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设计

2021-03-17 教案

  感受父子亲情,理解伟大的父爱能给人巨大的勇气,能使人在危急时刻变得更加坚强,能够无所畏惧地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

  2、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1、学习预习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本课生字词。

  2、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谈话导入

  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将一块来学习一个在地震中发生的蕴涵着深深父爱的感

  人故事。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地震中的父与子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请同学们

  自由地朗读课文。

  三、检查生词。

  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大地震)从哪儿看出的?(30万人在不到四分

  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还从哪里可以看出?(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这就是地震给我们造成的强烈对比。

  在一组图片的展示中深情叙说。( )

  出示词语:

  废墟 爆炸 瓦砾

  在这样一场大灾难中,人的生命是多么的渺小啊,可是父亲与儿子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这是怎样一对父子?

  板书: 父亲

  了不起

  儿子

  从哪些细节中表现了父与子的了不起?你从哪儿读出了这是位了不起的父

  亲?

  出示句子,有这些人劝了父亲,父亲回答的是这样三句话。看看这三句话有

  什么发现?虽然是一样的,是重复,但父亲的心情是一样的吗?分角色朗读课文。老师和学生合作,叙述的部分由老师改编说。

  我想问问阿曼达的父亲,此时此刻,情况这么危急,你为什么不离开?

  联系上下文找找,父亲曾经对儿子有个什么承诺?(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齐读这句话。

  阿曼达的父亲,你为什么不向大家解释呢?

  他的恳求,焦急,甚至有点崩溃,就是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读懂了一位父亲内心深深的爱!

  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父亲的了不起?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出示句子:

  请你带着你自己的体会来读。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看看这个句子:他挖了8小时,……在这36小时中,他不可能只做了“挖”这一个动作吧?还可能做些什么?可作者就写了一个“挖”字,从这个“挖”字你体会到什么?

  一个简简单单的“挖”,却有无穷的内涵,这就是中国文字的魅力,让我们定格于这个“挖”字,读好这个“挖”字,再读句子。

  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而要罗列时间的进程?

  把各自的体会带入句子,好好练读这个句子,自由读,指名读。

  读得这么缓慢与低沉,是为了什么啊?还有不同的读法吗?读得越来越弱,是为什么啊?还有不同的读法?

  虽然是简简单单的四个词,却读出了不同的理解,也许会发生余震,也许会 ,但父亲(读,他挖了……)

  也许他会挖到别人的尸体,可父亲还是(读,他挖了……)

  是什么支撑着父亲挖了36个小时?“挖”又让我们读到了如山的父爱。

  36小时过去了,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位父亲,读句子。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出示句子:

  让我们记住,记住这位坚强的父亲,女生读。

  让我们记住,记住这位了不起的父亲,男生读。

  让这位了不起的父亲形象定格在我们每一个心中,全班读。

  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四川大地震中这样一幅幅画面。

  (课件出示画面,教师深情述说)

  ①躺在担架上的这个小女孩应该是幸运的,大地震发生时,她被压在了废墟之中,是她的爸爸,像阿曼达的爸爸一样,用自己的血肉之手,硬是把她从瓦砾中挖了出来,此刻,她正深情地对爸爸说:“爸爸,我谢谢你啊!”

  ②这是一位叫程林祥的普普通通的男子,背上用红布遮盖的是他读高一的儿子程磊。四川地震后的第三天,他在废墟中找到了儿子的尸体,这位身材瘦小的男子,用他并不伟岸的身躯背着儿子,在沼泽地般的山路上艰难地前行。尽管旁边就是湍急的岷江,山上不时滚下足球大的碎石,他随时都有可能被这山水吞没,可他没有退缩,因为他心中有一个信念:我不能把儿子丢在废墟中,我要带他回家!

  ③看,画面上躺在解放军叔叔怀中的这个小宝宝睡得多甜啊!她还太小了,不知道她的妈妈已经永远地离开了。5月13日中午,救援队员发现妈妈的时候,妈妈已经没有了呼吸。透过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救援人员在妈妈身下发现了这个宝宝,他躺在一条红底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有母亲的身体庇护,孩子毫发未伤。随行的医生过来准备给孩子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大灾难面前,父爱、母爱,孕育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

  小练笔:已经坚持挖掘了36个小时,可儿子还生死未卜,这一刻,父亲会对儿子说些什么呢?请你写在书页的空白处。

  (评价:两个一定,读出了父亲的承诺,)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总有一种力量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感动。

  这节课,我们被父亲深深地感动着,下一个课时,我们将继续学习儿子是怎样坚信承诺,和父亲重逢在一起。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设计二

  【设计理念】

  本节课要引导学生潜心钻研文本,充分感悟,在读中悟情,在想象中悟形,在回味中悟神。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瓦砾、破烂不堪”等词语。

  2.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感悟父与子的“了不起”。感受坚定的信念与爱的传递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3.初步感受作者借人物外貌、语言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感悟坚定的信念与爱的传递,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各小组推荐代表汇报用课余时间搜集到的有关地震及其危害的资料,谈谈自己对地震的认识与感受。

  2.教师导入:是啊,地震是多么地残酷,多么地惊心动魄,它使多少人失去了亲人,它给人类带来多少灾难!但是面对这样的灾难,有一对父子却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的故事。今天就要我们来学习17、《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资料是对学生收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力的训练。在上课时让学生谈自己对地震的认识与感受,既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又为学好课文打下基础,更为口语训练提供了一个平台。

  二、初读感知,自主探究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画出使你深受感动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

  (4)遇到不懂的地方,用“?”标出。

  2.学生自由读文,画出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教师巡视辅导。

  3.小组内互读课文,交流初读感受和不懂的问题。

  【设计意图】

  在初读中认识生字、读好词语促进学生的再读感受,在小组交流中让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问题更是深入再读课文的动力。

  三、检察反馈,初入情境

  1.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汇报:

  (1)大家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我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2)出示本课生字,纠正读音,重点记住“虚、砾、颤”等字形。

  (3)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3.讨论交流: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说说你受感动的理由。

  (3)练读感受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感情。

  以“小组练读、分角色读、评读”等形式,让学生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小结: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基本读懂了课文,而且同学们能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到了浓厚的父子之情。

  【设计意图】

  人们常说“学贵有疑”,而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只有一个字?读,所以在第一课时,重点仍以“读”为主,读会词语,读顺句子,读通课文,读出让你感深感动的地方,读出个人独特的体会,让学生充分与文本交流,为第二课是时打下坚实基础。

  四、课后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2.摘抄课文中感人的句子。

  【设计意图】

  课后让学生讲故事,能很好地训练学生“说话能力”和“概括能力”。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都在父母的关爱中快乐地成长,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亲情有了越来越深切的`体会。亲情是黑夜里明亮的烛光,刺破夜幕;亲情是冬日里温暖的阳光,驱走严寒。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感爱这种浓浓的爱。(板书,齐读课题)

  2.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文中的父与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板书:了不起)

  【设计意图】

  本单元的主题是“亲情”,所以这个导语的设计既紧扣单元,又揭示课文中心,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

  二、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1.学生看地震的短片。

  2.学生谈各自观片后的感受。

  3.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从哪里看出父与子的了不起。。

  【设计意图】

  通过播放大地震的情景,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直面触摸课文,为学习下文作铺垫。

  三、品读感悟,体会亲情。

  (一)了不起的父亲

  1.高尔基说: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读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整个人生!那么你从课文哪里看出父亲的了不起呢?

  2.学生汇报:

  (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

  重点抓住“冲”这个动作,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担心的心情。

  (2)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A.引导体会父亲失去儿子的撕心裂肺的悲痛心情。

  B.指导有感情朗读。(指名读,评读,齐读。)

  (3)“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A.引导学生从读中体会父亲的坚定信念。

  B.分小组练读,展示读,评读。

  (4)理解重点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引导学生体会:A.时间之漫长 B.过程之艰难C.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D.当时的情况危险。

  ①作者不厌其烦地把表示时间的词语罗列出来,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②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

  引导学生从人物外貌描写中体会父亲坚定的信念,感受伟大的父爱。

  ③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3.身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折磨都不能把这位父亲打倒,是什么力量的支撑着他呢?(板书:不论……总……)

  加深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体会它是父亲的坚定信念的力量源泉。(板书:爱的诺言)

  (二)了不起的儿子

  1.过渡:父爱成就了一位了不起的父亲,也成就以一位了不起的儿子。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儿子的了不起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

  2.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3.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阿曼达呢?

  4.课文中为什么反复出现“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板书:信任的源泉)

  5.让我们一起分享它们劫后重生、亲人团聚的喜悦。

  齐读: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6.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同桌交流,谈感受。(板书:父爱)

  【设计意图】

  这部分是本课的重难点,通过扣住文中的重点词,关键句,反复读,细细品味领悟“父亲”的了不起,受到崇高亲情的感染、熏陶。同时让学读懂作者用来表感情的语言形式,了解课文的语言特色。

  四、激情升华,拓展延伸。

  过渡:从这对父子身上,我们感受到了这种平凡、朴实却又伟大、深沉的父爱,让我们一起看看一些孩子们对父亲爱的宣言。

  1.观看课件,听朗诵,感悟父爱。

  2.让我们把心中对父亲的感激化为一句简单的话语,写下来。

  【设计意图】

  听感人的朗诵,与温馨的画面相互配合,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将文本的主题延伸到我们现实生活中。同时“写话练习”让学生在需要表达的时候练习表达,情动而辞发。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这篇课文让我们体会到深深的父爱,让我们明白了??爱,会使人坚定和勇敢;爱,会使人产生信赖和力量;爱,会创造奇迹,让我们把这个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把爱传递,让世界充满爱。

  2.阅读有关父爱的文章,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等。

  【设计意图】“父爱”不仅在文本中、课堂中,更应在生活让它不断延伸下去,让“父爱”在学生心中不断回荡。

  板书: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不起

  不论……总……

  父爱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01-31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03-15

《地震中的父与子》随堂测试题02-17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读后感04-16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精选5篇03-15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教学片断赏析12-30

父与子作文01-04

漫画《父与子》英语作文03-26

《父与子》漫画英语作文02-28

父与子的读后感英语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