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的研究教案

2021-07-14 教案

  【前言】

  研究型阅读集中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它要求学习者从生活世界中自主选择主题并对主题进行主动探索,注重培养学生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增强主动学习意识,提高学习水平,增强发展性学习,为每一个学生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是较高层次的实践活动。研究型阅读中学生从选题,到搜集资料,确定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过程,直至最终形成阶段性成果(小论文、研究报告或小制作等),始终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对问题的积极探索和对科学研究的切身体验。研究本身就是最个性化的事情,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最大的张扬,想象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展,动手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实践,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开发。因此,把研究性阅读适当地运用到阅读教学中不失为一种独特的学习方式。在这种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开放意识,民主精神,应鼓励学生的积极求异思维,抒发真情实感,注意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研究目标】

  阅读《社戏》,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对作品中的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激发对鲁迅小说的研读兴趣。

  【研究课型】

  活动课

  【教学策略】

  研讨式

  【课前准备】

  课前阅读鲁迅小说,预习课文《社戏》,独立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利用书刊网络查阅资料,撰写主题研究报告、口头主题报告提纲及研究客观评分表。

  学生口头报告主题研究成果,学生和教师对口头报告客观评分,教师讲评,在发言讨论和写作中总结心得。

  【研究步骤】

  第一部分:专题研究指导

  1、查阅作品《呐喊》、《孔乙己》(重点研究)、《药》、《一件小事》、《故乡》、《阿Q正传》、《社戏》。

  2、在书刊(教科书、鲁迅文集、百科全书、学术期刊、研究专著等)及互联网上查阅有关作品的评论以及关于鲁迅的资料。

  3、撰写《社戏》研究报告(书面论文及口头报告提纲)。

  4、思考题:

  ⑴ 课文写乐土平桥村,只用一句话,却表达了多方面的内容。想一想,是哪句话?表达了哪些内容?

  ⑵ 为什么平桥村是“我”的乐土?课文是怎样具体写乐土的乐的?

  ⑶ 平桥村既然是乐土,“我”为什么会有不乐的时候?课文怎样写“我”的不乐?

  ⑷ 在“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到“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这四个自然段中,既写了景,也写了“我”的心情,那么课文是怎样写“我”的心情的呢?

  ⑸ 课文怎样写出老农民六一公公纯朴、爽朗的性格?

  ⑹ 指名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读后提问:同样是六一公公的豆;为什么当天的豆没有昨夜的豆好?为什么说“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

  ⑺ 《社戏》按题目所示似乎应该写戏,但文中大量的`篇幅写了戏外的天地,是不是离题了呢?

  5、研究报告题目举例:

  ⑴ 研究过程报告

  ⑵ 鲁迅生平

  ⑶ 有哪些问题还不懂?

  ⑷ 重读《社戏》的收获

  ⑸ 《社戏 》的写作特色及艺术风格

  ⑹ 《 社戏》赏析

  ⑺ 我最欣赏的小说人物形象:

  6、研究成果评估方法和标准:

  ⑴ 制定评分表:每位同学独立构思评分标准及制定一个评分表,教师选出最合理的成分综合出一份全班统一的评分表。

  ⑵ 初评:将学生研究书面报告装订成册,分发给同学。

  第二部分:专题研究课堂教学

  本课教学是学生“主题研究口头及书面报告”及师生讨论部分;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阅读小说的钥匙;淡化知识点,留有空白,激发学生自己阅读研究的兴趣热情。

  一、导入新课

  1、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鲁迅,说出阅读(预习)鲁迅作品(《社戏》)的真实感受(可读性、乐趣、困惑、疑问)。

  2、教师介绍当初接触鲁迅作品时的“心路历程”。

  3、每个同学(20名左右)限时(100秒)作口头研究汇报,全班同学为其评分。

  4、总评:

  ⑴ 教师给每个同学评分;

  ⑵ 教师给每个同学评分表评分。

  5、教师讲评班级研究成果。

  6、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研究一篇文章。

  7、同学修改研究报告,整理成集。

  【自评】

  1、《社戏》是鲁迅的小说,作为一篇具有个性化的文学作品必须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解读,让学生直接与作家、与作品进行心灵的对话。从这个教学设计来看,不同的学生可以进行不同层次的思考,提出不同角度的思考题,教师帮助学生提出的问题,如: 老农民六一公公是怎样一个人?当今社会农民是否还有“六一公公”式的影子?,这样的问题是没有固定答案的,即所谓“诗无话”,就是要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和探究欲望,引领学生自己去阅读去感悟去大胆想象,大胆创新。

  2、在这种学习中,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及成果呈现形式,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得到了张扬、发展和提升,由此而产生丰富多采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作表现。

  3、该教学设计既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整个教学设计中,教师始终以一名指导者、组织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虽然权威不再,但仍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适当的帮助,实施调控,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真正做到了“教”是为了 “不教”。

【社戏的研究教案】相关文章:

关于社戏的研究教案03-07

《社戏》研究教案参考03-07

《社戏》研究教案分析03-07

《社戏》研究教案推荐03-07

精选社戏的教案03-08

《社戏》教案03-08

社戏教案03-08

社戏的教案03-08

社戏-教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