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

2018-12-12 教案

  教学设计:

  本文虽短,但文字繁复,宜用讲读法。教学难点是分析召公谏辞和理解两处比喻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一写: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二、解题。

  1标题中三字读音是什么?

  谏

  弭

  谤

  2谤意义和今天有何区别?联想比较:谤讥于市朝

  古:公开指责;今:谤。

  3厉,是谥号。谥号是送给死去的帝王、皇后或大臣的称号,对其一生做总体评价。用厉表明其品性是?暴虐。帝王的谥号好听的有哪些?文、武、景、庄、孝、穆。不好听的呢?幽、灵、纣。将相的谥号呢?王安石叫文,欧阳修叫文忠,范仲淹文正,岳飞武穆。

  三、教师范读。

  学生诵读两遍。看注释读一遍,不看注释读一遍。遇生字写下来,同时看看它的意义。

  四、读议文章。重点是第二段。

  (一)略读第1段。省略句:使监谤者

  道路以目(示意)

  (二)讨论第2段:先分后总。

  1弭谤有什么坏处?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防,堵塞。川,河流。状后句。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壅,阻塞。

  2对百姓议论正确做法是什么?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宣之使言。两个为何义?治理。

  3怎么导?通过什么途径来导?通过什么导?

  有书面的,有口头的。了解民情民意。

  注意古今异义词:

  至于

  亲戚

  耆艾

  斟酌

  4百姓的口对国家有什么意义?理解比喻。

  教师点评:口可生才用、衣食。百姓口里有江山社稷。

  注意古今异义词:宣言

  所以

  财用

  于是

  几何

  用,资财。所以,用来······的办法。宣言,发表言论。

  注意特殊句式:虑之于心

  宣之于口(介宾短语后置句)

  5总结分析:此节话有三层意思

  反面:堵言论则国家危险。

  疏导言论的办法:可书面可口头,使民情上达。

  正面:不堵则国家富强。

  6分析写作技巧:

  此段话中,两处运用比喻,请同学们分析这两段比喻的本体、喻体各是什么?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一处比喻,以江河堵塞必将泛滥成灾,比喻防民之口国家必将成灾。以川喻民之口。第二处比喻,以土有山川和原隰衍沃来比喻口之宣言。山川原隰衍沃生产出人民赖以生存的财用衣食,可见山川原隰衍沃之重要,那么民之口能说出国家政事的'善败好坏,推行人民认为好的,防范人民认为坏的,才是丰富财用衣食的关键,这是国家生死存亡,治乱兴衰的大事。前一比喻从消极方面打比方,后一比喻是从积极方面进行比喻,后一喻是前一喻的深入。

  五、训练发散思维。联系生活扩展。

  生活中哪些与本文的道理相似?

  1历史:百姓怨言大了,就会自杀,起义,造反。

  2生活:吃饭上火,怎么办?泻火。退退烧。

  3政治:政府有信访办,了解民情。

  4传说:治河用导的办法,最早有谁?大禹治水。

  5经商:商店以聋子为顾客宣的对象。

  六、识记文学常识:(参考课后短文)

  《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相传它和《左传》都是出于左丘明之手。一般的看法是,《国语》的成书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改编。润色而成,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共二十一卷,分《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部分,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起到东周贞定五十六年共538年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全书似乎是编辑各国旧存的史料而成,采择有多有少,以《周语》的记载最祥备,其余各国所记,都是侧重在某几个人物和事件上,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之称。

  《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

【课文《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范文】相关文章:

召公谏厉王弭谤原文翻译及赏析11-27

文言文《召公谏厉王弭谤》鉴赏11-21

课文滕王阁序教案02-21

小学语文课文《少年王勃》教案12-06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12-15

课文《将进酒》教案范文11-28

课文《木兰诗》教案范文11-18

《滕王阁序》课文原文04-30

《少年王勃》课文分析12-05

课文《游子吟》教案范文11-17

课文《涉江采芙蓉》教案 课文《鸿门宴》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