在同伴的力量下,相互纠错,相互学习,体验快乐。
第三环节是让幼儿在活动材料《数学》第3页上进行操作,个别能力弱的孩子我适时提醒启发他,边巡视边指导,孩子们的完成情况很不错。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孩子们在游戏化的情景中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并加以巩固服务于生活,数学知识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的,让幼儿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最近发展区)更进一步的发展,较符合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教师的教学方式要突出“趣”,引起幼儿的兴趣。生活化、游戏化的方式比较适合幼儿,容易让幼儿接受,调动幼儿的求知兴趣和操作欲望。我同时也发现个别孩子的能力真的是很弱,尤其是新来的几个孩子更是如此,应与家长多沟通,让孩子尽快适应学习。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按群数数教案(附教学反思)2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进一步区别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
2、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布置游戏场地。
(1)彤彤电影院的大牌子
(2)四排小椅子
2、材料:
(1)数字卡1——10(大的两份,小的两份);单数、双数字卡一份。奖励牌若干。
(2)分别1——10只不同的小动物。
(3)座位排号:1排1~10号、2排1~10号、3排1~10号(排是红色,号是蓝色。)
(4)大电影票、小电影票上面印着几排几号,号数同座位排号一样。
(5)雪花片若干。
(6)音乐《找朋友》,《晶码战士》视频。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找朋友让幼儿边唱歌边找好朋友。(教师强调一个人只好找一个好朋友)
二、认识单数、双数(出示黑板如图)
1、黑板上有什么?每一行有几只小动物,谁会用数字来表示(请幼儿放上相应的数字)。
2、小动物要出去散步了,我们让每行的小动物两个两个手拉手,排好队,(教师示范两、两排列1~5,幼儿操作6~10)
3、看看哪些数两个两个配对后有一个是单的,哪些数两个两个配对后没有单的?两两配对后,有一个单的就叫单数,两两配对后,没有单的就叫双数。
三、幼儿操作
1、摆雪花片:教师出题如:请你摆出5。(幼儿就摆出5块雪花片),请给这5块雪花片两个两个手拉手排队。排好之后,看一看,它们排出来的队伍是怎样的,这个数字是单数还是双数,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同上方法出示数字8。
四、巩固单双数――游戏“抱双,躲单”游戏规则:幼儿根据教师念或举单数双数,如果教师念的是单数就把头埋在膝盖上,如果教师念的是双数,就用双手抱住手臂。
五、介绍电影票的作用。
1、师:看电影要买什么?“电影票”幼儿回答。
(教师出示大电影票。)
2、出示小电影票。
师:贝贝电影院的电影票上有什么?(个别幼儿说:2排6号。这时,还有很多小朋友不认识排和号的汉字,教师强调的指读。)
3、师:这2排6号有什么用?(有幼儿答:好找座位。)
4、师:你发现了什么?(排是红色的,号是蓝色的。这为不识字的幼儿降低了难度。)
5、教师小结:对了,我们看电影院的时候要按小电影票上的号码对号入座。
六、看电影《晶码战士》。
1、教师发电影票并交代要求:
小朋友们拿好电影票,并仔细看一看你的电影票号是单数还是双数,单数的去单数座位,双数的去双数座位,如果做错了位置,检票员会把你请出电影院的,你就不能和小朋友们一起去看电影了,另外每个幼儿两张电影票邀请一位喜欢的客人并给客人找到座位,再找自己座位。<教案来。自:教案网>教师引导幼儿请客人看电影时你应该说什么?表情怎么样?
2、幼儿实践。
幼儿都坐下后教师便为幼儿播放《晶码战士》的动画片。
活动反思:
今天给孩子上的是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单、双数》,活动的重点主要是通过小动物磁铁的两两排队,让幼儿感知单、双数的主要特征。难点是自己操作对比,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在环节设置上,我采用了老师先演示,幼儿发现规律,教师总结,幼儿再操作加深感知的方法。教学环节设计合理,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在感知操作环节中,通过动手动脑,幼儿能自己总结归纳出1~10的单双数。培养了幼儿不断探究知识的欲望。整个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在活动中感知数学,在操作中理解数学,在游戏中增加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整堂课下来,课堂氛围很好,很活跃,幼儿也很投入,回答问题也很积极。这节课上下来,自我感觉也还不错。没有十全十美的课堂,有好的留下自然会有不足的存在。有不足,才会让我更努力的做。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按群数数教案(附教学反思)3
(一)活动目标:
1.尝试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
2.运用二等分知识,合作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活动准备
1.蜡光纸:圆形、正方形、心形、花边形、泡沫正方形,木棒一支。
2.花生米、红豆仁、红枣、黄豆仁。
3.故事挂图二张,塑料蓝若干个,小盘若干个,录音带。
(三)活动过程
1.初步接触二等分通过故事导入课题,熊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大黑,一个叫小黑,一天哥儿俩拾到一个香喷的面包,大黑怕小黑多吃一点,小黑又怕大黑多吃一点,正在闹着,狐狸大婶来了,不安好心地帮熊哥俩把面包分成了两块,哥儿俩一看,急得叫起来:"不行,不行,一块大,一块小"。狐狸大婶说:"你们别急,这块大一点的,我咬它一口?哥儿俩一看,那块大的变小了,小的变大了,又急得叫起来:"不行,不行,一块大,一块小"。……就这样,大黑、小黑只吃到了一点点面包,还不知道上了狐狸的当呢。
教师提问:小朋友,假如你们碰到哥儿俩,你们愿意帮忙吗?假如老师给你们一个圆形面包,小朋友们会分吗?怎样才能分成一样大的两块面包?老师提供圆形纸引导幼儿想办法把它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幼儿操作。
讨论: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分的?怎样证明你分的两份是一样大的呢?教师鼓励幼儿想出各种办法加以证明。
2.用不同方法等分几种图形教师说:"圆形面包小朋友们都会分了,如果熊哥俩拾到的是心形面包、正方形面包、花边形的面包,小朋友们会分吗?怎样才能分成一样大的两份?教师提供各种图形,幼儿操作,教师参与小组活动,鼓励幼儿探素图形的各种分法。
3.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集体交流,请幼儿讲述各种图形的分法,老师说:"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把正方形面包分成一样大的两份是一样大的?还有谁用不一样的方法把正方形分成了一样大的两份",用同样方法让幼儿说心形、花边形的分法。
教师小结:"通过对折,我们把这些图形分成一样大的两个部分,这就是二等分"。
(2)师生共同探讨,深入探素正方形的其他分法。
教师出示正方形泡沫,操作给幼儿看,教师用小棒在上面任意摆一摆,分一分,看看不对角分,也不以边中心对折,是否也能分得二等分,根据操作情况加以验证,让幼儿进一步明白。
(3)引导幼儿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教师:"我们刚才用不同的方法把圆形、正方形、心形、花边形分成了一样大的两份,请小朋友看看已分出来的一米和原来的图形比(出示图形)哪个大?哪个小?分出来的一份是原图形的多少?(一半)
4.解决新问题。
教师问:"1块面包,1块点心,小熊哥俩分着吃,每人只吃一半,如果有2块点心,2块面包,小熊哥俩分着吃,每人吃到多少?如果有4个苹果,哥儿俩各吃几个"?
分实物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帮助熊哥俩分面包、分点心,熊妈妈心里可高兴了,熊妈妈现在准备煮八宝粥给小朋友吃,可是熊妈妈说八宝粥的配料要先分成二份才能煮,小朋友,下面我们再来帮助熊妈妈分配料好吗?"(好)那我们先看一下配料里都有些什么,有红枣4颗、花生米2粒、红豆仁2粒、黄豆仁2粒,下面请小朋友们两个人一组把篮子里的配料分在两个盘子里,分的时候要注意两份一样多。
教师提供配料,幼儿讨论操作,分好后教师集体提问:"小朋友,你们盘子里红枣多少颗?花生米有几粒?红豆仁有几粒?黄豆仁有几粒?好,小朋友真聪明,都分对了!
5.结束部分:
教师:好了,聪明的小朋友们已经帮助熊哥俩把不同形状的面包分成一样大的两份,教会了熊哥俩二等分的知识,熊哥俩为了谢谢大家,现在请小朋友们一起到外面去做游戏。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按群数数教案(附教学反思)4
设计思路
大班幼儿对数的敏感性比较强,他们对5以内的数量已经能正确感知。在幼儿园室外活动时,幼儿上下楼梯要排队……在排队的过程中,有的孩子能尝试着用第一、第二来表达自己的位置。用图形来进行教学,有利于巩固幼儿对图形的认识。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正确用序数(第几)表述5以内的序数。
2、能力目标:从多方向出发找到物体排列的位置。
3、情感目标:体验助人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正确说出5以内的序数 。
难点:能从多方向出发找到物体排列的位置。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双面胶;1—5数字卡片一套;5层楼5个房间的楼房一栋;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梯形图片各一张;图形队列图。
经验准备:认识基数;认识简单图形;能区分左右。
活动方法
讲解演示法、引导法、观察发现法、游戏操作法、讨论法。
活动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都知道自己的家,可是有些图形宝宝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们愿意帮助它们找到家吗?"
2、活动展开
(1)通过观看图形宝宝横向和纵向排队,引导幼儿能从不同方向表述5以内物体的排列次序。
老师:"小区太大了,找不到家的图形宝宝都来到了我们班上寻找帮助,希望你们能帮它们找到家。看!它们排着队来了。"
① 教师:"图形宝宝们多神气啊!排着整齐的横队向我们走来了。请小朋友们看一看从左到右排第4的图形宝宝是谁?从右到左排第3的图形宝宝是谁啊?"
② 教师:"看!图形宝宝们变成纵队了,请小朋友们看一看从上向下排第1的图形宝宝是谁?从下向上排第2的图形宝宝是谁啊?"
(2)、开展游戏——送图形宝宝回家,培养幼儿从多方向出发能正确表述物体的位置,体验助人的乐趣。
教师:"图形宝宝出来的太久了,它们的爸爸妈妈该着急了,让我们一起把它们送回家吧。"(教师出示楼房卡片,贴在黑板上)① 引导幼儿观察楼房卡片,知道楼房有几层,每层有几个房间。
教师:"这就是图形宝宝们所住的小区,我们一起来数数这栋楼有几层?再数数每层有几个房间?大家记住了,第一层就是最下面的一层,看!老师贴给你们看,第一层贴数字1,下面老师要找小朋友上来贴其它的数字,在第几层就贴数字几。"(幼儿贴完后,教师要明确左右的方向)教师:"有数字的这边是右边。"② 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讨论将图形宝宝送回家。(第一个由老师示范)
a、图形宝宝家住在第3层,从左边数第4个房间。
b、长方形宝宝家住在第1层,从右边数第3个房间。
c、三角形宝宝家住在第4层,从左边数第2个房间。
d、正方形宝宝家住在第5层,从右边数第1个房间。
e、梯形宝宝家住在第2层,从右边数第5个房间。
(教师每提一个要求,请一名幼儿将图形宝宝贴在相应的房间内,让其他幼儿讨论贴得对不对。)
(3)让幼儿讨论,分享游戏感受,体验助人的乐趣。
教师:"小朋友们互相说说在这次活动中自己的感觉,一会儿告诉老师。"教师:"现在谁来向老师说说自己在活动中感受到了什么?"
3、活动结束教师:"今天小朋友们真棒,你们帮图形宝宝们找到了家,图形爸爸妈妈们都谢谢小朋友们。他们还让我告诉你们从幼儿园回家时,要乖乖的和爸爸妈妈们一起回家,不要到处乱跑,你们要是走丢了爸爸妈妈会着急伤心的。"
4、活动延伸巩固幼儿对序数的认识。
教师:"小朋友们回家后看看自己家在小区的第几层第几单元,也可以找爸爸妈妈帮忙,明天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们。"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按群数数教案(附教学反思)5
活动目标
1.能理解电影票上数字的意义。
2.认识排与座,尝试运用序数的经验寻找座位。
3发展空间方位能力,感受数学活动的有趣。
活动准备
1.电影票,座位图,两张方向相反的座位图。
2.三个方向不同、座位数不同的模拟影厅。
3.电影票若干张(座位号各不相同)。
活动过程
一、了解电影票上的秘密
1.出示电影票,师:认识这个吗?它现在还有用吗?
2.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解读票面信息。
教师引导性提问:票上的信息你们看懂了吗?文字表示什么?数字又有什么意义?
小结:这是一张电影票,时间是20xx年的11月28日,地点是启东永乐影城3号厅,电影的名字叫《里约大冒险》,座位号是1排5座,票价是40元。
二、了解排与座的意义
1.了解电影票与座位的关系。
教师提问:电影院的座位可以随便坐吗?为什么?
小结:电影院的座位不能随便坐,要根据电影票上的排号和座号找座位,每张电影票代表一个座位。
2.尝试寻找座位。
出示座位图,师:这就是永乐影城3号厅,你能找到这张电影票的座位吗?
师:一张电影票,小朋友找到了几个不同的座位.到底哪个是正确的呢?我们先看看1排究竟在哪里。
(1)认识“排”。出示方向相反的座位图,师:这是我们教室椅子的座位图,这两张图的1排分别在哪里?为什么觉得在这里?你们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观察排与黑板的关系,从而理解排与屏幕的关系)
教师梳理总结:电影院中,离屏幕最近的是第一排,然后依次是第二排、第三排……
(2)认识“座”。出示座位图,师:5座在哪里呢?你是怎么数的?如果从左到右数,5座在哪里?如果从右到左数,5座又在哪里?
(3)找出正确的电影票座位。师:这张电影票是1排5座.刚才小朋友找到好几个座位,哪个是正确的呢?启东永乐电影院3号厅的座号是从左到右排列的,1排5座在哪里?
三、体验生活中的对号入座
1.教师带幼儿来模拟影院1号厅,边分发电影票边说:各位观众,本厅的《灰太狼与喜羊羊》马上就要放映了,请还未入座的观众赶快对号入座。重点关注:幼儿寻找座位的策略,遇到什么困难,如何解决的,并适时引导幼儿间互动,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寻找座位。
2.教师带领幼儿来到方向与标记均有变化的2号厅、3号厅,请幼儿重新取票观看电影。重点关注:方向与标记的改变对幼儿寻找座位的影响。
游戏次数根据幼儿的掌握情况而定,教师可与幼儿共同布置不同方向、不同座位数的电影厅继续游戏。
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中摆放操作卡,让幼儿根据操作卡的提示帮助小动物对号入座。
活动反思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数学认知的目标之一是“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因此,我利用生活中的情景提高数学活动的有效性。
1.源于生活的活动导入,凸显了数学活动的有趣。我在投影仪上出示一张孩子们熟悉的电影票,直截了当地提问“它现在还有用吗”,引发幼儿争论和探讨,幼儿很快投入到学习新知的情景中。
2.寓于生活的教学过程,体现了数学活动的有效。我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情景,让幼儿主动提取已有经验,自觉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不断获得数学知识。特别是当幼儿对第一排位置产生不同意见,谁也说服不了谁时,我及时出示了不同方向摆放的椅子图,引导幼儿发现椅子与黑板之间的关系,使教学效果变得实在而有效。
3.用于生活的模拟游戏,体现了数学活动的有用。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孩子们拿着电影票进入三种不同方向的电影厅,看三场短小的动画片,这样的安排,更能让幼儿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而有用的喜悦感。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按群数数教案(附教学反思)6
【活动目标】
1、幼儿乐于参加体验活动,让幼儿感知时间。
2、通过不同方式感受体验一分钟的长短,明白时间长短与自身努力有关。
3、知道要珍惜时间,把握好每一分钟。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幻灯片、铅笔,本。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认识时钟,知道一分钟有60秒。
一匹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猜一个谜语(猜谜: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你知道是什么吗?
出示时钟,认识时针、分针、秒针,有谁知道秒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呢?(说完钟表秒针走一圈)它走一圈又要走多少下呢?让我们一起来数一下吧。知道一分钟有60秒。
总结:60秒就是一分钟,一分钟等于60秒。
二、感受一分钟的长短。
(1)游戏《木头人》:静静感受一分钟的长短。(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动了就是小淘气。)当老师说到动了就是小淘气时,只许做身体坐直的动作。而且,要停一分钟。幼儿做游戏一遍。
教师提问:停一分钟有什么感觉?现在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怎么又觉得长了呢?
提问:谁来说说这一分钟你有什么感觉?那这一分钟你感觉是长还是短呢?
(2)大家体验一下一分钟。
我们一起来玩个一分钟说古诗的游戏,你觉得这一分钟时间长还是短?
为什么同样是一分钟,感觉却不一样呢?
(3)总结:同样是一分钟,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会觉得一分钟很长,有的时候又会觉的一分钟很短。
现在请小朋友看一分钟的动画片,说说你觉得一分钟时间长还是短。”请幼儿说说感受。
小结:“原来我们在等待或者痛苦时就会觉时间很长,而很高兴地时间就会觉得时间很短。”
三、挑战一分钟
1、“现在老师想请你们猜猜这些活动在一分钟内能不能挑战成功?”播放视频。
2、“很厉害,对不对,你觉得,她为什么会挑战成功?”做事要专心。
3、幼儿猜测一分钟能做哪些事情。
(1)幼儿自由猜测
(2)让幼儿猜一猜,他们在一分钟分别能跑多少米、写多少个字?(上网上查了些资料,一分钟跑400米,写70个字。
4、分组活动:挑战一分钟。
师:刚才小朋友看到图片上的人物他们利用一分钟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天老师也请小朋友来挑战一分钟,看看我们能和一分钟挑战?
看看小朋友能在一分钟内数多少个数,多的获胜。
看谁能在一分钟内写数字最多,多的获胜。
看看一分钟能拍多少下手,多的获胜。
5、检查幼儿情况并总结。
(1)幼儿体验结果,选出获胜者。
(2)小结:一分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短,只要抓紧时间,我们一分钟可以做的更多;原来一分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长,一分钟是很短暂的,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
“一分钟可以完成许多事情,我们要珍惜时间把事情做的又快又好。我们要怎样珍惜时间呢?”
做事要专心,不拖沓。今天的事情今天完成,珍惜时间。时间宝贵,一分钟过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不要浪费它。精彩的度过每一分钟,每一天。
6、结束活动,体验一分钟能走多远的路。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根据本班的年龄特点及兴趣爱好,以幼儿感兴趣的竞赛活动贯穿于整节课,让幼儿充分感受一分钟。活动的准备分为知识准备和物质准备,教师能充分为幼儿准备感兴趣及富有挑战性的操作材料。幼儿的知识准备,开展活动前幼儿已认识时钟,并懂得一分钟时间的概念。教师为幼儿创设了情景及图片,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感受时间的重要。但是在游戏活动中我没有很好的引导幼儿去说,由于教师组织活动比较紧张,所以导致整个活动教师的语言过多、语速较快,活动时间没有很好的支配。通过本次活动让我成长了不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好的结合新纲要,学会如何有机地总结、提升幼儿的探索发现,同时我也要掌握幼儿的兴趣点、年龄特征、知识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探索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师幼互动,从而才能达到教学的有效性。
小百科:分钟,表示时间长度的词语。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按群数数教案(附教学反思)7
【活动设计】
幼儿园有序而宽松的生活节奏,使幼儿对时间意义的理解和时间长短的体验较少。有的小朋友时间观念比较淡薄,做事拖拉的情况比较普通。那么,该如何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改变他们做事拖拉的习惯,进一步提高做事的效率,为他们入小学奠定基础呢?为此,设计了本次活动,目的是想让幼儿通过体验,知道一分钟虽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并逐步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必需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活动目标】
1、体验一分钟的长短,知道时间的不可塑性。
2、知道一分钟在时钟上如何表示。
3、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为入小学作准备。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1、一个大闹钟和一分钟计时器,(ppt)课前让幼儿认识整点和半点。
2、幼儿操作材料若干,弹珠若干、筷子、记录纸、笔、小筐子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闹钟引题,交流:一分钟有多长。
1、复习、巩固认识时钟。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认识吗?(钟)你们真的都认识?我要来考考你们。
师:这根粗粗的、最短的针叫什么?比时针稍微细一点长一点的叫什么?那这根最细最长、走的最快的针叫什么呢?
师:这钟面上的三根针哪一个走一圈表示一分钟呢?那一分钟有几秒呢?数一数。
2、教师总结:一分钟有60秒。
3、感受秒针无论从哪来开始走,只要走一圈又回到开始的位置都表示一分钟。
如果有的钟只有两根针,没有秒针,我们怎么知道一分钟到了呢?让幼儿观察秒针走一圈分针有什么变化。
4、教师小结:秒针走一圈或分针走一小格都表示过了一分钟。
5、感受一分钟。
师:你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那我们来感受一下吧?
6、教师总结:一分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可能觉得一分钟很短,但像现在这样静静地坐着等也觉得它蛮长的。
二、体验一分钟能干什么。
1、一分钟能做些什么?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请幼儿动手试试?
(1)欣赏成人一分钟内能做什么?(ppt)
(2)教师总结:这些大人厉害吧,一分钟内能做这么了不起的事,那我们小朋友想不想也来挑战一下,接下来我们要玩一个《挑战一分钟》的游戏。
2、游戏一:山上有个木头人
3、游戏二:一分钟内不眨眼
4、游戏二:夹弹珠
A、请你数一下在一分钟里夹了几粒弹珠,然后把它记录在记录表上。
B、请幼儿介绍夹弹珠的方法,传授经验。
C、幼儿再次操作,分享成功。
D、同样花了一分钟时间,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夹的多,有的小朋友却夹的少呢?
结论: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动作有快有慢,所以结果也会不同。抓紧时间了你完成的任务就多了。
三、讨论:如何珍惜时间
1、刚刚我们用了很多个一分钟,现在还能回去吗?
2、教师总结:时间过去了就不能再倒回了,所以我们小朋友要珍惜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不要让时间白白浪费。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在一分钟之内把玩具收好。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根据本班的年龄特点及兴趣爱好,以幼儿感兴趣的竞赛活动贯穿于整节课,让幼儿充分感受一分钟。活动的准备分为知识准备和物质准备,教师能充分为幼儿准备感兴趣及富有挑战性的操作材料。幼儿的知识准备,开展活动前幼儿已认识时钟,并懂得一分钟时间的概念。教师为幼儿创设了情景及图片,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感受时间的重要。但是在游戏活动中我没有很好的引导幼儿去说,由于教师组织活动比较紧张,所以导致整个活动教师的语言过多、语速较快,活动时间没有很好的支配。通过本次活动让我成长了不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好的结合新纲要,学会如何有机地总结、提升幼儿的探索发现,同时我也要掌握幼儿的兴趣点、年龄特征、知识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探索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师幼互动,从而才能达到教学的有效性。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按群数数教案(附教学反思)8
设计意图:
基础阶段的数学教育要求幼儿能解决问题,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在利用和运用数学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数数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技能,而对于有一定数概念的大班孩子有必要探索、学习群数的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群数方法来解决生活中数数问题。本次活动根据孩子对糖果很喜爱这一特点,并充分利用了罗山的糖果资源,以让幼儿当”小工人”帮忙数、装糖果的方式,积极践行《指南》精神,在轻松的氛围中引导幼儿快乐、自主地学习群数,并引导幼儿在操作中探索群数的方法,找出自己喜欢的群数方法,以便应用到生活中。
活动目标
1、用糖果探索和发现按群数数的方法。
2、尝试用不同的数数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乐于参加数数活动,体验不同方法数数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已有按数取物的经验。
物质准备:糖果图片、糖果、盘子若干;记录表、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有吃过糖果吗?糖果厂的老板找不到工人来帮忙装糖果,他很着急,想邀请小朋友当小工人把糖果装进盒子里。
(二)提出要求,初次探索
1、教师出示糖果图片(10个)引导幼儿观察点数。
师:现在请小朋友看一看,数一数图上一共有几个糖果?你是怎么数的?
2、引导幼儿猜想两种不同的数数方法哪种较快。
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一个一个数比较快,还是两个两个数比较快呢?为什么?我们动手试一试就知道了。
3、提出操作要求师:糖果厂的老板帮小朋友准备了一些糖果和一个小盘子,等等请用你想尝试的数数方法把糖果装进盘子里。(1)在数糖果时,要注意控制你的音量,不要打扰到旁边的小朋友。(2)要积极开动脑筋,用多种办法来装糖果。
4、幼儿集体操作验证,教师分别观察指导。
(1)幼儿操作,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数数的方法并进行个别指导。
师:你是怎么数的?那这样数快吗?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集中分享数数方法,教师记录并归纳小结。
师:王老师准备了一张记录表要把你们分装糖果的方法记录下来。现在请小朋友们把自己数数方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小结:因为一个一个数要数10次,两个两个数只要数5次,所以用两个两个数比一个一个数的方法来得快一些。
(三)再次探索,提升经验师:老板看到刚刚小朋友都做得很好,所以又给我们新的任务啦,你们看这次老板给了我们一张糖果的卡片订单,要求我们用很快的速度把糖果数出来。
1、引导幼儿讨论,用什么数数方法装糖果更快。
师:除了按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的方法装糖果,还可以怎么装更快呢?
2、介绍记录方法师:老师已经把糖果都画在纸上了,请你把你数数的方法用笔圈在一起,比如:你是用两个两个数的办法,就用笔把两个两个的糖果圈在一起,然后,在后面写出总共圈了几次,并看看,哪种数数的办法最快。
3、幼儿尝试记录,教师全面观察指导。
师:你们看,每个小朋友的位置上已经准备记录表和笔。等会装糖果的时候,请小朋友控制好自己的声量,并在记录纸上记录尽量多的办法。
4、集体分享记录的方法和结果。
师:请已经完成的小朋友带着你的记录表回到位置上与同伴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四)活动延伸,迁移运用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用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的方法来数数。以后在我们的生活中,小朋友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中一种方法来继续数数量更多的数。比如100、200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数会更快呢?小朋友可以把这个问题带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来想一想!
教学反思:
能将物体以2、5、10单位进行按群数数。让幼儿当糖果厂的小工人,在数糖果的过程中,幼儿也初步了解了按群数数的含义,本次活动我以设计糖果厂的场景切入主题,幼儿都能积极回答,说出自己的想法,以游戏形式幼儿很感兴趣,提供的让幼儿操作的糖果幼儿都很感兴趣,在操作探索的时候积极性都比较高,但是在让幼儿操作环节前提的要求不够详细,常规的要求也是要提,比如我没有说操作完的糖果要排整齐放框框里,个别幼儿就开始玩,虽然是大班但是我发现常规的要求还是要求,有时就因为小小的环节,以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常规又慢慢的松散掉,本节课还存在着一点不足是:我没有把握整个环节的重点,让幼儿的知识经验得不到进一步的提升,这也是数学活动中非常关键的一点,接下去我会观摩平行班的数学活动,思考我设计的合理吗,考虑周全了吗?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按群数数教案(附教学反思)9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掌握常见几何图形的特征,能用两个及以上的图形拼出新的图形。
2.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激发对图形的浓厚兴趣。
活动准备:
1.flash课件。
2.幼儿人手一支铅笔、一个几何图形、一把剪刀、一张空白的纸以及一张画有几何图形的作业纸;每桌几何图形若干;擦手毛巾;糨糊。
3.用的几何图形一套(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
活动过程:
一.兴趣激发:
1、提问:今天,颜老师请来了一些朋友来我们班作客,它们是谁呢?(单击兴趣激发菜单,课件出示笑脸的正方形、圆形。)
2.提问: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圆形有什么特点?(单击下一步,出示验证结果,正方形有四条一样长的边,四个相同的角,是方方正正的,而且露出了笑脸,圆形是由一条封闭的曲线围成一个圆圆的形状,也露出了笑脸。)
3.过渡;咦!有什么事让正方形、圆形娃娃这么高兴呢?(单击下一步,有许多好吃的、收到了许多礼物、有生日蛋糕等。小朋友们猜一猜。)原来今天它们要一起过生日。(课件里出示许多图形宝宝)许多朋友要来祝贺。
4.找找:你们看!它们是谁?(单击找朋友,分别出示长方形、梯形、三角形、半圆形、椭圆形)哟!这么多客人,你们看看谁长得和正方形有些像呢?你们帮正方形娃娃找到了相像的朋友,那跟圆形相像的朋友在哪儿呢?我们也来帮它找找。
5.小结:今天是正方形和圆形的生日,许多的图形朋友来庆祝生日,小朋友们帮助它们找到了相似的图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圆形和椭圆形。
二.兴趣体验:
(一)观察探索
1.游戏:捉迷藏。三角形虽然没有相像的朋友,但大家都愿意和它一起玩。这会儿它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1)找图形(单击观察探索,课件出示一副由多种图形组成的情景画面)。
(2)提问:说一说找到什么图形有几个。小朋友真能干,躲在一起的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都被你们找出来了。
(3)说一说在生活中这些几何图形喜欢躲在哪里?(课件里准备一些常见图形出现的场景或物品)
(二)趣味游戏
1.变魔术现在颜老师要请小朋友来当魔术师,用这些图形变出许多新的图形娃娃来。
(1)变魔术(单击趣味游戏,课件中准备许多不同的图形可以拖拉的然后请一位或几位幼儿到前面拼出新的图形娃娃来)
(2)问:你能告诉我你用什么图形和什么图形变成了什么新的图形宝宝?
三.操作拼图
1、刚才xxx小朋友和xxx小朋友分别用xx形和xx形拼出了新的图形朋友,你们也想试一试吗?颜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许多不同的图形,接下来就请你们用这些不同的图形,拼出你们喜欢的东西。(单击拼图操作)
2.讲解拼图的要求,组织小朋友们进行拼图活动,并将拼的新图形用相机拍下来,放到电脑中。
3.讲评拼图:根据小朋友们刚才拼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观看电脑,并讲述你是用什么图形评出了什么?
四.活动延伸
1.小结:你们变出这么多的图形娃娃,今天是正方形、圆形娃娃的生日。我们就用小朋友拼出来的新的图形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正方形和圆形宝宝好吗?
2.有的小朋友还想拼其他的图形,老师在活动区投放这些几何图形,小朋友们以后可以自愿组合拼出其他更多更漂亮的图形。
活动反思:
大班幼儿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对几何图形有着浓厚的兴趣。本活动是尝试将领域与艺术领域相结合。活动以图形娃娃过生日为主线,通过听听、看看、找找、剪剪、拼拼、讲讲等不同途径,帮助幼儿进一步感知、并掌握有关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满足幼儿探索发现、尝试创作的欲望,符合大班的年龄特点。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按群数数教案(附教学反思)10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数字排序的知识,学习对给定的3个数字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
2、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的不同组合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PPT,数卡;
学具:、笔和白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ppt,引出课题。
1、出示两辆相同款汽车图片
(1)提问:今天老师带来两辆车子的照片,你能找出两辆汽车的不同吗?
(2)小结:看车牌号码,每一辆汽车都有属于自己的车牌号码。它就像车子的身份证一样。
二、学习排列,掌握方法
(一)学习三个数字的排列过渡:小朋友都知道车牌号上有数字,不同的数字会组成不同的车牌号,今天老师也带来了车牌上的三个数字(1、2、3)给你这三个数字,请你调换他们的位置排列出不同组合,看你能排列几个不同组合?
1、操作:请幼儿来说一说,教师记录(示范操作123)
2、小结:警察叔叔不允许有重复的,不然就不知道是谁闯红灯了,现在,老师把重复的拿掉,我们来看看用1、2、3三个数排列出来一共有6组,它们是123、132、213、231、312、321
3、提示:小朋友看老师把这些组合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了一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了吗?
4、小结:其实,老师有个好办法,我们可以把1当开头,排出以1开头的组合按顺序有123、132;再以2为开头,按顺序有213和231;然后从3开头,按顺序有312、321。固定开头数字,把后面数字交换位置。这样的话,大家看起来又清楚又明白。
(二)操作练习,巩固知识过渡:不知道小朋友有没有学会这个好方法呢?接下来,老师要给每个小朋友送去一辆小汽车,但是老师要用这车牌号码考考你们。
1、要求:老师这儿还有三个不同的数字,请你用这三个数字用我们先固定开头的方法排列出它们所有的组合,请5个小朋友上来试一试。下面的小朋友可以看看他们排得对不对,有没有重复或遗漏。
2、讲评: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有没有用上这个好办法全部把它写出来。
3、小结:很多小朋友都很厉害,都能排出六种不同的组合,没有排出来的小朋友现在明白了吗?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过渡:今天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送去了一辆车,可是这个车没有车牌号,想请小朋友帮忙制作一个。
1、要求:请小朋友用老师纸上给你的三个数字排列一下,看能排几组,有的老师已经写了数字提示了小朋友,每个数字在组合里都要用一次但不能重复或换数字。请你们来试试。
2、教师指导,并拍照片,请另一位老师输入电脑。
3、将电脑中的作业照片进行讲评。
4、小结:大多数小朋友都把它写出来了,小朋友也学会了这个好方法,既快又清楚。
三、图片展示、数字运用
1、ppt展示介绍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数字,请你回去再找一找好吗?
2、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有趣的数字组合,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很多,不同的地方出现的数字代表的意思也不一样,下次请小朋友来聊一聊生活中数字的用处。
活动反思:
本次教案是“一课三议”后的最后定案,本次活动上下来解决了先前提出的“重点问题”,可是依然存在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活动过程清晰流畅,环节层层递进。但在重点问题:3位数字排列的规律上我没有真正的讲解清楚,导致后面的4位数字有一大部分孩子没有真的弄清楚这种规律和学会排列的方法。数学活动讲究让孩子自己去观察——发现——思考——总结,而我恰恰忽略了孩子本身的主体性,一味的主导孩子根据教师的流程来学习,轻视了孩子的“学”,在小结规律时,我的语言缺少规范性和严谨性和科学性,而这些是数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中,教师只注重集体,忽略了与个别孩子的交流,在很多细小环节的处理上还不是很恰当,值得在以后的活动中慢慢改进。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按群数数教案(附教学反思)11
活动目标:
1.在掌握5的组成基础上,理解凑数的含义。
2.能听口述应用题,在算盘上复习4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并能完整说出算式。
3.在游戏和操作中练习看数拨珠,看珠报数。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苹果图及标记图,数卡1、2、3、4、5若干。
2.每人一张分合卡、一支记号笔、5个动物玩具。
3.四位数的电话号码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数卡5,今天数字5也到幼儿园来了,它说要到算盘上找到它的珠宝宝,你知道是哪颗珠宝宝吗?
幼儿回答,教师小结;哦,原来上珠宝宝就是5呀,那一颗下珠是几呀?三颗下珠呢?现在我们知道了,下珠宝宝1、2、3、4都比5小,现在数字5要来考考小朋友了,请你把5分成两份,看看谁的方法又多又准确。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并指导幼儿将分成结果记录在分合卡上。
2.出示苹果图,问:图中有什么?一共有几个苹果?这些苹果全部都一样吗?启发幼儿按特征标记记录,并读一读分成结果。
幼儿将自己的分成结果和苹果图中的结果对比,看看谁的方法又多又准确,且没有重复的,给予奖励。
3.观察并说出分号下面2排数字是怎么排列的?(一排是顺数,一排是倒数)
刚刚我们把5分成了几组不同的数字朋友,现在我们把这些数字朋友合起来,再来读一读。(教师将分合卡倒放。并边读边写上相应的数字。
我们就说合起来是5的两个数互为凑数,即
1的凑数是4,4的凑数是1,
2的凑数是3,3的凑数是2,
4.谁来了。(教师边说边在画板上画上一个小兔的头像,老师现在是小兔的左耳,小朋友们是右耳,教师边在左耳上写1,嘴里边说:我说1,幼儿接说:我说4,1的凑数就是4,换2、3、4同上。)
5.小兔子要邀请几个好朋友来家里做客,可他来不及一个一个去家里请了,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呢?
幼儿想办法。对,打电话吧!瞧这是谁的电话号码呀,请幼儿一起读读这个号码上的数字,这个号码在算盘上怎么表示呢?(提醒幼儿拨6、7、8、9、等几个数字时要用合拨),你知道这个号码中哪两个数字是凑数朋友吗?那小乌龟的号码呢?小猫的呢?小狗的呢?……
6.我们请算盘宝宝和我们一起来动动脑子吧!
听老师口述应用题,幼儿在算盘上用珠宝宝表现并完整地说出算式。例如小刺猬背了3个大苹果,吃掉了2个,妈妈又给了它3个,现在小刺猬一共有几个苹果?幼儿边拨珠,边说出答案。重复完整的算式
3–23=4教师举例3""6道题,幼儿练习。
7.幼儿玩游戏《凑数朋友找找》。幼儿自选1""4的珠卡或数卡一张夹在胸前,在《找朋友》的音乐声中游戏2遍,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此活动的设计是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数学课的乐趣。通过创设情景,设置问题,有效地调动了幼儿的探索欲望,我一开始没有直接点题,而是自然地引出了课题:5的组成。在情景的创设中,幼儿兴趣浓厚,一个个当起了小兔的小帮手,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过来了。在幼儿探索操作的环节中,我放手让幼儿去尝试操作,再通过集体交流,让幼儿在操作、交流中初步感知5分成两份的四组分合式。但在操作过程中,发现有的幼儿只是随意分合顺序,没有规律;有的幼儿只会分一种的;有的幼儿按顺序分的;有的幼儿有重复分的。但是经过我有意识的引导后,再次让幼儿操作,让幼儿自己讲述操作过程,这样活动既得到反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又得到提高。而且这个环节还让幼儿学会观察比较,学会思考,初步培养分析综合能力。还通过游戏,巩固了5的组成,让幼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中体会数学课的乐趣。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按群数数教案(附教学反思)12
设计意图
第一、为了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区别和理解10以内的.单双数,我以找朋友游戏情景导入。
第二、运用PPt操作,来让幼儿知道一组物体假如两个两个数,数到最后正好数完的是双数,数到最后还剩一个的是单数。
第三、让幼儿通过寻找感知、利用学具独立操作、游戏活动认识区别10以内的单双数。
第四、让幼儿了解单双数之间的关系,延伸到超10数的单双,拓宽知识面,发展幼儿思维能力。
活动目标
1、利用直观教具引导幼儿理解单双数概念,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认识10以内单双数。
2、了解单双数之间的关系。
3、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认识10以内单双数
2、难点;理解单数和双数的含义
活动准备
1、在教室里放置一些成单成双的物体。
2、小动物、小圆点、数字宝宝的家一张,小圆点1一10卡片人手一份,数字卡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找朋友导入。师:小朋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我们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好吗?通过找朋友游戏知道2个2个找到朋友的是双数,没找到朋友的数是单数。
2、引出单双数概念,运用直观教具操作活动来引导幼儿认识区分单双数技能。
a、师:今天还有许多的小动物也想来玩游戏了,看看都有谁?幼:小猴子。师:小猴有几只呢?幼:4只。师:那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师:小鸡有几只呢?幼:5只。师:那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师:现在天上又飞来几只小乌?幼:6只。师:那可以数字几来表示?6来表示,那谁是单数?谁是双数?来看看,这里小猴可以两个两个圈在一起,能找到好朋友的就是双数。像小鸡两个两个圈到一起后,还多出一只小鸡找不到朋友的叫单数。
师:小动物也来参加我们的游戏啦,有哪些小动物呢?单数的小动物找到单数的家,双数的小动物找到双数的家。师上前操作。
b、师小结:我们两个两个找朋友小动物都找到家了。
c、数字宝宝也想来参加我们的游戏,也请你帮数字宝宝送回家,好吗?
请小朋友帮数字宝宝送回家。
3、通过幼儿实际操作更深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a、师:小朋友们,你们每个人椅子边都有一合卡片宝宝,小耳朵听,快快快,快快拿出单数来。小朋友听数拿出卡片来,师:快快快,请你找出双数一,让幼儿再次领会单双数的含义。
4、引导幼儿实际操作
师:今天我们又有一些新的游戏等着大家了,新的游戏都放在后面,请小朋友们有序地操作哦。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总结上面所学区分单双数技能,进一步巩固如何区分单双数。
师:老师现在为小朋友展示最后一个游戏,请小朋友向前操作,幼儿在机前引导幼儿,为单双数数字宝宝打钩。
师:小朋友们认识单双数还能用我们的歌声来表现对吗,来我们唱起来吧!在歌声中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1.本次活动以游戏开始,在游戏中结尾,整个活动贯穿于一系列动静交替的游戏中,并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比较好的掌握了单双数,丰富多样的形式使抽象的数学变得生动,形象,让幼儿更容易接受,更喜欢学习。
2.整个活动条例还是比较清晰。结合幼儿日常生活经验来学习单双数,并运用了观察法,操作法,游戏发,归纳法,特别是操作法的运用,是突破教学重点的一个有效方法,幼儿可以通过自己亲手操作,再加上老师的合理引导。达到了帮助幼儿整理经验,明确概念的目的。
3.幼儿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教具的运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基本能独立完成,在操作中,幼儿能自己动脑筋探索,获得经验,多种智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4.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达成很不理想,第四个大环节,只有极少数幼儿能根据归纳出的单双数规律,准确说出20以内的数字是单数还是双数。直接运用卡片来判断很抽象,幼儿不易掌握。应该还是先要投放学具让幼儿操作。怎样才能让幼儿准确的掌握任意一个数字是单数还是双数?是我下一步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按群数数教案(附教学反思)13
活动目标:
1、探索9的分合,培养幼儿科学的探究意识。
2、引导幼儿用9的分合知识,解决活动中的问题,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3、用适合幼儿的方式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点与难点:
调动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积极性;掌握9的分合。
活动过程:
一、从操作中探索9的分合。
1、师:“今天,老师准备了9个双色的圆片,并且还要和这9个圆片来做游戏呢!大家可要看仔细了。”教师念儿歌并把9个圆片撒在盒盖上,此时,圆片撒在地面上的结果是4个红色的和5个绿色的圆片,教师用数字在板上的记录单上记录结果。
2、撒圆片
(1)教师强调要求:把9个圆片握在手里,同时念儿歌,儿歌念到最后一句时,把圆片轻轻地撒在盒盖上,看看撒出来几个红的和几个绿的,把它记在记录单上;撒一次记一次,记录的结果和撒出的结果要一样,如果撒出一样的结果那就不需要再记录。
(2)幼儿游戏,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提醒幼儿每次都要撒9个圆片,并按要求记录。
二、对照检验,相互交流。
1、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结果,教师在板上的记录单上记录。
2、幼儿对照自己的记录结果,找一找,自己记录单上有没有不同的记录,看一看,一共有几种记录结果。
3、教师出示一张排列有规律的记录单,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和刚才记录过的记录单有什么不同。教师请个别幼儿回答。
4、整齐而又响亮的念一遍排列有规律的分合式。
三、应用。
1、笑脸娃娃捉迷藏
(1)、教师请出9个磁性娃娃笑脸
师:“小朋友,你们真能干,娃娃笑脸都来找我们做游戏了,它要和我们做个《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愿意吗?”幼儿:“愿意”教师把9张笑脸展示在黑板上说:“9张笑脸咪咪笑,一张笑脸在板上,几张笑脸藏起来?”幼儿:“8张笑脸藏起来。”师:“9可以分成1和几?几和几组成9?幼儿:“9可以分成1和8,1和8组成9。”
(2)、用同样方法可请个别孩子回答。
2、游戏《拾花瓣》
师:“春天来了,花园里的花真美啊!你们喜欢吗?”幼儿:“喜欢”
师:“我们一起来唱一首《我的小花园》的歌吧!”师幼齐唱歌曲一遍。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让我们的教室也象小花园一样的美丽呢?”幼儿:“想”师:“你们看,草地上有那么多的花瓣,我们听音乐去拾花瓣吧!”教师讲解拾花瓣和贴花瓣的要求:听音乐去拾花瓣,并且看看花瓣上面的分合式,其中的方框中应该是数字几,就把花瓣贴在相应的花盘里。
第一遍游戏:教师请女孩子去拾花瓣,颜色是黄色的,一次拾一个花瓣。集体检查,及时纠正。
第二遍游戏:教师请男孩子去拾花瓣,颜色是红色的,一次拾一个花瓣。集体检查,及时纠正。
第三遍游戏,教师请全体孩子一起去拾花瓣,一次拾二个花瓣,集体检查并纠正。
四、全体幼儿唱《我的小花园》结束。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进行很顺利,孩子们参与积极性高,兴趣浓厚,能大胆尝试各种操作材料进行操作,也能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记录下结果,活动结束后,我对这次活动进行了反思,提供的材料丰富且易于操作;提供很大的操作平台及思维空间,也不急于告诉孩子们答案,而是让他们在操作中通过对比、讨论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重视活动延伸的指导,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自由操作并作好记录。
整个活动,充分体现孩子的主体作用、教师站在幼儿背后,全体幼儿都能主动去操作、尝试愿学、乐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同时,活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去深深的思考:。在孩子们操作的环节中,当我提示孩子们操作即将告一段落,准备进入下一环节的时候,有位孩子兴致正浓,表示还想玩,但我为了活动按时有序的进行,我用“商量”的语气告诉他:“等会儿再玩”,活动结束后,他果然非认真的再操作,一直把9个圆片的结果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全都记录下来为止。我们都知道,数学活动最主要的是让孩子在操作学习,可每个孩子的能力是不同的,因此,给孩子充分的操作时间还是必要的,反之,就是把抽象的知识强加给孩子,同时也体现不出操作真正的意图。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按群数数教案(附教学反思)14
设计意图: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往往在组织教学时,会感到孩子们的兴趣不高,主动学习的欲望不强。《纲要》中明确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为了创设一个让幼儿的主动探究学习的空间,我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游戏的情境空间,让幼儿在“布置超市”、“购买活动”等一系列操作、游戏活动中主动获得“5的加减法”的有关经验。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加减互逆的关系。
2、能用较完整地语言口编应用题,会正确书写加减法的算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3、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提前告诉幼儿设立贝贝玩具超市,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准备各种玩具。
2、和幼儿一起创设贝贝玩具超市(共分为4块,并贴有不同的与每组幼儿身上颜色相同的即时贴),带有不同数字(圆点)的玩具40个,装玩具的小盒每组5个(上面贴有数字5)。
3、供幼儿记录的记录卡40张(田字格)。
4、每人一个信封,装有硬纸币5个。
5、教师用的大展示板2张(田字格)。
6、泡沫垫20块。
7、幼儿每5人为一组,每组幼儿身上贴不同颜色的即时贴。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与教师一起布置贝贝玩具超市。激发幼儿收拾、整理的愿望。
教师:“今天早上,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玩具,都贴上了价格标牌,现在我们一起把它布置起来好吗”
二、引导幼儿发现5的加法,并请幼儿记录算式。
1、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玩具身上有不同数字的粘贴。
教师:“小朋友看。玩具身上有什么?”引导幼儿发现卡片上的数字和圆点数是相同的。
2、教师提出整理的要求:
※观察每个盒上的大小、数字,引导幼儿了解每个盒里只能放两个玩具,它们身上的数字相加必须等于5。教师举例:先拿一个数字是4的玩具放好,启发幼儿说出再应该拿数字是几的玩具(1)。
※请幼儿观察小盒下面的记录纸,教师边启发幼儿想一想应该怎样写加法算式记录整理结果(41=5),边出示写好的算式。
※请幼儿观察小筐上的即时贴颜色,告诉幼儿负责整理与自己身上即时贴颜色相同的区域。
※看哪组幼儿整理的快,记录的准。
3、幼儿分组记录,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及时记录整理结果,并督促幼儿整理后马上回位子坐好,鼓励整理好的幼儿可互相交流自己的记录结果。
4、全部整理后,与幼儿一起检查整理结果是否正确。
三、请各组幼儿以口编应用题的方法,介绍自己的记录结果。
1、教师以算式的形式在展示板上展示幼儿记录结果。引导幼儿讲讲算式所代表的意思,理解加法交换的规律。
2、鼓励幼儿给玩具超市取个好听的名字。
四、以买玩具的游戏形式学习5的加法。
1、教师:“超市布置好了,我要5元钱去买一个喜欢的玩具(拿出信封里的5元钱),我买了一个4元钱的※※,还剩几元钱?应该怎样记录?”教师出示范例5-4=1
2、请幼儿从小椅子下取出信封,看看里面有几元钱?请幼儿用手里的5元钱到玩具城买喜欢的玩具。
3、提出要求:每人只买一个玩具,并把自己花了多少钱,剩了多少钱也要向老师一样记录下来。
4、请幼儿以口编应用题的方法,介绍自己购买的玩具及记录,老师同样以算式的形式在展示板上展示幼儿记录结果。引导幼儿理解加减互逆的规律。
五、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超市现已成为都市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已被孩子们所熟悉。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首先得到家长的配合,带来各类超市购买的物品,在让幼儿动手布置超市之前,让他们参观超市,孩子们的观察力是丰富的,观察到超市里的货物是分类摆放的,有食品、生活用品、玩具,而且不可以混在一起。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按群数数教案(附教学反思)15
活动目标:
1.能把物体平均分成二分,知道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
2.乐意探索多种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的喜悦。
3.初步了解等分的概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课件、各种图形(心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本袋(每袋8个本)。
教学过程:
1.利用故事引入、随故事内容出示课件。
提问:故事中大黑和小黑为什么会让狐狸大婶帮忙分面包?
(他们要平分面包)结果怎么样?(面包让狐狸大婶骗着吃了,哥俩只剩下一点点面包)
他们是不是两只笨狗熊?假如请你帮忙,你怎样分呢?
2.教师操作,二等分圆形,引出概念二等分。任意对边折。
怎样验证圆形二等分?折好后完全重叠。说明两份一样大。
(课件讲解,实物展示。)
引出概念:把一个图形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就叫图形的二等分。
分出来的一份和原来的相比哪个大?哪个小?幼儿讲述,然后老师演证。
出示两个一样大的半圆形和一个完整的圆形,重叠比较得出结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叫二等分,分后的每一份都比原来的小。
3.教师操作,四等分圆形,引出概念四等分。
两只小熊如果把看到的干面包分成四份,每人吃一份在留一份,怎么分呢?教师用圆形纸操作,说明两次对齐折叠的操作方法。
(课件讲解,实物展示。)
平均分成一样大的四份叫四等分,分后的每一份都比原来的小。
4.出示正方形,引导幼儿思考并操作把正方形进行二等分、四等分。
圆形的面包我们会二等分、四等分了,如果大黑和小黑看到的是方形的饼干,你能帮他们二等分、四等分么?给发图形幼儿操作探索,教师观察指导。提问“你是怎么分的?”幼儿操作后,课件展示各种分法。
5.指导幼儿分组用折叠的方法进行三角形、心形二等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四等分,并观察讲述。
圆形和正方形可以二等分四等分,那么如果我们用长方形、菱形、心形、三角形能不能二等分四等分?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好多材料,小朋友自己动手分分看,要怎样才能把它们进行二等分和四等分,有几种分法?然后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你是怎样分的?
(两组二等分,两组四等分)
谈话后
6.启发指导幼儿用刚刚学习的二等分四等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分本。
生活中很多用品是不能切开、截断分的,椅子截断就不能用了,毛巾剪开就坏了,那这样的物品我们怎么等分呢?可以按物品的数量、物品的重量来进行等分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袋本,(出示准备好的本)想一想按数量怎么等分呢?启发:你手中的本分给两个小朋友,怎么分?每人几个本?你手中的本分给四哥小朋友,怎么分?每人多少个本?
7.抛出问题,结束活动。
如果老师再多给你一个本,请你把都分给三个小朋友,怎么分呢?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节课我们学习三等分。现在跟园长老师们说“再见”。
活动延伸:如果老师给你一杯水,请你把它分成相同的两份或四份,怎样分?如果给你一大碗的面,要把它分成相同的两份或四份,怎样分?
教学反思:折纸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这节课我通过让幼儿把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折成相等两份,四份,再把折好的纸剪一剪,比一比,再拼一拼,让幼儿在折、剪、比、拼这些操作活动中,理解二等分,四等分的概念,真正做到了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不经意地学到了知识,锻炼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按群数数教案(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6.按群计数大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