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教案

2024-04-25 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雷雨》教案(通用1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雷雨》教案 1

  一、学习任务

  1、能力项目

  (1)学会把握戏剧冲突,并体会其集中化、尖锐化的特点。

  (2)学习品味剧本个性化和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以及蕴涵丰富的潜台词。

  (3)学会欣赏戏剧人物形象,多角度、多侧面地了解人物性格、命运及其生产的根源,把握人物性格和戏剧冲突的关系。

  2、语文积累

  (1)了解戏剧常识,识记有关作家、作品等。

  (2)把握外国戏剧的发展脉络,认识莎士比亚。

  (3)把握戏剧特殊的结构方式。

  (4)掌握部分经典台词及附录词语表中本单元词语。

  二、学习建议

  1、抓矛盾。

  戏剧的矛盾冲突主要表现为人物的性格冲突,以及人物对事件的不同观点态度、处理方式等形成的外部冲突。另外,矛盾的发生、发展、激化和解决,形成戏剧的结构。

  2、抓语言。

  戏剧语言又分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戏剧中的人物外形与内心的活动,更富有言外之意——潜台词)。

  3、抓人物。

  鉴赏戏剧始终要围绕戏剧人物、戏剧冲突、戏剧语言三方面来理解分析,而人物是其核心。矛盾冲突是粗线条地理,人物语言是慢慢地品,人物形象则要深入地思。

  4、提倡个性化地解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教法建议

  【抛砖引玉】

  1、初学戏剧,应向同学们介绍一些有关戏剧的基础知识。

  2、《雷雨》是一部现代剧、话剧、多幕剧(四幕)悲剧,反映的是20年代正在酝酿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现实,老师要从历史和文学的角度简介当时的社会现状和社会矛盾。

  3、学生要认真阅读课文下关于《雷雨》前后情节的介绍,把本文与其衔接起来。

  4、戏剧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尖锐而集中的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因此,学习本文要认真把握本文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复杂矛盾,通过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来分析人物心理和人物性格。

  5、戏剧中人物语言常常有潜台词,要认真分析矛盾冲突过程中人物语言的潜台词,便于把握人物个性。

  6、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把握全局,即把大的背景材料(比如社会背景、本文前后的情节背景)向学生作必要的交代后,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逐层分析人物性格和矛盾冲突。特别是对典型化的细节描写进行深入挖掘,这个挖掘的过程,就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过程。

  7、文章应以周朴园这个典型人物为核心,联络情节结构,寻找矛盾发端,挖掘人物性格,归纳文章主旨,学习写作特色。

  【指点迷津】

  1、关于戏剧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我们这里讲的戏剧实际上是剧本,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

  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同种类:

  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如《丝路花雨》);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多幕剧(如《雷雨》);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雷雨》);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如《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毛女》)

  2、本文以雷雨为题的含义

  《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些矛盾的酝酿,激化,在一个天气更阻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最终这个罪恶的大家庭崩溃了。这一切都是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进行的,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3、本文的情节结构

  本文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写三十年后周朴园和侍萍再次相见。这一部分又以侍萍说明自己的身份为界,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主要写他们过去的矛盾。侍萍以叙述别人故事的口吻,诉说自己的悲惨遭遇,揭露周朴园的冷酷;第二层写他们现在的矛盾,通过周朴园认出待萍后态度的变化和侍萍的表现,暴露周朴园的伪善面目。

  第二部分写周朴园与鲁大海父子、侍萍与周萍母子会面,通过周朴园和鲁大海的激烈冲突,提露周朴园贪婪、冷酷的本性,反映了工人阶级的觉醒和反抗斗争。

  4、本文的矛盾冲突

  冲突是戏剧的主要特点之一。课文中出现的四个人之间有交叉的多重矛盾;

  (1)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这是根本利益的冲突。

  (2)周朴园同鲁大海——父与子的矛盾冲突。

  (3)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根本利益的冲突。

  (4)鲁大海与周萍——兄弟之间的矛盾冲突。

  (5)鲁侍萍与周萍——母与子的矛盾冲突。

  (6)资本家的冷酷、虚伪、自私和下层劳动妇女的善良、正直、坚韧两种思想性格的对立冲突。根本性质的冲突。

  5、本文的艺术特点

  (1)个性化的对话语言。

  (2)紧凑集中的戏剧结构。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回顾和穿插的表现手法,把现在的戏剧和过去的戏剧交织起来,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3)用必要的舞台说明更完整地塑造人物,更深刻地表现主题。

  艺术特点部分可贯穿在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中。

  二、学海导航

  【学法指要】

  1、课文前面的舞台说明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又渲染了舞台气氛,烘托了悲剧色彩,同时暗示一场雷雨即将来临。

  2、读下面几句话,回答问题。

  周朴园:(指窗)窗户谁叫打开的?

  鲁侍萍:哦。(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

  周朴园:(看她关好窗户了,忽然觉得她很奇怪)你站一站。

  这段动作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为了推动情节发展。鲁侍萍被赶出周家已三十多年了,从面貌上看,周朴园已认不出来了,但她熟练的动作和变化较慢的背影,却使周朴园觉得似曾相识,所以引起他的追问,推动了情节发展。

  3、读下面的一段话,回答问题。

  周: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①)

  鲁: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大孩子就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②)

  周(汗涔涔地)哦。

  鲁: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鲁:我姓鲁,老爷。

  周:(喘了一口气、沉思地)侍萍,侍萍,对了……你可以打听她的坟在哪儿么?

  鲁:这个现在还活着。

  周(惊)什么?(③)

  ①对周朴园的这番话应如何理解?

  提示:这是周朴园假心假意的赞语,并非赞赏她的贤慧规矩,他是借前面的好话,掩饰其希望了解真相的目的,是周朴园虚伪、圆滑的表现。

  ②鲁侍萍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嘲笑、讽刺周朴园的卑鄙无耻。

  ③周朴园惊愕说明了他什么心态?

  提示:梅小姐还活着,对他是很不愿意知道的消息,这对他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他担心这对他的名誉和地位会构成影响。

  4、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周朴园与鲁侍萍在下节录中简称周鲁)

  周:(惊愕)梅花?①

  鲁: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

  周:(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②

  鲁:我是从前伺侯过老爷的下人。

  周:哦,侍萍!(低声)是你?③

  鲁: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望侍萍,半响。

  周:(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④

  鲁:不是我要来的。

  周:谁指使你来的?⑤

  鲁:(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⑥

  周:(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怨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周:你可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1)①处周朴园惊愕是因为:

  提示:侍萍突然提起那绣在袖襟上的周朴园本人几乎已经忘记的梅花,使周感到意外。

  (2)②处一台词言不达意,表现周的什么心理?

  提示:周的恐慌的心理。

  (3)③处表现周朴园的什么心理和性格?

  提示:表现周朴园害怕丑事外扬于己不利的虚伪。

  (4)④处你来干什么?该如何理解?

  提示:周料定鲁此次来是来者不善,她肯定要有所图,所以才这样发问。

  (5)⑤处周为什么要问谁指使你来的'?

  提示:周对鲁的性格相当了解,他认为鲁此来的背后一定有人出谋策划。表现了周的奸诈多疑的性格。

  对⑥⑦两句台词和舞台说明该怎样理解?

  提示:由悲愤这个潜台词表现出鲁的性格不只是软弱,她对周的所做所为的不满表现了她性格中刚直的一面;她说命说天表现出她对自己的悲惨遭遇的根源尚缺乏足够深刻的认识;她说我没有找你,我认为你早死了,说明侍萍早已看透周这个伪君子的真面目,并对他恨之入骨。

  5、体味本文的潜如词。

  潜台词就是演员所扮演的角色虽然嘴上未说,但心中已想;或嘴上这样说,而心中却那样想;或嘴上已说完,而心中意未尽。潜台词丰富内涵大大扩展了舞台语言艺术的延衍性深广性。它常常借助舞台提示并通过演员心神化一的表演而让人体味、咀嚼。鲁侍萍找女儿来到周家,似曾相识的厅堂布置使她仿佛踏进旧梦,而柜上那张死去的太太的照片使她明白命运确实让她又跨进了三十年前同一个周家的门槛。这时周朴园走出来问她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么?鲁侍萍不由自主地看着他回答,这看着他三字提示,平静的笔底隐含着内心复杂的情感:三十年未见,容颜上还能找到当年的痕迹吗?他还供着我的照片,保留着我当年生活的旧物,他真的还未忘旧情吗?而我现在就站在他的面前,他真的就认不出来了吗?鲁侍萍虽然知道面前就是三十年同她生了两个孩子的周朴园,但她很自持,她没有采取过激的行为举动,她只是似乎身不由已地想在这间房子里呆一会儿,于是几次将要下场又鬼使神差地被话头牵住。当她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时,周朴园却喊住她:你站一站。周朴园觉得她关窗户的动作很眼熟:真像一个人,哦,真像三十年前的侍萍!这时,他内心开始将面前的她与三十年前的她互相比照,忽然生疑,忽又释疑,心驰神荡,心迷神乱,在略带沉思的交谈中使迷雾逐步消散,真相逐渐明朗。动作、口音、生活地点、生活时间、生活秘事,每一次交谈,内心认定的份量愈趋沉重。终于,侍萍情不由已地挑出只有他们两个知道的以丝线梅花补衬衣窟窿的隐私,于是,周朴园徐徐立起,低声地说出哦,侍萍!是你?以上这一段时间中的台词,未曾说出口的心理内容大大超过了舞台上所能耳闻的对白。三十年前的生活经历奇迹般寄殖在短的意外重逢的交谈中。而潜台词的心理脉流时而奔流恣肆,时而受抑阻涩,时而回旋往复,令人心弦震颤,回味无穷。

  6、体味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雷雨》之所以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所塑造的人物性格相当复杂。周朴园除了资本家的冷酷无情,社会上层人物的道貌岸然,儿子面前的庄重严肃以外,他的内心似乎还具有怀旧的温情,他的厅堂里的旧家具,他要找的旧雨衣、旧衬衣,似乎并不全是故作姿态。在他的心灵深处,对美丽、温顺的侍萍还保留了一处思念的角落。尤其是当他在家庭中遇到诸多不如意之事时,他更想逃避到这处角落来寻找慰藉。但周朴园毕竟是周朴园,他的主导性格毕竟与他的阶级地位和资本家的身份一致。所以当侍萍的身份被认定以后,他的几缕温情立即消逝,他立即想以严厉冷漠、安抚软化、金钱兑现等惯用以对付下等人的手法来打发这个他刚才还在深深怀念追思的女人。周朴园心理的变化自有其符合性格内在逻辑的合理性,所以这个人物才不单薄,才真实可信。

  鲁侍萍属于那种外表文静内心刚强的女子。她对周朴园有恨,所以她曾发誓不再走到周家的门。但三十年后的今天鬼使神差她又见到了那个周大少爷时,她竟情不能禁,自不由已地露出了真实的身份,而且她还向周朴园承诺不把这段隐情告诉鲁贵。她在周朴园悠悠怀旧之情面前也不禁有所触动:老爷,你想见一见她么?(望着朴园,泪要涌出。)这似乎又有点软弱。但她毕竟是刚强的女性,他控诉周朴园的罪愆,拒绝周朴园的施舍,使她的主导性格得到了升华。刚强中有软弱,怨恨中有情丝,这些都构成了她性格的复杂性。

  【妙文赏析】

  风筝

  终于做完了作业,一个星期天,又这样的坐了一整天。站起身,活动着手脚,走到窗前仰望天空,发现远处有一点黑影。哦,那是一只高飞的风筝。

  那风筝飘来飘去,在自由地飞翔,在风中出生,在风中成长,被风哺育,被风培养,靠线绳的牵引,它高高地飞翔,去探索那未知的世界。

  忽然间,我觉得自己就是那高飞的风筝,翱翔在广阔的蓝天中。父母殷切的期望,宛如那风总把风筝高高托起那样,希望我能够在那蓝蓝的天空中高高飞翔。老师给我认识,教我待人处事,就像那线绳为风筝指点迷途,带着风筝飞向天空。

  风筝又是不幸的,它就像一只鸟一样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但它又不及鸟儿那样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往来于各处。当风筝高飞于苍穹之中的时候,身后总是有一条长长的线绳束缚着它的创造欲,束缚着它的激情,使它不能自由自在地飞翔。此时,风筝似乎说:放松这紧绷的线绳,让我自由高飞吧!

  天渐黑了,风筝被慢慢地收回去了。唉,它总是要受到牵制的,但它也是幸福的,有人无微不至的呵护。风筝看不见了,一身的疲惫也已经消散,我要继续复习了。

  夜里,我梦见自己变做一只飞翔的风筝,但那是自由的,可以让我展翅高飞,蓝天是属于我的,未来也属于我……

  翱翔在天空上的感觉,真好!

  赏析:这则生活片断十分典型,因为它反映出了学生课业负担沉重这一事实,全国的高三同学大多如此吧。

  可喜的是,这位同学有自已调节的方法,从风筝那里得到启迪——一身的疲惫也已经消散——富有哲理。

  另外,这则短文语言流畅,表意清楚,真实地反映生活感受,难能可贵。

  【思维体操】

  仿照下列句子,再把人生比喻成大海天空,造两个句子。(不超过60字)

  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

  答案提示:

  (参考)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一个骤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朵飘浮的淡淡的白云。

  三、智能显示

  【心中有数】

  学习本文掌握两点:

  1、课文中的矛盾冲突有哪些,在文中是怎样逐层展开的。

  2、根据舞台说明和台词分析人物不同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

  如果考试涉及的话,涉及到第2点的可能性较大。

  【动手动脑】

  系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一系列言行,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对周朴园的评价、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尽管周朴园怀念侍萍,但侍萍的出现毕竟太突然,因此周朴园语无伦次,语多逆理,这是感情激动所致,是可以理解的。

  B、前后判若两人的不同态度,充分揭示了周朴园伪善、丑恶的心理:金钱可以收买人心,可以化解仇恨,可以赎回良心,可以解除威胁,充分显示了他满脑子的拜金主义思想。

  C、周朴园对鲁侍萍仍然一往情深,但几十年的分离,两人都建立了各自的家庭,如果感情用事,必然会使双方家人受到伤害,周朴园的冷酷态度只是表面的,他的内心肯定十分痛苦,由此可以看出周朴园是一个懂感情,重理智,刚强,勇于自我牺牲的人。

  D、周朴园既珍视和侍萍的感情,也热爱自己的家人;为了家人,他苦苦劝解侍萍;为了侍萍,他又不惜拿出五千块帮她解决问题。这充分说明周朴园是一个有血有肉有良心且善于处理家庭事务的人。

  答案提示:B

  《雷雨》教案 2

  课前透视:

  本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激起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深刻体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自然的热情。

  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另外教材又配有两幅直观的插图,利于图文对照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学中应牢牢抓住这两方面的优势,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观察图画,进行图文对照入手,沟通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

  1、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或插图及雷声录音。

  2、有条件的可课布置学生观察雷雨这一自然现象。

  3、收集描写雨景的文章或段落。

  1、课件展示:同学们,你们见过下雨吗?说说你们自己的亲身经历。那么今天课件中又是一场什么样的'雨呢?(出示课件展示雷雨的全过程。)引导学生谈观看的体会,相机板书课题:雷雨

  2、引发想像:教师播放雨前和雨时的两段音像资料(风声、雷声、雨声),启发学生闭目想像。听着这两段录音,你们都想像到了什么?相机出示文中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想像把两段录音和插图进行正确搭配。教师板题。

  (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雷雨可以说是学生记忆中的一个影像。采用多媒体组合的方式,营造了教学氛围,创设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学文情境,把语言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融为一体,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对话平台

  自学

  1、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

  2、学习生字“压、乱、垂、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扩词。教师要注意组织学生进行识字方法的交流,促进学生丰富识字经验。如:用动作记住:“压”垂;用换偏旁记住“虹”等。

  3、利用生字卡片进行同桌互检。也可设计识字游戏巩固生字的认读。如:开火车读、摘果子等。或引导学生找出这个字在文中的那句话,结合文中的句子朗读进行巩固。

  4、小组读课,互相正音,评价。

  5、全班合作读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把课文真正交给学生,组织他们在读中发现,在自学互动中交流识字的方法,丰富识字经验,激发了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进而提高了自主读书的能力。)

  细读

  1、范读,引导学生谈谈听读的感受。启发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进而理清课文记叙的顺序。

  2、学生再读课文,试着把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三个部分划分出来。

  3、图文对照读,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和课文语言的简炼。

  4、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读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同样也是重要方法和手段。坚持以读为本的进行设计,有效地突出了读的目的性、层次性,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多形式和多次数的读书活动中,理清思路,感受语言,体会情感,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和体验。)

  写字

  1、出示“我会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生归类分析字行,说发现。)

  如:“虹、蜘、蛛、蝉”都是虫字旁,书写时要注意“扁口”上宽下窄;“压、逃、越”都是半包围构;“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又要缩短等。

  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的难点字,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重点笔画。

  3、学生临写,同桌交流评价。对照总结之后,再进行书写,写得好的全班展示。

  (由于文章篇幅较短,所以把整课的写字任务安排在这一课时,集中时间和精力。引导观察,分类指导,突出了重点,促进了学生自主写字能力的提高。)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回顾

  1、读写上节课学习的字词。利用生字卡片或课件等形式,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

  2、分段读文,回忆课文内容。

  (字词的掌握、读书的水平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基础。课堂教学要追求创新的同时,更要兼顾的是学生语文基础能力的扎实训练。)

  研读

  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划分的“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三部分内容,进行合作读书。思考:你认为这个部分写得怎么样?结合文中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由。

  2、交流读书感悟的情况;教师相机点拨。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互相提问题。

  如:描写雷雨前的部分“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黑沉沉”写出了什么?能把它去掉吗?为什么?“压”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你认为该怎么读这句话?“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该怎么读才能体现天气骤然变化?

  描写“雷雨中”的部分,为什么用3个“哗”?该怎么读这3个“哗”?

  两个“渐渐地”说明了什么?等等。

  (这一过程,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组内充分交流互动,教师的相机点拨与学生提出问题相结合,在读中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观察的细致,描绘的生动形象。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诵读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练习

  1、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雨越下越大。__越__越__。

  2、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了,()也()了。

  3、照样子写词语:黑沉沉()()()

  拓展

  1、你还读过其他描写下雨的文章或段落吗?把自己收集的材料在组内或全班交流。

  2、观察一个自然现象,写一篇观察日记。

  (促进学生积累,引导观察生活,拓展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语文能力。)

  《雷雨》教案 3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学习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4、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景象变化特征;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品质。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导语:雷雨是夏天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雷雨神奇莫测,十分有趣。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看一场雷雨,好吗?

  2、欣赏多媒体课件,再现课文情境的一幅幅生动逼真的画面。

  3、让学生边听课文录音朗读,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的变化。

  二、创设情境,品词析句,指导朗读。

  1、再现雷雨前的情境。请学生说说雷雨前的景象是怎么样的?

  理解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①“满天”是什么意思?

  ②“压”字说明当时的云层怎么样?黑沉沉的乌云向你直压过来,你感到怎样?

  ③指导朗读这一句。

  理解“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中的.“垂”。(用多媒体帮助理解)

  找出“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中的动词。指导朗读这一句。

  句子对比: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闪电很亮,雷声很响。

  ①对比。“越来越”的意思是一次比一次强。

  ②指导朗读这一句。

  ③用“越……越……”说一句话。

  2、再现雷雨时的情境。请学生说说雷雨时的景象是怎么样的?

  ①师根据生的回答小结:雨急而猛;景物不清;时间不长。

  ②“哗,哗,哗,雨下起来了。”请找出这一句的象声词。

  指导朗读:“哗,哗,哗”的声音,表明雨下得急,下得大,要读得声音重一点,停顿短一点。

  ③句子对比:

  渐渐地,渐渐的,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A:对比。

  B:指导朗读:“渐渐地、渐渐地”,表明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缓有一段时间,要读得稍慢一些。

  C:用“渐渐地”说一句话。

  3、再现雷雨后的情境。

  ①请学生说说雷雨后的景象是怎么样的?

  ②读课文最后一部分。说说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和雷雨前有什么不同?

  说说彩虹有哪几种颜色。

  ③“池塘里水满了”说明了什么?

  ④雨过天晴,万物经过大雨的洗刷,一切变得那么清新。花儿开了,小鸟在枝头唱起歌儿……雨后的景色真美啊!难怪小青蛙也蹲在荷叶上、一动不动地注视着这美丽的世界。

  展开想象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想象:如果你是一只快乐的小青蛙,你能把雨后看见的美景告诉大家吗?蜻蜓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小鸟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把雨前、雨中、雨后的感受表达出来。

  四、作业:

  画一幅你看到的或想象中的“雷雨前”的景象图,并在图下写几句话。

  《雷雨》教案 4

  教学目的:

  1、简介曹禺和他的《雷雨》。

  2、了解戏剧的一般常识,理解舞台说明的作用。

  3、分析《雷雨》(节选)的戏剧冲突,结构布局特点。

  4、体会戏剧中个性化的语言和人物性格。

  5、概括戏剧中揭示的思想主题。

  教学重点:

  戏剧冲突;个性化的语言。

  教学难点:

  个性化的语言(人物思想性格)。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赏析法和练习思考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我国有一剧本的问世,可以用这一个成语来形容。它的问世,就好象是一场暴风骤雨一般,震惊了当时整个的剧坛。从此以后,我国剧坛才有了可以和世界优秀剧本相媲美的话剧作品。这部话剧,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常演不衰,成为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剧目之一。那么这部话剧作品呢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现当代著名剧作家曹禺的著名话剧《雷雨》。(板书课题:雷雨)

  二、简述《雷雨》的有关情况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原籍为湖北潜江,现代著名剧作家。其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雷雨》《日出》是他的代表作。

  作者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自幼曾广泛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喜爱唐传奇、元代戏曲和明清小说,并有机会接触与欣赏中国民族传统戏曲,如京剧、昆曲、河北梆子、唐山落子等。1922年在南开中学读书时,阅读了大量五四以来国内的优秀作品和外国文学、戏剧作品,并参加了北方最早的业余戏剧团体之一的南开新剧团,演出过易卜生、莫里哀、丁西林等作家的作品。1928年秋入南开大学,二年级时又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在这期间认真研读了希腊悲剧家莎士比亚、契诃夫、易卜生等人的`剧作,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第一次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引起了戏剧界的震动。

  三、复习戏剧常识:

  1、戏剧的概念: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2、戏剧的种类:从表现形式看,戏剧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哑剧等;从作品的容量看,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从时代来看,可以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从情节主题来看,戏剧又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从演出场合看,又分为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等。

  3、戏剧的几大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戏剧文学的特色有三:一是适合舞台表演、二是要有戏剧冲突;三是要有鲜明生动的人物对话。)

  4、戏剧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戏剧语言有五个特色:

  一是动作性;

  二是个性表现力;

  三是抒情性;

  四是有潜台词;

  五是动听上口,浅显易懂。

  教师述:那么作为一部话剧作品,我们知道,它具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或者说要素,我们说,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戏剧语言和戏剧冲突。

  [问]:那么这里的戏剧语言又包括哪些内容呢?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问]:那么这里的戏剧冲突又指什么呢?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指人物间的矛盾冲突,更多的体现为人物间的性格冲突。

  四、找出戏剧人物,并分析人物间的关系

  教师述:那么既然讲的是人物间的矛盾冲突,那么我们看看在本篇课文当中出现了哪些主要人物呢?他们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我想请同学们用一张图表的形式来表示一下。

  [学生找,回答,教师板书](内容见后面的板书)

  五、找出矛盾冲突最强烈的部分

  教师述:我们再对这张人物关系图来分析一下,我们看,这篇文章主要围绕了哪一个主要人物来展开矛盾冲突的?(明确:周朴园)那么我再深入地问一句,这个周朴园和哪些具体人物之间具有强烈的矛盾冲突?(明确:鲁侍萍、鲁大海)所以我想如果我们要把节选的这一部分按照矛盾冲突来划分场次的话,我们说,可以划分成几个部分呢?(2个部分:一场写周朴园和鲁侍萍的矛盾冲突;一场写周朴园和鲁大海的矛盾冲突)那么这一节课我们就来赏析其中的第一场。那么在赏析之时,我想请同学们起来分别扮演剧中的两个人物,来体会一下这两个人物之间强烈的矛盾冲突,进而体会人物不同的性格。

  [问]:那么我们选择哪一段来表演更能体现出人物之间强烈的矛盾冲突呢?

  [答]

  [教师明确]:第一场中的第二个层次。

  六、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

  [学生朗读]、[学生点评]

  七、归纳表演技巧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并板书:身份、地位、处境的变化、舞台说明、性格、心理等

  八、学生结合上述表演技巧,再一次表演并点评

  九、听有关这一部分的录音,请学生注意朗读时的重音、停顿、节奏及语气

  (略)

  十、总结全文并布置作业

  表演是一种艺术行为,我们在表演的时候就要根据剧中人物的性格说话、行动,还要加上我们自己的生活积淀和艺术修养。

  所以,我们可以结合了上述的表演技巧,课后试着去排演周朴园和鲁大海之间的一段矛盾冲突。这就是我们这一堂课留给大家的作业。

  《雷雨》教案 5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雨前、雨中、雨后的自然景象,培养按顺序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2、练习用“渐渐”、“越,越”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上课之前老师请大家听一组声音,(课件播放雷雨中的声音)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呀?(雷雨)对,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第15课:雷雨(板书课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的?(生答,师板书:雨前雨中雨后)那这节课我们的学习任务是什么呢?谁来帮老师说说?

  二、听声音判断,指导看图

  想不想听听雷雨前和雷雨后的声音呀?

  (想!)那好,请大家闭上眼睛,老师要考考你们的听力,看看你们能不能听出来老师先播放什么声音再播放什么声音?(先播放雨后部分,再播放雨前部分)

  想看看这三幅美丽的图吗?(分别出示雨前、雨中和雨后的画面)大自然真神奇啊!雷雨前和雷雨后的变化真大你最喜欢哪个画面的景象呢?请你说一说(说喜欢的画面)。

  三、理解课文内容(根据大部分学生的喜好来决定先学哪一部分,引导一个部分,放手另两个部分的内容)

  方案一:(先学雷雨后部分)

  (一)学习雷雨后部分

  过渡语:(指名说喜欢的画面)这么多人喜欢雷雨后的景象,那我们赶快去感受一下雨后的景象吧!(放雨后景象)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景象?

  生1:太阳露出了大红脸。

  生2:小鸟在树枝上唱歌跳舞。

  生3:天空出现了一座弯弯的彩虹。

  师:雨后的'景物真是太美了,课文是怎样写的呢?赶快去读一读课文吧,并用笔圈出雨后的景物。

  (生读课文,圈画词语,教师指导)(课件雨后课文)

  1、学完了吗?雨后写了哪些景物了?你最喜欢的是什么景物呢?

  2、交流自读自悟情况,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相机点拨。

  回答到蝉叫了,青蛙也叫起来了时,问:蝉在叫什么?青蛙在叫什么?回答到喜欢“一条彩虹挂在天空”时,问:有关“彩虹”你还知道哪些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雨后的景色写得多好啊!喜欢读吗?带着你们的喜爱只情自己练习把这部分读一读吧,呆会老师请你们来读。(自由读,指名读,评议,再读)

  3、师、:同学们,假如你就是一只蜘蛛,蝉或者其他小动物,雨过天晴后是怎样出来活动的?谁想演一演?

  生1:我是一只蝉,雨停了,我跳上树头欢快地歌唱。

  生2:我是一只小青蛙,雨停了,我—“扑通”一声跳到荷叶上边唱歌边跳舞。

  生3:我是一只蜘蛛,雨停了,我——爬到网上玩蹦蹦床。

  同学们,雨停后,还有哪些动物也出来活动了呢?请大家站起来,选好你要表演的动物,表演出它的动作和声音。(全班表演)

  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雷雨后这一部分课文内容,是怎么学习的?先看图,读一读课文;再画一画;接着说一说;最后再演一演。

  出示课件:学习方法(见上)

  (二)学习雷雨前和雨中部分

  过渡:下面我们就按刚才的学习方法在小组里合作学习雷雨前和雷雨中部分

  1、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你读懂了哪一部分的内容了?你能通过读的方式来表现你对课文的理解吗?

  3、交流要点:

  A、雨前部分:当汇报到“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时,相机指导学生比较句子:

  (1)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叫。

  (2)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问:

  哪个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

  (第二句说明了一丝风也没有,天气闷热。)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追问:这句话你觉得哪个字写得特别好?“垂”字。

  和哪个字意思相近,掉、落。为什么要用“垂”?因为蜘蛛是顺着一根丝逃走的,所以用垂。“逃”字可以看出蜘蛛是很快跑掉了。)

  汇报到:“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追问:“越来越”说明什么?说明一次比一次强烈,那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天气的变化?指名读。

  相机指导比较句子:(点课件)

  (1)闪电亮,雷声响。

  (2)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这两个句子哪个写得好?为什么?

  (第二句好,第2句写出了闪电、雷声的变化,说明了电闪、雷鸣在不断加剧。)

  你会用“越,越”来说一个句子吗?指导造句。

  3、指导朗读

  快要下雷雨了,空气闷得不得了,老师想听听你们的朗读,看你们能不能把这中闷热的感觉读出来?谁愿意来读一读这一部分的内容?你们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读一读这一部分课文?好,我们现在就采用打擂的方式来比一比。同学们还可以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指读,评价,再读。

  B、雷雨中部分

  能通过提问题的方式来考考大家吗?

  问题:(如)

  a、为什么第4小节连用了三个“哗,哗,哗”?该怎么读这三个“哗”?(雨下得大而且急)(读的语气要重一点,停顿得短一点。)

  b、为什么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雨太大了,隔着雨帘,树和房子都看不清了)

  c、为什么连用了两个“渐渐地”?(雨和雷声是慢慢地变小的)

  看课件: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屏幕,雨是怎样变化的?

  相机指导用“渐渐”进行说话练习。师:板书“渐”字,边讲述:“渐”字古时候是“浸染”的意思,跟水有关,所以用三点水,这里的“渐渐地”可以换成什么词?(慢慢地)请大家读一读课文里的这句话,(课件出示)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也小了。谁能给这个句子中的“渐渐地”换个位置,但是意思不能变。出示:雷声渐渐地小了,雨声也渐渐地小了

  从刚才从大家提的问题和回答的情况可以看出同学们学得很不错,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部分,好吗?老师和大家一起读,根据老师提的问题,大家读出雷雨的变化,雨刚下的时候既大又急,接着,越下越——大!渐渐地,又变——小了。师:雨是怎么样地下起来的?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看见了什么?渐渐地,渐渐地。

  4、读课文,背诵课文。

  同学们,本文的作者通过自己的仔细观察,用优美的语言告诉了我们大自然的神奇。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最喜欢的地方背出来吗?那好,大家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加上自己的动作,看谁背得最好!大家准备一会吧!(自由准备)指名背课文。

  5、总结课文,课外延伸。说一说:春雨、秋雨、夏雨是什么样的?

  《雷雨》教案 6

  【教学目标及训练重点】

  1、识记理解“涔涔”“郁热”“昧心”等词语及文学常识。

  2、了解作品丰富多彩而又富有个性化的语言特点。

  3、体会戏剧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曲折的情节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作者作品简介。

  2、分角色朗读。

  3、理解课文节选部分的矛盾冲突。

  4、课堂讨论:周朴园爱鲁侍萍吗?

  一、导入

  简介作者及《雷雨》的`大致情节。

  二、速读

  理清人物关系及矛盾冲突。

  填图练习

  三、讨论

  课后练习二:主要矛盾冲突是什么?为什么?

  四、课堂活动:辩论

  正方:一二组——周朴园爱鲁侍萍

  反方:三四组——周朴园不爱鲁侍萍

  [通过辩论,疏通“重逢”一节的情节脉胳,赏析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总结要点:

  1、周朴园曾经喜欢过,甚至爱过

  2、他始乱终弃的原因(性格特点、阶级特性)

  3、周朴园的人物性格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三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阅读赏析“斗争”一场。

  2、归纳人物性格及主题。

  3、课堂练习。

  一、阅读赏析“斗争”一场

  讨论

  1、周朴园有没有顾父子之情,为什么不顾?

  2、剧中通过鲁大海的话交代了什么?

  3、侍萍为什么不认儿子周萍?

  二、讨论总结人物性格

  1、周朴园: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虚伪的反动资本家。

  2、鲁侍萍:

  3、学生自己归纳鲁大海的人物性格。

  三、讨论

  剧本为什么以“雷雨”为题?

  《雷雨》教案 7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每段每句的意思,弄清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和能力。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雷雨吗?你见过的雷雨都有些什么特点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5课《雷雨》(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先请同学们一起听电脑老师读一遍课文,边听边仔细观察,注意屏幕上有些什么变化。

  2、刚刚老师请同学们听了一遍课文,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幅画,认真听清楚电脑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

  a、哪幅画是雷雨前的情景,雷雨前的情景是怎样的?

  b、哪幅画是雷雨时的情景,雷雨时的情景是怎样的?

  c、第三幅画与另外两幅画有什么不同,少了什么,多了什么?

  请同学们带着这三个问题来自学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老师请小朋友上来指一指,哪幅图是讲雷雨前的情景,你能把雷雨前的情景讲一下吗?

  哪几个小节是写第一幅图的?

  三、细读课文,理解词句

  1、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下雷雨前,请一个小朋友把第一至第三段朗读一下。

  a、雷雨前,天空中都有些什么?(板书:乌云、大风、雷电)

  b、乌云是什么样的?(板书:满天、黑沉沉)

  c、一开始有没有大风?从书上哪句话可以看出来?那么大风是怎么来的?(抓住“忽然”一词)

  d、蝉怎么样了?(板书:不叫)

  e、树上的一只蜘蛛又怎样了?(板书:垂、逃)

  f、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说明什么?

  g、指导朗读。

  2、我们现在再来看看雷雨时的情景,请一个小朋友把四、五、六段读一下。

  a、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雨下得非常大?为什么?(板书:雷声)

  b、第六段中连用了两个“渐渐地”说明了什么?现在还有没有雷声了?这雷声是怎样的?(板书:雷声)

  c、指导朗读。这三段中“哗哗哗”和“渐渐地”中间都是逗号,“哗哗哗”表明雨急雨大,要读得重些,停顿短些,“渐渐地”要读得由重到轻,稍慢些,读出雷声、雨声的变化。

  3、最后,我们来看一下雷雨后的情景,请一个小朋友把七、八段朗读一下。

  a、是什么原因使天亮起来了?

  b、刚刚下了一场雨,而且下得很大,雷雨把空气中的灰尘都洗刷干净了,还带走了空气中的.热量,所以空气中格外清新。请小朋友们来解释一下“迎面”、“扑”的意思。

  c、这时天空中出现了什么?(板书:太阳、彩虹)

  d、第八段中的哪两句话与前文有联系?(板书:又叫、坐在网上)

  与前文哪些内容有联系?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的?

  e、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刚下的这场雨很大?

  f、指导朗读。我们先来听一下电脑老师是怎么读的?

  四、总结全文

  刚才我们一起学了《雷雨》这一课,掌握了有关雷雨的一些自然知识,知道了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景色变化,这篇课文顺序清楚,而且联系紧密。

  五、朗读全文,深入理解

  《雷雨》教案 8

  教学目标:

  1、知道雷电形成的原理过程,明确雷雨天气的危害,树立防雷电的安全意识。

  2、通过调查和收集资料,了解好掌握预防雷击的方法好技能。

  3、初步掌握遭遇雷击之后的紧急治疗方法和应急措施。

  教材分析:

  引言部分指出了雷电的危害,同时揭示了本课要了解的内容和重点的教学任务。主体部分共设不友好的来访者和避开雷电防雷击两个主题。

  教学重点:

  雷电形成的原理过程,明确雷雨天气的危害,树立防雷电的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

  遭遇雷击之后的紧急治疗方法和应急措施。

  教学过程:

  一、认识雷电

  1、教师为学生播放一段雷雨季节电闪雷鸣的视频资料,提问:‘这是什么现象?经历过这种天气吗?当时有什么感受?”

  2、学生根据生活体验交流对雷电的认识。

  3、教师引导:“雷电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在我们生活中就经常会遇到雷雨天气。你知道雷电是怎样形成的吗?”

  4、学生先就自己了解的相关知识介绍,然后教师结合教材介绍进行补充。可以利用电发生器等科学试验器材为学生演示一下雷电产生的原理。

  二、正确认识雷电的危害

  1、教师引言:“雷电发生时的温度高达2000℃,大家想象一下,这样的温度会产生怎的危险?

  2、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交流雷电的危害。

  3、教师小结:“云层能积聚大量正电荷,而地球是导体,本身积聚负电荷,从而使得云层与云层之间、云层与地面之间形成很高的电势差,几百万伏到几亿伏,因而产生的电流就十分强大,达到几万安至十几万安,形成高热和强光,会造成巨大破坏,能使人立即死亡。

  如果通过树木、建筑物,巨大的热量和空气的振动都会使它们受到严重的破坏。”

  4、根据真实案例体会雷电的危害。

  (1)了解教材“真实再现”的案例,教师提问:“这样的严重后果你想到过吗?当我们遇到雷雨天气的时候,你想到会有这样的危险发生吗?”

  (2)学生交流对这一事件的认识,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雷电灾害的了解和认识。

  (3)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雷击事件案例,帮助学生更全面、明确地认识雷电,重视雷电的危害。

  三、整理资料

  1、教师指导学生将收集的.资料和通过学习了解的雷电危害进行整理。

  2、学生交流收获。

  四、野外预防雷击

  1、教师引言:‘当我们上学、放学的时候,外出游玩的时候遇到雷雨天气是常有的事情,那么如果在外遇到雷雨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2、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了解的相关知识进行交流,教师结合教材相关资料进行补充。

  (l)避雷、避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2)使用雨具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3)留意自己的衣着有没有容易导致危险的物品。

  (4)避免使用电子产品。

  (5)不进行危险活动。

  五、家庭防雷电措施

  1、教师出示一组居家生活中的防雷电图片,让学生判断其正确与否,并说明理由教师给予分析和补充。

  2、教师启发:“我们在雷雨天气应该注意防雷击,那么在平时没有出现雷电天气的时候,又该怎样预防雷电呢?”

  3、学生交流日常生活中的防雷电措施,教师补充,如安装避雷针等。

  六、雷击后的救护

  1、师:“雷电的危害是巨大的,我们平时一定要加倍小心。不过如果有人不幸遭遇雷电伤害,我们千万不要慌张,也不要犹豫不决耽误救治的时间,学习正确的施救方式可以让我们及时帮助遭遇雷击的患者摆脱生命危险。”

  教师播放对遭遇雷击者的紧急救护视频,并结合视频进行救护方法的讲解。

  2、学生分组进行救护技能的训练。

  《雷雨》教案 9

  教学目标

  学会揣摩戏剧语言,初步了解人物复杂个性。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从文本语言情境进入人物内心世界,感受周朴园形象。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构建对戏剧语言的个性化解读?

  教学方法

  朗读、设问、点拨、讨论。

  教学媒体

  powerpoint课件。

  教学准备

  课前发下阅读补充资料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言

  1、播放视频资料《雷雨》结局片断(1分30秒)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2、上世纪三十年代,年仅23岁的曹禺先生在清华读书时创作的四幕剧《雷雨》,为我们留下了这么一个悲剧结局:一个雷雨之夜,三个爱恨交织,有着美好未来的年轻人同时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这出悲剧是和一个人分不开的,它就是剧中的主角──周朴园。

  3、出示周朴园有关图片──选取3、4位学生谈初读对周朴园的印象(生1答:残酷、狡猾。生2答:虚伪、阴险。生3答:有文化、挺传统的,旧式知识分子。生4答:感情不专一。)以此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4、同学们眼中的周朴园显然都不同,其实周朴园在文学界也是倍受争议的人物,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来探究:周朴园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投影)

  二、教学过程

  1、提供鉴赏人物视角引出黑格尔名言:

  “在戏剧中,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语言,戏剧人物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实现。”──黑格尔《美学》(投影)

  黑格尔显然要告诉我们:对一个剧本而言,语言是剧本的第一要素。抓住了人物的语言,等于抓住了人物的灵魂。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课文节选的第一场戏──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认中的语言入手,来把握周朴园的复杂个性。

  2、进入具体语言情境:

  情境一:

  朴:沉思无锡?嗯,无锡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

  鲁: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

  朴: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

  鲁: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

  朴: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远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十多岁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在无锡呢。

  鲁:老爷是那个地方的人?

  朴:嗯,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

  鲁:哦,好地方。

  解读步骤:

  ⑴让学生体验“我们”在表意上的作用(暗示两人有过不寻常的关系)

  ⑵通过贯穿全戏的时间概念“三十年前”(让学生找出第一场戏中“三十年前”共出现12次)来深入了解周、鲁两人特殊的关系。教师提供材料

  周朴园──某煤矿公司董事长,五十五岁。

  周繁漪──其妻,三十五岁。

  周萍──其前妻鲁侍萍生子,年二十八。

  周冲──繁漪生子,年十七。

  鲁贵──周宅仆人,年四十八。

  鲁侍萍──其前妻,某校女佣,年四十七。

  鲁大海──侍萍与前夫周朴园之子,煤矿工人,年二十七。

  鲁四凤──鲁贵与侍萍之女,年十八,周家使女。

  这是曹禺在序幕中明确写出的人物关系表,教师问:从这表中你能看出什么奥妙吗?

  明确:鲁侍萍被周家赶走是发生在27年前。

  教师问:那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30年前,难道是作者记错了吗?

  教师再提供解读视角:凡是你不想记忆的东西,你总是会忘记的。(奥地利)弗洛伊德(投影)

  (提示学生可用心理学分析法来说明周、鲁确实存在过真实的爱情。因为对他们而言,27年前是一个悲惨的时刻,根据弗洛伊德的推论,他俩潜意识里都记住的是30──27之间的三年幸福生活,所以他们对话中反复出现的是“三十年前”这个时间概念,并不是作者记错了,而是更逼真了人物的心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语言的高超。)

  ⑶在明确周、鲁有过刻骨铭心的爱情时,生自然明了“无锡为什么是个好地方”的“好”是有着特定内涵的,对周、鲁来说,无锡,正是这段美好生活的见证。

  ⑷教师:可是,这段甜蜜的爱情没能维持多久,因为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而导致两人分手,是什么事呢?

  (师生共同回顾有关剧情。)

  过渡到情境二:

  鲁:哭?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解读步骤:

  ⑴请一位女生读屏幕上鲁的第一段话,请男生点评,教师指导。

  ⑵教师事先把两个你们改成你,让生找出课文与老师给的文字的不同。

  ⑶生找到后,让生体验“你们”与“你”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感受。(明确:“你们”暗示了赶鲁侍萍走不仅有周朴园,更主要的是周家)

  ⑷请生联系上下文语境,体会鲁侍萍复杂的心情。(鲁、周都是封建婚姻制度的牺牲品,两人的相爱也是真实的;鲁对周有怨恨,但更主要的是恨周的软弱)

  ⑸教师提供相关材料:

  “鲁侍萍被周家赶走,周朴园是不情愿的,但在“父母之命、媒约之言”不可违的时代,他又是没有办法阻止的。何况在赶走之前,周家始终未让他与鲁侍萍见上一面。”

  ──曹禺《雷雨》创作回顾

  教师点拨:故事发生在30年前,即文中的“光绪20年1894年”,在清末封建社会里,青年男女自由恋爱是不被传统认可的。再看周朴园30年前的处境,他也不过20多岁的小伙子,在上面还有老头子、老太太、大家庭,他也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所以,“你们”一词传递出来当时抛弃鲁的不只是周,更主要的是封建大家庭。

  ⑹教师提问:“何况在赶走之前,周家始终未让他与鲁侍萍见上一面。”作者的补充很重要,那么,当周朴园后来得知侍萍被赶走,有没有行动呢?(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我看见她河边上的衣服,里面有她的绝命书。”这句话,想象周朴园当时沿着河失魂落魄地发疯一般地寻找,感受周朴园内心极度痛苦状)

  《雷雨》教案 10

  一、教学要求:

  1、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云、电、风、雨等自然现象,了解鸡鸭不同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情趣。

  2、学会两种新笔画(学会六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正确书写。

  3、在识字中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并在反复对照图文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观察潜力和思维潜力。

  二、教学重点:

  本课"云、电、风、雨、天、乌"这六个生字的音形义。

  三、教

  1、新笔画"。

  2、“雨、乌、风”的写法。

  四、教具准备:

  录音机、彩图、自制的生字卡片。

  五、教学时间: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指导看图。

  1、小朋友,这天我们要学习看图读拼音识字第8课雷雨。

  2、先请大家看看图,仔细地听一听。(出示彩图,并放录音)

  3、你看到些什么?听到了哪些声音呢?(看到了乌云、闪电、雨点、池塘、小鸡、小鸭、荷花)(听到了雷声、雨声、风声)

  4、小朋友看得很好,听得很认真,这些都是雷雨时的情景。(老师作形象描述)雷雨到来时,黑沉沉的乌云布满了天空,电光闪闪,雷声隆隆,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小鸡吓得躲在石头旁叽叽叽地叫着,小鸭在池塘里快乐地歌唱,好像在说:"下雨了!下雨了!"

  二、学习纯拼音句群。

  1、小朋友,书上有一首儿歌,生动地写出了雷雨时的情景,你们想不想读一读?(想),请小朋友打开书,翻到46页,自己小声地读一读纯拼音句群,要求读准字音,边读还要边想,句群写了什么资料呢?(学生自读,老师巡视指导)

  2、此刻我请两个同学来读读句群,其它小朋友听一听,他们的字音读准了吗?(二人读完后,众人评议)

  3、老师来提点意见,小朋友朗读时不仅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词儿连读,下面请小朋友跟着老师读。

  4、老师评价,并对读错的地方加以纠正。

  三、学习"云、电、风、雨"四个字。

  1、读了句群,你们明白雷雨的时候,满天都是什么吗?(乌云)

  2、请小朋友把音节直呼三遍。(出示:wūyún)

  3、这个字就是乌云的云字,请大家读一读。出示"云"的生字卡片)

  4、云是几笔写成呢?请看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板书:云)"云"字有几笔?那里有个新笔画,我来教你们写。先由竖中线起笔写一撇,在横中线上写上折,它的名称叫撇折。请小朋友书书空。那么,撇折是几笔写成的呢?(一笔)(板书:)

  5、我们会写撇折了,谁来给云字书空?我们都来试一试。

  6、天空中除了有乌云,平时小朋友还看到什么云?(白云、红云、火烧云)

  7、请小朋友再看看图,大雨来临时,天空中不仅仅布满了乌云,还有什么呢?(闪电)我们一起读读音节?(出示:shǎndiàn)

  8、这就是闪电的电字,小朋友齐读三遍。出示"电"字的生字卡片)

  9、"电"字首先写一个什么字呢?(曰字),这个曰字要写得扁扁的.,然后写上竖弯钩,那么,你们用什么办法记住电字呢?(曰加)(板书:电)

  10、除了闪电,你们还能给电组词吗?(开火车组词)

  11、你能用电字组成的词说一句话吗?(自由说)

  12、小朋友,电和我们的生活系系相关,有了电多方便啊!因此小朋友平时要注意节约用电,同时电也是很危险的,你们可不能随便用手去触摸带电的东西。

  13、课间休息。

  14、谁来回忆一下句群中写乌云怎样样呢?(满天)电光怎样样呢?(闪),请大家把第一句再读一读。

  15、这时候,风怎样样呢?(呼呼地刮着)什么风才会有声音?(大风)因为风很大,所以把大颗大颗的雨点都吹斜了。请小朋友读读章节(出示:fēnghūhū)

  16、这就是风字,小朋友要读准后鼻音。出示"风"字的生字卡片)

  17、风字怎样写呢?先写一撇,再写横折弯钩,在里面写上撇和点。(板书:风)请大家在桌上写两个风字。

  18、风字的第二笔是什么?(横折弯钩)还有哪个字的第二笔是横折弯钩呢?(九字)

  19、小朋友比较一下,它们的写法相同吗?(不同,风字的弯钩要短一些,九字的弯钩要长一些)

  20、小朋友,乌云满天,电光闪闪,风呼呼,立刻会出现什么情景?(雨哗哗)(出示:yǔhuāhuā)这就是雨字,小朋友齐读三遍。(出示雨字的生字卡片)

  21、此刻老师教你们书写雨字,先写横,再写竖,横折钩,在竖中线上写一竖,最后在里边写四点,先写左边两点,再写右边两点,这四点要上下对齐。(板书:雨)

  22、小朋友数一数,雨字一共有几笔?(八笔)你们看看,里面的四点像什么呀?(飘落的雨点)

  23、你能编个儿歌记住雨字吗?(学生动脑筋自己编)

  24、那么,谁来告诉我,雷雨时,风怎样样呢?雨怎样样呢?(风呼呼,雨哗哗)

  25、风呼呼,雨哗哗要怎样读才让人感到风很大,雨越下越大呢?谁来试一试?全班同学把一、二行连起来读一读。

  26、小朋友,云、电、风都是雷雨时的几种自然现象,那么,这时候小鸡和小鸭各有什么不同表现呢?请看句群的三、四行。请小朋友跟着我读。

  27、小鸡被吓住了,说明它心里怎样样?(害怕,不喜欢下雨)那么它叽叽的叫声就应怎样读?(又快又急)个别读,群众读。

  28、小鸭子十分高兴,它嗄嗄的叫声要读得怎样?(响亮)个别读,群众读。

  29、男同学读一、二行,女同学读三、四行,有感情地朗读纯拼音句群。

  四、书写"云、电、风、雨"四个生字。

  1、每个生字带拼音写四个。(老师巡视指导)

  2、写出"云、电、风、雨"的笔顺。

  五、师总结,下课。(发散:雷雨时你还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雷雨》教案 11

  一、导入新课。

  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则谜语,我们一起来猜一猜。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第18《雷雨》。哪位孩子来读读课题。生:雷雨(声音很小)

  师:雷雨一般的都特别的大,谁再来读读?生:雷雨(这一回声音很大。)师:大家一起读。

  二、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师: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课文中的生字宝宝迫不及待地想和大家交朋友,能认识识他们吗?

  生:读词语。

  师:同学们的识字能力可真强,我相信大家的课文也一定读得特别好!这篇课文写得得非常的美,请大家大声地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雷雨的什么顺序来写的。

  生:读书。

  师:大家读得可真认真,谁来说说?

  生:课文是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写的。———板书

  师:你看真棒!谁再来说说课文哪几自然段写雨前,哪几自然段写雨中,哪几自然然段写雨后呢?

  生:(先思考后,再举手回答)课文1、2、3自然段写雨前,4、5、6自然段写雨中,中,7、8自然段写雨后。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认为第六自然写的是雨后,师:好,我们来看看第六自然段,“渐渐的,渐渐的,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了。”想想这时还在下雨吗?

  生:课文中只是写雨小了,并不是说雨停了,所以应该说是雨中的。

  师:非常棒,现在,教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去欣赏这场美丽的雷雨。

  三、再读课文,感受变化。

  (一)雷雨前。

  师:(出示雷雨前奏的课件)大家看,说说你看见了什么?

  生:我看见了天上有很多的乌云。

  师:课文中又是怎样描写的呢?谁来读读?

  生:(读课文)

  师:课文中哪个字最能表现乌云的多呢?

  生:满天的"满"字

  师:大家想想,这么多的乌云向你压下来,你有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很闷。

  师;带着这种感觉,你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但没有读出压下的感觉.)

  师:我感觉你的乌云还在天上飘呢?来我们大家一起做做压的动作。

  师:大家看,我这样做是在"压"吗?

  生:不是的,你没有用劲,往下压的时候要用劲。师:那你来用劲地往下压。(生做动作)好,那你再来读读这句话。(生读课文,把压字读得很重。)

  师:呵,这次乌云压到老师的头顶了。我们全班一起读。

  师:这次,老师感觉到满天的乌云都压下来了。同学们,夏天天气特别地热,又没没有风,你感觉怎么样。

  生:感觉不舒服,很难受。

  师:是呀,连最爱唱歌的蝉也是一声也不叫。蜘蛛从网上逃走了。

  师:(出示蜘蛛从网上垂下来的动画)同学们看这就是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大家想想蜘蛛会爬呀,它为什么不爬呢?

  生:爬下来太慢了。垂下来快一些。

  师:蜘蛛为什么要逃的那么快呢?

  生:因为蜘蛛心里很害怕。

  师:(出示课件)大家看,天气变了。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见了闪电。

  师:你们说得真好,现在大家都是雷公公啦,我们再来读读第1至3自然段。

  师:大家读得真好,谁能用越—越——说词语。

  生:越来越好。

  生;越长越高。生:越来越黑

  师:同学们说得真多,老师也想说几个了,同学们现在坐得越来越端正,举手越来越积极,表现越来越棒。

  (二)雷雨中师:(出示雷雨中的课件)雨终于下起来了,谁来学学雨的声音。

  生:沙、沙、沙

  师:这是小雨的声音。

  生:哗、哗、哗

  师:这真是一场大雨。刚才那么热,现在下雨了,大家高兴吗?让我们一起高兴地读

  4、

  5、6自然段。

  师:课文中哪儿写了雨很大呢?

  生:雨越下越大

  生: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呀都看不清了,师:同学们,你们平时都见过大雨吗/谁来说说你眼中的.大雨是什么样的?

  生;我看见地下的水像小河。

  生:我看见地上冒出了很大的水泡。

  师:这么大的雷雨,下了一会儿,就变小了,是一下子变小的吗?

  生:不是的,是慢慢变小的。

  师:课文中哪个词语是讲慢慢的呢。

  生:渐渐的。渐渐的

  师:课文连用了两个渐渐的,说明雨是慢慢变小的。

  师:我们一起来读第六自然段。读这一段还要注意,要把声音读轻一些。

  (三)雷雨后。

  师;一场雷雨就这样结束了,推开窗户,不仅有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还有许多美丽的的景象呢!下面请大家读读

  7、8自然段,看看课文写了雷雨后的哪些景象?

  师:请大家拿出笔,把雷雨后的景象在书上画出来。

  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生:雷雨后,天亮了。

  师;是呀,雷雨前是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生:太阳出来了。

  师:是呀,天晴了。

  生;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师;在这句话中有个字用得特别好。

  生:挂

  师:为什么说挂字用得特别好呢?

  师:同学们我们来观察一下彩虹,看一看彩虹是什么样子?

  生:彩虹是五颜六色的。

  师:这是彩虹的颜色,那彩虹是什么形状的呢?

  生:是弯弯的。

  生:哦,我知道了,就像天空中钉了一颗钉子,彩虹被挂上去了。

  师:对呀,彩虹就像是一幅美丽的画被高高地挂在天空。美吗?

  生:美。

  师: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这句话。

  生:读

  师:我们继续来说,还发现了雨后的什么?

  生:蜘蛛又坐在网上了。

  师;刚才蜘蛛不是逃走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生;因为雨停了。没有风了。

  师:那蜘蛛还害怕吗?

  生:不害怕。

  师:网是蜘蛛的家呀,刚才在外面跑累了的蜘蛛回到家里,感觉怎么样?

  生:很舒服。

  师:课文中哪个字最能表现蜘蛛的舒服呢?

  生:(恍然大悟)坐字。

  师:现在我们都是小蜘蛛,一起来舒服地读这句话。

  生:雨后,蝉叫了。

  师:雨前,蝉是一声也不叫,现在却快乐地唱起了歌,还有一种小动物也快乐地唱着歌,是谁呀?

  生:青蛙也叫了。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说这么多的美景,教师也把雨后的美景带来了。(出示课件件)一场雷雨洗去了夏日的炎热,带来了清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聆听着阵阵蝉鸣蛙叫,你的心情怎样?

  生:很舒服。

  生:很舒坦。

  生:很快乐。

  师:如果你是一只快乐的小青蛙,你能把雨后看见的美景告诉大家吗?

  四、总结全文,体会作者观察的仔细。

  师: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幅永远也读不完的书。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发现更多的秘密。不过,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感受到,你们愿意做个细心的孩子吗?现在,我们再读读课文,再一次感受这雷雨的变化。(学生齐读)

  五、作业

  1、选择文中你喜欢的一个景色,画一画。

  2、做个细心的孩子,把一天的天气观察到的记录下来,写成观察日记吧。

  《雷雨》教案 1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2.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3.阅读《新语文主题阅读》中的《大自然的语言》和《走进大自然》,通过朗读了解大自然的八种语言。

  4、能通过朗读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图文结合感受雨前、雨中和雨后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

  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读中感悟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了解了这么多大自然的语言,那你们有没有听过大自然的交响曲——雷雨呢?请闭上眼睛听这场雷雨。(播放课件)

  2.师:听到这场雷雨,你们想到了哪些词语?。

  3.过渡:同学们,夏日炎炎,骄阳似火,一阵雷雨,送来清凉,声声蝉鸣,阵阵蛙叫,一群孩子,尽情玩耍!雷雨给夏天带来了无限乐趣!想不想到雨中走一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大自然,聆听大自然的交响曲——雷雨!(点出课题)

  4.板书课题。

  二、学习字词

  昨天学习了文中的生字词,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1、字词检查(课件出示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

  3、表演读“乱摆 压下来 垂下来“

  4、指导写“垂“字

  三、复习课文内容

  1、还记得这三幅画面吗?(课件出示三幅图)

  2、谁来说一说这三幅图展现的是什么?

  3师小结:这三幅画面展现的就是雷雨的发展变化的过程。

  (教师板书:雨前 雨中 雨后)

  4师:还记得哪几个自然段写雨前,哪几个自然段写雨中,哪几个自然段写雨后吗?

  5读课文:师:我们再读一读这不同的场面,初步感受一下雷雨的变化过程。

  四、学习雨前段落

  过渡: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雷雨前的情境。

  出示阅读提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找一找课文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并用铅笔把词语画出来。

  1、第一自然段

  (1)乌云是怎样的? 从满天能够看出云怎么样? 你又能从黑沉沉这个词语体会到什么?压下来是怎样的感觉?

  (2)谁能读出压下来的.感觉!(练习读)

  (3)引读:天真闷啊!难怪树上的叶子——蝉——

  (4)师:这就是蝉,(出图)它还有个名字叫什么?(知了!)

  从一动不动你能感受到什么?从一声也不叫你又能感受到什么?

  (5)练习读句子

  2、第二自然段

  过渡:雷雨来临之前,天暗了下来,空气是那样的闷热潮湿,一丝风也没有,连爱唱歌的蝉都闭紧了嘴巴,静静地静静地等待一场大雨的来临。可这沉闷的气氛转眼间就发生了变化。

  (1)引读: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2)谁打破了雨前的沉闷。哪个词语说明风来的快? 风大到什么程度了? 还有什么可以说明风大,看后面的句子想一想。

  (3)蜘蛛怎样逃的,在文中找一个词语。蜘蛛为什么不从树上爬下来呀?

  (4)这么大的风后面会是多大的雨呀?赶紧跑吧!练习读句子。

  3、第三自然段

  (1)大风之后,(课件点击)生读句子 。

  (2)练习朗读。

  五、学习雨中段落:

  师:在大家的呼唤声中,雷雨终于来了!

  看——(课件欣赏)

  1、自己读一读,把雨从大到小的变化过程读出来。

  2、雨真大啊!落在我们的头上,肩膀上,身上什么感觉?这是夏天啊!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3、坐在屋内向外往去,又是什么感觉?看不清什么了?这样的景象用一个词来形容?

  4、整个世界都穿上了雨做的外衣,大家一起来读雨中的段落,让我们再次感受雷雨的神奇!

  六、学习雨后段落。

  过渡:雨停了,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最后一段。

  1、看到彩虹,又想到了什么词语?

  (生说词语)(彩虹)都有什么颜色?一人说一个!

  2、赤橙黄绿——怎么能不美呢?看到这么美丽的彩虹,你们的笑容呢?就带着这样的表情齐读最后一段!

  3、(点击课件)听!蝉叫了!它在用声音表达心中的喜悦!(点击课件)蜘蛛好不容易又回来了,坐在网上,此时此刻它又会是什么心情呢?(点击课件)连小青蛙也想和你们一起大声赞叹!请同学们带着动作再一次有感情读最后一段。

  七、练习

  1、排序:课文读懂了,你能把这几个句子按正确的顺序排列起来吗?

  2、练习二:

  (1)太阳和彩虹,我想把彩虹先挂在天空,后写太阳,行不行?

  (2)树上有蝉又有蜘蛛,那它两个可以颠倒顺序吗?

  (3)作者在观察雨后的景象时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点击课件)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的。

  八、总结

  师: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不仅要了解到雷雨发展变化的过程和它的特点,还要从课文中学到写观察日记的方法。其实这篇课文就是一片观察日记,我们来把它改成日记的格式。

  师板书:观察日记

  1、日记格式是有要求的,第一行要些什么呢?

  2、要写好观察日记要注意什么呢?这个小儿歌能给你帮上忙。

  ——生读儿歌

  九、拓展

  1、老师请你们观看几幅雨后的图片,你们可要仔细观察并展开想象。

  2、同学们想一想,雨后还有哪些美景呢?

  3、作业:观察日记 雨停了……

  把刚才观察到的雨后景象加上自己的想象写下来。

  《雷雨》教案 13

  [教学目标]

  1、会认“压、蝉”等5个生字,会写“雷、乌”等9个生字。

  2、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

  3、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及当时的情景。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了解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的特点,并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及当时的情景。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课题

  1、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一则谜语,看谁能够猜出谜底。

  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是他,发起怒来大声吼,伴着成串泪珠下。(雷雨)

  2、夏天的午后,常常会出现雷雨现象。同学们见过雷雨吗?你见过的雷雨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雷雨》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讲解“雷”字)

  二、合作探究,学习生字

  1、小组内学习“我会认”的生字。互相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

  2、组长考查生字认读,边读边组词。

  3、教师检查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1)出示词语课件,指名认读。

  (2)联系文中的词语、句子巩固识字。1、选出正确读音,打“√”。蝉(cánchán)扑(būpū)垂(cuíchuí)

  三、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读通读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2、思考: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描述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景象)

  3、指名读第1~3自然段,思考:雷雨来临前天空和身边的景色有什么变化呢?找出相关句子画一画,读一读。

  (1)课件出示: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出。

  ①画出“黑沉沉”和“压”,结合图和表演压的动作体会云层很厚很低的状态。

  ②比较句子“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出”和“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叫”。(前一句强调了没有一丝风,表现出天气很闷热。)

  (2)课件出示:忽然……垂下来,逃走了。

  ①找出这段话中的动词。(吹、摆、垂、逃)

  ②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蜘蛛从网上垂下来的画面。你觉得哪个字用得特别好?为什么?(“垂”用得好。从中可以感受到风特别大,蜘蛛特别害怕,急切地想溜走。)

  (3)课件出示: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指导朗读时,强调“越、亮、响”,后一句情感高于前一句。)

  4、小结:电闪雷鸣,闷热的气压终于缓解了些,接着会发生什么,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书写指导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在组内讨论这些字的书写方法,在书写时的注意事项。

  2、小组汇报。

  3、教师重点讲解:

  黑:要注意书写的笔顺,上部“口”字中的两点写完封口后先写竖画,再写两横。底部四点要写宽一些,起笔点要向左撇。

  垂:第一笔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要缩短。

  3、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写上节课学习的字词。利用生字卡片或课件等形式,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

  2、分段朗读课文,回忆课文内容。

  二、雷雨中

  1、默读第4~6自然段,思考:雷雨中的天空和身边的景色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画一画。

  2、出示:哗,哗,哗,雨下起来了。(播放小雨、中雨、暴雨的音频)

  (1)听一听,老师带给大家的雨声,你觉得课文中是哪种雨声?

  (2)谁来读出这种语气?(指名读,“哗”重音可适当延长)

  过渡:雨越下越大,等你看向窗外你会发现什么?(生答,课件出示第5自然段第2句),雨一直是这么大吗?

  3、出示: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雨是突然一会儿变小的吗?你能读出雨变化的'样子吗?(指导朗读,两个“渐渐地”用轻缓的语气,逐渐变慢呈现)

  4、男女生合作读,再次感受雷雨中,雨水、天空和身边景色的变化。5、照样子,写词语。

  黑沉沉越来越亮

  三、雷雨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7、8自然段,圈一圈课文描写的景物。(太阳、彩虹、蝉、蜘蛛、池塘、青蛙)

  2、品读句子。

  ①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引导想象:彩虹像什么一样挂在天空?你有什么感受?(一条彩带、一座彩桥……)

  ②蜘蛛又坐在网上。

  从“坐”字体会到蜘蛛在雷雨后悠闲的心情。

  4、雨停后,请你想象一下如果你就在这幅画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带着这种心情来读一读课文。6、“一条彩虹挂在天空。”彩虹像什么?为什么可以“挂”在天空呢?

  四、指导书写

  1、自主识字,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识记和书写生字的。

  2、师范写“乌”,生书空。

  3、学生练习,师巡查,点评、展示。

  [教学板书]

  16雷雨

  雷雨雨前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雨中越下越大→渐渐小了

  雨后太阳→彩虹→池塘水满了认真观察

  乐趣无穷

  [教学反思]

  本文以简练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当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我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从朗读中、从生活中的感受来体会恰当运用词语带来的奇妙感受。此外,我围绕“雷雨前、中、后”自然景象的不同,通过对比读句,说出景象的不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雷雨》教案】相关文章:

雷雨教案模板《雷雨》教案02-22

《雷雨》教案11-15

《雷雨》教案03-07

雷雨的教案05-26

《雷雨》教案06-19

雷雨精选教案05-29

《雷雨》的精选教案06-13

雷雨的教案06-08

《雷雨》经典教案06-03

雷雨教案范文 雷雨教案详案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