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故都的秋教案设计

2021-04-10 教案

  篇一:《故都的秋》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学习写景状物散文,本单元的学习必须反复阅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所言之情。《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1934年8月写于北平,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描绘了“秋院清晨、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闲话秋凉、胜日秋果 ”等画面,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朱自清写的《荷塘月色》,所写景色较为具体,考查的是学生的形象思维。而本文所写的秋味则是抽象难把握的,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提出了较高要求。高一学生还没有养成圈点批注的阅读习惯,阅读中不能准确捕捉重点词句,通过学习力求帮助他们学会鉴赏散文,把握主旨。

  教学目标:

  1、能说出郁达夫生平及其创作风格。

  2、能抓住“清、静、悲凉”来赏析故都的秋,感受本文形散神聚的结构特点,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3、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 设计思想: 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点拨为辅,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读写结合。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难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中所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导读法,点拨法

  教学流程:

  一、由题导入,温故知新 由题切入。回顾《荷塘月色》标题与文章内容的关系,品味本文标题。从题目可以得出写作内容是“秋”,而“故都”中的“故”字表明是旧的,含着历史厚重感以及作者深切的眷恋之情。引导学生聚焦在“秋”上速读全文。(意图:教给学生由题入文的读书方法)

  二、整体感知,归纳点拨 要求学生带着课后练习第一题再读课文,圈点批注。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后,教师通过板书点拨明确行文思路和内容结构。明确几幅秋景图。

  三、圈点批注,鉴赏语句 要求学生带着课后练习第二题再读课文,圈点批注。全班交流,教师参与点拨,并由此引入作者生平介绍,知人论世,水到渠成的挖掘文章背后的主观情。 四、合作探究,拓展迁移 结合背景,揭示故都“秋”的特点。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分组朗读全文,再次感悟文章结构和语言。 作业:借鉴本文写法,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写一篇题为《江南的秋》4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秋的特征。(意图:照应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篇二:《故都的秋》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思想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品味文章简洁清丽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散文的能力。

  2.通过诵读和讨论,理解景中蕴涵的感情,并进一步把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3.体会作者在故都秋景中寄托的眷念和落寞之情,正确理解作者的“悲凉”心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

  忧思及落寞;以及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二、教学重点

  (一)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二)通过诵读和讨论,理解景中蕴涵的感情,并进一步把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一)体会作者在故都秋景中寄托的眷念和落寞之情,正确理解作者的“悲凉”心态。

  (二)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四、教学方法

  (一)诵读法:通过有感情的诵读,体会作者对故都秋的眷念和落寞之情。

  (二)讨论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讨论,体会课文以情驭景、形散神聚的特点。

  (三)讲授归纳法:教师对学生讨论进行归纳小结,形成对文章整体性理解。

  五、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可曾听过这样一位文人?他三岁丧父,中年丧子,抗战前因第三者插足与爱妻离异;抗战中,母亲被日寇炸死,兄长也死于日伪的屠刀之下;抗战后,自己在苏门答腊身死敌手,成为异域之魂。他就是著名的现当代作家郁达夫。

  (二)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和热情坦荡的风格。郁达夫的散文,带有比小说更直接、更鲜明的自叙的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1933年4月以后,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避居杭州,写了大量的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解题

  “故都”表面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意;“秋”确定描写的内容,明确而又深沉。作者在对北平秋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着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

  (四)设疑讨论,品味鉴赏

  1.将个体与集体朗读结合起来,有感情的诵读。本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诵读时宜慢不宜快,要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读完课文后,要讨论解决好两个问题--作者描绘了哪些景象?写出了故都秋怎样的特点?

  明确:共描绘了五种景象--秋晨静观、落蕊清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写出了故都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3.赏析“秋晨静观”

  (1)请同学朗读文章的第三自然段。

  (2)根据文章内容,运用联想、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秋晨图”。

  明确:碧绿辽阔的天空做了画面的背景;地面上,有五颜六色的牵牛花;天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茶碗,抬头望碧空,俯身拾牵牛,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画面有静有动,绘声绘色,秋的美,秋的情趣完全融合在蓝天白云之中。

  (3)学生思考:这幅画是怎样体现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呢?

  明确:“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给人一种明净高爽、了无点尘之感,写出了“清”;“静对着像喇叭似的(朝荣)的花朵”以及“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在写“静”;有着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蓝、白等冷色调的“牵牛花”以及象征生命衰竭和凄凉的“秋草”体现了“悲凉”。

  (4)意境仿句。要求学生选取课文里的意象,依照例句造句,每人至少一句,多者不限。

  例句: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玉泉无声的冷月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西山的声声虫唱里。

  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抬头便见的碧天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蓝朵栖身的破壁腰上。

  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无声的落蕊里。

  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槐树叶下的丝丝日光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细草作衬的牵牛花上。

  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早晨起来脚踏落蕊的感觉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扫帚在灰土上留下的丝纹里。

  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寒蝉的衰弱的残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秋蝉随处可闻的啼唱里。

  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灰天下的`凉风小雨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天可真凉了--”的微叹里。

  (四)总结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我们已经把握了作者笔下的故都之秋的景象、北国之秋的特点,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认识存留于作者内心深处的这种深沉的“悲凉”呢?

  郁达夫年幼丧父,家境贫穷,从小就经历过得人生悲苦养成了他忧郁敏感的气质。在他的自传中他甚至把自己的降生称为“悲剧的出生”,“觉得一切都是虚幻,真真实实的只有凄切的孤单”。他似乎天性易于感受落寞、悲凉的情调。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我们的国家内则兵连祸结,生灵涂炭,再加上反动统治的政治高压和白色恐怖;外则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寇步步紧逼,东北沦陷,华北危急,北平的沦陷不过是迟早的事。昔日强大的泱泱大国和辉煌一时的传统文化已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本文写于1934年8月,三年后北平失守。作者于不经意间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唱了一曲凄恻的挽歌。

  “我的不远千里”赶到北平仿佛就是为了饱尝这种悲凉。秋风秋雨,落蕊寒蝉,不唯北国独占,江南也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在故都,寒蝉的残声处处可闻,槐树的落蕊满街都是,真有一种不胜浓郁的悲凉啊!作者不逢北国之秋,已近十余年了今朝相逢,该是一种怎样的欣喜啊。然而,故都与历史赋予它的文明似乎在时代风云和战争的硝烟中,朝不保夕。所以,留住过去的辉煌、过去的色彩、过去的北国的秋天,该是一种何等缠绵于既往的久久不能释怀的眷恋啊!

  篇三:《故都的秋》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景物的描写方法。

  2、通过体会文中抒情的语句,学会用赞美的文字抒发悲情。

  3、学生通过品味文中语言,学会细心地观察生活,激发对家乡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腻和用词的精妙

  三、教学难点

  1、作者是怎样用赞美的文字表达悲秋之感

  四、教学环节

  (一)导语

  同学们,你们知道故乡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吗?你们每一个人将来都有机会到外地上大学、工作。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当你们有一天远离家乡,你最留恋的是家乡的什么?作为北方的孩子,你会想念家乡的纷飞雪吗,你会想念秋天旷野的风吗?在郁达夫眼中,故乡是一种割不断的情缘,他深爱故乡的人,爱故乡的一草一木。当他回到久别故都,是什么让他情不能自已,写下了这篇为后人称道名篇《故都的秋》。今天让我们在这朗朗的秋日里,跟随郁达夫回到那令他魂牵梦绕的故乡,共同感受故都秋天的味道。

  (二)整体感知

  1、通过预习,全文作者是围绕什么来写的,找出你的依据是什么?

  (秋味)

  2、作者描写了故都秋天的那些景象,你能否用文学的语言来概括一下?

  (牵牛花、秋雨、槐蕊、秋枣、秋蝉……)

  3、①不知道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到了没有,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

  (第三段:陶然亭的芦花、钓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

  那么作者如此思念的这些景物,甚至“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②为什么他为什么不着力的写,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这是什么原因

  (结合自身经历、到北京旅游的经验)

  名胜古迹只是一个城市外在的印记,而真正的文化是隐藏在街头巷尾,散布在寻常百姓家的,是深入每个人的骨髓的。

  4、本文的意境或者说感情基调是什么?从哪找到的?(第一段)

  第一段很重要,他不仅让找到了统领全文的文眼,更我们体会到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下面我们就来共同体会,作者是怎样将这种清、静、悲凉的情感贯穿于这些平常的景物之中的。

  (三)重点赏析

  5、①我们先来看看对牵牛花的描写。大家自己来读一读关于牵牛花的描写。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作者描写牵牛花重点描写了牵牛花的什么?(花色)②作者问什么最爱蓝色和白色?

  兰色和白色属于冷色: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静。它们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更符合全文的感情基调。

  6、接下来作者写了槐蕊,槐蕊给人的感觉是什么,在文中找?

  (静)写静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了,这是什么手法?(以动衬静)但郁达夫并没有走前人的这个老路,他是怎么来写着这清秋的寂静呢?

  ①(“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通过触觉写静)

  ②(“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通过视觉写静)

  如果不是万籁俱寂,作者怎能有如此的细腻的体验,如果不是心静如水,作者又怎能观察到这细微的情节。正所谓“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从秋蕊的静中,郁达夫看到的不仅是自然之秋,也是人生之秋。

  7、感悟人生之秋最好的当数对秋雨的描写。大家齐声朗读秋雨这一段,秋雨给大家是什么感觉?(悲凉)我听见有同学说悲凉,在哪看到的?(同学找)

  这段文字中没有一个“悲”字,但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觉得被悲凉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了一种悲凉,到底悲从何来?天气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那种沧桑,那种凄凉,那种无奈,都在天气转凉、一年将尽的氛围中。但作者写时并未刻意去写。历尽沧桑之后,调子是悲凉的,但写来却是不经意的笔墨,一切尽在不言中。这就是好文章的极致。需要我们慢慢地学、用心的学。

【高中故都的秋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故都的秋》课件05-05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04-30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04-14

故都的秋课件设计05-08

《故都的秋》课件设计05-05

故都的秋教案课件05-10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04-05

《故都的秋》说课稿5篇12-04

《故都的秋》部编版高中语文说课稿12-04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15篇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