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俭示康教案

2020-10-31 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训俭示康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借鉴古人崇尚节俭的训诫,培养勤奋俭朴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习惯。

  (二)指导学生运用所学古汉语知识及书中注释,疏通课文字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指导学生分析课文,把握观点,理清层次,分析主要的论证方法。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本文的内容和中心是什么?

  分析:本文是一篇父亲对儿子的训诫。文章的中心是一个字——“俭”。作者要求儿子要崇尚节俭,不追求奢靡。

  文章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讲述俭为美德的道理,引用名言,并举了包含作者自身在内的大量事例;另一方面是论述奢侈的弊端,也引用名言、列举事例,在这一方面还含有批判当世奢靡之风的内容。由此决定了文中大量运用对比的手法,以事实说话,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二)本文的思路和结构是怎样的?

  分析:从思路上说,文章开头由清白家风说到自己以俭素为美,然后引圣人之训,表明批判“今人”奢靡之风的态度,为第一层;然后从自己的父亲、儿子的'祖父在世时的朴素作风与当世颓弊风俗对比,以此训子,为第二层;接下来举本朝几位高官崇尚节俭的行与言阐述居高位者须崇俭以教子孙的道理,为第三层;由此专从道理上阐明俭之利、侈之弊,为第四层;最后举古今七例证明上一层的论点,并要求儿子将此训传于子孙,与全文开头的世代清白家风相承呼应,条理顺畅;议论由浅入深,步步推进,结构谨严。

  文中记叙为议论提供依据,抒情为议论标明层次,三者结合,熔于一炉,使文章有着极高的感染力。

  (三)文章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

  分析:文章通过清白家风、自身俭素、孔子名言三层铺垫,于第一层末了举出古人崇俭与今人尚侈相对照,表明了自身崇俭鄙侈的态度,中心论点便寄寓其中。此外,本文标题也点明了全文的中心——“俭”。

  (四)文章列举了大量事例,为什么读起来不觉累赘?

  分析:本文大量举例,但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从不同角度来论述观点。从范围上说,有自身,有长辈;有同仁,有前朝;有古有今,有优有劣,同是达人君子又有崇俭、贵侈之分,角度不一。从论证方面来看,有正例有反例,自家事迹用作正面范例,李文靖公等三例用以说明居高位大贤之深谋远虑,最后七例是说明以俭立名、以侈败家的后果问题;就事迹而言,李文靖为居室问题,鲁参政为饮食问题,张文节则是待遇不因升官而提高,各有侧重,其余同类事迹莫不如此;就叙述而言,有详有略,有言有行还有言行并举。故而繁而不赘,博而不杂,令人读来津津有味。

  (五)下面的几个难句怎样理解?

  分析:

  1.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

  固:固执。陋:鄙陋。以:把(这个)。以后省略“之”,代上文的以“俭素为美”。病:缺陷。应:回答。之:他们,指上文嘲笑自己的人。称:说。逊:谦逊。固:固陋。以:因为。失:犯过失。之:助词,舒缓音节,无实义。者:相当于“……的情况”。矣:句末助词,表陈述,可不译。志:立志。于:介词,表引进对象,可译为“在……方面”。道:大道,真理。而:连词,表转折。耻:以……为耻,认为是羞耻。者:助词,定语后置标志,可不译,“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是“士”的定语。未:不。足:值得。与:跟(他)。“与”后省略“之”,代上文的“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之士”。议:谈论,交流、探讨。以俭为美德:把节俭看成美德。以:因为。相:副词,表一方对另一方的关系。

  译:别人都讥笑我固执,不通达,我不以(此)为缺陷,回答他们说:“孔子说:‘与其骄纵,不如固执不通达。’又说:‘因为俭约而犯过失,(那是)很少的。’又说:‘有志于探求真理,却把吃得不好、穿得不好看成是羞耻的读书人,是不值得跟(他)在一起交流、探讨的。’古人把节俭作为美德,现在的人却因为节俭而讥议对方,嘿,真奇怪呀!”

  2.公今受俸不少,而自俸若此,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俸:俸禄。而:却。自俸:供给自己日常用度。若:像。虽:虽然。颇:很。讥:批评。译:您现在领取的俸禄不少,可是自己生活享受却这样(节俭),你虽然自己知道(自己)(确实)是清廉节约,但是外人对你有不少批评,说您如同公孙弘盖布被子那样矫情作伪。

  (六)文中的几个重点字词(服、营、衣)怎样理解?

  分析:

  “服”:“金银华美之服”,衣服,名词;“不敢服垢弊”:穿,动词;“身当服行”:履行,动词;“强国请服”:服从,动词。

  “营”:“常数月营聚”,营谋,动词;“如有营”:经营,动词;“皆出营立观”:军营,名词;“卖炭得钱何所营”:谋求,动词。

  “衣取蔽寒”:“衣”,名作动,穿衣;“食取充腹”,“食”,名作动,吃饭;“今人乃以俭相诟病”:“病”,意动用法,认为是缺点;“人不相非也”:“非”,意动词,“以(之)为非”,认为不对;“就酒家觞之”:名作动,请人喝酒;“益重之”:形作动,尊重,器重;“远罪丰家”:“远”、“丰”,使动词,使(罪)远(离),使(家)丰(裕);“妾不衣帛”:“衣”,名作动,穿;“马不食粟”:“食”,动词,喂养。

  (七)各段有哪些关键语句?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第1段是“吾性不喜华靡”,“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第2段有“近岁风俗尤为侈靡”,“嗟乎,风俗颓弊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第3段有“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第四段有“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第5段有“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

  这些语句既统摄各自然段的段意,串联事例,又彼此呼应,从各个方面突出全文的总论点:要节俭。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指导自读。

  1.自读内容:阅读“自读提示”,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写作特点,明确学习本文的知识重点。阅读课文及注释,疏通词句。

  2.自读方法:学生自读,教师答疑。

  3.自读要求:基本上能讲解词句,翻译全文;知道文章的论点是什么、怎样论证的,能理清写作的思路、分析文章的层次,为讨论作准备。

  4.阅读思考。

  (1)本文以“训俭”为中心,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全文共5段,请归纳各段段意。

  (3)找出文中一些关键语句,并领会含义。

  (4)作者在论证观点时运用了哪些方法?这些方法在论证中有什么作用?

  (二)课堂讨论。

  1.讨论内容:关于文章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方面的问题,以自读检测练习中的阅读思考为主,再根据课本的“自读提示”、课后练习题作些补充。

  2.讨论方法:在学生自读预习的基础上做课堂发言讨论,教师适时引导并做小结。

  3.讨论目的要求:把握文章的观点,领会理解内容,理清写作思路,分析写作方法。

  4.讨论的几个主要问题:

  (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文中所讲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主要观点:“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文章列举大量事实,批评了当时社会上讲究奢侈浪费的不良风气,谆谆教导子孙后代要崇尚节俭朴素的良好习俗,深刻分析了奢侈与节俭的问题,使我们认识到节俭是人的美德,从而在生活和工作上严于律己,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造成以俭素为荣、以奢靡为耻的社会风尚。

  (2)文章开头一段提出论点,为什么不单刀直入,而是从自己的几件事例写起?这一段引用了孔子的三句话有什么作用?

  开头讲述自己的身世经历中的几件事,突出了自己的“以俭素为美”、不喜奢靡的特点,再摆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写就起到现身说法的作用,使晚辈读来感到亲切,容易接受。同时,也与当时“众人皆以奢靡为荣”的习俗形成鲜明对比,使论点更加突出。

  引用孔子的三句话,既揭示了作者“以俭素为美”的思想基础,又是对论点的证明,说明“以俭素为美”才是正统的道德观,是传统的美德。

  (3)2~5段写的是什么内容?怎样对论点进行论证的?

  文章开头一段提出论点,后面几段展开论述。

  第2段,司马光回忆父亲当年招待客人的情况,并且指出:“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用意是和“近日士大夫家”招待客人的情况作对比,说明问题的严重性:“近岁风俗尤为侈靡”。第3段举了几个好的例子,赞扬了崇尚节俭朴素的美德。2、3两段,一正一反,对比鲜明,发人深省。第4段,引御孙的话,从道理上论证俭和侈的本质不同。这一段是在前面几段以列举事例为主的基础上,对论点作深入分析,使人从理性上受到启迪。第5段,举例论述。“俭”和“侈”的两种不同结果,有根有据,令人深思。

  (4)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列举了大量事例,为什么读起来不觉累赘?

  例子虽多,却不觉累赘,原因是:①这些例子各有各的意义、作用,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观点;②恰当地安排了详述、略述,采取了不同的写法和用词。

  第1段以自己为例,引出论点,现身说法。第2段以父亲为例,突出“风俗颓弊”的严重程度。这两个例子是从家风的角度,以长辈的身份,从正面教育后代子孙。第3段的例子,是同朝代、同官职的人和事,同是注重节俭的典范,从正面论证,使人受到教育。3个例子又不雷同:李文靖的例子说的是居住问题,参政鲁公的例子说的是饮食问题,张文节的例子说的是要有深谋远虑,地位变了,节俭之风不能改变。第7段有7个例子,正考父和季父子是正面的例子,后面5个是反面的例子。后5例都说明不节俭必自败的道理,但具体情况又不一样:石崇丧生,是当代就败;管仲受讥,是死后败了名声;公孙文子、何曾是祸及子孙;寇准虽因功业大,别人不好指责他的过失,却也殃及后人,“今多穷困”。这样举例就不累赘,而是看到不同的事例受到不同的教育,有新鲜感。

  叙述事例有详有略,根据内容不同而有所不同。作者自身和父亲的例子,李文靖、鲁宗道、张文节的例子写得详细,其他例子写得简略。写法、措词也不相同。这样叙述事例,也不累赘。

  (5)文中有哪些关键语句?怎样理解其含义?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近岁风俗尤为侈靡”,“磋乎,风俗颓靡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理解其含义,可以结合各段内容。

【训俭示康教案范文】相关文章:

1.训俭示康阅读答案

2.训俭示康_司马光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3.陆游的《示儿》教案

4.陆游《示儿》教案设计

5.俭悟作文800字

6.《勤与俭》阅读题及答案

7.《示儿》教学设计

8.贫不学俭,富不学奢成语解释

9.清水桥的哲示

上一篇:班主任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教案 下一篇:《祝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