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玩巧提沙的游戏,让幼儿探索提沙的方法,培养幼儿爱动脑筋的习惯。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干沙、湿沙、一次性塑料杯子、筷子、吸管、毛线、竹签等。
活动过程
一、探究的问题:不用手端,能把装沙的杯子提起来吗?幼儿讨论。
(1)不能提起来。
(2)把筷子插到沙子里。
(3)我把毛线一头埋在沙子里。
(4)我用树叶提沙。
(5)我用吸管提沙。
二、试一试。
(1)把筷子插到沙子里,将沙压紧。
(2)把毛线一头插到沙子里,将沙压紧。
(3)把吸管插到沙子里,将沙压紧。
(4)把水彩笔插到沙子里,将沙压紧。
三、说一说我的实验。
(1)我用毛线把杯子提起来了。
(2)我用水彩笔把杯子提起来了。
(3)我用筷子把杯子提起来了。
四、画一画:我的实验过程。
五、注意事项
注意幼儿玩沙时不能用沙撒向他人。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土豆在清水和盐水中的不同。
2、乐于探索,喜欢玩科学小游戏。
活动准备:土豆拼盘、盐、调羹、泡沫板、木头玩具等。
活动过程:
1、欣赏土豆拼盘,视频了解土豆的一般特征
(1)欣赏土豆拼盘,说说像什么?
(2)猜猜这些美丽的图画是用什么做成的?
(3)观看PPT,说说土豆的一般特征。
2、观察土豆在清水中的沉浮现象
(1)提出问题:土豆娃娃想游泳,猜猜它在水里会怎样?(用站和蹲的动作表示沉和浮)
(2)幼儿第一次操作,感受土豆的沉浮。
(3)第二次操作,借助辅助材料让土豆娃娃浮起来。
教师:你能让土豆娃娃浮在水面上吗?请你们去试试吧!
3、教师“变魔术”
教师:老师要变个魔术让土豆娃娃自己浮起来呢!加上“魔粉”搅一搅,土豆娃娃浮起来!(邀请小朋友一起念“咒语”)
教师:这个“魔粉”到底是什么呀?我也为大家准备了许多“魔粉”,请你仔细看一看,摸一摸,再尝一尝,猜猜“魔粉”到底是什么?
4、再次操作
教师:是不是加了盐土豆娃娃就会浮起来呢?请你去试试吧!
教师:为什么有的土豆娃娃浮了起来,有的土豆娃娃还是沉在水底呢?
5、操作验证
活动延伸:
你们真棒,都获得了成功。那在水中加入糖、奶粉等其他东西土豆娃娃会浮起来吗?我们下次再来试试吧!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发现保护色对动物生存的价值,知道有些动物只有一种保护色,有些动物有几种保护色。
2、通过对保护色的认识,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欲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图片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引出主题
提问:小灰兔为什么没有被发现?
教师小结:原来他身上的颜色跟泥土的颜色很像所以没有被发现
二、出示图片
师:小动物在跟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看你们找找看,他们是什么小动物? (师逐一出示图片)
师:你们在这些图片中发现了什么?他们的颜色为什么跟周围环境这么像?有什么用处吗?
师:这些颜色是用来保护自己的,我们叫它保护色。
师:那你们还知道有什么动物他们有保护色?(幼儿讲述)
三、出示图片请小朋友找找,谁使用了保护色
师:一些动物只有一种保护色,有些动物有几种保护色,他们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环境也保护了动物。
四、出示图片,看看环境的破坏,说说这样对小动物有什么影响?激发幼儿保护环境。
五、结束
我们要保护环境,不仅要告诉别人保护环境,而且要自己用行动告诉大家保护环境。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幼儿无心的好奇转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动力,促使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欲望。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我园的户外活动场地上新置了一些废旧轮胎供幼儿操作、玩耍,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或滚动或搭建,百玩不厌。在一次活动中浩然小朋友忽然问我:“老师,这些轮子这么好玩,是怎么做出来的?”这句话使我陷入了思考。幼儿对轮子并不陌生,从咿呀学语时的玩具汽车到路上的车水马龙,可以说轮子遍布在幼儿生活的各个角落。但越是熟悉的东西就越容易被忽视。轮子有什么小秘密,以前没有轮子时人们怎么运送物品,轮子是怎样演进来的,幼儿都无从知晓。因此我设计了“和轮子玩游戏”的教育活动,通过玩游戏、看动画,帮助幼儿在探索、实践中了解、认识他们熟悉但不熟知的轮子,知道轮子的演进过程。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能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
2.认识轮子的演进过程,了解轮子的材质。
活动准备
1.自制多媒体课件、废旧轮胎、三个装有沙袋的纸箱、圆柱形积木。
2.课前适量运动。
活动过程
一、实践活动DD运箱子
1.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刚刚做完运动,小朋友还有没有劲?(有)那太好了,今天老师就请你们帮一个忙。看,这儿有三个箱子,很重,老师想把它们运到那边,可怎么也弄不动,你们可以想出各种办法运送,看能不能运送成功。有信心吗?开始!
2.幼儿自由尝试运送箱子。
3.通过比较知道滚动省力。
“刚才你们是怎样运送箱子的?”请幼儿演示。
“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方法。(推动箱子、拉动箱子、用圆柱形积木滚动箱子)
哪种方法好?为什么?
4.想一想生活中更省力的办法。
幼儿讲述自己的办法。(用车)
师:用有轮子的车子运送非常省力,但在以前没有轮子的时候人们就是用刚才的办法运东西,轮子是怎样一步一步变化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轮子的故事吧!
(评析:通过实践,幼儿非常感性地认识到了滚动省力。这一环节幼儿非常活跃,积极地想各种办法,推、拉、用积木撬…-由于箱子很。重还自发合作。最后想到将圆柱形积木放到箱子下滚动运送。教师有意限制了材料的投放,即只有箱子和圆柱形积木,这是因为生活中装载工具先进,只有限制材料的投放.幼儿才能抛掉习惯思维,想到并感受人们最原始的运输方法。)
二、看课件认识轮子的演进
1.看课件《轮子的故事》,以生、动形象的动画认识轮子的演进。大滚木DD实心木轮DD拼接的`实心木轮DD轮辐轮DD铁皮轮DD橡胶轮DD钢圈轮。’
2.第二次看课件《轮子的故事》,观察比较每个阶段轮子的不同。
以前没有轮子,人们发现什么能省力,用它运送巨大的石头?
最早的轮子是什么形状的?用什么做成的?
后来为了分散重力所以有轮辐,它是什么形状呢?
最后为了增加硬度和弹性,又有哪些变化?
(评析:轮子的演进过程以直观、生动的动画形式展现,比枯燥的讲解或静止的图片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接受,幼儿很轻松地知道了轮子的演进过程和轮子材质的变化。)
三、和轮子玩游戏
谈话:现在的轮子不但用处大,还非常好玩,大家可以和轮子玩游戏。
1.每人一个轮子实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
2.说一说轮胎的小秘密。
是什么形状和颜色的?
摸一摸什么感觉?猜一猜它是用什么做成的?-
它为什么会凹凸不平?
(评析:通过与轮子亲密接触和以前玩轮子的经验,幼儿能找到轮子的秘密,了解轮子的特征DD黑颜色、有弹性、表面有花纹……幼儿之间共同分享自己的发现,并现场验证是否正确,最后对轮子有了较完整的认识。)
四、游戏练习
1.看课件《请你帮我找到家》,示范玩法。
2.幼儿上机操作游戏。先按教师的要求找到相应的轮子,然后操作鼠标送轮子回家。
反复游戏,给不同水平的幼儿同等机会。
(评析:信息化技术开始应用在幼儿园,具有其他教学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课件并非只是一个“教具”,它也是幼儿的“学具”。它能实现人机互动,幼儿亲自操作鼠标以游戏的方式巩固所学,回顾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各种轮子,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延伸活动
谈话:我们认识了以前的轮子和现在的轮子,那未来的轮子会是什么样子的,请你们当小小设计师,一起设计未来的轮子,好不好?说不定将来的汽车上会安装上小朋友设计的轮子呢!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一、活动背景和设计意图
我们是海岛上的孩子,海和船只对于我们说已再熟悉不过。但是真正让我们说出船上有些什么,它有哪些作用,也是很困难的。我曾经问过一个问题:“在船上,渔民伯伯把鱼捕来放在哪里?”孩子们都不知道。说:“我没有上过渔船。”据了解很多孩子除了要乘坐的客船外,很少带着孩子去别的船上看一看,所以,我设计这一科学活动,意让孩子对船只的内部结构有较深入的认识,从而激发幼儿对船只、对周边事物深入观察的兴趣和能力。
二、活动目标
(一)了解船的结构,能说出船上主要部件的名称。
(二)知道目前船的主要作用是海上交通工具
三、活动准备
各种船的图片、模型 船的大图片一张
四、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船的基本结构
重点提问
“这是什么?”“船上有什么?”
“有这个,”老师根据幼儿描述告知其名称。
(二)帮助幼儿理解他们的作用。
幼儿讨论锚 甲板 驾驶室 船舱 螺旋桨等是派什么用场的?
总结
(三)讨论船的作用
重点提问
“如果没有船会怎么样?“
“船会带来什么好处?”—总结
(四)出示各种各样的船,展示
活动反思与建议
(一)通过本次活动的进行,孩子们对船只的结构和里面的装备产生了很浓的兴趣。纷纷向老师询问自己在船上看到的是什么东西?是做什么用的?引发了幼儿的自主学习。
(二)同时,这次的活动内容科学性十分的强,孩子虽然喜欢,但是,简单的看图片和模型讲述,有的还是理解不了。所以,建议教师再设计一有关于水流位置与船行方向之间的关系的探索活动加深理解。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教育幼儿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2、通过幼儿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节约用水,利用教学图片教育幼儿要保护水资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的用处可大了》
教学过程
1、导入语
师:在上课之前请小朋友们先复习一下我们学习过的语言儿歌(幼儿背儿歌:好儿童,像鲜花。生活在,阳光下。)
师:刚才我们背完了儿歌,小朋友们背得真不错!不过,老师还想考考小朋友们认不认识我们学习过的生字宝宝(板书“活”字)
师:这是个什么字?
生:活!
师:对,这是个生活的活字。是我们在哪一首儿歌中认识的?
它里面有我们学过的偏旁你发现了么?(三点水)
师:好儿童像鲜花一样在阳光下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离不开阳光,还离不开一样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水,这节课就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走进水的世界,请小朋友们看大屏幕(点击出现课题《水的用处可大了》)
2、水的作用
①引导幼儿讨论水的作用
师:水是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常见、最重要、最美好,也是最神秘的物质了,水就在我们的身边,时刻陪伴着我们,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今天,老师特地把这位小客人(小水滴)请到了我们班,大家看,它正向小朋友们打招呼呢!它说:“小朋友们好!我是小水滴!”小朋友们也向它打个招呼吧!
师:好!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位小客人。小水滴呢今天来是要告诉小朋友们,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作用,请小朋友们看小水滴它在做什么呢?(让幼儿看完四幅图片,教师在复述一遍。小结:小水滴真勤快!)
师:其实小水滴不仅很勤快,而且很能干,我们继续往下看————————
师:人们在很早以前就发现水有浮力,这一特殊的作用(浮力,就是我们把一些东西放到水里,它不会沉下去)于是就发明了能在水里行走的大轮船。水还可以用来浇灌清洁……
师:其实除了小朋友们现在看到的这些作用外,水还有很多重要的用处,你们知道吗?(请幼儿举手回答)
师:水的用有好多,但是它对我们有一个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我们每天都要喝一定量的开水,多喝水对人的身体有好处,那么小朋友们知道我们平时喝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请个别幼儿来回答)
②显示大屏幕,讲述自来水的来源。
(点击出示自来水图片)
师:下雨的时候,雨水都流到了江河里,可是江河里的水不干净,不能直接喝,自来水厂就将江河里的水抽上来进行加工消毒,使它变得干净了,然后通过自来水管把它们输送到各个地方,输送到我们每个小朋友的家里,我们打开水龙头,自来水就哗哗地流出来了。
③讨论自来水与人们的密切关系
师:小朋友们平时看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用自来水干什么?如果没有自来水会怎么样呢?(幼儿自由讨论,说出人们与水的关系)
④教师小结:平时我们要喝水……如没有水我们就会口渴,没有水就不能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等)
3、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①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师;水对我们的生活太重要了,可是你们知道吗!现在有很多地方的江河里都受到了污染,小朋友们都知道,如果我们喝了不干净的水脏水,就会生病。现在我们来看看,清清的河水是怎样变脏的呢!(点击大屏幕,教师解说)
师:有些工厂将大量的污烟排放到空气中,这些污烟笼罩在我们的上空,好久都不能散开,下雨时小雨滴穿过污烟落到地面上,流到江河里,就使水受到污染变成了脏水。再看,有些人把垃圾废物等乱七八糟的东西丢到河里,也使水受到污染。小朋友们看,这是一条被污染了的河,河第一幅图片比起来,我们喜欢哪一幅呢!脏水又臭又脏,让人很讨厌!
②认识节约用水的标志,在生活中做到节约用水。
师:以前我们认识过各种各样的标志,今天我们再认识一个节约用水的标志。
③看看图中的行为,应该怎样做?引导幼儿进行讨论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要求:
1、对物体落下来的现象感兴趣,有初步的探索欲望。
2、学习运用语言、体态动作等表达自己的发现,初步尝试记录。
活动准备:
羽毛、降落伞、纸条、包装带、沙包、飞镖、贴有相应物体的记录表等。
活动过程:
1、小故事引发幼儿猜测:物体是否会落下来?以激发兴趣。
2、观察材料,摆弄物体进行感性探索体验:它们是不是都落下来了?
3、第二次探索,比较落体的不同方式。幼儿边玩边交流自己所玩的物体,观察落下来的样子,引导幼儿运用语言、体态动作等表现自己的发现。
4、学习记录:观察记录表上贴的物体,引导幼儿选择相应物体尝试后把该物体下落的样子画下来。
5、延伸活动:玩落体游戏,如“托气球、吹羽毛”等,启发幼儿观察更多落体现象,并想办法使其落不下来。
本园教师观察反思:
适宜性行为
1、本活动目标定位较好,能根据本年龄段幼儿的认知特点,重在培养幼儿对常见科学现象的兴趣和初步的探索欲望。
2、教师能够较好地把握活动的重难点、关键点,充分考虑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引导幼儿运用语言、体态动作等表达自己的发现,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需要。
3、教师在活动中能注重让孩子在玩中探究,丰富体验,特别是能大胆地尝试让幼儿将自己的感受与体验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给幼儿较充分的发展机会。
4、努力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探究氛围,促使幼儿能自主地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建构经验,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体验探究的乐趣。
不适宜性行为
1、问题:在师生互动中,教师的观察不够细致深入,仍然有一些重结果的倾向。
原因: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仍然受传统的目标意识影响。
对策: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观察水平,对幼儿临时出现的一些状况作出及时和适宜的回应,要更加尊重过程,从幼儿的角度、眼光了解事实。
2、问题:幼儿积累的体验还不够多、不够深入。
原因:小班幼儿还不善于主动与同伴交换、合作地玩,因此表现出部分幼儿接触的材料不够多。
对策:可提供更多的材料,注重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换材料、合作探索。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仔细观察,发现有趣的科学现象。
2、能用较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并对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做好记录。
3、有积极的探索兴趣,有大胆发言的欲望。
活动准备:
1、每人两份水,一份醋、一份油,备用的水、醋、油。
2、筷子若干
3、记录板、记录纸(带标记的)、黄色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问题引入。
1、出示一杯水,一杯醋。
老师:老师这边有两个杯子,一杯是水,另外一杯里是什么呢?谁来猜一猜?
幼儿:是醋!
老师: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知道是醋了,那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谁来说一说?
幼儿:我是闻出来的。
老师:你们真棒,小鼻子真灵,一下子就闻出来了,这杯子里就是平时我们吃的醋。
2、老师:那如果把醋倒在水里,会怎样呢?谁来说一说?
幼儿自由猜想并表述。(幼儿:水会变成醋的颜色。)(老师:水和醋融在一起了)
3、幼儿操作并观察:醋倒入水中发生了什么?
老师:那究竟是不是和小朋友猜想的一样呢?老师给你们准备了水和醋,你们可以自己去试一下,把醋倒在水里,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不过要记住在倒醋的时候要嘴对嘴慢慢的倒(老师示范),不要把杯子弄倒了。倒好了,你可以用筷子搅一搅,再观察。
4、集体交流各自的发现。
老师:请你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幼儿:我发现。。。
出示老师的记录现象示意图:小朋友把醋倒在水里,这样你们还能分清哪边是水哪边是醋吗?(不能)原来醋和水融在一起了。
二、第二次猜想。
1、出示油杯:老师这边还有一点油,那如果把油倒在水里,又会怎样呢?
2、幼儿将自己的猜想大胆地用自己的方法记录下来。再进行自由猜想的表述,
老师:老师先让你们的把你们的猜想记录下来,那怎么记录呢?老师来说一说。
出示记录纸:看看纸上有什么?(?眼睛 两杯水)
老师:那你们觉得应该把猜想记录在哪里呢?为什么?(记录在?的下面)
老师:请你们把凳子下的记录纸和笔拿出来,黄颜色的蜡笔就代表油。好,开始记录吧。
老师:先把记录好的纸放在腿的前面,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猜想的?
幼儿拿好自己的记录纸上来表述。
幼儿第二次操作,仔细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现象用自己的方法记录下来。
老师:那是不是这样呢?等会儿老师还要让你们自己去试一下,看看跟你的猜想是不是一样。在做实验时,也要把油轻轻的倒在水里,然后用筷子搅一搅,最后蹲下身子观察,观察到的现象才准确。观察时要等几分钟再观察,等到水面不动了,你才能回来把你看到的记在眼睛的下面。
老师:我们要怎么观察?幼儿说一遍,老师补充一下。
3、集体交流自己的发现及自己的记录。
老师:做好的小朋友可以把你记录的结果跟后面的老师说一说,也可以贴到前面黑板上和其他的小朋友说一说。
让幼儿把带有标记的记录纸贴在展示板上,让几个幼儿上来讲一讲。
老师: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幼儿:我看到油在水的上面。
老师:那你刚才猜想的是什么呢?哦,原来猜想的不一定就是对的。
老师:我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再来试一试,看看究竟是怎样的?实验验证
小结:我们把油倒在水里,不论用筷子怎么搅,最后都是油浮在水的上面。它们分成了两层,说明油是不溶于水的。
三、延伸问题。
老师:今天我们发现油是浮在水面上的,那能不能让油和水也溶在一起呢?这个问题我们下次再来探讨,好不好?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05-26
科学活动教案04-01
科学活动种花教案04-02
伞的科学活动教案03-07
科学领域活动教案02-18
科学领域的活动教案02-17
关于科学活动教案06-18
科学活动大班教案10-24
科学活动教案说课稿04-01
科学新年活动教案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