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2021-09-14 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月亮上的足迹教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观测、畅谈、里程碑、昂首挺立、一叶孤舟、遥遥在望”等词语。

  2、了解宇航和月球的科学知识,理解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2、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并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德育目标

  1、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体会作者蕴涵在字里行间的对登月成功的喜悦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分析登月事件的全过程及伟大意义,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对登月技术的理解;用简练的语句概括登月的四个阶段。

  ●教学方法

  1、快速阅读法。本文是一篇饶有兴趣的科 普小品,以明晰的时间线索将登月的全过程叙述得清楚明白、生动形象。先让学生较快速度地默读,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再用简洁的语句梳理概括内容要点。

  2、延伸拓展法。激活学生的思维,就关于报道人类登月的文章如自读课本中的《登陆月球》进行对比阅读,充实有关细节,培养探索太空的兴趣。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及胶片、月球地貌的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训练学生快速默读文章,用圈点勾画和记录摘要获取要点信息、概括课文内容。分析文章表现手法,如恰当的描述、叙述中有议论等。利用课堂实践活动,了解现代科技的发展和探索月球的奥秘。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多媒体显示月球地貌、宇宙飞船探访太空的的资料)

  (教师简要解说图片内容)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珍贵的资料是怎么得来的吗?对,是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拍摄的。那么,你们想了解人类成功地踏上月球的全过程吗?让我们一起学习朱长超的《月亮上的足迹》。(板书课题、作者)

  设计(二)(多媒体播放一段人类探访月球的短片)

  我们刚才看到的是人类探访月球的全过程,那么作者朱长超是怎样用手中的笔记录这一段真实历程的呢?今天让我们与航天英雄一 起,去感受1969年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设计(三)(背景音乐:贝多芬的《月光曲》、阿炳的《二泉映月》)

  同 学们,“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伴着这熟悉的儿歌,我们不知不觉中走过了孩提时代,的确,如洗的碧空、如盘的圆月有着太多的光彩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丰富的内蕴尽在神话传说、文章词赋、民风民俗之中。长舒广袖的寂寞嫦娥、吴刚砍伐月桂的坎坎之声,无不诱惑人们去设想月球上的情形,奇妙的幻想终于在1969年的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伴着阿波罗11号”——太空雄鹰而展翅飞落月球,今天,让我们在朱长超的引领下去重温那一刻。

  二、快速阅读,概括要点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要求集中注意力默读,不回视。阅读中,勾画出下列字词,并利用工具书掌握其读音和意义。

  投影:

  (1)观测: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

  (2)畅谈(chàng):尽情地谈。

  (3)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4)昂首挺立:仰着头笔直地立着。

  (5)遥遥在望:形容远远地可以看到。

  (6)可望而不可即(jí):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即:靠近、接触。

  2、本文是一篇科普小品,真实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在文中筛选圈点出表示时间的短语,思考:

  (1)登月的全过程按时间发展和空间位置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用示意图标示飞船向月球进军的行程(注明时间、距离、速度等)。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飞船升空前的准备、飞船飞向月球、登月舱登月成功、飞船返回地球四个阶段。

  (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登月的全过程的呢?明确: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的。明晰的时间线索使读者比较详细地了解登月的具体时间,也增强了事件的生动性。

  3、指名学生详细复述事件过程,要求说出具体细节,其余学生补充遗漏的情节。

  4、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些事?在文中标记出来。教师明确: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下列几件事:

  (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2)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

  (3)树立登月纪念碑;

  (4)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进行科学探测;

  (5)插上美国的星条旗;

  ( 6)与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通话等 。

  5、朗读课文的1~2语段对登月事件及意义的概说,根据文章语言环境的提示,筛选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要素。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1969年7月16日,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

  6、精彩朗读并背诵文章最后一段阿姆斯特朗评价登月意义的话。

  7、师生共同归结课文思路:

  文章采用“概括——评说”的结构方式:(板书)

  第一部分:概说登月事件及其意义。

  第二部分:评说登月全过程。

  第一阶段:起飞第二阶段:进军

  第三阶段:登月第四阶段:返航

  第三部分:再次强调登月事件的伟大意义。

  8、想像训练:

  根据情况提示,展开想像,口头描述一个片断。

  你驾驶着一艘宇宙飞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你离开地球已经好几天了。这时,透过舷窗,你看到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三、精读课文,研讨细节

  1、请一名同学朗读课文的第5、11语段,其他同学在课本上标记出含有数字的语句,思考:作者比较详细地列举一系列数字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明确:

  富有吸引力的数字如“阿波罗11号”飞船的高度为2650公里,速度为每秒7、67公里;21日上午11点39分,登月舱打开了舱门;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等。

  因为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文章,太空探索对数字的精确度要求非常高,这些数字主要是为了体现本文的准确性、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记实报道的特点,同时可以帮助读者增加知识。

  2、结合课文第4语段中的议论性语句和投影显示的内容讨论:为什么说人类第一次登月“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投影:

  (1)这一 小步,对一 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2)踏上月球的第一步,也是踏上太阳系各行星和最终走向太空其他星球的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这句话阐述的是事实,而“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则是对未来的希望。

  (3)21~22世 纪,人类将移民月球,建立月球村。月球村将利用太阳能取暖,利用月球上发现的水生产蔬菜、粮食,建立各种生活设施。月球村的重要任务是开采氦3并运回地球,并利用这一热能源发电,供应全地球所需电能。人类还将开发地球人拜访月球村的旅游业。

  学生畅所欲言,尽情回答,教师稍作点拨:“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是事实的阐述。但这一小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说明现代科技已经达到了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人类迈进宇宙的步伐将更坚实更长远。

  3、作者以平实的语言记录登月的过程,尽管没有过多的议论抒情,但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举出片断说明。

  明确: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对宇航员的赞叹。

  如流露在登月纪念碑文中的胜利、豪迈之情。

  四、课堂小结

  人类第一次成功地探访月球转眼间已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 回眸历史,重温经典,在叹服人类用聪明才智谱写壮举的同时,月球的神秘仍然吸引着人类探索的脚步,精彩神话的创造就孕育在这坚实的探索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月球村的梦想在不久的将来会变成鲜活的现实,让我们共同祈祝人类未来更美好。

  五、课堂练习

  阅读文段,完成1~4题。

  投影:

  阿波罗11号太空船首次登陆月球的刹那,的确令人叹为观止。但太空船得先摆脱地球强大的引力,才能飞往月球。因此刚发射的几分钟,也就是整个航程一开始的若干公里之内,是最艰难的时刻,所费的力量往 往超过往后的几十万公里。

  习惯 也是一样,它具有极大的“引力”,只是许多人不加注意或不肯承认罢了。要革除因循苟且、缺乏耐心、吹毛求疵、自私自利等不良习性,缺乏意志力,不能大刀阔斧地改革,便难以竟全功。“起飞”需要极大的努力,然而一旦脱离重力的牵绊,就能达到理想的境地。

  1、从全文看,第一自然段关于太空船的叙述,是为了说明什么?利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2、第二自然段中的“习惯” 具体是指什么?

  3、第二自然段中“起飞”的含义是什么?

  4、这篇短文的中心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参考答案:

  1、说明“起飞”需要极大的努力,然而一旦脱离重力的牵绊,就能达到理想的境地。

  2、具体指因循苟且、缺乏耐心、吹毛求疵、自私自利等不良习性。

  3、人们改变不良习惯的起始阶段。

  4、克服不良习惯(摆脱习惯的引力),就能到达理想的境界。

  六、布置作业

  1、有人说阿波罗登月计 划是一场大骗局。也有人说,登月的照片有些是假的,对此你是如何看的?请查阅有关资料证实自己的观点。

  2、阅读文段,完成题目。(分发讲义资料)

  7月19日晚上9点32分,地面指挥中心发来呼________(喊、救、叫)。三个人急忙起身。这一天,他们应该按计划登上月球。飞船开始作________(均速、减速、加速)飞行,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到达神往已久的月亮上空了。三个宇航员紧张地工作着,他们手握操纵杆,以防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就用手工操纵。还好,计算机发着正常的指令,飞船减慢到一定速度时,就自动发出停火的指令。7月20日上午7点32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换乘登月舱,并与地面指挥中心通了话。不久,登月舱和飞船脱离,飞船继续在绕月轨道上飞行,登月舱则开始降落,在椭圆形轨道上缓缓下降。

  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________(安稳、平稳、很稳)地降落在月球上。登月的宇航员兴奋地向休斯敦地面中心报告:他们已经胜利着陆。休斯敦地面中心也高兴地祝贺他们的成功。

  (1)按照原文在短线上选词填空。

  (2)解释加线的词语。

  ①凌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神往已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主要写了登月前夕哪几个工作程序?

  (4)这段文字分别交待了三个关键数字,分别标识三个关键的工作程序,请把两者用连线标出。

  7月19日晚9点32分 登月舱平稳降落月面上

  7月20日上午7点32分 从飞船换乘登月舱

  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 中心发来呼叫准备登月

  (5)“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和“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是本文中两个精确到秒的时间数据,这是为什么?

  (6)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何感受,请实话实说。

  参考答案:

  (1)呼 减速 平稳

  (2)①天快亮的时候 ②内心向往已久

  ③时间 地面指挥中心发出登月指令、两名宇航员换乘登月舱执行登月计划、登月舱平稳降落月面、登月成功。

  (4)略

  (5)因为这两个数字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6)略

  ●活动与探究

  1、课题叫做“月亮上的足迹”,好不好,能不能想出更鲜亮的?

  2、把课文的第三部分移前至第一部分后,好不好,为什么?

  3、我国古代诗歌作品中有许多关于月亮的名篇佳作,请写出你最欣赏的佳句(不少于5句),并以一句为例说说喜欢的理由,推荐给同学、朋友。

  4、 搜集、整理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完成一期介绍月球奥秘(如月球的起源、地质构造、月貌、月相、月食、潮汐等)或月亮文化为题的手抄报。

  选题中以及搜求材料、办报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统筹,给予指导,以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

  2、概括各部分要点,理解文章内容。

  3、理解列数字方法的作用。

  4、 初步了解航天飞船的有关知识及人类登月的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

  (2)概括各部分要点,理解文章内容。

  难点:理解列数字方法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

  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l)畅谈:

  (2)昂首挺立:

  (3)遥遥在望:

  (4)可望而不可即:

  (5)里程碑:

  2.上网查登月的有关资料,了解登月的有关知识

  3.阅读全文,思考自读提示和课后练习。

  二、检查预习(显示幻灯片)

  1词语解释

  (1)畅谈:尽情地说。

  (2)昂首挺立:仰着头直立着。

  (3)遥遥在望:形容距离远可以望见。

  (4)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

  (5)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2、字词读音

  椭圆( tuǒ ) 铁锹 ( qiāo ) 着陆 (zhuó ) 飞跃( yuè)

  海域 ( yǜ) 狭窄 (zhǎi ) 畅谈 (chàng ) 供给 (gōng jǐ )

  3、交流资料,回答

  (1)地球到月球有多远?38万公里

  (2)航天飞船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航天飞机是一种垂直起飞、水平降落的载人航天器,它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发射到太空,能在轨道上运行,且可以往返于地球表面和近地轨道之间,可部分重复使用的航天器。它由轨道器、固体燃料助推火箭和外储箱三大部分组成。固体燃料助推火箭共两枚,发射时它们与轨道器的三台主发动机同时点火,当航天飞机上升到50千米高空时,两枚助推火箭停止工作并与轨道器分离,回收后经过修理可重复使用20次。外储箱是个巨大壳体、内装供轨道器主发动机用的推进剂,在航天飞机进入地球轨道之前主发动机熄火,外储箱与轨道器分离,进入大气层烧毁,外储箱是航天飞机组件中唯一不能回收的部分。航天飞机的轨道器是载人的部分,有宽大的机舱,并根据航天任务的需要分成若干个“房间”。有一个大的货舱,可容纳大型设备。轨道器中可乘载3名职业航天员(如指令长或机长、驾驶员、任务专家等)和4名其他乘员(非职业航天员)。其舱内大气为氮氧混合气体。航天飞机在太空轨道完成飞行任务后,轨道器下降返航,像一架滑翔机那样在预定跑道上水平着陆。轨道器可重复使用100次。

  (3)从地球到月球的飞行轨道是怎样的?

  三、导入

  小时候,你们听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吗?嫦娥挥动长袖轻飞入月的潇洒曾让我们以为登月只要一颗仙药就可以达成,但是你知道人类真的踏上月球是什么时间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1967年7月21日人类登上月球时的情景,让我们跟着登月的宇宙飞船去月球上潇洒走一回。

  四、快速默读课文,并回答: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 报道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

  2.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四个阶段:

  1)升空前的准备

  2)飞向月球

  1969年7月16日上午火箭推动“阿波罗11号”飞船发射升空

  火箭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脱落,火箭继续上升

  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

  火箭发射后13小时30分,宇航员进入梦乡

  19日晚8点33分飞船飞越了月亮和球地引力的中和点

  19日晚9点32分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

  3)登月成功

  20日上午7点32分两位宇航员换乘登月舱

  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降落在月球上

  对日上午11时39分登月舱打开舱门

  11时51分20秒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

  22日0点15分’宇航员被唤醒,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

  4)返回地球

  22日上午6点35分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

  25日凌晨1点35分8秒飞船进入大气层,返回地球

  3、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登月的全过程的呢?(时间)

  4、作者为什么将时间精确到了秒? 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真实性、科学性。

  5、试将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简要说明。

  6、 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下列几件事:

  1 )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2)采集月壤和月岩。

  3)树立登月纪念碑。

  4)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进行科学探测。

  5)插上美国的星条旗。

  6)与尼克松总统通话

  7、 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作者没有过多的议论和抒情,但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喜悦、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对宇航员的敬佩。)

  8、这是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留在月球上的脚印,他为什么说“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因为这一步标志着我们的活动范围扩展到了宇宙空间。当人类活动领域扩大到宇宙空间后,人类将开始利用和开发空间蕴藏的极其丰富的资源,并使人类能利用整个宇宙来解决社会发展问题—-这势必带来一场新的革命,势必会促进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长足进步,势必会极大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理清思路,了解登月的过程。探讨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

  教学方法:通过朗读探究合作等方法,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要点:预习课文,能筛选、概述文章内容。理清思路,了解登月的过程。探讨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

  学习过程:

  一、学生展示

  (一)课前三分钟演讲。

  (二)白板展示

  1、请总结写月亮的古诗句。

  苏轼 (宋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李商隐(唐代)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白居易(唐代)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长恨歌》

  辛弃疾(宋代)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李白(唐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王安石(宋代)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

  2、给加点的字注音。

  guān cè hé yù chàng shén chéng bēi áng gū

  观 测 合算 海域 畅谈 神往 里程碑 昂首 一叶孤舟

  yáo qiāo shà xuán tuǒ zhuó xīng yuè

  遥遥在望 铁锹 大厦 舷窗 椭圆 着陆 兴奋 飞跃

  3、解释词语

  畅谈:尽情地谈。

  神往:心里向往。

  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昂首挺立:形容高高的直立着,很庄严、威严的样子。

  一叶孤舟:像一片树叶一样的一只船。比喻孤零唯一。

  遥遥在望:距离很远的东西已在视线之内,可以望见。

  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远远地望着不能够接近。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为探索自然奥秘而走过的漫长而艰难的道路,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勇于探索科学的精神。

  2、理解文章内容,能概括登月各阶段的内容要点。

  【教学难点】

  登月过程的几个阶段的划分。

  【教学设计】

  用Powerpoint制成的课件,用形象的图片,视频,Flash动画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概括文章要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欣赏动画MTV《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一、导入新课

  导语:我们刚刚欣赏的是我国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最后两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其“蝉娟”指代月亮。茫茫的苍穹,天空中最引人注目,引人遐想的自然是一轮明月。于是便有很多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为我们所熟知的就有月宫仙子──嫦娥的故事。(请一位学生简要讲述“嫦娥的故事”)

  美丽的嫦娥是射下九个太阳的英雄后羿的妻子,她因为偷吃了长生不老丹就飞进了月宫。她住在广寒宫里,捣药的玉兔和砍伐桂树的吴刚陪伴着她。嫦娥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就会步出广寒宫,遥望人间。

  (展示马王堆汉代古墓中出土的帛画图片)

  这个美丽的传说反映了古人对月球构造的一种非常朦胧的认识,也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登月向往。那么人类是何时第一次登上梦想已久的`月球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这样的文章《月亮上的足迹》,一起到月球上去走一遭。

  二、整体感知课文

  1、默读课文

  思考:登月的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试简要概括。

  总结归纳:

  ⑴登月准备。

  ⑵飞向月球。

  ⑶登上月球。

  ⑷返回地球。

  2、试概括每一阶段的内容要点:

  ⑴登月准备。

  这是一篇记叙文,在阅读的时候,请同学们将时间,人物,地点,将要发生的事情找出来。

  ⑵飞向月球。

  弄清楚飞船升空的每一个过程。

  (展示图片和火箭升空,二级火箭脱离视频。)

  ⑶登上月球。

  明确:

  ①登月舱与飞船脱离的准确时间。

  ②登月舱降落地球的准确时间。

  ③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的时间。

  ④人类足印第一次印在月球的精确时间。

  (展示相关图片)

  思考:宇航员登上月球后都做了哪些事情。

  展示动画游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明确宇航员所做事情和相关顺序。

  ⑷返回地球。

  ①登月舱与“阿波罗11号”飞船对接。

  ②“阿波罗11号”飞船溅落在预定的海域。

  (展示相关图片)

  3、全班齐读课文最后的两个段落。

  提出问题:阿姆斯特朗为什么说:“这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总结归纳:“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们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毫不费力。但是这一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义就非同小可,因此说这是巨大的飞跃。

  三、小结

  这篇报道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登月成功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

  四、介绍我国宇航事业的发展

  1、简要介绍“神州五号”和即将发射升空的“神州六号”。

  2、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工程”:

  第一步:2007年左右,发射绕月卫星“嫦娥一号”。

  第二步:2012年左右,无人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实地考察。

  第三步:2017年左右,无人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软着陆挖取月岩样品后,送回地球。

  3、登月:

  2030年左右,实现载人登月。

  陆续建设月球基地,实行太空旅游等。

  五、布置作业

  2030年,你作为我国第一批登月宇航员之一,驾驶着宇宙飞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在月球上你将看到什么会做些什么展开想象,写一篇小短文。题目为《我驾飞船登月》。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登月全过程。

  2、深入理解登月的重大意义。

  3、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赏析生动的语言

  课时安排:一课时

  导入

  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让中国沸腾的日子,你能想起来那天发生了什么事吗?(杨利伟乘坐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载人飞船在太空遨游了多长时间?(16个小时)杨利伟只是在太空遨游了十几个小时就令我们振奋不一了。

  早在1967年,美国的一个名叫阿姆斯特朗的人就向全人类报告了一条消息:“鹰已经飞上了月球”。他指的鹰是指“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古往今来,月亮总是引起人们无穷的遐想,直到1976年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阿波罗”在古希腊神话中是太阳神的名字,那时一个具有伟大力量的人。那么以“阿波罗”来为人类第一次登月的宇宙飞船命名,可见人类第一次登月的意义重大。

  下面我们就可以跟随19课作者的笔来跟踪了解这次登月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

  感知内容

  快速默读课文,把表示事件的关键词语划下来,并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按什么顺序来叙述的?用简洁的语言概述。

  2、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少距离,多长时间?

  3、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4、拿出示意图结合登月的几个阶段进行简要说明。

  默读完后,四人一组讨论

  明确:

  1、本文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

  时间顺序

  2、76万公里、195个小时

  3、准备、升空、登月、返航

  4、让学生结合自己画的示意图上台介绍。(注:宇航员登月后作了哪几件事情?)

  研读赏析

  自由讨论,全班交流

  1、研读文中重要的议论性的句子“这一时刻的精确时间是……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说说为什么要把时间精确到秒?

  2、研读文中恰当精美的描写性的句子,谈一谈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比如:

  a“土星五号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高达一百多米。”

  b“他们小心翼翼的登上登月舱,……甜甜的睡了七八个小时。”

  C“三位宇航员在月亮上空会合了,他们激动的在狭窄的指令舱里紧紧的握手。”

  学生再自己找一找文中其他一些生动的描述,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拓展延伸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前面的彩图以及课件中的图片,对于登月的全过程有没有疑问,或有别的想法,提出来大家一起交流。

  比如:

  1、科学家什么要收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

  2、在登月的高空,宇航员绘有什么感觉?

  3、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空中,这样做合适吗?

  明确:

  1、开发利用月球

  2、失重、头晕、呕吐、昏厥

  3、太空垃圾问题

  主题探究

  1、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明确:人类这一小步看起来小,但对整个人类来说,现代科学技术已经达到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说明人类可以征服月球;这一小步预示着人类已经在开发并利用月球,并准备向外层空间发展。

  小结并联想

  从我们对月球一无所知因而对它产生无数幻想到人类登月成功,这期间人类的科技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目前的航天技术虽然还无法登上月球,但随着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我们相信五星红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也不远了。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精选5篇)】相关文章:

1.《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2.《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3.月亮上的足迹的教案

4.《月亮上的足迹》教案范文

5.《月亮上的足迹》优秀教案

6.关于《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7.月亮上的足迹教案范文

8.月亮上的足迹教学教案

上一篇:小学一年级《江南》教案 下一篇:课文《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