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爱心

2022-10-17 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爱心,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教案:爱心 篇1

  1、班级情况

  全班共有40人,女生18人,男生22人。

  2、幼儿发展情况及年龄特点。

  本班幼儿大部分都是4·5——5岁

  3、集教活动设计思路

  给予幼儿大胆量的想象空间和宽阔的交流空间。

  4、户外活动思路

  让幼儿在运动中体验乐趣,爱上体育活动。

  活动预目标:

  1、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

  户外活动目标:

  1、让幼儿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2、让全班的小朋友都爱上早操,积极参与早操活动中。

  活动流程:

  一、晨检接待(7:30-9:00)

  目标:检查幼儿手与口,留意幼儿是否带了不安全物品入园。

  二、早操(9:00-9:20)

  目标:

  1、让幼儿从早操中开始全新的一天。

  2、能跟着老师和音乐的节奏完整的完成早操。

  三、集教活动(9:30-10:00)

  (一):活动名称:语言《爱心小兔》

  (二):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故事情节的过程中,体验爱的情感,感受关爱别人和得到关爱的快乐。

  3、仔细观察图意,积极想象和讲述在爱心小兔熏染下感情的转变。

  (三): 活动准备:

  图片;绒毛小兔一只(脖子上挂“爱心小兔”)。

  (四):活动过程:

  1、引题

  (1)、师:小朋友,你们听——什么声音?

  (2)、听了大灰狼的话,森林里闹开了,小动物们有的急,有的愁。小动物们为什么发愁啊?

  (3)、大灰狼可凶了,送什么礼物好呢?请你们商量一下,给小动物们出个主意!

  (4)、原来你们想的办法都是借送礼物来惩罚大灰狼,那小动物们会送什么礼物呢?

  (5)、小动物们不同意,为什么呢?小猴子笑着说:我自有办法!什么办法呢?请听故事《爱心小兔》。

  二、边讲述边表演故事。

  1、故事听至“小猴说:别着急,我自有办法。”到底什么办法呢?“从此以后,大灰狼天天和爱心小兔生活在一起。”

  2、听了这个故事,你们听到了什么?(很感动)哪一句话让你很感动?大灰狼以前听过这样的话吗?爱心小兔怎么叫“大灰狼哥哥”(甜甜的),谁来试一试?

  1、大灰狼到底有没有变好?(看见什么,小兔会关心地说什么?狼听了又是怎么做的呢?)

  2、谁愿意来说说?(大灰狼听见了赶快帮山羊公公把青草送回家;大灰狼把小猫从河里救起来;救回被狐狸抓走的小鸡)

  3、小猴为什么送爱心小兔给大灰狼?

  原来大灰狼在爱心小兔的提醒帮助下,变好了。

  三、结束

  1、一年过去了,大灰狼的生日又到了。大灰狼变得这么有爱心,我们送什么给大灰狼呢?

  2、一起为大灰狼庆祝生日。

  小班教案:爱心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制爱心卡,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感受节日的感恩之情。

  2.教育幼儿关心妈妈,培养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心形的各色卡纸(数量与幼儿数量相等)

  2.蜡笔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1.小朋友,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你们知道吗?

  2.今天是感恩节,我们要感谢帮助我们的人。特别是我们的妈妈和奶奶,妈妈平时照顾我们可辛苦了。每天要做饭给我们吃,还要帮我们洗衣服,陪我们玩游戏,讲故事给我们听。让我们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成长。对吗?

  3.那小朋友爱你们的妈妈吗?

  二、出示贺卡

  1.我要感恩我的妈妈,我给我的妈妈准备了一份礼物,你们想看看吗?

  2.你们想感恩谁,你们想送一份礼物给你们的妈妈吗?

  3.那小朋友要看仔细哦,老师是怎么制作礼物的哦!

  三、老师教幼儿制作礼物

  1.一边制作一边讲解。我们可以用很多方法来制作礼物。将爱心卡对折,在爱心里画上自己要感恩的人喜欢的各种物品以及食物。

  2.幼儿制作,教师巡视。根据幼儿的制作情况进行指导。

  四、评价幼儿作品

  你觉得谁的漂亮?

  活动反思:

  “感恩”这两个字对于小班孩子来讲,是陌生的。可以说,是在他们的记忆中从来没有过的词汇,当然也完全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所以在开展本次活动初期,本班的孩子一脸茫然。于是我们首先组织的活动是向幼儿介绍感恩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感恩”的意思。让幼儿的心里萌发“感恩的心”,学着感知父母的艰辛,体会父母的厚爱,尝试着关爱和尊敬长辈。在整个活动进行中,我们和孩子一起制作了感恩卡,通过画爸爸妈妈喜欢的东西,让孩子切身参与到感恩活动中。在感恩节当天,把准备的感恩卡送给爸爸妈妈,让孩子知道原来感恩是这样的,感谢是这样的!

  通过这次活动,我觉得利用好一些节日来进行教育活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现在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由于是家里的“唯一”,身上免不了有些不良习性,只靠日常的教学活动,或者老师的言语教导来实施教育是不够的,教育效益也不一定高,所以结合好的节日来进行,教育效益就大大提高了。而作为教师本身,要充分考虑利用的方式方法,以达到最佳效果,同时通过每一次的活动,进一步的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小班教案:爱心 篇3

  一、活动目标

  1、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

  2、能自己动手制作做礼物送给妈妈,提高动手能力;

  3、会尊敬、关心妈妈,向妈妈表达自己的爱。

  4、愿意参加活动。

  5、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二、活动准备

  日历、剪刀、胶水、手工纸

  三、活动过程

  (一)介绍三八妇女节:

  1、教师出示挂历,询问今天是几月几日?(XX年3月7日)明天呢?(3月8日)

  2、师:那你们知道3月8日是个什么日子吗?(幼儿回答)

  3、教师向幼儿介绍:3月8日是妇女节,妇女节又称国际妇女节。

  4、提问:妇女节是谁的节日?哪些人可以过妇女节?(幼儿思考后回答)

  5、教师小结:哪些人被称作妇女,第一要是女的,第二要是大人,满足这两个条件的人就被称为妇女。3月8日是妇女节,是老师、阿姨、奶 奶、外婆们的节日,也是妈妈们的节日。

  6、妈妈爱我们,我们应该怎样爱妈妈呢?(给妈妈捶背、给妈妈拿拖鞋),对幼儿爱妈妈的行为设想给予肯定。

  7、当幼儿说到要送妈妈礼物时,可引导幼儿讨论:送怎么样的礼物最合适?

  (二)手工活动制作卡片

  1、欣赏贺卡,引出主题爱心卡。

  2、观察爱心卡,了解制作过程。

  3、引导幼儿观察桌面材料,在桌子上分别放了操作材料,让幼儿进行爱心卡制作活动,并进行简单装饰。

  4、帮助幼儿写上名字。

  (三)“爱心送卡片”

  1、讨论:除了送爱心卡给妈妈,我们以后还可以为妈妈、奶奶做些什么?

  2、交代幼儿送卡片的要求及提醒幼儿要对妈妈说一句话“妈妈我爱你”。

  3、幼儿放学鼓励幼儿把卡片送给妈妈,悄悄说上一句话“妈妈我爱你”。

  4、拍照留念。

  四、活动结束

  今天小朋友学会了做卡片,也了解了什么是三八妇女节,高兴不高兴啊,回家把自己做的爱心卡片送给妈妈好不好。

  小班教案:爱心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涂鸦、画绕线、短线等方法绘画爱心炒面。

  2.让幼儿通过绘画制作爱心炒面,激发幼儿爱家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范作一幅、教师示范用具,视频展示仪、电视机.

  2.幼儿绘画用的纸盘子、油画棒、面饺。

  活动过程:

  一、组织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二、引导观察,幼儿学画爱心炒面

  1.出示教师的范作:一盘炒面

  2.教师示范、讲解:

  ⑴炒面先加点油

  ⑵接着加面条

  ⑶还可以加些什么?

  3.教师模仿炒面

  教师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幼儿仔细看老师的示范。

  三、幼儿绘制爱心炒面

  1.交代要求

  2.幼儿绘制,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用语言指导幼儿绘制,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

  3.师生一起念儿歌,模仿炒面动作。

  四、看看、闻闻自己和同伴的炒面

  鼓励幼儿回家将炒面送给家人,激发幼儿爱家人的情感。

  小班教案:爱心 篇5

  活动背景:

  播种一个行为,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收获一个命运。我常常用这句话来励志我和我的学生。的确,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对其性格塑造和后天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处在幼年期的孩子,老师榜样引导是促使孩子健康成长的催化剂。教师应该成为孩子的引路人和导航灯。这几天我们班的彬彬住院了,大家在点名时常常念到他,于是我结合感恩课题组织孩子进行“你有难,我来帮;你生病,我关心。”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围绕主题谈话,学会用简短的语句介绍自己的想法。

  2.与老师共同装饰、制作“爱心”。

  3.是幼儿增进对同伴之间的交情,培养幼儿关心和热爱班内小朋友的情感。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活动准备:

  一些彩色纸张、小剪刀、浆糊、抹布。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师:“近段时间小朋友们老问老师彬彬怎么不来幼儿园上学,今天老师告诉你们彬彬住院了。”

  师:“彬彬住院了,我们大家想想能帮助做些什么?老师正在组织孩子进行“你有难,我来帮;你生病,我关心。”相互关心小班教育活动中的一句提问。

  二、小朋友间共同商讨帮助彬彬办法。

  师:彬彬生病了,大家都很想念他,好我们一起来组织“你有难,我来帮;你生病,我关心。”相互关心小班教育活动。

  师:小朋友们开动脑筋,想想我们用什么办法探望一下彬彬?

  三、师生共同一起制作“爱心”

  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分工合作进行,共同制作“爱心”。

  四、商议探望病人的人员分工安排。

  小朋友们想想我们请谁去探望彬彬?

  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老师作为代表去探望彬彬,并将这颗满载师生情谊(想念、祝愿)的“爱心”一起送给彬彬,愿彬彬早日恢复健康,回到集体中来。活动中,大家的参与意识极浓,孩子们虽动手能力很弱,但积极性很高。

  小班教案:爱心 篇6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入园后,为了安抚孩子们的情绪,我收集了好多的玩具,创设了一个玩具区。随着活动的开展,发现很多宝宝不能自觉地收拾玩具,总是由老师跟在后面收拾。为了让幼儿养成自觉收拾玩具的好习惯,于是设计了本节课。

  活动目标

  1 : 知道玩具是我们的好朋友,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还能帮助我们学到本领。

  2 : 教育幼儿,让其知道要爱护玩具,玩过玩具后要把玩具放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3 :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 :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 :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知道玩具是我们的好朋友,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还能帮助我们学到本领。

  难点: 教育幼儿,让其知道要爱护玩具,玩过玩具后要把玩具放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活动准备

  1 、 自制影像1个;

  2 、各种玩具,布娃娃若干,玩具柜3张(上面贴有相应的标记)

  3、 宝宝收拾玩具的教学碟1张

  4、歌曲《送玩具回家》

  活动过程

  一:小玩具,你为什么哭了?

  (1)说一说玩具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具吗?(喜欢)为什么喜欢?(因为玩具好玩) 玩玩具时 ,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很高兴,很开心.....

  (2)玩具哭了 师:听,这是谁在哭呀?(哭声响起)让我们去看一看!(播放影像,玩具在哭) 是玩具哭了....师:原来是玩具宝宝在哭,请问它为什么在哭呀? (放得不好,乱七八糟的它们没有家了) 我们一起来问问玩具宝宝吧! 齐问:玩具宝宝你为什么哭呀?(播放影像:玩具说话) 师:玩具的家在哪里?(柜子里) 我们一起叫小主人把玩具宝宝送回家吧.(播放影像:玩具回家)

  (3)送玩具回家(要求送玩具回家要摆放整齐......)

  二:玩具玩具我们一起玩

  (1)出示三个柜子,里面放满三种玩具:布娃娃,小汽车,积木 师:哈哈,又到我们玩游戏的时间了。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好多的玩具分别放在三个柜子里,这儿就是他们的家

  (2):幼儿玩玩具

  (3):收拾玩具

  (4):小结 宝贝们都很棒,已经把玩具放回原处,而且放得很整齐,玩具宝宝可喜欢你们啦,加油。

  三:玩具玩具,在家我会收好你

  (1)幼儿交流 师:你们家里有玩具吗?(有)你们是怎样收拾好玩具的?.....(2)播放宝宝收拾玩具教学碟

  (3)师小结

  四:我们一起唱首歌 师:小朋友,我们都学会整理玩具了。老师把收拾整理玩具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看来唱吧。歌曲(送玩具回家)

  (4)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针对刚入园不久的小班宝宝学习状况和年龄特点,采用多种的教学方式,使幼儿在形式丰富的活动中愉快地学习;通过对宝宝收拾玩具的教学碟的观看,留给宝宝深刻的印象,为宝宝们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

  小班教案:爱心 篇7

  (一)活动目标:

  1.尝试双手合作协调地沿着直线撕面条,体验撕纸的快乐。

  2.能有目的地进行粘贴,独立完成爱心炒面的制作,感受亲人间的浓浓爱意。

  (二)活动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就是让幼儿学会双手合作协调地进行沿线撕纸,练习沿线撕的技能。

  (三)活动准备:

  教师事先给每个孩子剪好一只装面条的盆子,操作纸,浆糊,范例

  (四)活动过程:

  1.欣赏爱心炒面。

  教师出示范例,引起幼儿制作兴趣。

  师:老师手里拿的是一盆老师做的爱心炒面,你们看这盆炒面好看吗?猜猜这盆炒面会是什么味道?(香香的)

  为什么要叫它是爱心炒面呢?(因为我做的这盆面条是要送给爸爸妈妈的,这面条里放的调料都是我对爸爸妈妈的爱,所以叫它是爱心炒面)

  2.制作爱心炒面。

  教师示范做爱心炒面:在有直线的操作彩纸上,用撕的方法沿着直线撕出面条,把所以的面条撕下后,在剪好的盆子里抹上浆糊,把撕下的面条无规则地贴上去,做成一盆爱心炒面。

  幼儿动手操作,教师适当帮助一些能力较弱的孩子,鼓励他们用双手合作扭动的方法沿着直线把面条撕下来。

  提醒幼儿在盆子里涂浆糊不要过多,尽量涂均匀。面条贴上去时要把有颜色的一面贴正面,表现爱心炒面的色彩美。

  3.爱心炒面的浓浓爱意。

  让幼儿手捧爱心炒面,说说自己最想把炒面送给谁?为什么?鼓励幼儿想好给爸爸妈妈送面条时的一句甜甜的话。

  小班教案:爱心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儿童慈善日的意义。

  2、通过交流调查情况,了解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和事。

  3、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并乐意助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活动前幼儿完成需要帮助的人调查;

  物质准备:幻灯:部分需要帮助的人的图片资料;幼儿捐献物品的统计表 ,背景音乐:《爱的奉献》。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看图片了解生活困难的小朋友的生活,激起幼儿援助的爱好和热情。

  2、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帮助这些小朋友们呢?

  二、初步了解中国儿童慈善日

  教师讲解:为了帮助这些有困难的小朋友,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创造性地推出了“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大型社会公益活动,旨在整合社会资源,凝聚爱心力量,帮助需要帮助的小朋友。于是,将每年的6月22日定为“中国儿童慈善日”

  三、介绍交流调查情况,了解社会上需要帮助的小朋友。

  1、请你们介绍一下,他们碰到了什么困难?

  2、老师也来介绍一下,我所了解到的需要帮助的人。

  3、小结:人们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需要大家互相帮助。

  四、讨论帮助的方法,知道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

  1、我们能用什么办法来帮助他们解决。(让幼儿先讨论,再来说)

  2、老师用幻灯介绍人们帮助别人的办法。

  3、小结:当人们碰到困难时我们采取各种方法去帮助他们,献爱心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五、献爱心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1、请幼儿准备一份献爱心的物品(自己的玩具、图书、学习用品,零用钱)

  2、放背景音乐(爱的奉献):幼儿依次捐献

  3、请家长统计并将物品捐献给福利院的小朋友。

  小班教案:爱心 篇9

  活动目标:

  1、运用各种颜色进行涂鸭,体验作画的乐趣。

  2、在制作炒面的情境中,激发爱父母的情感。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对制作炒面的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2、幼儿作画用的纸盘、蜡笔和各种荤素菜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讨论父母对自己的爱,激发幼儿制作炒面的兴趣。

  1、小朋友,你们最爱的人是谁?(爸爸妈妈)

  2、爸爸、妈妈是怎么爱你们的?(爸爸妈妈给我买新衣服,爸爸妈妈陪我做游戏……)

  小结:爸爸妈妈真的非常非常爱你们,为你们做了那么多事,我们也爱爸爸妈妈,那我们可以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情呢?

  (我们可以帮爸爸妈妈捶背、可以帮爸爸妈妈扫地……)

  3、你们真是一群懂事的宝宝,有了你们的爱,爸爸妈妈一定会感到很幸福。我也很爱我的爸爸妈妈,我觉得爸爸妈妈白天上班很辛苦,晚上回来肚子一定 说:饿了,所以我想做一碗充满爱的爱心炒面给他们,想不想知道我是怎么爱心炒面的?(想)

  二、教师示范制作炒面

  (1)放油。

  我先在盘里倒上油,油倒进去了吗(倒进去了),看越来越多了,挤在了一堆,好,可以了吗?(可以了)

  (2)下面。

  油放好了我现在要下面了,瞧,一根面条下好了,可是一根够不够呀(不够),对一根面条爸爸妈妈怎么吃的饱呢,所以我们要多下点,一根、一根又一根,来我们一起拿出小手来试试看,一根、一根,找空的地方下,下的满满的,但千万不能让面条粘在一起,那样会变成面团,就不好吃了。

  (3)撒葱。

  现在我想在面条上撒点香葱,那样炒出来的面会很香,爸爸妈妈一定会喜欢。我把葱切成一小段一小段撒在面上,因为太长了就不好吃了,但是撒葱的时候要轻轻的撒,要不油会溅出来烫到的,好了现在葱也撒好了。我要开始炒面了,“炒、炒,炒面条,炒一炒,翻一翻,盖上盖子焖一焖,啵噜噜,啵噜噜,打开盖子闻一闻, 说:啊,我的炒面真香啊”

  (4)加菜。

  可是光一碗面好象营养不是太丰富,我得为爸爸妈妈再加点菜,我的爸爸妈妈最喜欢吃鸡腿,就加点鸡腿吧,看(平平的端起盘子),我的鸡腿炒面做好了,我要把这碗面送给我最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想不想也做这样一碗充满爱的炒面送给你最爱的爸爸妈妈呢?(想)行,盘子、油、面条、香葱都准备好了,现在你就可以开始动手做了。

  三、幼儿制作炒面

  教师巡回指导,以情境性语言指导幼儿完成作品。

  先在盘子里倒上油,慢慢地越来越多,跑到一块儿去了、挤在一堆;面条多一点,让爸爸妈妈吃的饱饱的`,不要粘在一起;葱要切切小,一段一段的,轻轻的放,不要让油溅出来烫到了自己。

  都放好了吗,放好了我们要炒咯,来一起准备好,小铲子拿好了“炒、炒,炒面条,炒一炒,翻一翻,盖上盖子焖一焖,啵噜噜,啵噜噜,打开盖子闻一闻”你的面条香不香,真香好,不过好象还没熟,我们再来炒一炒“炒、炒,炒面条,炒一炒,翻一翻,盖上盖子焖一焖,啵噜噜,啵噜噜,打开盖子尝一尝”你的面条好吃吗?真好吃。面条炒好了,想一想你爸爸妈妈最爱吃什么菜,给他们加点菜,加点营养,吃了身体会更棒。

  四、介绍自己制作的炒面。

  1、做好了炒面可以向朋友或客人老师介绍介绍你做的是什么炒面。

  2、请1-2个孩子介绍自己的炒面

  小结:你们真能干,做的炒面又香又有营养,那想一想,把这碗充满爱心的面端给爸爸妈妈的时候还可以说一句什么话:爸爸妈妈我爱你们!一起来说一说,到时可不要忘记哦!

  现在让我们端好自己的炒面,一起去迎接爸爸妈妈吧!小心,盘子一定要端稳了,千万别打翻了!

  小班教案:爱心 篇10

  活动来源:

  家是小班孩子最熟悉的地方,家和家人是孩子们说不完的话题。在活动室里孩子最喜欢的游戏就是模仿爸爸妈妈,玩“扮娃娃家”,学着妈妈的样子给娃娃做饭,最喜欢唱着摇篮曲拍着娃娃睡觉。同时,小班幼儿喜欢动手去探索各种事物,于是,我们设计了活动“爱心三明治”,让幼儿自己亲自动手制作食物,体验快乐的家庭生活,分享其中的乐趣,也让幼儿更好地关心家人、自己、周围的人和物。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方式(撕、抠、拧)打开容器。

  2、学会制作三明治等简单食物的方法,感受制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饭盒;塑料袋;剪刀;大餐盘;小餐盘;勺子。

  2、番茄酱;芝麻;火腿肠;花生粉。(装入不同构造的饭盒和塑料袋中)

  活动过程:

  1、以提问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师:桌上有什么?可以做什么?

  2、请幼儿说说如何做三明治。

  3.出示制作图并进行讲解说明。

  4、请幼儿打开面包,说说打开的方法。提问:“小朋友,做三明治需要什么呢?”(出示放在不同容器里的面包)“你们想想用什么方法把它们打开?”(引导幼儿学说“拧、撕”等动词)提问:“那小朋友想想,你用这种方法还打开过什么东西?”老师新授方法。师:小朋友都很棒,我也想试试,原来,这里有一个小缺口,打开更容易。

  5、出示制作三明治的材料,请幼儿开始制作三明治。师:“看看,这里有什么?分别装在了什么地方?请小朋友开动脑筋想想,怎么把它们打开?另外再看看,桌上的工具宝宝能不能帮助你们。”幼儿开始制作三明治。(在制作过程中,丰富“抹、撒、夹”等动作和词汇)

  6、幼儿互相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鼓励幼儿回家后为爸爸妈妈制作“爱心三明治”。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利用小班幼儿喜欢动手、喜欢食物的特点为线索来贯穿活动,不断刺激幼儿。精心准备的材料(容器),帮助幼儿寻找、练习不同开启的动作:在制作过程中,我通过鼓励等方式,引导孩子间相互学习、模仿,孩子们日常选择工具和使用工具的能力得到了展示,他们大胆地对各种设置的容器进行尝试,也情不自禁地跟随老师使用一些准确的动词。

  对食物的制作中的卫生,我也适时地进行了引导,例如,做食物之前要洗手,洗手之后要保持清洁,打开的食物要放到指定的位置上进行制作等等,促进幼儿卫生习惯的养成。整个活动让我感受到了孩子一步一步动脑筋想办法,在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评析:

  本次活动对小班幼儿而言,是一个开心而有趣的过程。活动的内容、材料都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活动中孩子们探索如何打开容器、制作自己喜欢吃的三明治,运用已有经验不断尝试、探索,发现材料与方法中的关系,这对幼儿的学习来说是有益的。在设想、动手操作、验证的过程中,教师运用游戏的情景和口吻,不断激发幼儿的思考,而与动作相关的动词“撕、扯、掰、拧”等也伴随着形象的动作为幼儿所接受、运用。

  小班教案:爱心 篇11

  一、活动目标

  1、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

  2、能自己动手制作做礼物送给妈妈,提高动手能力;

  3、会尊敬、关心妈妈,向妈妈表达自己的爱。

  4、愿意参加活动。

  5、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二、活动准备

  日历、剪刀、胶水、手工纸

  三、活动过程

  (一)介绍三八妇女节:

  1、教师出示挂历,询问今天是几月几日?(XX年3月7日)明天呢?(3月8日)

  2、师:那你们知道3月8日是个什么日子吗?(幼儿回答)

  3、教师向幼儿介绍:3月8日是妇女节,妇女节又称国际妇女节。

  4、提问:妇女节是谁的节日?哪些人可以过妇女节?(幼儿思考后回答)

  5、教师小结:哪些人被称作妇女,第一要是女的,第二要是大人,满足这两个条件的人就被称为妇女。3月8日是妇女节,是老师、阿姨、奶 奶、外婆们的节日,也是妈妈们的节日。

  6、妈妈爱我们,我们应该怎样爱妈妈呢?(给妈妈捶背、给妈妈拿拖鞋),对幼儿爱妈妈的行为设想给予肯定。

  7、当幼儿说到要送妈妈礼物时,可引导幼儿讨论:送怎么样的礼物最合适?

  (二)手工活动制作卡片

  1、欣赏贺卡,引出主题爱心卡。

  2、观察爱心卡,了解制作过程。

  3、引导幼儿观察桌面材料,在桌子上分别放了操作材料,让幼儿进行爱心卡制作活动,并进行简单装饰。

  4、帮助幼儿写上名字。

  (三)“爱心送卡片”

  1、讨论:除了送爱心卡给妈妈,我们以后还可以为妈妈、奶奶做些什么?

  2、交代幼儿送卡片的要求及提醒幼儿要对妈妈说一句话“妈妈我爱你”。

  3、幼儿放学鼓励幼儿把卡片送给妈妈,悄悄说上一句话“妈妈我爱你”。

  4、拍照留念。

  四、活动结束

  今天小朋友学会了做卡片,也了解了什么是三八妇女节,高兴不高兴啊,回家把自己做的爱心卡片送给妈妈好不好。

【小班教案:爱心】相关文章: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爱心小兔》07-15

小班感恩节爱心卡片教案11-23

小班艺术教案:小小爱心,浓浓班情07-28

爱心教案07-27

爱心教案07-27

爱心教案07-27

爱心教案07-27

爱心教案07-27

爱心教案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