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生活中的防盗》含反思

2024-04-29 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生活中的防盗》含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生活中的防盗》含反思 1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了解防盗的设施与方法。

  2、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求知欲、创造力。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4、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的各种防盗设施、方法的图片资料。

  2、介绍“电视监控”“报警系统”、“电子门”“保险柜”的录象。

  3、画有“住宅小区、银行、博物馆、超市、幼儿园”的图片。

  4、红色水笔人手1支。

  5、实物投影仪1台。

  幼儿收集资料的过程同时也是经验准备的过程,教师在交代任务时,把自己纳入其中一分子,以合作者的身份介入,突出了孩子的主体性。但教师在准备时,着眼点在考虑孩子收集有难度的材料,同时尽量准备可以用不同的手段来展示的,如多媒体课件、录象等较为生动的形式。

  活动过程:

  1、利用生活经验引出课题讨论:你们家有没有被偷掉过东西,是怎么一会事?

  (从孩子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孩子参与踊跃,描述绘声绘色,兴趣充分激发)

  2、了解各种防盗方法。

  (1)幼儿介绍自己了解的防盗方法。

  (通过实物投影仪,幼儿把准备的图片资料在电视屏幕上展示,并介绍给大家)

  (2)幼儿布置展板,教师鼓励幼儿观看并相互介绍。

  [活动前与家长的沟通非常有效,在家长的支持下,孩子准备的材料非常丰富:有各种各样的门、防盗窗、猫眼、围墙以及外墙上嵌着碎玻璃的照片;有从网上下载的从古至今形状各异的锁(包括指纹锁、密码锁、插卡锁)的图片资料;农村双重门的模型;密码箱、锁、家庭报警器等实物;在银行工作的家长还拍摄了101运钞车、全副武装的防暴运钞员的照片;公安家长提供了警车、警员的照片;外企家长打印了电子门、保安室的资料……]

  (这个环节,有意关注幼儿个别差异,尤其是在活动前重点帮助了个别能力差的幼儿准备材料,使他们此时感受同伴欣赏与鼓励,激发学习的欲望。努力体现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施发展的全面性与差异性原则,探索集体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的'问题。)

  (3)鼓励幼儿把知道的更多的防盗方法介绍给大家。

  (在整个交流中教师注意归类提升。如幼儿讲到“卷帘”时,请大家介绍还知道哪些防盗门。)(在交流中注重拓展。孩子讲到电子探头时,抓住话题讨论展开,孩子从住宅小区——银行、商店等公共场所——公共汽车等多方面思考,教师及时播放幼儿熟悉的新村内电视监控系统的录象。并将拍摄的红外线报警系统、电子门、保险柜在孩子讲到相关内容时播放,用生动的画面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并拓展视野)(在交流中注重体验。当孩子介绍家庭报警器,请他临时安装在活动室的门上当场演示;讲到密码锁时,请幼儿猜密码,感受密码的奇妙功效。)(在交流中及时生成新的课题。幼儿在讨论电子警察时,有幼儿说到公路上的装置,“这个电子系统的到底有什么功能呢?”“公路上还有哪些装置?”教师把这个问题还是抛个孩子,让他们去探究,并作为一个新的课题。)

  3、通过讨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1)“有了这么多的防盗方法是不是一定安全了,为什么?”

  (2)“原来,小偷是会想尽坏主意偷东西,所以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还要注意些什么?”

  (3)“如果我们真得发现小偷该怎么办?

  (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而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属点是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和保护自己的能力。这一环节的讨论,旨帮助孩子养成随手关门、上锁、开门先看猫眼等健康生活方式,知道有情况先打110,提高安全意识。)

  4、游戏:设计防盗方案。

  (1)鼓励几个小朋友结成一组,在新建的住宅小区、银行、博物馆、超市、幼儿园的图纸上画上不同的防盗方法。

  (小组的共同探究,增加了更多的相互交流与协作的机会,在观点的相互碰撞中丰富新的知识,从同伴那里得到更多的信息、经验,促进幼儿不断思考完善自己的观点。同时为了完成任务,幼儿必需作出合理的分工,获得有益的经验。)

  (2)巡回指导时鼓励幼儿设计发明新颖的防盗方法。

  (在开放的有准备的环境中,幼儿的创造力得以充分的展示,图纸上的设计丰富多样,有警犬等动物守门,更有高科技的触报系统,有的幼儿还运用科幻动画片的情节并加以独特改良描绘出来)

  5、活动延伸:

  幼儿介绍自己的设计创造。

  活动反思:

  1、活动前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非常有效,教师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在家长的支持下,孩子准备的材料非常丰富。

  2、教师有意关注幼儿个别差异,尤其是在活动前重点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准备材料,使他们在活动中能感受到同伴的欣赏与鼓励,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3、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了解并熟悉一些高科技防盗手段,使课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通过幼儿设计创造防盗发明,让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生活中的防盗》含反思 2

  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存在的防盗知识,认识常见的防盗工具和方法。

  2. 技能目标:通过情景模拟、游戏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简单的自我保护能力。

  3. 情感目标: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激发他们对自我保护的兴趣,懂得珍惜个人物品。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防盗门模型、锁的图片、安全教育视频、角色扮演服装(警察、小偷)、道具钱包、手机等。

  环境布置:设置“家”的场景,包括一扇可演示开合的防盗门。

  知识准备:教师事先收集关于防盗的小故事、儿歌或动画片。

  活动过程

  1. 导入部分(约5分钟)

  故事引入:讲述一个简单有趣的小动物保护家园不受小偷侵犯的故事,引出“防盗”主题。

  讨论启发:提问幼儿:“你们知道什么是防盗吗?为什么我们需要防盗?”引导幼儿初步理解防盗的重要性。

  2. 认知新知(约10分钟)

  展示与讲解:利用图片和实物展示不同类型的锁(如挂锁、密码锁、指纹锁)和防盗门,简单介绍它们的工作原理。

  观看视频:播放一段适合幼儿观看的`安全教育视频,内容涉及日常生活中如何防止被盗,比如不随便开门给陌生人、出门记得锁门等。

  3. 情景模拟(约15分钟)

  角色扮演游戏:“我是小小守卫者”。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扮演家庭成员,另一组扮演“小偷”和“警察”。通过模拟“小偷”尝试进入未上锁的“家”,而“家庭成员”和“警察”需合作阻止并报警的情景,让幼儿在玩乐中学习防盗知识。

  4. 巧手制作(约10分钟)

  制作简易防盗装置:引导幼儿用纸板、绳子等材料,动手制作简易的“门窗报警器”或“锁”,增强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5. 总结与反思(约5分钟)

  分享交流:请幼儿分享今天学到的防盗知识和感受,鼓励他们回家后向家人传播这些知识。

  教师总结:强调防盗的重要性和日常生活中应采取的具体措施,同时表扬幼儿的积极参与和创意表现。

  活动延伸

  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检查家中的安全措施,如门窗是否锁好,是否有安装必要的防盗设备,并讨论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安全角:在教室设立“安全角”,放置相关书籍、海报,定期更新安全小贴士,持续强化幼儿的安全意识。

  反思

  活动效果评估:通过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和分享时的反馈,评估他们对防盗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改进措施:根据活动实施情况,考虑下次活动是否需要增加更具体的生活实例讲解,或是调整游戏难度以适应不同幼儿的认知水平,确保每位幼儿都能从中受益。

  • 相关推荐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生活中的防盗》含反思】相关文章:

大班安全活动教案-生活中防盗07-14

大班安全教案:生活中的防盗09-20

大班社会《生活中的防盗》教案05-12

大班优秀安全教案《生活中的防盗》08-25

幼儿园安全教案:生活中的防盗09-28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秀教案《认识生活中的标志》含反思(精选5篇)09-21

幼儿园艺术活动《蝴蝶》大班教案含反思06-24

幼儿园大班教案《名字》含反思07-15

幼儿园大班教案《鸟窝》含反思07-15

幼儿园大班教案《爆米花》含反思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