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反思

2021-06-15 教案

  篇一: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反思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第八册P2-3《用字母表示数》

  教材简析

  本信息窗所呈现的是黄河三角洲的美丽画面和文字说明。主要呈现的信息是黄河三角洲目前的面积和平均每年新增陆地面积。拟引导学生通过研究黄河三角洲逐年造地面积变化情况,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学习新知识,引出用字母表示数和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学会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写、略写方法。

  2.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在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建立字母式子的模型,充分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作用和优越性。

  3.在学习中逐步感受符号化思想,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迁移引入、揭示新课

  师:你知道我们的母亲河指哪条河吗?你去过黄河三角洲吗?你知道那里有什么好玩地方吗? 师:同学们的知识真丰富,数学上也经常用到字母,今天我们就来研究。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谈话与交流,唤起学生的激情和学习的乐趣。

  二、设疑激趣、展开新课

  1.师生互动,猜年龄;

  师:你今年几岁了?(板书:××的岁数 10岁)想知道李老师的年龄吗?

  师:李老师比××大25岁,我今年多少岁了?你是怎么算的?

  师:当××1岁时,老师该多少岁呢?谁能用式子来表示?当××2岁时,又该用哪个式子来表示?当××50岁时呢?

  板书: ××的岁数老师的岁数

  10+25

  1+25

  2+25

  50+25

  ? ?

  师用手势竖着指,示意引导学生观察:请你仔细观察这里什么在变?(年龄)什么没变?(师明确李老师比××大25岁,这个数量关系始终没变。)用字母a来表示××的年龄,那么老师的年龄应该怎么表示?为什么要用a+25表示?

  师:在这里字母a表示什么?(表示××的岁数)+25表示什么?含有字母a的式子a+25呢? 追问:a+25表示的是你们几岁时老师的年龄呢?(生:任一年年龄的时候)

  a+25表示的年龄与上面这样一个一个举例子比较有什么好处呢?

  比较归纳,揭示课题:用含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人的年龄、书的本数等等这样的数量。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符合学生实际生活。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世界是密切联系着的。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用字母表示数解决第一单元《黄河掠影》的信息窗一,以小组为单位完

  成(出示情景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你能用一个式子简明地表示出任何年份地造地面积吗?

  教师引导小结:这时候就出现了用字母表示数,通常用t表示时间,t年地造地面积表示为t×25,可以写作25t

  2.t年后黄河三角洲的面积约是多少平方千米?

  引导学生分析:现在的面积(原来的 ) + 新造地的面积(增加的面积)

  5450+25t

  求值:当t=8时,黄河三角洲的面积约是多少平方千米?学生试着解答。

  全班订正。(强调不写单位名称)

  师:今天我们上了一节与字母有关的数学课,生活中你见到用字母表示过什么吗?(生举例、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列出造地面积的公式,并解释每一个式子所表示的意义,给学生提供一个创造符号的机会,使学生体验到用符号表示数的必要性,建立字母式子的模型,充分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作用和优越性。

  四、全课完善建构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用含字母的式子,还可以表示生活中许许多多的数量,那么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有什么好处?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指名生说一说。

  2、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① α× ②× ③5×α ④×3 ⑤α×b ⑥α×8 ⑦b×b ⑧α×1

  3、课本第4页 3 、4、 5、

  [设计意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加以练习,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练习的实效,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同步发展。同时让他们再次感受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换来成功的喜悦,把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延伸了下去。

  五、灵活运用,拓展延伸

  学校体育组买了a个羽毛球,每个3元,买了20个排球,每个b元。下面式子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和小组内的同学相互说一说。

  3a20b a-20 20b-3a 3a+20b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让他们再次感受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换来成功的喜悦,把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延伸了下去。

  六、课堂小结,自我评价

  师:这节课我们学了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如果让你为自己今天的表现打分,你想给自己打多少分?

  课后反思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浓烈的情景氛围中,主动学习,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以下特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素材选取眼界开阔,现实性强而有教育意义。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掠影”带领学生走进黄河,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黄河,在学习数学的同时,领略黄河的风采,感受祖国的美丽。

  (2) 设疑激趣、展开新课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年龄问题作为认识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世界是密切联系着的。

  2.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让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列出造地面积的公式,并解释每一个式子所表示的意义,给学生提供一个创造符号的机会,使学生体验到用符号表示数的必要性,建立字母式子的模型,充分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作用和优越性。

  3.适当回顾,全课完善建构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加以练习,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练习的实效,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同步发展。同时让他们再次感受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换来成功的喜悦,把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延伸了下去。整个过程中,努力营造一个激励智力探索和理解的课堂气氛,提供给孩子们进行数学交流的环境,同时又将自主探索融于其中,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与人合作。

  第2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新知。

  出示黄河边上一个小村庄的图画,村子旁边有一个池塘,课件出示儿歌:一只青蛙一张

  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师生做游戏:儿歌接龙: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老师问:谁能用我们上节课学过的知识,找出规律,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

  (a只青蛙a张嘴,2a只眼睛4a条腿)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方式唤起学生的激情和学习的乐趣。

  二、走进村庄——进行巩固练习。

  谈话:想去这个美丽的村子吗?在去的路上还要先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你们有信心吗?

  1.过河:

  村子旁的一条大河,大坝高154米,水面到坝顶的高度是x米。水面以下的大坝高度是()米。

  集体分析问题,然后再让学生独立做。

  2.参观果园:

  谈话:刚才我们轻轻松松的过了河,继续往前走吧。(课件出示一个果园)看,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第9题:

  一篮香蕉:m千克

  一篮苹果:n千克

  你能说出每个式子表示的意思吗?

  ①m-n ② m+n ③ 4m④m+2n

  小组交流,集体订正

  3.走进学校:

  (1)学校操场上正在进行一场篮球赛,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第7题:

  每投中一个得2分。小云投中了a个,小华投中了b个。

  ①小云得了()分。

  ②小华得了( )分。

  ③小云比小华多得()分。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我们再到教室去看看吧,就参观4年级吧,看,黑板上的题你会做吗?

  出示第8题:

  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可达到432千米/时,进站前,平均每分钟减速a千米。6分钟后,速度减少了( )千米;9分钟后,速度为()千米。

  第二问可以先小组内讨论,然后再让学生做。

  4.穿过树林:

  师:学校前面出现了一片树林(课件出示第10题)

  速生杨的树径每年大约增长3厘米。

  ①如果栽种时的树径魏5厘米,x年后这棵树的树径是多少厘米?

  ②当x=6时,这棵树的树径是多少厘米?

  第二步求式子的值。由于题目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 , 学生对题中所说的事情比较陌生。练习时 , 可先给学生讲清题目说的是什么事情 ,待学生弄明白题意后 , 再进行练习。

  课件继续显示:

  速生杨的面积是100公顷,松树的面积比速生杨多了x公顷。当x=80时,松树有多少公顷? 让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参观地点的转移呈现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练习的实效,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同步发展。同时让他们再次感受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换来成功的喜悦,把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延伸了下去。

  三、评价鼓励,全课总结

  谈话:这节课,我们参观了黄河边的村庄,解决了有关的问题。每一个同学都开动了脑筋,通过与周围同学的密切合作和自己的主动探索获得了许多知识。谁想说一说在这节课上我们连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第6-7页12——14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突出了以下特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选取了生动的素材,使教材情境富有生活气息

  在本课引入时,我设计了参观黄河边上一个村庄的情境,这个情境和上节课的情境相连。我创设了一组组情境串来激发他们的情感:过河、走进果园、参观学校,复习了用字母表示数;走进树林,复习了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整个过程和学生的生活处处相融,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2.适当的对回顾知识的方法给予指导。

  在对知识进行回顾的时候,教学中教师注意了适当的对回顾知识的方法给予指导。如:每一小环节教师都引导总结“把你的方法说给大家听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后,在引导进行比较、归纳;课尾再来一次“谁想说一说在这节课上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进行整理。

  总之,将教师生动的语言和多媒体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胜心。变枯燥、抽象的数学学习为生动活泼有趣的参观活动,使学生在进一步巩固中得到提高,也发展了能力。

  青岛版四年级下第一单元信息窗二

  信息窗2: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教学内容

  本节课教学青岛版数学教材第八册第8~10页,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相关知识。 教材简析

  本课的素材呈现的是黄河一段水流的壮观场景和2003年黄河漂流活动路线图,通过黄河漂流队每天漂流情况记录表,来解决每天漂流路程的问题,在解释多道算式的意义后,逐步抽象出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回顾、抽象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计算公式的字母表示形式。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表示常用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2.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发展学会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数思想。

  3.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那么你们知道漂流是一种怎样的体育项目吗?

  简单介绍:漂流--漂于水上,顺水流动。漂流,曾是人类一种原始的涉水方式。后来一些喜欢户外活动的人尝试着把退役的充气橡皮艇作为漂流工具,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水上漂流运动。驾着无动力

  的小舟,利用船桨掌握好方向,在时而湍急时而平缓的水流中顺流而下,在与大自然抗争中演绎精彩的瞬间,这就是漂流,一项勇敢者的运动。(随介绍出示照片)。黄河漂流可不仅是体育项目,它还具有探险性,(出示黄河漂流的照片)。

  [设计意图]漂流作为一项体育项目,学生了解的不如其他运动项目的多,适当的加以介绍,既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二、组织探究,解决问题。

  1.解析情境图

  观察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从图上你看到了哪些信息?(引导学生有序说出黄河漂流活动的时间、地点、路程、所经地点等。)

  同学们对情境图观察得真仔细,请继续观察(出示漂流记录表),这是漂流队每天漂流情况记录表,仔细观察:记录表中给出了什么数学信息?(漂流日期、漂流时间、平均速度)

  2.提出问题

  根据记录表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每天各漂流多少千米?)

  怎样求每天漂流的路程呢?(漂流路程=漂流速度×时间)

  请几名学生分别说说每天的漂流路程是多少。随学生回答教师有序板书。选择3—5道算式表示的意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有序的解析情境图,重点是对记录表的解读,了解所列算式的意义,为后面抽象出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做好铺垫。

  3.抽象字母表达式

  (1)这次漂流活动进行了7天,我们列了7道算式。如果活动继续进行,我们仍要继续写下去,就太麻烦了,你们能不能想出个式子,简明表示出漂流的路程呢?

  (2)小组讨论,看看用什么符号来表示。教师巡视,掌握学生不同的方法。

  [设计意图]在数学建构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是至关重要的。让学生认识到用算式表示数量关系的局限性时,自然而然的在前面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迁移到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建构了新的认知结构, 发展学会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数思想。

  (3)汇报交流时对于学生用什么符号表示速度、时间、路程,教师不要过多干涉。

  同学们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真不错。数学上,我们通常用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你会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S=Vt)这个式子就表示了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

  (4)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板书课题)

  你认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有什么好处?(简单、方便),同学们说得真不错,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真正体现了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

  4.拓展字母式

  已知V和t,我们可以求出S,如果已知S和V,怎样求t呢?已知S和t,怎样求V? 多让几个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其他学生评价。

  同桌两人互相说说上面所学的.三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设计意图]教师先不要把教材中的符号强加给学生,让学生在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基础上,再逐步引导用约定俗成的字母表示这一数量关系,通过对字母表达与文字表达的比较,让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简洁性和准确性.并对字母式加以拓展,提高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5.试一试

  (1)黄河大桥全长S米,汽车通过大桥用t分钟。汽车行驶的速度V=-----。

  (2)黄河小浪底发电站平均每台机组每小时发电n千瓦时,m台机组每小时发电w千瓦时。用式子表示w=-----。

  [设计意图]通过提供两道以黄河为素材的填空题,加深对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中所牵扯到的三个量之间的理解。

  6.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1)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用字母还可以表示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公式。(板书完整课题:和计算公式)

  篇二: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附反思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一、教材知识系统及结构分析:

  第一单元:黄河掠影——用字母表示数

  1、用字母表示数

  2、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3、用字母表示公式

  4、加法运算律

  5、简算

  第二单元:高速山东——乘法运算律

  1、乘法运算律

  2、简算

  第三单元:繁忙的工作——角与三角形的认识

  1、了解平角和周角,系统认识角

  2、角的大小比较

  3、角的度量和分类

  4、画角

  5、三角形的认识

  6、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7、三角形的分类8、三角形的内角和

  第四单元:蛋的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小数的意义和

  2、小数的大小比较

  3、小数的性质及应用

  4、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第五单元:走进商场——观察物体

  第六单元:奇异的克隆牛——小数的剑法和减法

  1、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第七单元:小篮球队——统计

  1、平均数的意义几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3、复式分段统计表

  二、本册总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用字母表示数,会根据条件写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2、使学生理解小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掌握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他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4、培养学生能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5、学习统计,能制作简单的统计表。

  6、使学生掌握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会分析、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7、引导学生做好实践操作题。培养学生养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乘法运算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及应用。 教学难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应用题。

  三、教材编写特点:

  1、选取具有一定科学性和时代性的素材,引导学生了解生活、认识社会。

  2、优化单元知识结构,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体现知识的生成性,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4、提示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概念教学要联系实际,加强探索性,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加强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使学生形成初步的代数意识。

  3、把握好动手实践的“度,开展有效操作活动。

  4、用好教材,做教材“再开发”的智者。

  5、重视小数口算、估算的平日练习。

  6、全面、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教学措施:

  1、 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

  2、 加强直观教学,多联系生活的实际,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充分利用教具与电教教材,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3、加强素质教育,重视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耐心帮助每一个学困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做到人人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4、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5、整个教学中要注意学生课堂中数学语言的培养。

  6、 认真设计每一堂课,创设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

  7 、 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使自己慢慢适应新课程。

  第一单元 黄河掠影-------用字母表示数

  教材简析

  1.本单元,以“黄河掠影”为教学素材,带领学生走进黄河,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黄河,在学习数学的同时,领略黄河的风采,感受祖国的美丽。

  2.整合教学内容,合理编排知识结构。

  3.教材编排力求帮助学生学会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律以及减法的运算性质;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习了整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几何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简易方程(四下)、乘法运算律(第二单元)、面积、体积等字母公式、小数、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第五单元起义的克隆牛——小数加碱法)的基础。

  导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得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的运算性质,并能用字母表示。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3.通过算式的变换,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4.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数思想。

  5.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导学重点: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导学难点: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导学建议:

  1.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情境串”,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2.引导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

  3.注重探究问题方法的培养与训练。

  4.注重评价的导向性。

  课时安排: 8课时

  第一课时

  主备教师:从备教师:

  导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2.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学会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写、略写方法。

  3.在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建立字母式子的模型,充分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作用和优越性。

  4.在学习中逐步感受符号化思想,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导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导学难点:学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导学准备:自制课件

  导学过程:

  一、预习学案

  1.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2.同学们去过黄河三角洲吗?

  3.这个单元我带大家去欣赏那里的风景。

  二、导学案。

  (出示黄河三角洲的情境图,)

  1. 观察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板书回答内容

  3.怎样解决2年造地约多少平方千米?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造地时间(年) 造地面积(平方千米)

  2 25×2=50

  325×3=75

  425×4=100

  ..

  ..

  . .

  . .

  (四)、观察上面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吗?

  小结:求造地面积时,只有一个因数在变化。

  (五)、能用一个式子简明地表示出任何年数的造地面积吗?

  小组内讨论一下。哪个同学愿意来说说你们组的想法?

  直接用25乘年数,就写成25×年数。

  用?表示造地的年数,造地面积为25×?。

  用□表示造地的年数,造地面积为25×□。

  25t或25·t

  学生质疑

  (六)、刚才大家都用汉字、图形和字母表示了任何年数的造地面积,为了简洁、准确,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字母来表示数。通常用字母t表示时间,写作25×t,有件事要说明:在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中,“×”可以记作“.”或省略不写。请同学们读书3页的最下面一段话。

  三、灵活运用,拓展延伸

  1、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课件展示)

  ①a×x ②x×x ③5×α ④×3

  ⑤a×b ⑥α×8 ⑦b×b ⑧α×1

  2、书第4页 3 、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填写理由。

  3、书第5页第5题。

  这是结合实物图巩固用字母表示数的练习。第二组题关系比较复杂,练习时,要引导学生说清图中的意思,再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红绳的长度。

  4、书第5页第6题。

  这是一道联系实际巩固用字母表示数的练习。练习时,要让学生明白,大坝的高度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水面到坝顶的高度,另一部分是水面以下大坝的高度。

  5、书第5页第8题。

  五、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如果让你为自己今天在课堂上的表现打分,你想给自己打多少分?

  六、课堂练习:

  篇三: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平行与相交(教学设计与反思)

  青岛版四年级上《平行与相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了解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平行与相交(包括垂直)的位置关系,让学生提出并解决问题,会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2、充分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概念。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的位置关系。

  教具学具:课件、三角板、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生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威海市的刘公岛吗?刘公岛每年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了方便游客,市政府决定从合庆修一条通往刘公岛的大桥。小明的爸爸担任了此项工程的设计工作,请同学们来看一下叔叔设计的大桥图。学生认真观看情景图。

  二、自主探索,体验情感

  (一)学习探究线段、射线、直线

  1、学生观察情景图,说一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弄清图中包含的信息。

  2、小组汇报交流整理的结果。

  3、师生总结:这幅设计图,就是通过画出许多条不同的线来设计的。

  4、请学生观察,这些线还有什么特点?

  5、师:谁能说说怎样画出这些不同的线?学生板演。

  6、学生认识线段。师指出设计图中画的这些线都是线段。请学生举出以前学过的哪些图形中用过线段?

  7、在动手画图的过程中,引出射线(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直线(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的学习。

  (二)学习探究相交与不相交

  1、请学生在本子上任意画两条直线。并将其延长,看两条线会怎样。 2、仔细观察,充分想象,把这些线无限延长之后,想一想你能根据它们的位置关系,给它们分分类吗?

  3.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说:(课件演示)

  4.师小结:同学们真棒!据它们的位置关系分成了相交和不相交(板书)的两类,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把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一起来研究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5.在数学上,把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就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三)观察思考,寻找平行

  1.生活中的平行现象随处可见,你能从这几幅图中找到互相平行的线吗?

  (课件演示)

  2.你能在生活中找到互相平行的例子吗?(学生说)

  3.看来平行与我们的生活真的是息息相关,只要同学们平时留心观察,就一定能够发现。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其实在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当中,也藏着平行线呢,你能找到它们吗?课件出示相关平面图形:

  说一说这些平面图形的哪条边与哪条边是互相平行的?

  4.师小结:刚才我们初步认识了平行,知道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平行现象。

  (四)动手操作,画出平行

  1.师:刚才同学们开动脑筋,想出了很多种方法创造出了平行线,你们真了不起!庄老师也带来了一种画平行线的方法想和同学们交流交流,好吗?

  2.(课件演示)

  3.师:看清楚了吗?你知道庄老师画平行线用了几步吗? 提炼方法:一、(吻)合 二、靠(直尺) 三、移 四、画

  4.自己画一画,师巡视,对部分学生给予指导。

  5.请个别学生上来展示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

  6.展示一个同学画的,生介绍画法。

  三、归纳总结,回顾知识。

  同学们,回想一下,这节课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有什么收获,愿意和我一起分享吗?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互相平行 四、教学反思

  “平行与相交”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和角的特性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主要让学生弄清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重点理解互相平行的概念。由于这节课数学概念较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针对本课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老师确定了教学指导思想: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体验,从而掌握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整节课,以学生的观察、分类,动手创作,画平行线为主,使学生透过现象寻求事物之间的联系,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与空间想象能力,又把知识点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信心。

  1、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的学习从画面中找红色直线入手,直接进入纯数学知识的研究氛围,带领学生进行空间想象,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来吸引、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将图片上的几组直线进行分类,通过小组交流、汇报、辩论等活动,帮助学生在复杂多样的情况中逐步认识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精细化的“预设”,成就了精彩的“生成”。

  细节成就课堂的完美,只有充分的预设才会有精彩的生成。我在处理“两条直线看似不相交实为相交”的情况时,通过让学生讨论、分类、调整、延长等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其实这样的两条直线也是相交的,只不过没有把它相交的部分画出来;在突破“同一平面”这一难点时,追问的细节使学生对难点的理解水到渠成,“把两根小棒想象成两条直线,让它们无限延长,会相交吗?”意在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当学生确认不相交时,又追问:“那它们就是互相平行了?”意在进一步理解平行,学生认为也不是互相平行时,反问:“这是怎么回事呢?”意在克服思维定势,使学生对“同一平面”的认识更为深刻。

  3、精心设计的练习,把握了新知的训练点和拓展点。

  除了从几何图形中找,我还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平行的现象。生动的实例伴随着教师的介绍,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这些练习形式,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平行概念的理解,拓展了知识面,使学生克服了在数学学习中容易产生的枯燥感。

  综观整节课,我非常重视与学生之间真诚地交流,悉心地倾听,积极地引导,合理地调控,学生的劲头很足,思维被激活,情感被激励,精彩表现不断出现,可以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反思】相关文章:

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07-31

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02-24

数学全册备课教案09-07

数学上册全册教案01-07

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精选11篇)03-24

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06-17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最新范文02-23

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02-24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