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我把你追寻》的公开教案

2022-11-29 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延安,我把你追寻》的公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延安,我把你追寻》的公开教案 篇1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新词: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

  2.重点句: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二)能力训练点

  1.了解全诗的结构。

  2.理解诗句内容,了解、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三)德育渗透

  了解延安伟大精神所在,教育学生学习延安的伟大精神。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是全诗的重点,主要通过教师范读、指导朗读解决。

  (二)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含义是难点,主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教师点拨来解决。

  (三)“为什么经济发达了,生活富裕了,仍然要提倡、发扬延安精神?”这是疑点,主要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教师精讲、点拨来解决。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画出诗的韵脚。

  (二)有感情地朗读。

  (三)按自学提纲自学、讨论、交流。

  (四)完成课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初读全诗,找出韵脚。

  2.学习诗的第一、二节。

  (二)整体感知

  本课是一首新体诗,抒发了作者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三)目标完成过程

  1.揭题引读,学生自悟。

  (1)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曾经是党中央的所在地,物质生活十分艰苦,住的是土窑洞,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点的是小油灯。尤其是1939年至1943年期间,日军大举“扫荡”,国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自然灾害的侵袭,使解放区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局面。但是,全国人民把希望寄托在延安,各地进步青年纷纷奔向延安。当时延安的生活很艰苦,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因为延安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这节课我们自学一首新体诗《延安,我把你追寻》,作者是祁念曾。读了这首诗,同学们就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追寻延安,追寻它什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用着重号划出诗的韵脚来,并说说全诗押的是什么韵。(全诗押的是ang韵,每节诗二、四句末尾的一个字都有ang。韵脚是:光、阳、看、场、琅、炕、咱、梁、煌、翔、想、光、阳。)

  (4)再读全诗,想想诗中所说的追寻延安是什么意思?(追寻延安精神。)

  2.指导自学,理解诗意。

  (1)学习第一节。

  自读第一节,思考: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作者对延安精神的追寻。作者追寻延安精神,就像燕子追寻昔日的春光,小树追寻雨露和太阳。)

  (2)学习第二节。

  自读第二节,思考、分组讨论、交流:诗人为什么要追寻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作者是在追寻什么?(生回答后师点拨)

  (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是延安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延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它流经延安。当年人们常在延河边上漫步,讨论革命的道理。枣园在延安西北,距市中心约七公里,曾是党中央所在地,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等著作就是在这里写的。南泥湾在延安南部。当年八路军120师359旅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这里垦荒种粮,开展大生产运动。著名的歌曲《南泥湾》就是歌颂359旅的,教师唱给学生听,加深理解诗句内涵。杨家岭在延安西北,距离市中心约三公里,那里有中央礼堂和中央办公楼,许多重要的会议曾在这里召开。作者追寻的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

  (3)小结。

  什么是延安精神?学生讨论后回答。(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革命队伍内互相爱护、互相关心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四)课堂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脚。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自学诗的后四节。

  2.理解全诗内容,解决疑点。

  3.渗透延安精神教育。

  4.发展学生技能。

  (二)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检查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说说延安精神的含义。

  2.教师点拨,解决疑点。

  (1)自学三、四两节。

  ①有感情地朗读三、四节,思考并分组讨论:

  出示灯片:

  a.“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这两句的意思是什么?把诗中表达同样意思的诗句找出来。说说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写的?作者忘不了、丢不掉的是什么?

  b.我们已住进了“高楼大厦”进入了电子时代,为什么还不能丢掉延安精神?

  ②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a.“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效率很低,速度很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代表伟大的延安精神。“毫不犹豫”是非常坚决的意思。“毫不犹豫丢掉了”与“不能丢”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们非常坚决地丢掉了贫穷和落后,却不能丢掉延安精神。诗中表达同样意思的诗句有:“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作者运用了对比、比喻等方法描写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作者忘不了、丢不掉的是艰苦奋斗的伟大民族精神。

  b.我们每取得的一点成绩,都是延安精神发扬光大的结果,我们的国家还需要再发展,就必须发扬延安精神,艰苦奋斗,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③有感情地朗读,加强理解。

  (2)自学五、六两节。

  ①指名朗读这两节诗,思考、讨论、交流。

  a.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会怎么样?(如果我们丧失了延安精神,就会变成没有灵魂的人,也就是活死人。这样的人当然不可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b.为什么要追寻延安精神?(因为追寻延安精神就是追寻信念、温暖、光明。)

  ②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两节诗。

  3.依据板书,归纳中心。

  诗歌通过对延安精神的歌颂,抒发了作者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4.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思感,深化理解。

  全诗押的是ang韵,读的时候要很自然地适当加以突出,这样,听起来才声韵铿锵。

  (三).总结、扩展

  1.总结:

  作者追寻延安,追寻的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是革命队伍中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即使将来我们经济发达了,生活富裕了,也还要提倡艰苦奋斗。因为无论什么时候,人们总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了把社会推向前进,总要开辟新领域,探索新事物,这就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2.扩展:

  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谈一谈怎样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在学习、生活中,要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党和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节约一张纸、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不求索取,只讲奉献。)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六、布置作业

  1.形近字组词

  2.根据意思写成语。

  (1)形容形象高大,气概豪迈。(顶天立地)

  (2)比喻眼前充满了好物品、好文章或有用的人材。(琳琅满目)

  (3)比喻新事物蓬勃涌现。(雨后春笋)

  3.朗读诗的第六节,回答问题。

  (1)第一句是(点明题目)的句子。

  (2)第二、三、四句,每句都有两个“追寻”,后面一个“追寻”是对前面一个“追寻”的(说明)。具体说来,就是用(“金色的理想”)说明(“信念”),用(“明媚的春光”)说明(“温暧”),用(“火红的太阳”)说明(“光明”)。追寻延安,就是追寻(信念、温暖、光明)。

  《延安,我把你追寻》的公开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理清课文内容的内在顺序。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5个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重点:读通课文,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程序:

  课前交流:名人勤奋成功的事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师简介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

  2、师板书“勤奋”,学生齐读“勤奋”一词,说说自己的理解。(努力;十分努力;为了达到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

  3、解题:题目中的“说”就是谈、讲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明白文体特征。

  1、自由轻声读文一遍,感觉这篇课文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文章相比,有什么特点?(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告诉我们有关勤奋方面的道理;通过司马光、童第周两个具体的勤奋事例来告诉我们同一个道理。)

  2、教师小结:这是一篇专门说明道理的说理文章。作者围绕“勤奋”这一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论自己的观点。因此,从题目着眼,一看到这“谈”字就知道它的文章类型。

  3、你能将题目在不变换主题的情况下,换一种说法吗?(《论勤奋》《谈勤奋》)

  三、检查预习,理清脉络。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认读的字:强调“鉴”“馁”“剥”的读音。

  要记的字:先进行分类,再针对字形或字音进行重点识记。

  停写有困难的字。

  2、认读生词,并理解其意思。

  课后第3题的词语。

  3、指导读难读的句子。(出示自认为较难读的句子。)

  4、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是怎样把这个道理说清楚的?

  交流。

  四、走进实例,见证勤奋。

  1、同学们,那你们知道课文中作者提出了哪两个人的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吗?(一个是司马光的事,一个是童第周的事。)

  教师相机板书:司马光童第周

  2、课文中的两个人都成功了吗?那么他们获得成功靠的是什么呢?读一读课文第2、3小节,找出有关他们成功和勤奋学习的句子。

  出示自学要求:

  ⑴、自由朗读第2、3小节,

  ⑵、用--------划一划写司马光和童第周成功的句子。

  ⑶、用波浪线划一划他们是如何勤奋学习的句子。

  3、司马光

  (1)出示: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师简介《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就是司马光获得成功的见证,是他花费心血和汗水换来的。

  我们应该怎样读好这一句话呢?

  (2)那么,司马光的成功靠什么?(点课题“勤奋”)谁来把刚才从书中找出有关他勤奋的句子读一读。(指名读)

  出示:

  (1)他却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2)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3)抓住“滚瓜烂熟”“一遍又一遍”

  哦,无数遍的读书,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这就是勤奋!

  抓住“警枕”

  “警”在这里什么意思?那你知道提醒他什么吗?(提醒他起来读书写作。提醒他要抓紧时间,不要睡懒觉,白白浪费时间。)争分夺秒的学习、写作,连睡觉的时间都要挤出来,这就是——(点课题“勤奋”)

  (4)、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两句,好好体会司马光的勤奋。

  小结:司马光的例子告诉我们,即使天资聪颖过人,也同样需要勤奋,只有勤奋,才能获取成功的硕果。

  4、童第周

  (1)童第周取得了怎样的成就?(指名说)(板书:青蛙卵剥离手术。)

  (2)过渡:童第周他的成功靠什么?(点课题“勤奋”)谁来把刚才从书中找出有关他勤奋的句子读一读。(指名读)

  相机出示: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

  追问:从他的这些表现中,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谁知道?对呀,感悟力真不错!童第周起早贪黑的学习,每天如此,这同样是——(点课题“勤奋”)

  (3)男生读一读。女生读一读。

  5、对比出理。

  (1)把司马光和童第周两人做个比较,看看他们不同的地方是什么?相同之处又是什么?

  不同之处是司马光从小很聪明,童第周从小学习成绩很差。

  相同之处是他们最后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他们都很勤奋。

  (2)假如让你们给两位名人各送上一句合适的名言,你觉得送什么好?

  (成功=一分天才+九十九分汗水送给童第周: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6、小结: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不应自暴自弃。作者通过一古一今两个人的典型事例再一次证明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成功者的成功无一不是勤奋刻苦、孜孜以求的结果。

  五、学习写法,明确方向。

  1、作者怎么不举例我们班XXX呢?或者举例我们学校的老师啊。

  (别人不知道呀)

  是啊,这里我们又学到一点:用最具有代表性的、众所周知的事实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2、同学们,你能够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你自己勤奋学习了吗?你是怎样勤奋的?如果你没有勤奋,你打算今后如何勤奋学习?

  板书设计:

  16说勤奋

  司马光夜以继日编巨著

  童第周以勤补拙成大家

  《延安,我把你追寻》的公开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这首诗,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2、了解全诗的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1、了解诗中所说的事物的含义。

  2、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谁能有感情的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呢?你们为什么喜欢古诗?你觉得诗歌有什么特点?

  生:

  师:诗歌语言凝练,表达诗人强烈的感情,具有感染力,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现代诗(板书课题: 延安,我把你追寻)

  二.检查预习

  师:看到课题,你想到了哪些问题?通过预习,你解决了哪些问题呢?

  生:

  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三.自学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看看你有什么体会?又有什么收获?

  生:自由读诗,回答交流。

  师:还有什么问题?提出。

  生:提问题。

  师:小组讨论,解决这些问题。

  生:交流。

  四.朗诵感悟

  师:请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这首诗的朗诵,想想你们为什么那么设计,练习后,上台表演。

  生:讨论朗诵设计。

  朗诵,评价。

  五.总结

  师: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收获?

  希望我们都继承延安的革命精神,努力奋斗,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附课文:

  延安,我把你追寻

  象翩翩归来的燕子,

  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象茁壮成长的小树,

  再追寻雨露和太阳。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一排排高楼大厦象雨后春笋,

  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妙,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但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啊!延安,我把你追寻,

  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

  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延安,我把你追寻》的公开教案 篇4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74、75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

  2.能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感受数位产生的必要性,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3.通过数一数、拨一拨和估一估等活动,充分感悟大数的意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目标解析:

  本课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认识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之上的,同时也是学生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的基础,因此,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多样活动,数形结合,内化迁移,让学生掌握数数方法的同时,体会计数单位“千”的产生及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重点:能正确数出1000以内的数,体会计数单位“千”的产生。

  教学难点:数“拐弯数”,即接近整百、整千拐弯处的数如何数。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纸张和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一)课件演示:体育馆情境图

  1.猜一猜: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

  2.数一数:

  (1)一排位置:学生说说可以怎么数?(一个一个的数)

  (2)一百个位置:学生说说怎么数方便?(十个十个的数)

  (二)揭示课题:比一百更大的数怎么数呢?今天,大家一起来探究1000以内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主题图,为学生提供现实素材,初步感知大数的产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培养学生的数感埋下伏笔。】

  二、经历数数,感悟方法

  (一)在演示中感知:

  1.课件演示:10个小正方体。

  (1)数一数:学生跟着一个一个地数。

  (2)说一说:数出了几个一,也就是多少?板书:10个一是一十。

  2.课件演示:100个小正方体。

  (1)数一数:学生跟着十个十个地数。

  (2)说一说:数出了几个十,也就是多少?板书:10个十是一百。

  3.想一想:找到了一百个小正方体,接下来你想怎么数呢?

  (1)数一数:学生独立一百一百地数。

  (2)说一说:数到九百后是几个百?(10个百)10个百是多少呢?板书:10个百是一千。

  (3)整体感知1000个小正方体。(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通过数形结合,体会计数单位“千”的产生和意义;通过知识迁移,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二)在操作中感受:

  1.分组合作数小棒。(4人一组,每人准备53根小棒,10根一捆)

  (1)一根一根地数:从一百起,一根一根地数到一百二十二;从一百九十八起,一根一根地数到二百零三。

  (2)十个十根地数:从一百起,十个十根地数到二百一十。

  (3)师生合作数小棒。

  一百一百地数:从二百起,一百一百地数到一千;从一百二十起,一百一百地数到六百二十。

  2.同桌合作拨珠子。

  按下列要求在计数器上边拨珠子边数数。

  (1)从一百起,一百一百地数到一千。

  (2)从九百六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一千。

  (3)从九百八十二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千。

  3.合作归纳说方法。在数数时要注意什么?遇到拐弯数时怎么办。

  【设计意图: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借助小棒、计数器,边操作边数数,感悟多样的数数方式,充分感受十进制关系,主动建构了1000的意义。而且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培养与人合作的学习习惯。】

  (三)在比较中感悟:

  估一估,比一比,感悟生活中的1000。

  1.1000张纸。教师先出示100张纸,让学生猜一猜,再用手比划1000张纸有多厚,最后教师出示1000张纸让学生实际体验。

  2.1000个人。一个班的学生大约50人,多少个这样的班级才有1000人呢?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生活中的1000,作为学生比较的对象,从而加深对1000的认识,领会大数的意义,进一步培养数感。】

  三、深化练习,提升数感

  (一)填一填。

  1.10个一是( ), 10个十是( ), 10个一百是( )。

  2.九百七十七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

  3.六百八十九的相邻数是( )和( )。

  (二)数一数。

  1.练习十六的第1题。让学生脱离计数器抽象地数数。

  2.练习十六的第2题。让学生用不同的计数单位数数,深化学生对计数单位的认识。

  (三)想一想。

  找规律填数:

  1.336、337、338、339、( )、( )

  2.580、590、( )、( )、620

  3.( )、900、800、700、600、( )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练习设计,旨在巩固新知,感受数数方法的同时,深化对计数单位的理解。】

  四、全课总结,归纳延伸

  (一)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二)归纳延伸:通过个、十、百、千的认识,你还想到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让学生既能对本课知识有个整体的把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又为后续学习做好延伸,留给学生更大的思考空间。】

  《延安,我把你追寻》的公开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这首诗,领会延安精神,使学生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2.了解全诗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中重点语句,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含义。

  2.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口述目标。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一本真实的教科书。它凝聚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写了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

  这节课,我们要通过学习,了解课文的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理解文中重点词语。出示课件

  1.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理解词语。

  3.集体讨论重点词语。

  教师可将学生小组讨论后仍不理解的词语投影出来,指导全班同学共同理解。

  三、理清全诗结构。出示课件

  1.让学生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每一节各讲了什么?全诗可以分为几部分?用笔标出来。

  2.学生通过认真朗读,可以说出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2节),讲了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第二部分(3、4节),讲了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

  第三部分(5、6节),讲了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

  3.分三部分指名朗读全诗,加深学生对全诗整体结构的认识。

  四、学习第一部分。

  1.自由读第一部分,边读边思考,诗人追寻枣园、延河、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是在追寻什么?出示课件

  2.接着可以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分小组讨论。

  3.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理解。

  学生能够说出诗人实际上是在追寻延安精神,那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精神,是蓬勃向上的精神。

  4.在理解了诗句之后,教师可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五、学习第二部分。

  1.让学生自由读第二部分,边读边思考“我们毫不犹豫地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2.接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两句诗。

  学生结合前两句“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可以说出“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这种落后的生产条件没有什么可留恋的,应该“毫不犹豫地丢掉”。“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从字面上看是说延安的宝塔山高耸入云,恰如脊梁一般。从深一层看,宝塔山代表延安,也代表延安精神,它是我们民族的支柱、精神脊梁,是我们绝对“不能丢”的。

  3.理解了这两句话,教师可进一步提问这一部分中还有哪些诗句也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学生可以很快找出另外一句话:“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4.教师可进一步引导:“破旧的茅屋”指什么?“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又指什么?

  学生可以理解出“破旧的茅屋”是过去贫穷的生活条件,今天,生活富裕了,经济发展了,这种贫穷的生活也一去不复返了。当年在“温热的土炕”上,共产党人、革命战士同老百姓同吃同住,聊家常,那种在革命战争中亲密的军民关系,火热的斗争生活,是我们忘不了,也是我们不应该忘记的。

  5.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这两句话的同时,还应该通过自己的范读和导读来指导学生朗读,通过朗读,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六、学习第三部分。

  1.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三部分,边读边想:“延安”指什么?学生可以说出延安指的是延安精神。教师可让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会怎样?请学生画出有关句子。

  2.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句。出示课件

  学生通过刚才的朗读,可以找到这句话:“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教师可将这句话用投影打示出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灵魂”指什么?“展翅飞翔”指什么?然后让学生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学生可以说出,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就如同一个人没有了思想,于是便不能去创造光明美好的未来,以此来领会延安精神的重要。

  七、总结全文。

  教师可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思考:延安精神指的是什么精神?

  学生可以说出延安精神指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等。

  八、指导朗读。

  这首诗节奏明快,格律严谨,韵律清晰,是练习朗读的好材料。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此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并提高朗读能力。朗读时,可以这样停顿:出示课件

  延安,/我把你/追寻,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

  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

  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追寻你,/延安/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啊!/延安,/我把你/追寻,

  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

  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九、作业

  1、感情朗读全文

  2、课外找找延安的资料

  《延安,我把你追寻》的公开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大体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及发扬延安精神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背景

  1.检查自学,导入新课。

  (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有关延安的内容。)

  2.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作者为什么要追寻延安,追寻它什么?我们共同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全诗。(也可以播放录音)

  2.学生初读全诗。

  (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扫除朗读障碍,把诗句读准、读通。)

  3.组内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通过学生之间的资料交流,初步感知诗的内容。)

  4.再读全诗,质疑。

  5.自由朗读,体会感情。

  三、理解诗句,突破难点

  1.小组合作交流,理解诗句内容。

  (组内交流时,要求组长把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作上记号。)

  2.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效率很低,速度很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代表延安精神。“毫不犹豫丢掉了”与“不能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意思是说我们非常坚决地丢掉了贫穷和落后,却不能丢掉伟大的延安精神。

  3.揭示课题,感悟中心。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理解、感悟这首诗所抒发的追寻延安的迫切心情。

  (1)诗的第二小节中所讲到的几个地方分别代表了当年延安的哪些精神?

  (2)第三小节中“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指什么?第四小节中“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又指什么?

  (3)你怎样理解“追寻延安”?

  四、指导朗读,引起共鸣

  在学生理解了诗的内容、感悟到全诗思想感情的基础上,采用指读、组内互读、班内朗读比赛等形式,在读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与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受到感染。

  五、总结

  1.教师小结:

  作者追寻延安,追寻的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是革命队伍中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即使将来我们经济发达了,生活富裕了,也还要提倡艰苦奋斗。因为无论什么时候,人们总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了把社会推向前进,总要开辟新领域,探索新事物,这就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2.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谈一谈怎样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在学习、生活中,要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党和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节约一张纸、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不求索取,只讲奉献。)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六、布置作业

  l.抄写这首诗。

  2.有能力的同学把它背诵下来。

  《延安,我把你追寻》的公开教案 篇7

  一、谈话引入,了解背景。

  你听说过延安吗:你对它了解多少?

  (引导学生把搜集的材料展示出来,丰富知识,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于展。)

  二、初读感知,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诗,要求读准,读出节奏,韵律,在自读基础上,同桌互读,互相评价。

  2、通过初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没读懂?

  三、疏理问题,分组选学。

  1、师生共同对初读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及时解决简单的问题,明确共性的或有价值的问题。

  (鼓励质疑是必要的,但不要让学生产生思维的惰性依赖,引导学生在敢于提问题的基础上,会提问题,是需要逐步培养的。)

  2、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相关的诗节,借助手中的资料,进行组内研读。

  (减小学习目标,降低学习难度,尊重学生选择,鼓励学生自主,提高学习效率。)

  四、汇报交流,拼接共享。

  师生共同分享各组的学习收获,教师有意识地点拨评价,进行成果拼接,并结合回答,适当板书。使学生明晰全诗的结构,以便整体感知全诗内容。

  五、小结升华,感情朗读。

  (在充分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指导感情朗读,会获得水到渠成的效果。)

  六、课堂练习,扩展巩固。

  1、结合全诗内容,谈谈你对延安精神的理解。

  2、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谈变怎样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

  《延安,我把你追寻》的公开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受到革命传统思想的教育。

  2.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诗歌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3.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注意把诗的韵脚读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提出问题

  (教师朗诵诗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从同学们的眼睛里,老师看到了大家对这首诗的喜爱。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边读边思考两个问题(电脑显示):

  1.为什么这首诗听起来这么悦耳,读起来这样琅琅上口?

  2.这首诗讲了哪几个主要问题?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后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师:这首诗为什么听起来这么悦耳,读起来这样琅琅上口?

  生:因为它押韵。

  师:这首诗押的是什么韵呢?

  生:它押的是“ang”韵。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什么叫诗的韵脚?诗的什么地方需要用韵脚呢?

  生:诗句末尾押韵的字叫诗的韵脚。一般来说,诗的双句句末用韵脚。

  师:请你把这首诗的韵脚用“.”标记出来。

  师:我们在朗读诗歌的时候,对诗的韵脚要适当加以突出。这样,听起来才声韵铿锵。下面请同学们回答第二个问题:这首诗讲了哪几个主要问题?

  生:诗人在延安追寻什么?

  (师板书:追寻什么。)

  生:诗人为什么要把延安追寻?

  (师板书:为什么追寻。)

  师:下面,老师重点指导大家理解第一个问题。同学们要注意老师指导的步骤,学完后将学习方法归纳出来,然后,根据这一学习方法自己解决第二个问题。

  二、学习第二节,理解“追寻什么”这一问题

  师:诗人在延安追寻什么呢?请找出诗中有关的词语。

  生: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师板书。)

  师:同学们对延安的这些地方一定比较陌生,让我们来看一段录像。

  (师放录像。)

  师:诗人追寻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是在追寻什么?

  生:诗人在追寻那段艰苦而美好的岁月。

  生:诗人在追寻伟人的革命足迹。

  生:诗人在追寻延安精神。

  (师板书:延安精神。)

  师:请同学们联系刚才所看到的录像,以及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说说延安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请自由发言。

  生:延安精神是执着地追求理想并为之献身的精神。

  生: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生:延安精神是力求上进、永不满足的精神。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但延安精神并不只包括这些,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是中国人民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让我们怀着对延安的一片深情,朗读第二节。

  (学生齐读。)

  三、归纳学习方法

  师:刚才我们通过深入学习,理解了诗句的意思。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是按照怎样的步骤来进行学习的呢?

  (电脑显示:1.自由朗读,找出主要问题;

  2.再读诗歌,找出关键词句;

  3.思考、讨论,解决问题;

  4.有感情地朗读,进入情境。)

  四、学生自学第三至第六节,理解“为什么追寻”这一问题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自学,弄懂“诗人为什么要把延安追寻”这一问题。老师还会给各组分发不同的练习题,请你们认真讨论,共同解答。

  练习一

  理解下列诗句的意思:

  1.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2.我们毫不犹豫地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练习二

  讨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为什么还不能丢掉延安精神呢?

  练习三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1.改句练习:

  1)请把这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2)你能用“只有……才……”造句,表达出同样的意思吗?

  3)你能用“因为……所以……”造句,也表达出同样的意思吗?

  2.通过完成上述改句练习,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更好些?为什么?

  师:通过自学,同学们理解了“诗人为什么要把延安追寻”这个问题。下面,让我们有感情地来朗读课文第三至第六节,请注意把诗的韵脚读出来。

  (女同学读第三节,男同学读第四节,全班齐读第五、六节。)

  五、学习第一节

  师: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需要延安精神。这种蓬勃向上的精神是我们健康成长所不可缺少的。因此,诗人把自己对延安的追寻比作什么呢?请女同学齐声告诉我。

  (女同学齐读第一节。)

  六、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掌握了二类教材中诗歌的学习方法。同学们通过自学,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自觉、主动地学习,做学习的小主人。

  《延安,我把你追寻》的公开教案 篇9

  一.说教材:

  本文是一革命精神的文章。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延安精神。课文主要写了延河,枣圆,南泥湾,宝塔山。

  课文语言优美流畅,有利于学生积累语言。同过课文的学习学生能更好的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

  二.说学生:

  1、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这个班经过了四年的阅读训练教学后,班上学生思维活跃,对语文非常感兴趣,阅读和写作表达的愿望很强烈;结合对本班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的了解,以及课前的师生交流,我充分感觉到,学生能够领悟延安精神。

  2、学生的阅读能力不错,但对把握文章的关键词能力还不够;

  3、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欠强,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感悟。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这首诗,领会延安精神,使学生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2.了解全诗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四.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板书课题

  根据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有关延安的内容。

  (二)学生读课文

  捕捉信息,品读细品,内化情感

  要求抓住“延河、枣园,南泥湾、宝塔山等来领悟延安精神。

  学生通过小组协作,“抓高楼大厦、家用电器,体会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英雄精神。

  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学生通过小组协作感悟延安精神。

  (三)揭示题目,升华主题

  教师:结合“毫不犹豫丢掉老牛破车,宝塔山的脊梁这反复说明,落后的生产,生活件要改变,但延安的精神要发扬。

  教师将播放课件,播放课件,进一步领会延安精神。

  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师将对他们的答案有不同的标准要求,并在讨论时给予相应的帮助。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学习效果。

  (四)课外阅读,延伸课外

  课堂即将结束时,教师会向学生介绍和推荐相关的革命题材的文章,以此激发学生的继承革命精神的迫切愿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及扩大阅读量.向学生提议,请他们谈一谈读过的课外读物中的感人情节

【《延安,我把你追寻》的公开教案】相关文章:

《延安,我把你追寻》的公开教案12-31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07-21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08-28

延安,我把你追寻07-21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范文06-29

《延安,我把你追寻》公开课教学设计10-10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精选10篇)10-26

《延安,我把你追寻》的教案设计07-04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5篇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