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教学教案

2021-06-11 教案

  《祝福》精选教学教案

  一、三维教育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小说三要素及小说情节结构

  2、了解小说中任务描写的几种方式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能力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创新思维。

  (二)、过程与方法

  1、训练学生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

  2、着重体会鲁迅小说中“我”的感情及作用

  3、进一步锻炼学生读说写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注意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涵的强烈的爱憎之情

  二、重、难点分析

  着重认识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必然联系

  1.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我”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对祥林嫂提出的“灵魂”的无,之所以作了含糊的回答,有其善良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我”的软弱和能。在小说的结构上,“我”又起着线索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我”的所见所闻来展现的,“我”是事件的见证人。

  2.小说《祝福》通过对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表现了她每况愈下的悲惨遭。这种成功的肖像描写,起到了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是对封建礼教和建迷信摧残无辜百姓的有力鞭挞和控诉。

  3.小说《祝福》的环境描写堪称我国现代文学的典范。作者多处运用精细的笔法描写,其中包括陈腐、压抑的年节气氛的描写,包括封建势力代表人物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特别是对于祭祀习俗和祥林嫂周围的世态人情的描写,这些描写揭示了社会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关系,透露出主人公性格发展和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第一课时

  三、教学方法

  直接探讨祥林嫂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非常枯燥,也难以操作。我通过反复研究课文发现祥林嫂几次不幸遭遇,大都发生在“春天”,所以就以“春天”为突破口,以“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为话题设计了教学思路:春天是什么为什么说祥林嫂没有“春天”谁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

  祥林嫂在新社会获得了“春天”,集听说读写与思想教育为一体,物象、意象相统一。

  为什么说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提示:祥林嫂几次不幸遭遇发生在什么时间

  立春之日,丈夫死亡孟春之日,被卖改嫁

  暮春之日,痛失爱子迎春之日,一命归天。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祥林嫂真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

  四、学生活动设计

  1、让学生理清小说结构,画出集中描写祥林嫂外貌的三段文字,反复诵读,体味这些看似冷峻的描写中所蕴涵的深情。

  2、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结合环境描写,分析任务形象,把握小说主题。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回忆鲁迅先生的作品:关于《呐喊》和《彷徨》

  正音,明确学习目标

  (二)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结构特点

  (1)序幕写祝福景象

  结局祥林嫂寂然死去

  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

  发展祥林嫂初卖改嫁

  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

  尾声再写祝福景象

  (2)倒叙的作用

  (三)1、请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分析祥林嫂的外貌变化,并深入挖掘其社会根源。

  初到鲁镇,情形如何?再到鲁镇,情况怎样?临死前,有何不同遭遇?

  2、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他的眼睛。——鲁迅

  找眼睛论特点

  初到鲁镇——顺着眼安分

  再到鲁镇——

  讲阿毛故事——

  捐门槛——

  不让祝福——

  行乞——

  问有无灵魂——

  3、请学生依据以上分析讨论,概述“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的深刻含义。

  善良能干——包办婚姻——被卖——再嫁——社会的根源

  归纳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

  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朴实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摧残,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封建礼教对她的'种种迫害,她曾不断地挣扎与反抗,最后还是被社会压垮了。祥林嫂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四)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地里赶,是一样使她增加痛苦。———丁玲

  1、鲁四老爷:是当时农村中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政治上迂腐、保守,思想上守旧、反动,为人自私、冷酷。他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

  2、柳妈:和祥林嫂一样是旧社会中受压迫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她虽然同情祥林嫂,但由于受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毒害很深,最终也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

  3、“我”是全文的线索人物,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展现的;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同情劳动人民,不满黑暗现实,但也有软弱和无能的一面。

  (五)环境描写

  小说描写了几次“祝福”?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小说为什么以“祝福”为题?本文的环境描写有什么特点?

  1、环境描写——祝福

  祝福1:揭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祝福2:推动情节发展,增强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祝福3:首尾呼应,深化主题。

  2、以“祝福”为题:

  起于祝福,终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密切相关;

  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是在祝福的欢乐气氛中展开的,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六、作业布置

  试比较祥林嫂和秀禾(电视剧《橘子红了》)的性格和命运。(练笔)

  七、教后反思

【《祝福》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祝福的教学教案05-14

《祝福》教学教案05-15

祝福教学教案05-14

祝福的教学教案05-14

《祝福》教学教案09-10

《祝福》(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12-06

祝福 教案教学设计12-05

祝福 教案教学设计12-05

祝福 教案教学设计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