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活动教案:神奇的力

2021-01-08 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活动教案:神奇的力,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设计意图:

  我们发现,大班幼儿对周围各种事物、现象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明显增强,为了让他们感知看不见、摸不着的“力”,本活动设计注重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对“力”的初步探索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和氛围,提供幼儿身边丰富而熟悉的'材料、器械,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探索、参与、尝试。

  活动过程中,教师一改传统的师生关系和传授方式,在《新纲要》精神的指导下,将教师的身份隐藏起来,始终以“激趣、启思、导疑”的同伴身份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操作,引导幼儿不断地在活动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孩子们在游戏互动中感受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成功的乐趣。

  二、有益经验:

  1、通过户外体育游戏,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增强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2、启发幼儿观察、主动探究的欲望,能初步感受力以及物体的运动与力的关系; 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的情感;

  3、在活动中让幼儿学习、体验互动合作、协商与分享。

  三、活动重、难点: 感受力以及物体的运动与力的关系

  四、活动准备: 小皮球、小推车、沙包、圈、沙袋、轮胎、羊角球

  五、预设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教师略显神秘,让孩子找一位“看不见的朋友”

  2、幼儿自选游戏活动,感知物体的运动需要力,引导幼儿说出身体的哪个部位在用力

  (1)介绍玩具及活动要求

  (2)幼儿自由选择玩具进行活动,教师参与,引导

  (3)共同探讨,得出结论:

  物体受了力的作用才会运动。

  3、游戏——投沙包

  (1)幼儿第一次尝试:比一比,看谁投得远;

  (2)教师示范讲解:怎样用力,才能使沙包投得更远;

  (3)幼儿第二次尝试:体验身体用力的部位及用力的方法,初步感受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4、游戏——聪明的大力水手

  (1)将幼儿分组;

  (2)提出要求:将玩具、轮胎、沙袋搬运到指定地点,分三次完成;

  (3)幼儿感受搬运物体的重量,协商搬运的方法;

  (4)第一次比赛;

  (5)教师引导、暗示,用何种方法更快更省力;

  (6)第二次比赛,通过比较,感受力的神奇,庆祝成功。

  5、谈话、延伸:

  (1)看不见的朋友是谁?

  (2)它藏在哪?

  (3)随机引发新的问题,自然结束。

【大班活动教案:神奇的力】相关文章:

1.神奇的力大班教案

2.神奇的力大班教案

3.科学神奇的力大班教案

4.大班的活动方案神奇的力

5.大班科学教育活动神奇的力活动

6.神奇的力教案

7.《神奇的力》教案

8.大班活动教案:神奇药水

上一篇:大班综合活动:十二生肖 下一篇:大班综合:声音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