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七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课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从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过程中领悟观察、思考、论证的重要。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法指导】
自读自悟,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导语:
师:同学们,这是一张世界地图。我们地球分为七大洲四大洋,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学生回答)可是,五大洲是怎么形成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了解吧!
师:就是这样一张普普通通的地图,面对它,德国著名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却有了重大的发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略读课文──
(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2、分小组学习课文:
⑴ 请同学们尝试用五分钟时间想办法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最难的或最喜欢的部分可以再反复地读一读,看谁最会利用时间。
⑵ 自读课文,边读边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⑶ 看到同学们的认真劲儿,我想把课文读通肯定没问题了,接下来让我们把课文读懂。大家知道略读课文前面都会有一段话提示我们怎么读懂课文,这段话又给了我们哪些提示呢?赶快读一读,划一划。交流。
⑷ 同学们互帮互助学得可认真了!刚才老师发现有同学读第二段课文有困难,确实这一段真的很难!现在你再去读一读一定会感觉顺畅许多!快,开始吧!
⑸ 理解第二自然段的重点词语:
魏格纳性格豪放,天生好动在静谧舒适的病里坐卧不安,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静谧”是宁静的意思,宁静而舒适的病房与魏格纳“豪放”“好动”的性格形成了很大的反差。魏格纳很不适应病房的生活,就有了“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的感觉。
⑹ 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再读课文,思考:
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做了些什么?
3、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课文,并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
二、探究课文,领悟道理
1、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陆突出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去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
2、反复读第5自然段,了解魏格纳的“假想”是什么?
3、理解“大陆漂移”的意思;并联系上下文,体会魏格纳的这一假想是在反复地、仔细地端详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和一条条海岸线的形状之后才得出来的。
4、读第7自然段:
⑴ 理解重点词语:
他开始在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和对比中进行考察,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魏格纳从那么多的资料中寻找证据,就好像大海捞针一样的困难但他并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他在困难面前没有退缩,终于找到了证明这个学说的证据。从“浩如烟海”这个词语中我们可以推想出他所经历的艰辛与挫折。
⑵ 引导学生理解,魏格纳发现了一个什么重要的`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
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作者是如何推理的──中龙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中龙是爬行动物,不可能飞渡重洋。中龙当时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的。所以,巴西和非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三、总结课堂,课外延伸
1、交流学习了课文,有什么感受和启示:
围绕“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让学生体会到: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
2、从魏格纳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
从魏格纳的发现到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不放弃自己的想法,努力克服困难找证据,我们体会到他是一个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他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因素,他的这些品质也正是我们学习的地方。
3、学生可以继续交流查阅到的有关大陆漂移学说的其他资料。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案】相关文章:
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后记12-17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反思13篇12-24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二单元作文:读《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有感09-17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二单元作文:读《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有感09-17
小学语文童年的发现教案02-19
如何引出毕业致辞10篇02-25
文天祥遗物玉带生砚引出的故事11-11
餐桌上引出的话题说课稿11-02
小学语文童年的发现教案6篇02-19
触景生情引出回忆的高考作文写作指导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