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机械效率的计算》教案

2021-04-05 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机械效率的公式

  2、会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教学重点

  机械效率的公式

  教学难点

  会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导学案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学案导学,合作达标

  教学后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导入新课:

  机械效率的计算是每年中考的必考题,包罗万象,计算公式繁多.常把简单机械、功和功率、机械效率综合起来,考查学生对有用功、总功、功率公式、机械效率公式、滑轮组、斜面等简单机械的理解和运用.要求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确定G、F、s、h之间的关系,再正确应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

  斜面:W有用= Gh

  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额= 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

  斜面:W额=f L

  3、总功: 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W总=W有用+W额=Fs= W有用/η

  斜面:W总= fL+Gh=FL

  【案例分析】

  【例题1】用一个动滑轮将重为4N物体匀速提升1m,拉力大小如图所示,则(  )

  A.拉力是2.2N     B有用功是2.2J

  C.总功是4.8J      D机械效率是120%

  资源库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该同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拉力是2.4N;对物体做的有用功为W有用=Gh=4N×1m=4J;做的总功为W总=Fs=2.4N×2m=4.8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 ×100%=(4J /4.8J)×100%=83%。故选C

  【考点定位】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例题2】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G的物体,若拉力的大小为F,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A点的拉力为FA,则下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表达式正确的是(   )

  资源库

  A.f/2FA

  B.f/3F

  C.FA/2F

  D.G/2F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如图所示,A点的拉力为FA,而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A,由于有两股绳子拉动物体,所以拉力F的大小等于FA的一半,而F移动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2倍,根据机械效率公式η=W有/W总=(FA×S)/(F×2S)=FA/2F;故答案选C。

  【考点定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例题3】用右图的甲、乙两滑轮组分别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η乙,拉力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若滑轮规格相同,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A.W甲<W乙  η甲<η乙>W乙  η甲>η乙

  C.W甲=W乙  η甲=η乙                          D.W甲η乙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是把同样重的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所以有用功相等,又因滑轮的规格相同,都是把两个动滑轮提高了相同的高度,所以做的额外功也是相同的,所以可得总功相同,机械效率也相同,故应选C。

【八年级物理下册《机械效率的计算》教案】相关文章: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反思04-30

八年级下册物理教学反思5篇04-12

八年级下册物理教学计划范文03-2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重力说课11-12

机械效率说课稿11-10

春酒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06

《天上的街市》教案(北师大八年级下册)12-06

八年级下册英语教案教学设计范文04-11

《泰山日出》教案(北师大八年级下册)12-06

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教案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