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海》教案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中词语的借代意义。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赶海的乐趣。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教时
一|激趣导入
1、 板书“海”。用“( )的大海”说说对大海的印象。
2、 板书“赶”。用“赶”组词。由“赶集”勾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为理解“赶海”作铺垫。
3、读题,谈谈读题后自己的想法。(谁赶海?“赶海”是什么意思?他们是怎么赶海的?赶海有什么收获?)
(过渡:怎么解决这些问题?(读书)师生接说“书读百遍,其以自现”)
二、检查预习
1、能读准下列生词吗?
暑假、努努嘴、满载而归、俘虏
2、能把书读给大家听听吗?指名读书,提出要求:你认为他读得既正确又通顺,就鼓掌给予肯定。
过渡:把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就算读好书了吗?对,这只是最起码的要求,要想读好书还应该读出自己对句子、段落的理解,读出感情,才能解决刚才的问题。师生接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三、精读感悟
1、读自己感兴趣的句子或片段。(多读几遍,力求读好)
2、师生共同感悟朗读精彩句段。(重点感悟赶海的“趣”)
3、回头解决学生依题提出的问题。
四、总结归纳
1、今天这节课大家能谈谈自己的收获吗?(提示:可以用“赶海真是————”或“我通过读课文明白了————”来说说。)
2、教师归纳 。(略)
五、作业设计
1、划去不正确的读音:
暑假(shu chu ) 努努嘴(nu lu) 满载而归(zai zai ) 俘虏(lu nu )
2、抄写词语。
3、把你最感兴趣的句段抄下来再读几遍,说说你为什么对这句话感兴趣。
第二课时、第三课时(略)
板书: 25赶海
抓蟹捉虾
赶到海边 趣 满载而归
附:教后记
课堂教学素质化是以学生为核心的,就要求课堂教学中的
矛盾应由学生自己提出“我知道(懂得)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多思,爱思,深思,“于无疑处生疑”是教学成功的标志。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的态度应该是:提倡、鼓励、引导。通过提倡、鼓励使学生从不敢问到“敢于”提问,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依题激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提出了不少问题,说明学生内在的思维开始启动,但有些问题是浅显的,甚至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但通过我的引导“像‘谁去赶海’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一听便能解决就属于浅显的问题,同学一定再动一动脑筋一定能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逐步做到了善于提问。“为什么要去赶海?”“赶海有什么收获?”的问题就出现了。
问题提出来了,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争论,靠集体的智慧解决难题,使学生体验到集体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悦。这节课我就是紧紧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把它作为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一根“红线”,一直到最后解决问题。以“读”作为感悟语言文字的手段,教学中不断加强学生在读中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发表独创性意见,勇于自我评价,使竞争与合作,个人与集体巧妙地统一起来。教学中学生对“我闹着要去”的“闹”字的感悟,有的说“他一定是哭着闹”,有的说“他一定是瘫在地上闹,舅舅不同意就不起来”……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导”很重要,导说,导辩,最后教师还要适时小结,去粗存精,统一认识。“我这样‘闹’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异口同声“急着要去赶海。”“这说明‘赶海’对于我来说太……”“赶海太有趣了!”我想这样久而久之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到长足发展。
此外,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还要坚持正面引导,以表扬为主。对提出高质量问题的学生固然要加以表扬,对提出质量不高的问题的学生,也要加以鼓励,肯定他们的积极态度。教师不能因为学生提出了使自己不满意的问题就批评甚至训斥。要知道,一旦挫伤、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质疑能力将会成为一句空话。在引导学生体会“赶海”的“趣”时,对“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这句话有学生说“这不是写赶海的趣!”我没有批评,而是鼓励他说“你动了脑筋,但你如果再仔细想一想,浪花会回头吗?”他恍然大悟“浪花多可爱呀!就像孩子似的不忍离去,沙滩上太有趣了!”
《赶海》教案2
【教材简析】
《赶海》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文章以倒叙的写作方式为我们回忆了“我”在童年时代跟舅舅赶海的 “趣”事。
文章处处趣味四溢,洋溢着浓浓的真挚情怀:
1、赶海经历描写得生动而具体,富有童趣。全文内容紧紧扣住“趣”字展开,文章以赶海为引线,抓住“追浪花”、“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等几件形象而充满童真的趣事。
2、语句妙趣横生,情景交融,读来回味无穷。文章语言活泼,趣味横生,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和童真,流露出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怀,是激发学生热爱童年生活的好教材。文章第三自然段分别用了四个语气词、一个比喻句,此外文章还在第四段用了一种平静、和谐的笔调描绘了夕阳西下、满载而归的情景,展示了傍晚大海的美景,给人留下更多想象与回味的余地。更通过一直萦绕在耳边的动人歌曲“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首尾呼应的方式抒发了小作者对大海对生活的一份依恋、一份浓情、一份长大后挥之不去的真挚情怀。全文结构紧凑,浑然一体,颇具所谓圆合之美。
【设计理念】
1、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应充分留给学生语文实践空间,让学生在听、说、读、演等活动中主动地积累语言,感悟语言,内化语言和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2、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顺学而导”,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注重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感受学习的过程,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3、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成为个性化的学习。
【学情与对策】
作者以孩童的独特视角,以孩童的独特体验和孩童的独特话语来叙写赶海的经历,语言活泼,贴近儿童,充满童趣,感情真挚,容易引起儿童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孩子们喜欢朗读、乐于想象,敏于创造。如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就成了我们教者最值得研讨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紧紧围绕一个“趣”字引导学生自由选择:这么多趣事中,你觉得哪件最有趣?在学生自主选择中出示相应的句子,将教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教法学法:为了实现由“生活”到“语言”的转换,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我围绕 “趣”字展开,构建一个以情感为纽带的开放的、动态的、自主的、合作探究的学习平台,凭借本文儿童话的语言特点创设有效情境,围绕话题读进去想开来,使文字画面“活“起来。运用多种读的方式,让学生走进文本,采取以趣引读,以读激趣,以形助读,以读显形,由读入情,以读悟文,读中感悟,美读欣赏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与文本融为一体,唤起他们的独特体验,以便淋漓尽致地感受赶海的无穷乐趣,自由地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性和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挚情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学习课文第三小节,从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三件趣事中体会赶海的乐趣。抓住“嘿”、“哎”、“咦”、“哦”等语气词儿感受作者童年赶海的乐趣。
3、通过设置情境及朗读,初步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特色,体会写法并会运用。
4、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并练习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借助媒体情境激活“趣”
师:播放:《大海啊故乡》,同学们熟悉这支歌吗?每当听到这支歌,便让我想起童年赶海的趣事!
【设计意图:教育家赞科夫说过:“艺术作品首先要激发儿童的思想感情,其余的工作都应当是这些思想感情的自然的后果。”教学一开始,让学生聆听美的歌声,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从而打开想象的“闸门”,使学生对赶海形成表象,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引导他们理解全篇课文的内容, 使学生进入文本的情景,产生阅读期待继而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二、紧扣“趣”,辐射全篇
1、齐读课题
2、师: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赶海一共几件趣事?(生答四件)除了追赶浪花还有哪些趣事呢?(指名交流,教师贴板书: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
3、师: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三小节,用你的眼睛去发现,用你的心灵去体会,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动笔做做记号写写体会。
4、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可专注啦!有的同学读得摇头晃脑,脸上还带着丰富的表情呢!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读书成果?
【设计意图:《大纲》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学生自主学习,既避免了教师的烦琐讲解,又培养了他们独自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活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课堂上,教师要敢于留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不仅让学生会读而且懂得怎样去读好,教给学生“边读边想”这一重要的读书方法。此外,重视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项重要精神。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体现个性化阅读。】
三、精读品悟--体验赶海之 “趣”(按学生的选择进行学习)
“摸海星”
1、生回答。(出示描写“摸海星”的句子)
2、师:摸海星哪儿有趣?(生答)把你的这种感受读出来?(生读)
出示: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
3、师:在大海里摸海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要小心翼翼,慢慢地摸。谁来摸一摸。(生读)
评价语:(我仿佛能看到你认真的样子)
(你摸得真仔细啊!)
4、师:谁能和她比一比,也来读读这句话!(指名再读)
5、师:就在你们摸呀摸的时候,一只小海星被抓住了!(出示海星图)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如何?(高兴、激动、喜悦……) 带着你的心情来读
出示: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5、师:你不仅嘿字读得好,还把后面的感叹号也给读出来了(点击),读书就要这样,不仅要关注语言文字,还要读出标点符号!(指名读)
6、师:你不仅读得流畅,表情还很丰富。这只小海星很狡猾,趁你不注意,身子一扭,又滑进海水里了。我们全班同学伸出手来比赛摸一摸,看谁能把这只海星摸到。(齐读)
7、师:摸海星真是乐趣多多呀!还有哪件事儿你觉得最有趣,接着交流。
【设计意图:借助课件,让学生欣赏真实的海星,激发兴趣,使学生脑海中想象画面更加真实,通过“嘿”字更加突出语气词在文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一边自主带着惊喜、兴奋的心情读课文,一边做着摸海星的动作,体验其中的乐趣,从而使快乐在自然生动中有效达成。】
“捏大虾”
1、出示: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2、师:你的想法和我不谋而合,程老师也觉得摸大虾太有趣啦!请同学们自己读读摸大虾这部分。听清要求:把这只大虾读进你的脑海里。边读边想,看看这是一只怎样的大虾?(生自由读)
出示:这是一只_______________的大虾。(此处随机,“顽皮”与“神气”)
顽皮:
3、师:你从哪个字中体会出这是一只顽皮的大虾?一个“逗”字把大虾的顽皮写出来了,真妙。大虾在逗我玩呢,多有意思呀!谁来读一读。
4、分别出示两句话分别请两个同学来读,一个读: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一个同学读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
5、师:能告诉老师,为什么把“咦”,“哦”这两个语气词读的这么好呀?能说说你们的感受吗?(点击语气词儿)(让读书的两个孩子分别说)
6、师:同学们,这就叫读书,揣摩文章中词语、句子的意思,体会它隐藏在里面的感情,然后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让我们也来读读体会体会。(齐读)
神气:
1、师:同学们再读读这段话,找一找,这还是一只______的大虾。(生回)
2、师:读得这么好,老师要奖励你们亲眼看看这只大虾。(点击出示大虾画面)(出示:比较大虾和戏台上的武将)他们有什么地方相像呢?(舞台上的武将常常插着两根翎毛,大虾摇摆着两条长须还真与武将相像)
看上去真威武呀,真神气。读出大虾的神气威武。(指名读 )
3、师:如果你一边读,一边想像大虾和武将的模样,那你的朗读一定会更逼真,感受也会更深刻,不信,大家试一试。(自读后指名读)
老师评价:怪不得作者说它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呢!但它再神气,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瞧,(引读)我轻轻——(生读),只——(生读),这武将就——(生读),再也——(生读)啦!
4、原来这只大虾看似神气威武,其实我只要轻轻一捏就把它捉住了。
(只一捏让学生边读边做动作)
5、师:对!捏就是这样,又轻又快。还有人也想来俘虏这只大虾。(生读)
6、读到这里,同学们的心里和手里一定也已经痒痒的了,想捏大虾的同学起立,一边读,一边捏一捏这只大虾。(点击画面出现文字)齐读。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旨在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这一部分内容不做繁琐的分析,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看、说、读、演的过程中自主参与阅读实践,感受阅读乐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本堂课中我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将好的朗读体现在声音、表情、动作上”,通过引读、赛读、演读等多种方式的读使得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被声音、表情、动作激活了,课堂中充满着浓浓的语文情趣。】
捉螃蟹
(出示螃蟹图片)你抓过螃蟹吗?抓螃蟹容易吗?
(容易就引导)小作者就没有那么容易啦!
不容易就说小作者也没那么容易
指明读捉螃蟹这部分师:你能想到当时的情景吗?(生说后顺势请他读)
师:真是一只不好惹的螃蟹啊!谁来读
师:谁愿意来捉捉螃蟹?(指名读)
哎呦相机评价(你的朗读让我们体会到了小伙伴痛得龇牙咧嘴的样子)
小结:螃蟹犹如一位将军,勇敢又有计谋,多有趣!小伙伴好不容易逮住了螃蟹,却被螃蟹反夹一下。捉螃蟹多么具有挑战性啊!谁来挑战?(指名读)
师:怪不得小作者只努努嘴,不作声:全身心抓螃蟹呢!
总结:同学们我们一起体会小作者(指板书)捉螃蟹、摸海星、捏大虾的趣味,让我们捧起书一起来回味其中的乐趣。(齐读第三小节)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姓“读”,但“读”不是一种单一,机械的行为,贵在教师引导得法,便可令学生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在这段教学中,教师毫不吝啬地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以读代讲,不但可以培养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使学生能“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其次,教师在学生自由的展示中轻松点拨,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互相交流的平台。教师不断地给展示的机会,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学生读得怡然自得,醉在其中,在阅读中既学到了知识,又在学习中充分体验到了自我价值和成功的自豪感,真可谓一箭双雕。 】
四、观察想象延伸“趣”
1、海滩上不仅留下了我和小伙伴的欢声笑语还留下好多人的足迹呢!他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有的捡贝壳。他们还会做哪些趣事?
出示图片,出示:有的……有的……有的……
2、过渡:赶海的趣事说也说不完道也道不尽,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配乐教师朗读第四小节),不知不觉太阳偏西了,赶海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离去,喧闹的海滩渐渐恢复了平静,只有海鸥还沐浴着晚霞的余晖,在水天之间自由自在地飞翔。
3、提示句式:他们的手上 ,脸上 ,心里
4、如果说热闹是一种别样的美,那么现在就是一种宁静的美。谁能够通过你的朗读展现这种美(指名读)
评价语:课文写得美,你也读得美。
评价语:去赶海,欣赏宁静和谐的景致,也是一件有趣快乐的事情。让我们把这种美记在心里。(齐读)
5、师:(出示图片)看,那蓝蓝的海水,洁白的浪花,金色的沙滩,五彩的贝壳,听那一阵阵海浪声。(出示图片)小作者背着背篓回家了!背篓里装着什么呢?(生答)
除了各种各样的海产品,这只小背篓里还可能装着些什么呢?
生:赶海的快乐
生:赶海的歌声
【设计意图:第四自然段看似与题目游离,似乎并非叙写赶海之“趣”。其实这一自然段则侧重突出海滩之平和、优美,展示赶海有趣的另一面。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始发灵光。想象,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引发学生思维的灵光,可以还文字以画面,让每一个词语都充满生命活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情不自禁地身临其境。融入想象的阅读思维活动,闪烁着学生的个性光芒,浸润着学生的情感体验,净化着学生的精神世界。丝丝入扣,合情合理。】
6、过渡:背着沉甸甸的背篓,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迎着清凉凉的海风,我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最爱唱的歌。(播放音乐《大海啊故乡》)课文哪写到这支歌(生答)
(出示ppt开头和结尾的句子)
师:文章以歌词开头又以歌词结尾,这样的写作方式就叫首尾呼应。(板书)
男生读开头 女生读结尾
【设计意图:课文严谨圆合,首尾呼应的写作特色非常鲜明,开头一处的歌是作者多年之后想起的音符,是一首怀念之歌,而后一首则是作者儿时所唱,是当时场景下的愉悦。因此,如果进行语意分析的话,这两句歌词就如同月光宝盒一样,是具有时空效应的。为了让三年级孩子初步感知这种写作特色我在开头和结尾处分别用抒情的歌曲为学生创设了心灵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了赶海的乐趣,加深了学生体验作者热爱大海故乡的浓厚感情。】
7、赶海是一件趣事,有嘿的惊喜、哎的好奇、咦的不解,也有哦的恍然大悟。自由读一读让我们再好好体会作者用词的妙趣横生吧!出示四句:
(1)、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2)、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
(3)、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
(4)、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
8、练习说话(选择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说一句或者一段话)
总结: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这样有趣的事情呢?同学们在写的时候如果也学者小作者的样子,把有趣的地方写出来,再加上合适的动词、语气词,相信你一定能像小作者一样写出这么有趣的文章。
【设计意图: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模仿这篇课文,写下自己童年趣事,珍藏自己的美好人生。
板书设计:我的板书设计力求简洁精炼,紧扣全文中心,围绕赶海主题,圈画出作者童年时代赶海时的所做与所见,体现了赶海的乐趣。我是在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之后,按课文的进度适时板书在黑板上的,培养学生概括的能力,也能更好地小结所学内容,体会感情。
《赶海》教案3
一、解题,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一首非常优美的歌曲,来我们一起来欣赏。
2、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播放课件。
3、这首歌你们听过么?这是一首歌唱大海的歌。在同学们的印象中,大海是什么样的那?(出示大海)学生口头填空。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的课文就是和大海有关的,题目叫做《赶海》(板书课题)同学们注意看老师写,“赶”是半包围结构的字,这一捺写得要舒展一些。来,读课题。
5、谁知道什么是赶海啊?(老师简介“赶海”)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赶海多好玩啊,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去赶海。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自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遇到不认识得字或难读的字,请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刚才同学们读书那么认真,相信这些生字词一定难不倒大家,谁愿意来试一试?
3、个别读,(同学读的时候你要仔细听,认真看,是不是把字音读准了)开火车读
4、小火车开得多稳当啊!现在老师把生词上面的拼音去掉了,还能读好么?
三、精读课文
1、同学们真了不起,生词读得那么准确!在小作者的记忆中,赶海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去在哪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动笔画出你认为有趣的句子,并想想趣在哪呢?
2、教师巡视,相机知指导。(板书:趣)
3、同学们都很会读书,都在书上画出了自己觉得有趣的句子。谁愿意把自己画出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让大家分享乐趣?
4、(指导第二段的第二句)
读句子、说句子(老师指导:追赶浪花是有趣的。这个同学真不错,不但让大家分享了他找到的充满乐趣的句子,还能说出自己的体会,真是会学习的孩子!)
老师指导:这句子那么有趣,。你想象一下浪花哗哗地往下退,一会儿又涌上来,小作者拼命追赶浪花的情景,多有意思啊!你能不能再读读这个句子?边读边想象句子描绘的情景,读得更有趣一些?
听你读这个句子,老师好像看到小作者追逐浪花兴奋不已的样子了!读的真好!要把句子读好,就要象这个同学这样,一边读一边想象,读到哪就想到哪,留给自己一点想象的时间,想象好了,就能读好了。不信,你们也来试试。读一读这个句子,感受追逐浪花的乐趣!(全班齐读)
5、指导读“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这一句。
这句话就象电影中的远景一样,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赶海的热闹场景。从句子后面的这个省略号,也可以看出赶海的人真是多啊。
6、指导精读第三自然段。
摸呀摸呀嘿!(不光体现在声音上,还体现在表情,甚至是动作上)
哎!努努嘴儿“哎哟”
咦?哦!轻轻只一捏
7、同学们好好体会一下老师刚才的指导,自己练读第三自然段。看谁读得有趣。
8、看到同学们读书那么投入,老师可真喜欢。来让我们再读一读第三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用你的声音,表情,动作把赶海的乐趣表现出来。
9、赶海是有趣的,在海边追赶退去的浪花是有趣的,摸海星,捏大虾更有趣,就算被螃蟹的大鳌夹住了手,疼的也是高兴的。难怪我要闹着去啊!
同学们,时间不早了,太阳也偏西了,赶海的人三三两两的回去了,我也满载而归。喧闹的海滩又恢复了平静。让我们再听一听那大海的歌,回味赶海的乐趣。
《赶海》教案4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文记述了“我”童年时代跟舅舅去赶海的事,生动展示了赶海的无穷乐趣,表露了作者对大海、对生活无比热爱的情怀。全文共5个自然段,语言儿童化,自然清新活泼,以歌词开头,巧妙地引出下文,文章的结尾再一次引用歌词,照应开头,使全文浑然一体。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的借代意义。
3、凭借反复朗读,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重点和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赶海的乐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支歌曲——《大海啊故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播放课件)
你喜欢这支歌吗?(喜欢)
有一个小姑娘也非常喜欢这支歌,每当她唱起这支歌的时候,就会想起一件往事,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赶海》,请大家齐读课题。(11、赶海)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什么是赶海?赶海有趣吗?)只要认真读书,就会知道答案。
二、引导初读,感受其“趣”
1、你们想不想去赶海?闭上眼睛,让我们一同走进大海,一起去赶海。
2、(播放课文朗读)听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暑假里舅舅带着“我”去赶海)
你认为赶海这件事怎样?(引出“趣”,板书)
三、 读文品“趣”,入情入境。
1、你们想读吗?大声地去读吧,大胆地去读给你的学习伙伴听一听,相互倾听,相互帮助。
2、相信大家已经对课文有了新的认识,如果再带上一支笔,默默地读一读课文,并试着把你认为有趣的地方作上记号,你就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3、引导学生自由交流(小组合作学习2~3自然段)。
4、全班交流。
(1)乐趣一:追赶浪花
交流、示句:“来到海边,刚巧开始退潮,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渐渐远去的浪花在作者眼里是那么有趣,因此作者忍不住要去——(追赶浪花)
引导学生读出“我”兴奋的语气。
小结:浪花回头,有趣;追赶浪花,更有趣。(板书:追赶浪花)
(2)乐趣二:抓海星(板书:抓海星)
交流、示句:“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创设情境“摸呀摸呀”引导抓住“嘿”体会其兴奋。
海星好抓吗?你怎么知道不好抓?你读读看?(生读)老师听出来了,你把“摸呀摸呀”读得很慢,很小心。抓到小海星真是一件开心事,老师教你一个好办法,笑着读这个“嘿”字,会读得更好。你试试?
(3)乐趣三:捉大虾(板书:捉大虾)
交流、示句:“咦,怎么我的脚也……再也神气不起来了。”抓住“咦”、“哦”来体会作者的心情;通过“武将”和“俘虏”的对比,及“伸”、“捏”、“只一……就……”的理解来体会作者的成就感。
你读得真好!尤其是1、2两句。(点击出示文字:“咦……逗我呢!”)刚才老师看到了他的表情,觉得是种享受。我们请他转过身读,大家注意看他脸上有什么变化。(生答后,点击“咦”和“哦”变红色。)
读得这么好,老师要奖励你们亲眼看看这只大虾。(点击出示大虾画面)这只大虾怎么样?怪不得作者说它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呢!但它再神气,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瞧,(引读)我轻轻——(生读),只——(生读),这武将就——(生读),再也——(生读)啦!
读到这里,同学们的心里和手里一定也已经痒痒的了,让我们伸出手来,一边读,一边摸一摸这只大虾。(点击画面出现文字)齐读。
(4)乐趣四: 小伙伴捉螃蟹。(板书:小伙伴捉螃蟹)
交流、示句:“那边一个小伙伴……夹住了他的手!”
过渡:“我”抓到了螃蟹,捉住了大虾,心里美滋滋的。小伙伴们在干什么呢?他们也像“我”一样觉得有趣吗?
结合回答,点击出示螃蟹画面及句子:“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
指导朗读。看看这只大螃蟹,它可不好惹,正想着办法四处逃窜呢!谁来读?(指名读)所以,小伙伴只努努嘴儿,可不能惊动了它。
5、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人们在这茫茫的沙滩上尽情地嬉戏、收获着,可是不知不觉太阳偏西了,沙滩上又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刚才大家读得真有劲,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请你展开想象。
你刚才仿佛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发表见解。
你认为这景色怎样?(柔和、平静、美丽)
6、学习第五自然段
是啊,大海的景色非常美丽,赶海的乐趣无穷无尽,小姑娘今天的收获真大,她的心情怎样?(愉快)这愉快的心情她又是怎样流露出来的呢?(唱歌)
让我们跟她一起唱好吗?播放《大海啊故乡》,学生跟唱。
四、 美文拓展,激发感情。
今天,我们跟随童年时代的作者来到沙滩上,追赶了浪花、捉了螃蟹、抓了大虾,感受了浓浓的赶海乐趣。大海一直就是人们向往的地方。(出示诗歌《大海啊,大海!》)师配乐读。你爱海吗?带着浓浓的爱和向往来读一读。
五、布置作业。
如果你喜欢画画,请你把这次赶海经过编成一册连环画。
如果你喜欢讲故事,请你把这次赶海的趣事讲给家人听。
如果你喜欢表演,请你找到你的小伙伴,把这个故事排练成课本剧。
如果你喜欢唱歌跳舞,就赶快学唱《大海啊,故乡》,跟同学们一起载歌载舞吧。
附板书:
11、赶海
追赶浪花
抓海星
趣
捉大虾
小伙伴捉螃蟹
《赶海》教案5
《赶海》是苏教版第六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叙述了“我”童年时代跟着舅舅赶海的一件事,抒发了“我”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真挚情怀。这篇课文的内容比较浅显,主要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来领会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语感。下面就针对第一教时的教学谈谈我的设计意图。
一、激情入境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就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新知识的活动中去。
本课一开始,我就出示了有关大海的优美画面,唤起了学生对大海的美好印象,接着让学生用一个词来表达对大海的印象,最后自然地引入课题“赶海“,这样做既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又为学习课文作了铺垫,同时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以读感知
在整堂课的学习中,我反复让学生进行朗读,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要求,真正做到了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感悟课文。
在读书前,学生已经针对课题进行了质疑,所以他们迫切地想通过学习来寻求解答。一开始,我让学生自己来提出学习要求,在第一次读书中解决了生字新词和读通课文。第二次读书时,我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通过阅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清了课文脉络。第三次,我让学生带着一定的感情,配上音乐来读书,学生进一步感悟了课文。
这样一次一次的阅读理解,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学生真正地成了学习的主人。《大纲》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学生自主学习,既避免了教师的烦琐讲解,又培养了他们独自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活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
同时,通过反复的阅读,学生逐步加深了对课文语言的感悟和内化,促进了语感的积淀,并将感悟品位的文字通过激情朗读表达出来。
三、重视字词教学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识字、写字还十分重要。这堂课,我充分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来丰富识字教学,并留有时间让学生当堂写字,对于写字姿势正确的同学给予表扬,不正确的及时纠正,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整堂课我就是从以上几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让学生真正地做学习的主人。
《赶海》教案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对课文的反复朗读,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1.激趣
师:配乐叙述:“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每当我唱起这支歌,便想起童年时赶海的趣事。(板书:趣)
生:观看大海潮涨潮落的录像片。
师:(教师点击出示赶海的图片,边叙述):同学们,赶海可有趣啦!你瞧,开始退潮了。海水哗哗往下退,金色的沙滩上留下了无数海洋里的宝贝。有海鱼啦,海蟹啦,海虾啦┄┄还等什么,就让我们迎着腥咸的海风,背起小背篓,赶
2.找趣
师:请同学们轻轻把书打开,默读课文2、3自然段,动笔划出你认为课文中写得有趣的地方。
生:边默读边划出有关句子。
3读趣
师:同学们,你们刚刚学得可真认真呀!下面,就请大家放声朗读你刚刚划出的有趣的地方,只要看你们的表情就知道你们是否读出感情。
生:练习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师:什么地方有趣?
生:回答
师:赶海这么有趣,难怪要我闹着舅舅带我去赶海。
师:同学们平时要爸爸妈妈满足自己的要求是怎么闹的呀?谁来表演?现在老师来演舅舅,同学们来演我的小外甥或小外甥女。谁闹得最厉害,我就带谁去。
师生:合演“闹”着赶海的情景。.
师:大家闹得可真够厉害的,我这个舅舅真拿他没辙,只能带他去赶海了。我们一起把第一句话读一读,特别注意这个“闹”字。
生: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师:这一小节中,你还划出了哪些觉得有趣的句子,谁来读给大家听?
生:我划出了这句话:“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
师:老师从你的朗读中听出来了,浪花舍不得离开,去了又回来,真可爱呀!你们还划出其他句子了吗?
生:我划出了这句话(生有声有色地朗读):“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师:从他的朗读中,你们听出作者当时心情怎样?
生:我听出了:小作者飞跑着追赶浪花,十分兴奋。
师:你说得真好!谁愿意也来读一读?
师小结:是呀!海水一浪一浪往下退,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板书:追浪花)是多么有趣呀!这时,你在这群孩子中的话,你觉得有趣吗?(有趣)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
(生齐读后面三句话)
师过渡: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在干什么?
生:回答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在这一自然段中划出了许多自己觉得有趣的地方,有的同学甚至把整段都划下来了。下面,就请你美美地去读读你划出来的句子。
生:练读。
师: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读得可专注啦!有的同学读得摇头晃脑,脸上还带着丰富的表情呢!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读书成果?你觉得哪里有趣,就读哪里。
生: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海星被我抓住了!
师:你的“摸呀摸呀”读得真不错。(板书:摸海星)老师听出来了,你把摸呀摸呀,读得很慢,很小心,你为什么这样读呀?
生:因为摸螃蟹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要小心地摸,慢慢摸。
师:你体会得真好!你再读一遍,让大家跟你学一学。
生范读: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
师:这么小心地摸,有没有摸到螃蟹呢?谁来读读下半句话。(指读)
师:一只小海星被你抓住了,应该很高兴的呀!你怎么还不够高兴呀?老师教你一个办法,笑着读,你试试?
生:笑着朗读: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师:进步真大!这下可把小作者抓住小海星的兴奋劲全读出来了。特别是“嘿”这个字,读得又轻又高,看得出小作者是多么高兴呀!有谁想和他比赛读吗?(生赛读)
师:我们都把小手拿出来,一起来摸摸这只小海星。
生:齐读。
师:除此以外,你还觉得哪里有趣,谁来读一读。
生:我划出了这句话,觉得写得很有趣,我来把它读一读:“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
师:老师听出来了,你的“哎哟”一声读得特别有味道!你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呀?
生:因为被螃蟹用大螯夹住了手,很疼。所以我这样读。
师:有没有谁想和他较量一下?
生1:朗读
生2:朗读
师:较量真够激烈的。你们都是赢家,高兴吧!
师:你还觉得哪里有趣,来读给大家听好吗?
生:我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不知在寻找着什么。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向我努努嘴儿,不作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
师:好一只不甘束手就擒的小螃蟹!为什么小伙伴只向我努努嘴儿?
生:害怕螃蟹逃走。
师:谁来做做努努嘴儿的动作。
生:上台做努努嘴儿的动作。
师:我们一起读这句话,好吗?(师生一起读)(板书:捉螃蟹)
师:你还觉得哪里有趣,愿意来读一读吗?
生: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
师:你读得很认真,都读对了。老师建议你读“咦”和“哦”这两个字时,可以脸上带上表情读,这样就能读得更好!老师也想来读一读,给机会吗?(教师范读)你们学着老师的样,练一练,同桌可以互相提提意见。
生:练读
师:哪里也是有趣的,请谁再来读一读?
生: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生:我有一个点子,他读的时候,可以把手拿出来,边读边做摇摆着两条长须的动作,就一定能够读好。
师:你采纳一下他的建议,读读看。(生读)
师:哇!真够威武的!好像你就是一员武将!这个点子真不错,你真要好好谢谢他。进步这么大,就奖励你继续往下读。
师你可真棒“只一捏”这三个字,读得太好了。谁来做一个捏的动作?
生:上台做捏的动作。
师:我捏大虾可真有趣!下面,让我们起立,一起来捏一捏这只大虾。
师生:齐读。(板书:捏大虾)
师总结:是呀!赶海是多么有趣呀!摸螃蟹,捏大虾,就算给螃蟹用大螯夹住了手,也觉得高兴。难怪我要闹着舅舅带我去赶海呢!让我们齐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再来到海边领略一下赶海的乐趣!
生:齐读。
师: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提问:大海为什么是喧闹的?为什么渐渐恢复了平静?
师: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并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
4.延趣.
师总结: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共同享受了小作者赶海的乐趣,共同享受了学习语文的乐趣。我们每一位同学的童年生活都是多姿多彩的,老师相信大家肯定有各自说不完的开心事。下面,谁愿意把你的开心事与大家分享?
生:交流各自的童年趣事。
师:是呀,我们的生活是五彩斑斓的,这些童年趣事将成为我们心底里最甜蜜的回忆。下课以后,大家模仿《赶海》这篇课文,把你的童年趣事写下来,它一定会成为你童年最珍贵的一份收藏。
《赶海》教案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赶海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入情境。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生读题《赶海》),谁能告诉老师“赶海”是什么意思?(人们在大海退潮时到大海边捉鱼虾和玩耍。)那么,大海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2、大海辽阔、美丽,更因为在她身边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播放音乐《大海啊,故乡》,每当我————(引读第一节)
二、精读课文。
那么赶海时究竟有哪些趣事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2、3节,用笔画出你认为有趣的地方。
(一)品读第二自然段
①体会“闹”。引导学生品味第一句中的“闹”字:“闹”是什么意思?如果是你,你会怎样“闹”?(师生共演)“我”为什么“闹”?
②体会追浪。 “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有大海蓝天的背景)
引导学生重点品味“不时”“回过头来”“不忍离开”这些词把浪花当作人来写,写出了浪花的有趣。
指名读 。读得真不错,如果把---读好就更好了,谁再来试试?
③渐渐远去的浪花在作者眼里是那么有趣,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我”兴奋的心情。
小结:这一自然段讲舅舅带“我”去赶海。“我”一到海边看到的情景,浪花回头,有趣;追赶浪花,更有趣。
(二)品读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品读有趣的句子。
把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引导学生读出童趣。
自由练读,齐读
2、还有哪儿呢?生读“那边一个小伙伴……夹住了他的手”
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 特别是要抓住“哎呦”这个词来领会。
3、还有有趣的事吗?生读“咦,怎么我的脚……神气不起来了”
“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引导生抓住“咦、哦”两个语气词体会先疑问后恍然大悟)谁能把这句话读好?师板书:捉 捞 捡
(三)品读第四自然段
1、过渡: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你们个个都亲手捉住了一只大虾了、开心的笑着。
2、找出能够体现人们不忍离去的词语,打上着重号。
3、试试看,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吧!(女生读)
(四)细读第五自然段
1、引读:沐浴着美丽的晚霞,迎着咸咸的海风,我一边——(往回走),一边——(哼起了最爱唱的歌)(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
2、作者在这里又引用《大海啊,故乡》的歌词,有什么好处?(呼应开头,表达作者对大海深深的爱)
三、总结,拓展延伸。
同学们,今天我们赶了海,你有什么样的心情呢?(兴奋,激动)
希望大家能够把你生活中有趣的事记下来,也让大家都和你一起乐一乐!
附板书:
赶 海 (趣)
追 浪花 捉 螃蟹 捏 大虾
《赶海》教案8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新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战利品”的意义。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来初步领会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设疑解题
1.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课件相应显示大海的动画画面。
师:这首歌听过吗?这里面唱的就是大海,在同学们的印象中,大海是什么样的呢?[出示:()的大海]
2、板书:海,用海口头组词。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与海有关的,题目叫赶海,板书:赶海
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你准备怎么学习呢?
2、出示要求:
(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自学生字新词。
(3)标好自然段序号。
3、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师相机正音。
一支歌暑假
舅舅
东逃西窜
夹住
痒痒的大虾一捏
俘虏
似的螃蟹努努嘴儿
嘿哩
束手就擒哎哟大螯
长须
(2)你觉得哪几个生字特别难写,能想个办法记住它吗?
(3)哪些词的意思你理解了,你又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的呢?
4、同学们已经读准了生字,刚才你们提了许多问题,现在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问题能自己解决。
5、交流。
6、把你最喜欢的段落练着读一读,待会儿老师帮你们配上音乐。一边读,一边还要想想这一小节主要写了什么。
7、配乐朗读,再说说每小节的大意。
8、配乐齐读。
三、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语。
【《赶海》教案】相关文章:
赶海教学反思05-18
《赶海》阅读答案09-02
《赶海》教学反思05-19
赶海教学反思05-19
《赶海》教学设计课件02-28
《赶海》语文说课稿03-11
《赶海》小学语文说课稿【精选】03-24
《赶海》教学反思(合集15篇)04-24
《赶海》教学反思(集合15篇)04-21
赶海的小姑娘说课稿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