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所谓反思就是能够迅速从一个场景和事态中抽身出来,看自己在前一个场景和事态中自己的表现。那么什么样的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兔分萝卜》教案及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兔分萝卜》教案及反思 1
目的:
1、用重叠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2、找出一组物体多出的部分。
3、从左至右摆放物体。
准备:
1、每位幼儿大圆片4个,小圆片3个。
2、贴绒卡片:小兔4个,萝卜 3个,老鼠、猫头饰若干。地上圆圈4个,每个圆圈能容纳幼儿7人。
活动与指导:
1、出示贴绒图片小兔和萝卜,说:我们给小兔分萝卜吃,1只小兔只能分1个萝卜,小朋友看看,是小兔多,还是萝卜多?待幼儿回答后,问幼儿:“ 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在贴绒板上示范:将兔子卡片逐个放在贴绒板上,让幼儿注意老师是怎样摆放兔子卡片的,(手的动作从左至右)然后将萝卜逐个放在兔子上面,每放—个,说一声:“给你一个萝卜。”并让幼儿注意教师手动作的'方向,问幼儿,兔子和萝卜哪个多,哪个少?请把多余的拿出来。
2、幼儿操作。让幼儿两手各拿大小圆片,看一看,大小圆片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然后逐—将大圆片摆在桌子上,将小圆片逐一放在大圆片上,(注意手的摆放方向)说出大圆片和小圆片,哪个多,哪个少?将多的拿出来给大家看。
3、游戏:猫抓老鼠。
给幼儿戴上头饰,音乐响,每4只猫、3只老鼠围着圆圈跳舞。音乐一停,每只猫迅速抓住一只老鼠,然后说出猫与老鼠,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让多的站出来。
注意:猫和老鼠只能在各自的圈内活动;重新玩游戏时老鼠比猫多一只。
《小兔分萝卜》教案反思:
活动之前,对教学具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活动的开始用变魔术的方法引出小兔和萝卜,孩子比较感兴趣,比直接出示小兔和萝卜生动点,孩子也比较容易接受。
在第一环节中,比较小兔和萝卜的多少,教师应该直接把小兔逐个放在黑板上,让幼儿能清晰地看到,而不是拿在手上让幼儿来比较它们的多少,相对来说幼儿会难比较区分,也不够清楚明了。环节二中,请幼儿操作阶段前,分大圆片和小圆片的时间有点浪费。绝大多数幼儿能依次摆放大小圆片,也能将多出来的拿出来,重难点达成。在整个活动中,还是有些环节没能很好地落实。
在游戏环节,也是为了服务于活动的目标,在时间和方法上,没有做到位,特别是孩子在选择角色时,应该由他们自主选择。
《小兔分萝卜》教案及反思 2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经历将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的操作过程,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 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探索不同的平均分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让幼儿在数学活动中感受快乐,体验成功,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2. 难点:能够灵活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1. 萝卜卡片若干、小兔子头饰若干、盘子若干。
2. 多媒体课件,展示小兔分萝卜的情境图。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戴着小兔子头饰,蹦蹦跳跳地进入教室,说:“小朋友们好,我是兔妈妈,我有一些萝卜,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分给我的兔宝宝们,你们能帮帮我吗?”从而引出课题《小兔分萝卜》。
(二)基本部分
1. 感知平均分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情境:兔妈妈有 8 个萝卜,要分给 4 只小兔子。让幼儿观察并思考:每只小兔子能分到几个萝卜?然后请幼儿用萝卜卡片和盘子动手分一分。分完后,请个别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分法,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每只小兔子分到的萝卜一样多,这就是平均分。
2. 探索平均分的方法
教师提出新问题:兔妈妈又有 12 个萝卜,要分给 3 只小兔子,怎么分才是平均分呢?让幼儿小组合作,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平均分。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两个两个地分等。分完后,小组交流讨论,总结出平均分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的小组给予帮助。
3. 巩固平均分
教师发放练习卡片,上面有不同数量的萝卜和小兔子,让幼儿独立完成平均分的任务,并在旁边写出每只小兔子分到的萝卜数。完成后,同桌之间相互检查。
(三)游戏部分
教师组织“小兔子分萝卜”游戏。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幼儿扮演小兔子,教师在教室前面放置一些萝卜卡片和盘子。教师说出萝卜的数量和小兔子的数量,让“小兔子”们快速地进行平均分,看哪组“小兔子”分得又快又准。获胜的小组可以得到一个小贴纸作为奖励。
(四)总结部分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什么是平均分?”“你学会了哪些平均分的方法?”让幼儿自由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最后,教师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寻找平均分的现象,如分水果、分玩具等。
五、教学延伸
让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玩平均分的游戏,可以用家里的物品进行操作,如分糖果、分积木等,并记录下分的过程和结果。
教案反思一
在本次《小兔分萝卜》教学活动中,幼儿的参与度较高,大部分幼儿能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掌握基本的'平均分方法。通过情境导入和动手操作,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得到了有效激发。
成功之处在于:
1. 情境创设生动形象。以兔妈妈和兔宝宝分萝卜的故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2. 注重幼儿的动手操作。让幼儿亲自用萝卜卡片和盘子进行分一分的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平均分的过程,加深了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小组合作探索平均分方法的环节,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思维能力。
3. 游戏环节的设置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小兔子分萝卜”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学,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提高了幼儿的反应速度和竞争意识。
不足之处:
1. 对个别幼儿的关注不够。在小组合作和操作过程中,部分能力较弱的幼儿可能没有完全理解平均分的方法,教师未能及时给予足够的指导和帮助。
2. 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可以进一步拓展。对于一些理解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平均分问题,如余数的处理等,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3. 教学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以教师评价和幼儿之间的相互检查为主,可以增加幼儿的自我评价环节,让幼儿更好地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改进措施:
1. 加强对个别幼儿的观察和指导,在小组活动中安排能力较强的幼儿与他们结成对子,共同学习和进步。
2. 设计分层教学任务,根据幼儿的不同水平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和操作活动,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3. 丰富教学评价方式,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如让幼儿说说自己在分萝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提出改进建议。
《小兔分萝卜》教案及反思 3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比较等活动,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
2. 引导幼儿学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建立除法的概念。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平均分与除法的关系,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
2. 难点:根据实际问题正确列出除法算式并理解算式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1. 萝卜玩具若干、盘子、小篮子等。
2. 除法算式卡片、多媒体课件展示小兔分萝卜的动画及相关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拿出一些萝卜玩具,问幼儿:“我们之前学过平均分,谁能来把这些萝卜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呢?”请幼儿上台操作,复习平均分的概念,然后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用除法表示平均分。
(二)探究新知
1.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小兔分萝卜的情境:兔妈妈有 15 个萝卜,要平均分给 5 只小兔子。让幼儿先动手用萝卜玩具和盘子分一分,然后思考:可以用什么算式来表示这个平均分的过程呢?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平均分可以用除法来表示,即 15÷5 = 3,表示把 15 个萝卜平均分成 5 份,每份是 3 个。教师向幼儿解释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15 是被除数,表示要分的总数;5 是除数,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3 是商,表示每份的数量。
2. 教师再出示一些不同数量的萝卜和小兔子的情境,让幼儿小组讨论并尝试列出除法算式,然后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并讲解算式的含义。例如:兔妈妈有 20 个萝卜,要分给 4 只小兔子,算式为 20÷4 = 5。
(三)巩固练习
1. 教师发放练习卡片,上面有各种小兔分萝卜的情境图,让幼儿根据图意列出除法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除法算式,让幼儿说出算式所表示的平均分的实际意义,如 18÷3 = 6,表示把 18 个什么东西平均分成 3 份,每份是 6 个。
(四)游戏活动
教师组织“除法算式接龙”游戏。教师先说出一个除法算式,如 12÷2 = 6,然后让幼儿接一个以 6 为被除数的除法算式,如 6÷3 = 2,依次类推,看哪个幼儿接得又快又准。
(五)课堂总结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平均分的含义、除法算式的表示方法及各部分名称等。让幼儿说说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五、教学延伸
让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可以用除法表示平均分的例子,并记录下来,第二天和小伙伴们分享。
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在让幼儿理解平均分与除法关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优点:
1. 教学环节衔接紧密。从复习平均分到引入除法表示平均分,再到巩固练习和游戏活动,各个环节过渡自然,使幼儿能够逐步深入地理解知识。
2. 直观教学与抽象思维相结合。通过小兔分萝卜的实物操作和多媒体动画展示,让幼儿先直观地感受平均分的过程,然后再引导幼儿用除法算式进行抽象表示,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幼儿建立除法的概念。
3. 游戏活动有效巩固了知识。“除法算式接龙”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反复练习除法算式,提高了幼儿的计算能力和反应速度,同时也增强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不足:
1. 对除法算式含义的理解深度不够。部分幼儿虽然能够正确列出除法算式,但对于算式中各部分在实际情境中的具体含义理解不够透彻,在解释算式意义时存在困难。
2. 教学过程中对幼儿的主动性发挥不够。教师引导较多,幼儿自主探索和发现的机会相对较少,可能会影响幼儿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长期记忆。
3. 缺乏与生活实际的深度联系。虽然有教学延伸让幼儿寻找生活中的除法例子,但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引导幼儿将所学除法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生活中。
改进策略:
1. 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对除法算式含义理解的专项练习和讨论活动,让幼儿通过更多的实例分析和讨论,深入理解除法算式各部分的意义。
2. 设计更多开放性的问题和探究活动,鼓励幼儿自主思考和探索,如让幼儿自己设计小兔分萝卜的情境并列出除法算式,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3. 在教学过程中,多引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如分食物、分玩具等,让幼儿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除法知识,提高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小兔分萝卜》教案及反思 4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经历将数量为 7 的物品分成两部分的过程,感知 7 的分合。
2. 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初步培养幼儿的分析、推理能力。
3. 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数学游戏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理解并掌握 7 的分合式,能有序地说出 7 的所有分法。
用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
2. 难点
能够发现分合式中的规律,如交换规律等。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操作法、游戏法
四、教学准备
1. 7 个萝卜卡片、7 只小兔卡片、磁性黑板。
2. 幼儿操作材料:印有 7 个圆圈的纸张、彩笔若干。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3 分钟)
1.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你们看是谁呀?”(出示 7 只小兔卡片)
2. 教师:“小兔子们饿了,老师还带来了它们最爱吃的萝卜,有几个萝卜呢?”(出示 7 个萝卜卡片)
3. 教师:“小兔子们要分萝卜吃,可是它们不知道该怎么分,小朋友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二)基本部分(20 分钟)
1. 动手操作分萝卜
教师将 7 个萝卜卡片和 7 只小兔卡片贴在磁性黑板上,说:“现在请小朋友们来帮小兔子们分萝卜吧,想一想可以怎么分呢?”
邀请几位幼儿到黑板前进行操作,将 7 个萝卜分给 7 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到的'萝卜数量不同,并让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分的。例如:“我给这只小兔 1 个萝卜,给那只小兔 6 个萝卜。”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分法:7 可以分成 1 和 6。
引导其他幼儿观察并思考还有哪些不同的分法,鼓励幼儿积极发言。
2. 总结 7 的分法
教师与幼儿一起整理所有的分法,有序地记录在黑板上:
7 可以分成 1 和 6,7 可以分成 2 和 5,7 可以分成 3 和 4,7 可以分成 4 和 3,7 可以分成 5 和 2,7 可以分成 6 和 1。
引导幼儿观察分合式,发现规律,如:左边的数越来越大,右边的数越来越小,而且有两组分法是交换了数字的位置,如 1 和 6 与 6 和 1 等。
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规律:“小朋友们,看看这些分法,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吗?”
让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规律,如:“分出来的两个数合起来都是 7,而且有的分法是把两个数交换位置就变成了另一种分法。”
(三)游戏部分(15 分钟)
1. 游戏:“对口令”
教师与幼儿一起玩对口令游戏,教师说:“我说 1。”幼儿回答:“我说 6,1 和 6 合起来是 7。”教师说:“我说 3。”幼儿回答:“我说 4,3 和 4 合起来是 7。”以此类推,巩固 7 的分合。
可以先集体玩几遍,然后请个别幼儿与教师对答,最后让幼儿两两一组互相玩对口令游戏。
2. 游戏:“填一填”
给幼儿发放操作材料,即印有 7 个圆圈的纸张和彩笔。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 7 的分合式,但是空出其中一个数,如:7 可以分成( )和 3,让幼儿在自己的操作材料上画出相应数量的圆圈来表示括号里的数,然后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答案和思考过程。
可以多写几个不同的分合式让幼儿填写,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的掌握情况。
(四)结束部分(2 分钟)
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即 7 的分合,让幼儿说一说自己学到了什么。
2. 教师表扬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表现,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寻找还有哪些东西可以分成 7 个部分,如 7 个苹果、7 颗糖果等,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六、教学延伸
在数学区投放更多数量的物品卡片,如 8 个、9 个等,让幼儿继续探索数的分合,并记录分合结果。
七、活动反思
在本次《小兔分萝卜》的数学教学活动中,通过以小兔分萝卜的情境导入,成功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在动手操作环节,幼儿们积极主动地到黑板前尝试为小兔分萝卜,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分的过程,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初步培养了他们的数学表达能力。
在总结 7 的分法时,幼儿们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序地找出所有分法,并发现了分合式中的一些规律,如交换规律等。但部分幼儿在理解和表述规律时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活动中进一步加强引导和练习。
游戏环节中,“对口令”游戏有效地巩固了幼儿对 7 的分合的记忆,幼儿们在游戏中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而“填一填”游戏则让幼儿在实践操作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分合式的理解,不过在游戏过程中发现个别幼儿对数量的感知还不够准确,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数量感知的训练活动。
总体而言,本次活动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更加注重个体差异,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促进每个幼儿在数学领域的发展。
《小兔分萝卜》教案及反思 5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幼儿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知道把一定数量的物体分成相等的几份叫平均分。
引导幼儿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平均分,如一个一个地分、几个几个地分,并能正确表述分的过程和结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让幼儿在分萝卜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能够用语言准确表述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2.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区分平均分与非平均分。
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平均分。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操作法、讨论法、游戏法
四、教学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课件、萝卜卡片若干、盘子图片若干。
2. 学具:每个幼儿若干萝卜卡片、盘子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5 分钟)
1. 播放儿歌《小兔子乖乖》,引出活动主题——小兔分萝卜。
教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听了《小兔子乖乖》的儿歌,小兔子们可乖啦。今天呀,兔妈妈给小兔子们拔了一些萝卜,可是小兔子们不知道怎么分才公平,小朋友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2. 出示萝卜卡片和盘子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20 分钟)
1. 认识平均分
教师将 6 个萝卜卡片随意放在 3 个盘子里,如一个盘子放 1 个,一个盘子放 2 个,一个盘子放 3 个,问幼儿:“这样分公平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每个盘子里的萝卜数量不一样,所以不公平。
教师再将 6 个萝卜卡片平均放在 3 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 2 个,问幼儿:“现在这样分怎么样?每个盘子里的萝卜一样多吗?这种分法就叫平均分。”向幼儿解释平均分的含义:把一定数量的物体分成相等的几份叫平均分。
2. 学习平均分的方法
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 8 个萝卜卡片和 4 个盘子卡片,让幼儿尝试自己将萝卜平均分到盘子里。
教师巡视指导,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平均分,如一个一个地分或两个两个地分。
请个别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分法,并向其他幼儿讲述分的过程,如“我先一个一个地分,每个盘子里放一个,分完一轮后再接着分,最后每个盘子里都有 2 个萝卜,这就是平均分。”
教师对幼儿的展示进行总结和评价,强化平均分的方法和概念。
(三)游戏部分(10 分钟)
1. 游戏:“帮小兔分萝卜”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 4 - 5 人。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不同数量的萝卜和盘子,如 10 个萝卜和 5 个盘子、12 个萝卜和 3 个盘子等。
每组幼儿轮流上台,在规定时间内将萝卜平均分到盘子里,并用语言表述分的过程和结果。其他小组的幼儿进行监督和评价,如果分对了且表述正确,小组得一分;如果分错了或表述不清楚,小组不得分。
游戏结束后,得分最高的小组获胜,教师给予表扬和奖励。
(四)总结部分(5 分钟)
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平均分的含义和方法,提问幼儿:“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是平均分?怎么进行平均分?”引导幼儿积极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平均分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用到,比如分水果、分玩具等。我们要学会公平地分配东西,这样大家才会开心。”
六、教学延伸
1. 在数学区投放更多的材料,如积木、糖果卡片等,让幼儿继续进行平均分的操作练习。
2. 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发现平均分的现象,如家里分苹果、幼儿园分点心等,并与同伴或家人分享。
七、教学反思
在本次《小兔分萝卜》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幼儿对平均分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并掌握了一些平均分的方法。在导入环节,利用幼儿熟悉的儿歌引出主题,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在认识平均分的'过程中,通过直观的演示,让幼儿对比平均分与非平均分的不同,从而更好地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在操作环节,给幼儿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材料进行自主探索,幼儿能够积极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平均分,并在展示和讲述中锻炼了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游戏环节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和竞争性,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所学知识。然而,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于个别理解能力较弱的幼儿,在掌握平均分的方法上还需要更多的指导和练习。在游戏环节,部分幼儿过于关注游戏的结果,而忽略了对平均分过程的思考和表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以引导,让幼儿更加注重学习的过程。此外,在教学材料的准备上,可以更加丰富多样,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
《小兔分萝卜》教案及反思 6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使幼儿深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准确判断给定的分配情况是否为平均分。
熟练掌握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提高幼儿的数学运算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经历“小兔分萝卜”的实际问题情境,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引导幼儿在分萝卜的过程中,观察、分析、归纳出平均分的特点和规律,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幼儿在帮助小兔分萝卜的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和公平公正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透彻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正确区分平均分与非平均分。
学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结果,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2. 难点
能根据实际问题灵活运用平均分的知识列出除法算式并求解。
理解除法算式在平均分情境中的抽象意义,培养幼儿的数学抽象思维。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操作法、讨论法、讲授法
四、教学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课件、萝卜实物若干、盘子若干、小黑板。
2. 学具:每个幼儿 10 个萝卜模型、5 个盘子模型、作业纸、铅笔。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3 分钟)
1. 教师讲述故事:“兔妈妈带着兔宝宝们去地里拔萝卜,它们一共拔了 15 个萝卜。兔妈妈想把这些萝卜平均分给 3 只兔宝宝,可是兔宝宝们不知道每只能分到几个萝卜,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帮它们吗?”
2. 展示萝卜实物和盘子,引发幼儿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平均分。
(二)探究新知(15 分钟)
1. 理解平均分
教师将 15 个萝卜随意放在 3 个盘子里,问幼儿:“这样分是平均分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观察每个盘子里萝卜数量的差异,得出不是平均分的结论。
然后教师将 15 个萝卜一个一个地平均放在 3 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 5 个,问幼儿:“现在是平均分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说出每个盘子里的萝卜数量相同,这就是平均分。教师再次强调平均分的概念: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2. 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兔妈妈把 15 个萝卜平均分给 3 只兔宝宝,每只兔宝宝分到 5 个萝卜,这个过程可以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引出除法算式“15÷3 = 5”。
教师在小黑板上讲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含义:“15”表示要分的萝卜总数,“3”表示要分成的份数,“5”表示每份的数量。让幼儿跟着复述,加深理解。
教师再出一道类似的题目:“如果有 20 个萝卜,要平均分给 4 只兔宝宝,每只兔宝宝能分到几个萝卜?请小朋友们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请幼儿在作业纸上尝试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请个别幼儿上台展示并讲解自己的算式。
(三)实践操作(10 分钟)
1. 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 10 个萝卜模型和 5 个盘子模型,让幼儿自己动手将萝卜平均分配到盘子里,并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2. 幼儿操作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互相检查分的结果和算式是否正确。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讨论并给予指导。
3.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上台展示小组的成果,向其他小组介绍自己是如何平均分萝卜的,以及对应的除法算式。其他小组可以进行提问和评价。
(四)巩固练习(8 分钟)
1. 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一些平均分的练习题,如:“把 18 个苹果平均分给 6 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有 24 颗糖,平均分成 4 份,每份几颗?”让幼儿独立完成,写出除法算式并计算结果。
2. 完成练习后,教师进行集体讲解和订正,针对幼儿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重点强调和分析。
(五)课堂总结(4 分钟)
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平均分的概念、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以及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含义。
2.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帮助兔宝宝们解决了分萝卜的问题,你学到了什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平均分呢?”引导幼儿积极回答,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让幼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六、教学延伸
1. 让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进行平均分的实践活动,如分水果、分玩具等,并记录下来。
2. 在数学区投放更多关于平均分和除法的`操作材料和练习卡片,供幼儿自主学习和巩固。
七、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以“小兔分萝卜”的故事为情境导入,成功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在探究新知环节,通过直观的实物演示和教师的详细讲解,幼儿对平均分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初步掌握了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实践操作和小组交流环节,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动手和交流机会,幼儿在操作中进一步巩固了平均分的技能,在交流中学会了分享和互相学习。巩固练习环节的题目设计具有针对性,能够有效检测幼儿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然而,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讲解除法算式各部分含义时,部分幼儿理解起来有困难,需要更多的实例和时间进行解释。在小组活动中,个别幼儿参与度不高,教师需要更加关注这些幼儿,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此外,在教学评价方面,可以更加多元化,不仅关注幼儿的学习结果,也要重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 语言教案《小兔子分萝卜》含反思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小兔分萝卜》教案及反思】相关文章:
小兔分萝卜教案02-23
小班教学反思《小兔分萝卜》06-26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兔分萝卜》08-03
语言教案《小兔子分萝卜》含反思03-11
《小兔分萝卜》中班语言教案06-06
《小兔分萝卜》中班语言教案06-06
《小兔分萝卜》中班语言教案06-06
《小兔分萝卜》中班语言教案06-06
《小兔分萝卜》中班语言教案06-06
《小兔分萝卜》中班语言教案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