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青蛙》

2021-03-17 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青蛙》,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教案《青蛙》1

  音乐活动:

  小青蛙捉害虫

  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的音乐形象,模仿青蛙跳,捉虫的动作。

  2、喜欢听音乐做游戏。

  3、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益虫。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1、农田背景一幅,纸制害虫若干,青蛙胸饰人手一份,音乐磁带、录音机。

  2、活动前让幼儿认识青蛙和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教师份青蛙妈妈,幼儿扮青蛙宝宝,宝宝和妈妈一起随着音乐做律动愉快地进教室。

  2、发声练习:1 23 45 6 55 4 3 2 1- :

  我是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

  (二)基本部分

  1、复习歌曲《青蛙捉害虫》

  2、提问:1)宝宝先想一想,捉害虫的时候,为什么动作要轻,不能发出声音?

  2)宝宝做给妈妈看一看,你是怎样捉害虫的?

  (让幼儿用形体表现)

  3、教师示范"青蛙捉害虫"动作要领。

  1)青蛙跳:两脚分开,两腿屈膝,手心向前,五指张开,轻轻跳。

  2)捉虫动作:蹲下来,两臂在体前伸直,手触地,。腿分开,眼睛盯住虫子,轻轻跳过去捉害虫。

  4、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练习两遍青蛙跳和捉害虫动作。

  5、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做游戏两遍。

  音乐开始,幼儿唱歌"小青蛙捉害虫",唱完后,做模仿动作青蛙跳,来到农田,蹲下来,做捉虫准备。当教师说"轻轻跳过去捉害虫"小朋友模仿青蛙捉害虫的姿态,靠近"害虫"跳跃,捉住"害虫",假装吞食。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做律动"小青蛙"离开教室。

  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体育游戏活动,活动的目的是使幼儿学习、掌握青蛙跳的姿势,发展幼儿的跳跃能力,并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小班幼儿对模仿动物比较感兴趣,幼儿一般模仿的都是小白兔、大老虎等,模仿小青蛙对幼儿来说比较新颖,可以充分的调动幼儿的兴趣,在选材方面比较适合小班幼儿年龄发展特点。活动前我准备了大荷叶和“害虫”。在准备部分,我扮演青蛙妈 妈来找我的蝌蚪宝宝,带领宝宝做手部、腰部和腿部的运动,宝宝从蝌蚪变成了青蛙。

中班教案《青蛙》2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并学唱歌曲中的动物对话,同时明白同类动物相配的道理。

  2、尝试利用拍打身体的方式进行固定节拍的练习,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鼓励幼儿积极参加音乐活动,能在角色表演中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

  2、猫咪 乌龟 公鸡 青蛙等头饰。

  3、图谱。

  活动过程:

  一、律动:去郊游。

  1、听音乐踏步,来到了池塘边。听,有谁在叫啊?(青蛙)

  2、青蛙看上去怎么样啊(伤心、难过)

  3、伤心难过的青蛙拿着花想去干什么呢?(幼儿大胆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 倾听歌曲,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回忆歌曲内容,并学习歌曲中的对话。

  1、青蛙会找谁做老婆呢?(音乐播放第一段)

  2、它找到了谁?青蛙认识它吗?乌龟愿意做它的老婆吗?乌龟怎么说的?我们一起来

  听一听?我们也来学一学好吗?(幼儿学唱)

  (第二次、第三次以此类推。)

  教师总结:青蛙先生找到了青蛙小姐,我们把青蛙先生路上发生的事告诉青蛙小姐好吗?(帮助幼儿巩固歌词)

  三、 节奏演奏。

  1、寻找身体乐器演奏。

  师:青蛙先生找到老婆真高兴。高兴可以怎么表示呢?(拍手) 还可以用(拍肩、拍腿、跺脚等)

  师:"每个小动物高兴也都不一样,(请幼儿帮助动物找出不同的动作)青蛙先生高兴时会(……)乌龟会(……),公鸡会(……),青蛙小姐会(……)。那我们也来做做青蛙先生。

  2、完整的节奏练习。

  四、请几位小朋友出来扮演小动物,以情景剧的形式跟着音乐来做游戏。

  案例描述:

  在教授《小青蛙找老婆》歌曲时,班内大部分幼儿在掌握歌词存在困难,总是记不清歌曲中动物出场的顺序。

  原因分析:

  教师对幼儿的能力估计过高,枯燥,教学效果差。

  调整策略:

  将歌词内容改编成一个情景剧,利用剧情表演的形式提高幼儿对学习新歌的兴趣,帮助幼儿轻松记忆歌词。

  幼儿表现

  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通过直观的视觉感受,歌词变得形象性,幼儿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能准确的把握歌词内容

中班教案《青蛙》3

  活动目标:

  1、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有益动物,知道保护青蛙

  2、探索拼板的多种玩法,能正确地双脚并拢跳

  3、能大胆地想出各种玩法,遵守纪律并能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学会歌表演《我是一只小青蛙》

  2、物质准备:小青蛙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用废旧纸板制作的小虫为幼儿人数的两倍、小水桶一个、幼儿人手一块塑料拼板(约25-30厘米)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和教师戴青蛙头饰,在音乐声中走到活动场地,绕场地交替做走、跑、跳的游戏。

  2、幼儿手拿塑料拼板,跟着音乐模仿教师做准备活动操。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探索阶段幼儿自由玩塑料拼板,想出和别人不同的玩法(可与几个同伴合作玩)。

  2、引导学习阶段

  ①组织全体幼儿排成半圆形跟着教师练习立定跳远;

  ②教师以儿歌的形式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双脚并拢,双膝弯弯,两臂摆动,用力一跳,轻轻落地;

  ③请1~2位幼儿示范;

  ④全体幼儿分散练习,要求任选一空旷地方,边念儿歌边练习,并根据不同水平自由选择,可以跳过一块,也可与同伴合作,跳过两块塑料板;5幼儿站成四队,鱼贯练习,教师检查幼儿跳的情况并小结。

  3、复习巩固阶段: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①请全体幼儿用塑料板排成长方形的稻田,师将害虫撒在稻田里:

  ②"小青蛙们都学会了本领,真棒!刚接到一个通知,田里又发现了许多害虫,如果我们不快点消灭它们,农民伯伯种的粮食就会被它们吃掉,就不能丰收了。今天妈妈看哪个孩子最勇敢,学得最快,吃掉的害虫最多。"

  ③大家一起朗诵:"呱呱呱,呱呱呱,我是勇敢的小青蛙,学好本领捉害虫,消灭害虫保庄稼。"幼儿边说儿歌边在稻田上双脚前进跳跃,捉害虫;

  ④游戏反复2~3遍。

  三、结束部分

  1、请幼儿把捉到的害虫放到小水桶里;

  2、"今天,每只小青蛙都很能干,提了那么多的害虫,我们一起来跳个舞吧!"边唱边跳《我是一只小青蛙》出场地。

  四、延伸活动

  启发幼儿互相讨论:青蛙是保护庄稼的大功臣,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杀害或吃青蛙的现象?碰到这种现象,你会怎么做呢?

中班教案《青蛙》4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画,了解青蛙乐们是如何装扮自己的。

  2、对颜色变化有印象,体会变化所带来的惊奇和快乐。

  3、体验装饰青蛙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和幼儿人数一致的图画书。

  2、矿泉水瓶子人手一个。

  3、涂上三原色的瓶盖(多于瓶子)。

  4、红、黄、蓝三种颜料、皱纹纸、卡纸和海绵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完整阅读,进一步感受故事。

  1、教师完整朗诵故事,幼儿人手一册图画书随着教师的讲述而翻阅。在听完故事后。

  2、集体朗诵故事。

  3、请个别幼儿完整讲述故事。

  二、集中交流,发现青蛙打扮的方法。

  《摇滚青蛙》中的青蛙怎样打扮自己的?(通过染色、涂色、调色的方法来装扮自己,把自己从绿色的青蛙变成了五颜六色。)

  二、集体玩色,发现颜色变化的秘密。

  1、引导语:颜色真的可以变出来?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教师出示装

  水的瓶子,让幼儿学说“透明”。之后盖上盖子,鼓励幼儿用动作、语言“施加魔法”,随着晃动,瓶子里的水变成红色。同样,使另外两个瓶子的水变成蓝色与黄色,让幼儿分别学说“火红火红、金黄金黄、碧蓝碧蓝”。老师揭示魔术的秘密(盖子上有颜料)。

  2、两种不同的颜色可以变成新的颜色吗?

  3、鼓励幼儿玩混色游戏,在红色、蓝色、黄色的水瓶上在随机盖上盖子,摇动水瓶,是水瓶上的水出现三间色——绿色、紫色和橙色。让幼儿发现红色和黄色混合变成橙色,蓝色和黄色混合变成绿色,蓝色和红色混合变成紫色。

  三、装饰青蛙。

  1、老师这里有许多青蛙也想去参加摇滚音乐会,它们要请我们帮它们打扮。老师这里有红、黄、蓝三种颜料;有各种颜色的皱纹纸;有卡纸和海绵纸,小朋友先想好怎样打扮,再选好材料,进行装饰,把青蛙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2、幼儿自选材料,装饰青蛙。

  3、讲评幼儿操作情况。

  四、和幼儿分享感受:

  变变变,多好玩,变化每天都有。例如,我们在游戏表演中会变成各种角色,我们班级的墙面也发生了变化。

中班教案《青蛙》5

  教学内容:学剪青蛙

  教学目的:

  1、知道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并进一步掌握剪纸的基本技能,培养幼儿对民间美术的兴趣。

  2、重点掌握青蛙的折剪方法。提高幼儿正确、灵活使用剪刀的技能,促进幼儿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3、在动手剪纸的活动中,对青蛙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准备:

  范例、剪刀、浆糊、蜡光纸、录音机和故事带。

  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

  老师说一个谜语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小动物?请听:"水边有个歌唱家,一天到晚呱呱呱,身上披着绿大衣,伸出舌头把虫抓。"

  (青蛙)对了。青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现在我们就扮成可爱的小青蛙,到池塘边做游戏好不好?(幼儿听音乐作模仿动作进教室)

  2、请幼儿说出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绿色身体,两只大眼睛,四条腿,一张大嘴巴,生活在池塘边,天天捕捉害虫,是人类的好朋友。)

  二、示范讲解

  1、教师出示范例"青蛙"并告诉幼儿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学习对称纹样剪纸法。

  2、教师按步骤示范讲解剪青蛙。

  (1)与幼儿共同讨论这个剪纸青蛙的特点。(对称)

  (2)提问:对称图形应该怎样折纸。(对边折)

  (3)为了更好的把握住青蛙的形象特征,在剪纸前,先将青蛙用笔轻轻的勾出来,然后再用剪刀依据轮廓线剪下。

  (4)最后剪出眼睛、背部与腿部镂空部位。要重点讲解,多次示范。(先整体在部分)。

  三、实践操作

  1、灵活幼儿手指,做手指操。

  2、幼儿与老师一起念儿歌:小剪刀,手中拿,卡嚓卡嚓剪青蛙,先折纸,在划线,按照轮廓细细剪,剪个青蛙蹦水中,呱呱呱呱捉害虫!

  3、教师提出要求:幼儿选择图案剪纸;保持桌面地面的清洁,注意安全。

  4、幼儿剪纸,教师巡回指导。

  四、欣赏联想

  1、小朋友们,你们想一想,青蛙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大脑袋,小尾巴,青蛙小时候叫蝌蚪)

  2、听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五、品德教育:

  小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我们小朋友要爱护青蛙,保护青蛙。

  六、情景游戏

  欢乐的池塘

  幼儿动手用作品在大白纸上布置出小蝌蚪找妈妈情景图。幼儿扮成可爱得小青蛙在欢乐的池塘里嬉戏,玩耍,捉虫等自然结束本课。

中班教案《青蛙》6

  活动目标

  1、能跳过20cm的障碍物。

  2、能勇于挑战有难度的动作、乐于参与集体游戏。

  活动准备:

  废旧纸盒若干;小蝌蚪头饰、幼儿一人一条小尾巴,青蛙头饰;音乐;绳子两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热身):

  出示小蝌蚪激发兴趣,小朋友们今天都是小蝌蚪,让我们一起锻炼一下快快长大吧!认真锻炼的会很快变成小青蛙哦!运动的过程中陪伴老师悄悄抽走幼儿的尾巴。

  放音乐《小蝌蚪》。

  二、基本部分

  快看看你们的尾巴还在吗?原来你们都变成小青蛙了!

  1、小青蛙学本领

  1、师:小青蛙最擅长的运动是什么?

  (1)幼儿练习原地跳跃。

  今天,小青蛙要学新本领了,学会了新本领就算真的长大了!

  (2)前边有一条小河,学习一下怎么跳过小河吧!(摆好绳子,一边窄一边宽,最窄的地方45cm最宽的地方70cm)幼儿练习立定跳远。

  2、小青蛙们都跳过了小河,快看!前边还有好多大石头挡住了我们的路,我们还要跳过大石头!

  (1)教师示范跳过障碍的方法。

  (2)个别幼儿尝试。

  师:原来要曲腿摆臂双脚用力向前,起跳才能跳过障碍。

  (3)幼儿集体练习。

  教师进一步注意观察,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2、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1)师:小青蛙朋友们,看来你们都学到了本领。最近听农民伯伯说河对岸飞了许多的害虫,想请我们小青蛙去捉害虫,你们愿意吗?现在我们就到河边去帮助农民伯伯吧。

  摆放纸箱,一条路线设置20cm高10cm宽的障碍,另一条设置20cm高约20cm宽的障碍。

  师:小青蛙们,这里有两条路可以走,这条难走的路那边害虫多,一次可以抓两只,这条容易一些的路那边害虫少,一次只能捉一只。小朋友们可以自己选想走哪条路,要考虑清楚哦,如果选择了难走的路,过不去了就无法捉害虫了哦。

  从跳过小河、跳过大石头到捉害虫,教师完整示范。

  放音乐幼儿集体跳过河捉虫子。

  3、放松活动

  师:哇你们捉了这么多害虫,快让我们看看都有什么?

  认识一些常见的、青蛙喜欢吃的害虫。

  捉了这么多的害虫让我们赶紧吃掉它们!吃的好饱呀~让我们赶紧散散步消化一下吧。放音乐散步。

中班教案《青蛙》7

  设计意图

  全身黑油油长着长尾巴的小蝌蚪是小青蛙的后代,但小蝌蚪到底是怎么变成小青蛙的呢,孩子们都感到好奇,为此我设计了本活动内容,让我们带着这一神奇的变化去探讨小蝌蚪变青蛙的奥妙吧。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活动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2.知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幼儿保护青蛙的情感。

  教学重点:

  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教学难点:

  小蝌蚪变青蛙的操作步骤

  活动准备

  1.小蝌蚪成长过程操作卡(人手一份)

  2.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师: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2)模仿青蛙的叫声。

  (3)师:你们见过青蛙吗?谁知道青蛙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青蛙和蝌蚪的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主要特征。

  (1)出示青蛙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青蛙的特(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露着白肚皮,四条腿。)

  (2)师:你们知道青蛙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吗?

  出示蝌蚪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蝌蚪的特征。(黑黑的身体,大大的脑袋,细长的尾巴。)

  3.观看课件《小蝌蚪变青蛙》,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并分发小蝌蚪变青蛙的步骤卡片进行操作。

  (1)引导幼儿讨论小蝌蚪是怎样变青蛙,在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后教师把操作卡分发给每位幼儿。

  (2)幼儿分步骤操作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幼儿作品。

  4.与幼儿一起欣赏小蝌蚪变青蛙的视频,加深幼儿对小蝌蚪变青蛙成长过程的认识。

  5.教育幼儿要爱护青蛙。

  (1)师:青蛙有什么本领?(青蛙最大的本领就是捉害虫。)

  (2)师:那你们知道一只青蛙一年可以捉多少害虫吗?

  (青蛙是捉虫能手,一只青蛙一年可以消灭一万只害虫,保护了庄稼。)6.师:青蛙的本领这么大,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呢?

  小结:小朋友们,青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帮我们保护庄稼,所以我们要保护青蛙,不能伤害小青蛙,不要去捕捉和吃青蛙,若看到有人捕捉青蛙和小蝌蚪要去阻止他们,好吗?

中班教案《青蛙》8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游戏,在游戏中增强自信心。

  2、灵活的运用单、双脚交替蹦跳的方法进行游戏,并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荷叶若干,小青蛙头饰每人一个,一段活泼的音乐,若干小害虫,一个小筐子。

  环境准备:用荷叶布置一个小池塘,一块田地。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师:小朋友们都变成小青蛙了,真开心!跟着青蛙妈妈一起跳跳舞吧。

  二、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一)第一次游戏:简单的游戏场地

  1、情境导入游戏。

  师:农民伯伯打来电话,说他的田地里发现了许多害虫,想请小青蛙们帮他去捉害虫,你们愿意么?要想去农民伯伯的田地里,要经过一片荷塘,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观察游戏场地(荷塘)

  师:荷塘上有什么?(荷叶)荷叶有什么不一样呢?(两个在一起的荷叶,单个荷叶)

  3、介绍游戏规则

  师:等会小青蛙经过这片荷塘的时候,碰见两个在一起的荷叶要双脚跳过去,单个荷叶的要单脚跳过去,要不荷叶承受不了你的重量,你就掉进荷塘里,不能去帮农民伯伯捉害虫了。知道了么?

  4、请一名幼儿与教师共同示范游戏,让幼儿了解游戏的方法及规则。

  5、全体幼儿游戏

  6、小结游戏情况

  (二)第二次游戏:复杂的游戏场地

  1、再次观察游戏场地,强调游戏规则

  师:①小青蛙们,你们可真能干,把害虫都捉走了。那边的农民伯伯也打电话来了,他们那也发现了害虫,让我们去帮帮他们吧。让我们再从荷塘过去吧。

  ②刚才一阵风吹过,荷塘里的荷叶改变位置了,你们能过去么?要记住两个在一起的荷叶要双脚跳过去,单个荷叶的要单脚跳过去,要不就掉进荷塘里了。

  2、幼儿游戏

  3、小结游戏情况

  (三)第三次游戏:竞赛

  1、介绍游戏规则

  青蛙宝宝们捉了许多的害虫,真能干!妈妈想看看是哪个青蛙队是捉害虫的速度快,请你们分成红、蓝孩两队,妈妈发出口令后就可以到对面的田地里去捉害虫,妈妈说结束以后,那组捉的虫多,哪组获胜。

  2、幼儿游戏

  三、放松身体,结束活动

  师:小青蛙们可真棒,害虫都捉完了。我们也累了。放松一下,跟着妈妈回家吧。

中班教案《青蛙》9

  活动目标:

  1.知道青蛙会捉害虫,是人类的好朋友。

  2.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青蛙,萌发热爱青蛙的情感。

  3.知道青蛙的外形特征与本领。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场景布置,卖青蛙人(教师扮演)。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巩固幼儿对青蛙的外形特征的了解

  1.春天来了,天气变暖和了,呱呱呱!谁呀!

  2.谁能告诉大家青蛙长什么样子?

  3.你们知道小青蛙的家在哪里吗?

  二、通过谈话、模仿、亲身体验等途径,引导幼儿知道青蛙的本领

  1.你们知道小青蛙有什么本领吗?

  2.老师请小朋友像青蛙那样睁大眼睛看看它是怎样捉害虫的?

  3.我们大家也来学一学小青蛙捉害虫(解释舌头的伸缩)。

  4.教师小结:青蛙的本领真大,能捉这么多的害虫,是农民伯伯的好朋友,也是我们的好朋友。

  5.老师还给小青蛙编了一首儿歌呢!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来学一学好吗?小青蛙,呱呱呱;田里住,水上划;捉害虫,本领大,我们都要保护它。

  6.今天老师就请小朋友做小青蛙,去田里捉害虫好吗?

  7.幼儿亲身体验青蛙捉害虫的本领,捉完后边唱歌边跳舞,高兴地回到位置上。

  三、结合现在的社会现象,引导幼儿学习怎样保护青蛙。

  1.谈话引导幼儿怎样保护青蛙

  (1)我们要怎样保护青蛙呢?

  (2)要是遇到菜场有人在卖青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2.通过情景演示,鼓励幼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青蛙

  (1)卖青蛙人(教师扮演):“今天这些青蛙可肥了,买回去把它杀了做红烧青蛙吃,味道可好了,快来买呀!”

  (2)发生什么事情了?我们想什么办法去救它们?

  (3)我们小朋友很勇敢的,能不能自己去救青蛙,那我们对卖青蛙的人怎么说?

  (4)真高兴,现在我们成为好朋友了是吗?一起念儿歌、跳舞。

  小青蛙,呱呱呱;田里住,水上划;捉害虫,本领大,我们都要保护它。

  活动反思:

  对于“青蛙”这个词,幼儿都不陌生,我们的目的是想达到:知道青蛙会捉害虫,是保护庄稼的能力,能用自己的行动保护青蛙。在活动中先让幼儿了解青蛙是从小蝌蚪生长出来的,小蝌蚪从失去尾巴,失去前脚和后脚,慢慢变成青蛙。随着孩子对青蛙的了解,我们就从青蛙捉害虫展开让幼儿更加了解青蛙,因为幼儿能说出很多关于青蛙的事情,但这样的现象都是很表面的,再深沉的就不太了解了,因此孩子缺少对于这方面东西的学习,这节课就要让幼儿增加相应的知识点。最后引导幼儿说说怎么样才能保护青蛙

中班教案《青蛙》10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分辨乐曲的节拍、音高和不同力度的变化。

  2、用指图、动作、乐器伴奏的方法表达对乐曲的感受。

  3、体验和表现欣赏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老青蛙和小青蛙唱歌的图片各一张。

  2、人手一件乐器。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在农场里》。

  2、感受与表现乐曲《青蛙合唱》的节拍。

  (1)今天,池塘边真热闹,原来是老青蛙和小青蛙在表演合唱节目,听!他们的歌是几拍子的?

  (2)听音乐并说出音乐是三拍子的。

  (3)教师与幼儿在乐曲声中,轻轻划拍。

  (4)幼儿随音乐拍乐曲的节拍。

  3、感受与分辨乐曲的音高。

  (1)谁能听出是谁先唱歌,谁后唱歌?最后又是谁在唱歌?

  (2)听音乐,教师与幼儿边听边看图片。

  (3)提问:小青蛙唱歌的声音怎么样?老青蛙唱歌的声音怎么样?

  (4)重复欣赏。听出音乐中是谁在唱歌,我们就用手指向谁,音乐的最后怎么指。

  (5)继续听音乐,用高举双手和放下双手表现乐曲的高、底。

  4、为乐曲伴奏,表现强、弱变化。

  (1)两只青蛙唱歌,谁的歌声大?谁的歌声小?

  (2)大家的乐器都会学青蛙唱歌,我们来为他们伴奏。启发幼儿讨论怎样为青蛙伴奏。

  (3)在教师指挥动作的暗示下,用轻轻敲和较用力敲为青蛙伴奏,最后用力敲。

  (4)全体幼儿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小青蛙伴奏,另一部分为老青蛙伴奏,最后全体敲。

  5、复习音乐游戏"要下雨啦"。

  重点:用指图、动作、乐器伴奏的方法表达对乐曲的感受。

  难点:熟悉乐曲旋律,分辨乐曲的节拍、音高和不同力度的变化。

  教学反思:

  活动过程对幼儿探索精神,合作能力得到了发展,充分做到了以幼儿为主体。幼儿通过美丽的荷叶展开想象,联想到青蛙以及青蛙的各种叫声并向同伴表现。

  幼儿在师幼、同伴之间的的互动中感受音乐的乐趣,从而对音乐感兴趣、能充分体验、展开丰富想象和极力表现。感受平时也应该用合适的声音表现歌曲,不能喊唱、乱唱。

中班教案《青蛙》11

  设计思路:

  春天来了,小河里也出现了小动物——小蝌蚪。这一切吸引着孩子们总是谈论不完的的话题:“小蝌蚪真好玩”“小蝌蚪什么时候长腿呢?”“它的妈妈是青蛙吗?为什么和它的妈妈长的不像呢?……”我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结合中班下册教材主题五《奇妙的动物》中的发现区《小动物怎样长大》,设计了《蝌蚪与青蛙》的活动。在活动中,通过让幼儿观察、讨论和操作等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了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的兴趣,也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名称:蝌蚪与青蛙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蝌蚪的出生和生长过程。

  2、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小蝌蚪找妈妈》故事磁带;

  2、小蝌蚪生长变化图片;

  3、素描纸、彩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诗画导入,引起幼儿兴趣: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两个好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它们?

  1、诗画:

  大脑袋,长尾巴,

  变成蝌蚪小娃娃,

  游来游去找妈妈。

  一个桃子裂开口,

  两片叶子绿油油。

  再画两个小喇叭,

  变只青蛙呱呱呱。

  2、提问:小蝌蚪长得什么样子?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它和妈妈长得像不像?它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二、欣赏录音故事《小蝌蚪找妈妈》,了解青蛙的生长变化过程。

  提问:故事里面都有谁?青蛙妈妈在水里产下的是什么?青蛙妈妈在哪个季节产卵?卵变成什么?小蝌蚪先长出什么?后长出什么?最后变成了什么?

  三、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蝌蚪变青蛙的生长变化过程。

  (1)卵——蝌蚪——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青蛙

  小结:蝌蚪变成青蛙要以上四个过程,从卵变成青蛙要70多天。

  (2)青蛙生活在哪里?(既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是两栖动物。)

  (3)青蛙吃什么?(蚊子、苍蝇、蜗牛和田野里的许多害虫)

  四、教育幼儿要爱护小青蛙。

  (它是捉害虫的能手,庄稼的好朋友,对我们人类来说是有益的,所以要爱护它、保护它)

  五、幼儿绘画《蝌蚪》、《青蛙》

  幼儿自由选蝌蚪或青蛙进行绘画活动。

  六、结束部分:

  小青蛙饿了,我们送它们去捉害虫吧。

  活动延伸:在活动区养殖蝌蚪供幼儿观察。

中班教案《青蛙》12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模仿青蛙跳的动作,学会蹲跳、连续跳,掌握正确的起跳和落地姿势。

  2、乐于参加体育活动,体验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活动重点:乐于参加体育活动,体验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增强自信心。通过探索模仿青蛙跳的动作,学会蹲跳、连续跳。

  活动难点:掌握正确的起跳和落地姿势。

  活动准备:小蝌蚪、小青蛙头饰若干、荷叶若干。

  活动过程:

  1、小蝌蚪游啊游。

  老师带领幼儿扮演小蝌蚪随欢快的音乐在场地上模仿游泳的姿势四散跑动。

  老师发出信号"小蝌蚪游到水下面了",幼儿身体半蹲游泳;"小蝌蚪游到水上面了",幼儿起身游泳;问幼儿:小蝌蚪出来玩得高兴吗?

  2、小蝌蚪变成了小青蛙。

  教师:现在小蝌蚪变成小青蛙了,我们一起来做做青蛙操。第1个8拍:青蛙五指张开手臂伸缩,同时两腿下蹲。

  第2个8拍:五指张开在耳侧,半蹲同时上身转向左右观看。

  第3个8拍:连跳四次叫"呱"

  3、小青蛙跳荷叶。

  小青蛙们生活在池塘里,他们喜欢在荷叶上跳来跳去。看,我们身后的池塘里边有那么多的荷叶,小青蛙们怎样跳才能不落到水里去呢?请你们去试一试。

  (1)幼儿排两队一个接一个的到荷叶上试跳,教师注意观察。

  (2)重点讲解在荷叶上蹲跳的方法。

  1)教师:刚才你们都在荷叶上跳了跳,你们是怎样跳的呢?

  现在来跟着老师来跳跳,双脚并拢,落地的时候双腿微微的弯曲,向前跳。我们用这种方法来跳荷叶吧!

  2)要求:排好队一个一个的跳,等前面的小朋友跳过了池塘,下一个小朋友才开始,跳完的小朋友从两边回去。

  3)把荷叶排成两排,让幼儿在荷叶上连续跳跃过池塘。

  4、放松活动。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运动为载体,通过创设简单的游戏情景、使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体验运动的快乐。活动一开始,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走成一个大圆模仿小动物走、跳等动作,在引导幼儿进行队形队列练习,接着引导幼儿随音乐做小青蛙操。活动的基本部分,我设计了模仿小青蛙动作、学习蹲撑跳为主要环节。在活动的结束部分,引到幼儿跟着老师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整个活动力求在师幼间的积极互动中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学习蹲跳,并学习双脚并拢地朝前跳,训练肌肉的耐力。

中班教案《青蛙》13

  活动目标

  1、练习甩布块,锻炼上肢力量,促进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3、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

  4、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在活动中协调性和灵活性的锻炼和培养。

  难点:幼儿对活动的积极性参与以及幼儿的灵活性培养。

  活动准备

  气球10个、青蛙头饰、一块大布、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开始:

  青蛙妈妈带着孩子跳到场地,带领幼儿做活动准备。

  2、游戏:

  a、荷叶与风(布块的游戏)

  教师出示布块引,导幼儿将布块变成大荷叶。幼儿分别站在布块外边,根据老师指导做游戏。

  b、荷叶与露珠(气球的游戏)

  教师将气球放在布块上,(模拟露珠出现了),引导幼儿数露珠并观察大小,模拟露珠在荷叶上滚动。

  教师引导幼儿将露珠在布块上轻轻滚动。

  c、青蛙躲雨(躲在布块下的游戏)

  教师:“哎呀,下雨了,怎么办?”

  引导幼儿在荷叶下躲雨的办法,引导幼儿将荷叶高高抛起躲在荷叶下。

  3、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1、中班是幼儿发展的重要阶段时期,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习开发思维,这很重要,需要幼师指导学习。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a、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在活动中幼儿还是缺少自觉能力和思维的创新,对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有了锻炼与发展,也使一些不合群的小朋友能克服孤僻的性格。

  b、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由于他们进入幼儿班是带班的班主任,所以对班级也有所了解,对他们的经验水平和学习特点还有性格特征都有全面的把握。

  c、对幼儿互动的反思,在活动中个别幼儿对教师指令不清时应该再更详细的教导,个别不能达到要求的降低要求,这样活动就能进行的顺利。

  3、对活动效果的评价,整体幼儿参与较高,对于发展的幼儿来说活动相对简单,对于个别幼儿来说活动相对复杂,应使更多幼儿参与活动。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更全面的考虑到各个环节,更加充分的做好这次活动。

中班教案《青蛙》14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十以内的数量,并能匹配相应数量的物体。

  2、能按照物体的数量多少进行排序,并理解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3、积极参与排序游戏,对数量的排序感兴趣并掌握方法。

  活动准备

  1、一片荷叶、两朵荷花、三只虾、四只螃蟹、五条小青鱼、六条小鲤鱼、七只河蚌、八块小石头、九个田螺、十根水草的卡片各一。

  2、1~10的数字卡片一套。

  3、小青蛙彩图一张,小旗一面。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青蛙图片,故事引入:

  师:这是谁呀?(小青蛙)小青蛙住在一个美丽的池塘里,今天啊我们的小青蛙要和好朋友们一起到河对岸玩。他有许多许多好朋友,都有谁呢?我们一一看。

  二、出示图像卡片,感知十以内数量:

  1、师按顺序逐一出示十张卡片,请幼儿说一说这是什么,数一数每种物体的数量。

  2、看着卡片上物体的数量来拍手数数:“一片荷叶我拍手一下,两朵荷花我拍手两下……”集体来拍手数数,直至说完十张卡片。

  三、学习十以内数字的排序:

  1、师:小青蛙的朋友们到齐了,现在他们要一起过河了,请小朋友来给小青蛙的朋友排排队,数量最少的朋友排在最前面,数量最多的朋友排在最后面。看,小青蛙拿着小旗子迫不及待地要出发了呢!(出示小旗子图片,放在小青蛙下方)

  2、师将卡片顺序打乱,请一名幼儿给卡片排序,其他幼儿检查。

  3、再请一名幼儿在卡片的下方贴上相应的数字。

  4、师:有了小朋友们的帮忙,小青蛙的朋友们已经整整齐齐地排好队了,我们从小青蛙开始来给好朋友们点点名,看看有没有掉队的。(一片荷叶……十根水草)

  5、师:你们看看小青蛙的朋友们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排队的?(数量从少到多)

  四、知道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师:刚才小朋友们说了,他们是按照数量多少来排队的,也就是说从一排到十。那每一个数字和它前后的数字有什么关系呢?

  师用指一个数字,例如“3”:3的后面是几?4和三谁大?4比三多多少?3比4少多少?(以此形式来举例其他的相邻数字,可指定幼儿回答)

  五、幼儿参与排序操作:

  师:小青蛙和朋友们过了河,看到了河对岸美丽的风景,我们也一起去看一看吧,但是小朋友们要排好队小青蛙才愿意带你们去哦。

  师将1~10的卡片随机贴在十名幼儿的身上,让幼儿根据数字进行排队。(师当小青蛙,拿旗子)

  活动建议:

  可将1~10的数字卡片投放到区域,供幼儿排序操作。

中班教案《青蛙》15

  活动目标

  1、让孩子学会蛙跳的动作,并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机敏性和竞争性。

  2、体验快乐游戏,得到一定的体育锻炼。

  活动准备

  准备好12个箍拉圈,圈与圈的距离可以随近及远的进行调整。

  活动过程

  1、带领小朋友站在场地的圆圈上,调整好小朋友之间的距离

  (今天,我们要学会一个很重要的体育动作——叫作蛙跳,首先我们要做一下准备活动)

  做准备活动:请小朋友照老师这样做,边示范动作边念“伸伸手臂,摇摇头;扭扭腰来,蹲一蹲;踢踢小腿,跳一跳”,重复做个两遍。

  (现在我们要学习蛙跳了:请你们一起跟我这样做,双腿稍稍蹲下,身体前倾,双手自然前后摆动,深呼吸,轻松往前一跳。好的,我们再来一遍,我来看看你们谁做得最标准。)

  2、进行游戏。(热身完了,现在我们要进行分组,然后进行小青蛙跳箍拉圈的游戏)将小朋友分成3组:以“1、2、3、4”的顺序循环报数,喊到“1”“2”“3”“4”的小朋友分别站成一排,形成4列队,在起跑线内站好。老师示范游戏的规则:从起跑线开始跳到箍拉圈的位置,然后跳到箍拉圈里面,借助箍拉圈渡过小河,首先跳到对岸的小朋友得第一,依此类推。在对岸有四个区域,分别为第一、二、三、四名蛙跳高手们所在区。跳到对岸的小朋友呆在对岸的四个区(将4张纸片上面写有1、2、3、4的数字贴在地面上,以示4个区域)中做小裁判,看哪个小朋友成功第一个过河。现在,4组的第一个小朋友准备好了吗?

  3、一轮过后,增加游戏难度,把箍拉圈的距离拉开,重新进行比赛。(现在,我们要加大难度了,来比一比你们的本领谁最大。现在,我们走回到起跑线,来比赛吧。)

  活动后的反思:

  首先,游戏前的准备活动不够剧烈,起不到锻炼的效果。动作太少,幅度不够大,应该设计让全身各个部位都动起来。

  其次,做示范动作的时候不够标准。指导老师建议,如果要老师示范的动作,教师一定要做准确,讲解清楚,然后让小朋友练习。

  然后,游戏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强调纪律。教师应该讲清楚游戏的流程,幼儿进行完游戏该如何走,等待的幼儿充当什么角色……

  最后,老师说我的胆子应该再大一点,的时候配上表情,幼儿会更容易听进去。这些就是我此次活动的反思。

上一篇:《心声》教案 下一篇:燕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