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快速阅读课文,能复述故事情节。
2、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的形象特点。
3、学习小说中叙事、写景、抒情的特点,体会写景对文章的作用。
4、体会文中在叙事中所洋溢的讴歌抗日军民的激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培养快速阅读的习惯,提高阅读效率。
2、把握叙事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学生自己查找有关抗日战争的资料,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进行预习。
了解河北白洋淀的地理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苇塘(wěi) 竹篙(gāo) 疟子(yào) 寒噤(jìn)
吆喝(yāo he) 蹿(cuān) 仄歪(zè) 飒飒(sà)
泅着(qiú) 穿梭(suō)
2、解释词语:
尖利:尖锐,锐利。
能耐:技能,本领。
悠闲:闲适自得。
央告:央求。
转弯抹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也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
吆喝:大声喊叫。
二、导入
电影《黄河绝恋》、《紫日》、《敌后武工队》等都是反映抗日斗争的,最近又在重拍《小兵张嘎》,在这些反映人民抗日斗争的故事中,让我们感受到群众的力量,团结的力量,更让我们认识到群众的智慧和勇敢精神,它让我们至今难忘。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发生在抗日战争岁月里的一个故事。
1、作者孙犁:
孙犁,现代作家,原名孙树勋,1913年生,河北安平县人。1937年冬投身革命,主要从事革命文化工作。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反映白洋淀人民英勇艰苦的对敌斗争生活的,赞颂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主要作品有:《荷花淀》、《芦花淀》、《嘱咐》等,后来都收在《白洋淀往事》、《芦花荡》等集子中。建国后还创作了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村歌》等。
2、请学生介绍有关抗日战争的知识以及河北白洋淀的.情况。
三、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1、快速阅读课文,理清记叙要素,复述故事情节,把握课文内容:
时间:一天夜里
地点:芦苇塘
人物:老头子、大菱、二菱
事件:老头子送大菱、二菱进苇塘,被鬼子发现,大菱负伤流血,老头子发恨要讨还血债。
学生互相点评,注意复述中的问题。
2、分角色朗读课文,找出文中能体现老头子的“过于自信和自尊”段落和句子。
明确:事情有:他运输粮草,护送干部;送两个十几岁的女孩进苇塘;设计圈套钩住鬼子,痛砸鬼子等。
句子如:“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我没脸见人。”、“谁知到了这里,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时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等。
3、“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是文章的文眼,是关键,最能体现老头子的性格。
4、叙事作品中刻画人物的方法有哪些?本文在刻画主人公时主要用了哪些描写?
作品中刻画人物的方法一般有:外貌、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本文写老头子主要用了语言、动作、外貌、心理描写。
四、作业
1、课后练习一。
2、划出刻画老头子的描写方法并进行分析。
3、找出文章中的写景部分。
【《芦花荡》教案设计及反思】相关文章:
芦花荡教案设计06-23
《芦花荡》的教案设计09-07
《芦花荡》教学反思05-31
《芦花荡》的教学反思06-14
芦花荡教学反思05-24
《芦花荡》教学反思06-24
《芦花荡》教学反思06-09
《芦花荡》的教学反思01-02
芦花荡教学反思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