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解读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3.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本文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孟子一段话中的比喻的运用。
在朗读的基础上,欣赏品味文章的艺术特色,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说理艺术。
教学方法
自读学习法。(练习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由当今国际社会之动荡,谈及解决办法,再延伸至孟子的“仁政”思想,进入课题。
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卒然(cù) 沛然(pèi) 嗜杀(shì) 枯槁(gǎo) 恶乎定(wù)
三.齐声朗读课文,自主翻译全文。
四.解释下列词语:
①出,语人曰 语:告诉
②天下恶乎定 恶:何,怎么
③今夫天下之人牧 牧:统治
④如有不嗜杀人者 如:如果
⑤则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 引:伸长
五.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用法。
①卒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同“猝”,突然
B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 士兵
C初,鲁肃闻刘表卒 死
D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 整个,全
②一
A谁能一之 统一
B用心一也 专一
C一鼓作气 第一次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一个
E黄鹤一去不复返 一经
③就
A由水之就下也 往
B金就砺则利 靠近
C指物作诗立就 完成
D于是荆轲就车而去 登上
六.分析简答:
1.文章开头,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
提示: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因为靠近他,感觉没有一点国君的威严。
2.梁襄王缺乏国君的威严表现何在?
提示:表现在问话的突然,这说明他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
3.既然梁襄王缺乏人君的气度,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
提示: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坚韧执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
4.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
提示: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
【《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相关文章: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07-02
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12-06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11-29
孟子见梁襄王12-27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范文08-05
《孟子见梁襄王》优秀教案01-26
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教学设计12-06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12-06
孟子见梁襄王原文翻译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