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课教学反思

2023-03-07 汇报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需要用到汇报的地方越来越多,汇报的主要内容有工作摘要、内容、花费时间、对应任务、完成情况、总结等,不过,你会写汇报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汇报课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汇报课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一节对比中外服饰的课,在备课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通过“乘飞机”去不同的国家,对比不同国家的民族服饰,制服和校服,了解古今中外的不同服饰,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学会怎样问别人穿不同服饰看起来怎么样的句型。

  以下是我对本课的教学反思:

  一、导入部分

  通过与学生打招呼、问天气,来问学生寒冷的天我们穿什么样的衣服,酷热的天我们穿什么样的衣服。引导学生对衣服的兴趣。

  二、过程

  1.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引导学生总结知识点的方法,即学即练,让学生的知识通过实际练习得以巩固。但对于学生的知识的呈现,我只通过让学生口头回答来呈现,并没有采用更多的写、读的`方法来呈现,这一点需要以后多加注意。语言的四项基本技能就是听、说、读、写,所以学生知识的巩固这四项样样离不开。

  2.在本堂课的设置中,我重视了多媒体、导学案,却忽略了对课本的深度挖掘。应该以后先让学生对课本文本以齐读等方式熟悉文本。

  3.在教学过程中,本堂课容量有些大,重语法的内容较多。

  4.对于英语当中的“听”、“说”、“读”、“写”,本堂课只体现到了说,忽略了其他几项能力的练习。

  5.对于英语教学过程中,尽量用全英文,少用汉语解释。

  6.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利用本节课的知识点来进行句型操练来写一个报告。但是,最终没有体现到学生的“写”上面来,只是进行了口头阐述。

  三、总结

  最后是以让学生多了解本国的传统服饰来进行升华的。但缺少对本节课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忽略了对后进生的关注。应该多鼓励他们多多回答问题。

  以上是我在本堂课的不足之处,我认为我应该脚踏实地的以学生为本,通过合作探讨的方法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不能一味的满堂灌、脱离实际生活、急于求成。希望自己再接再厉,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

汇报课教学反思2

  华师大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在教学实践中应不断的进行课后总结自我反思,促进自己专业成长,同时也使我们的工作更有趣和充实。在我看来,反思是教师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我们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问题、困惑,对问题、困惑及时研究、反思,有助于在今后的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益,同时,促进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本文我结合我在七年级上册第七章第2节《转盘游戏(北师大版)》的汇报课及其他老师的意见,谈谈自己体会。为了上好这节课,我之前已经有在七年级我任教的一个班上过一次,经历一次反思的过程,经过这次的反思,改进了一些地方。

  一,第一次课堂教学的准备、分析、过程以及存在的困惑与反思

  教学目标:

  根据教纲的要求,结合本人的实践及指导老师的意见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如下:

  (一)教学知识点

  1.经历猜测、试验、分析试验结果等活动;

  2.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的特点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

  3.复习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学生参与对转盘游戏的操作,使学生经历猜测、观察、实际操作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析归纳的能力.

  2.从转盘游戏中发现规律,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大胆猜想、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

  操作—讨论—多媒体教学

  在课堂上让每一个学生自己操作课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学习兴趣.在学生猜测—操作—验证的过程中,为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由组长组织大家对所做的实验、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提倡互帮互学、互助学习、共同进步.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电脑上完成转盘旋转的过程,弥补了实物操作中由于学具制作水平参差不齐的不足.

  教具准备:

  教师用几何画板制作学生用转盘,课前由学生拷贝到学生机.学生制作小转盘.每位学生和组长制作6张数据在-10到10之间的卡片.

  二、课前反思

  困惑:通过对教材和教学目标的分析,我认为教学目标的落脚点是通过猜测、实验、分析实验结果等活动,体验不确定事件的特点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既然是这样,直接设计一个转盘,通过不同颜色的比例来实验,让学生来体会不可以达到目标吗?为什么还要设计“做一做”这一“复杂游戏”呢?“游戏”的价值是什么?通过反复思考,我认为“做一做”放在此处的作用不仅仅是通过游戏体会不确定事件,同时对所学知识起复习、综合应用的作用。(如:平均数的意义、有理数的计等)。所以“游戏”的价值取向应该是增强数学的应用价值,获得基本的数学方法,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发展中获得知识。基于以上思考,本课的难点应确定为:如何使“游戏”落到实处,顺利进行。

  难度表现在:

  1.求卡片上的数据平均数对学生来说较困难。

  2.转盘转到“平均数增大1”或“减小1”后,按指令调整卡片上的数据也是比较困难的。

  对教材我感到困惑的还有:这节课内容相对比较易于接受,学生是否有足够耐心和兴趣,课堂知识是否充分,是否好学生吃不饱的现家(这个问题当时没有思考,导致后序失败)同时,如果教学目标没定好,很可能出现教学过程空洞现象,导致一节课学生都在活动,但是并没能从中获取足够的知识。为了使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应该有足够的认识,课前我布置了如下预习作业:

  学生准备活动:

  1.要求学生课前每人写好三张。卡片上的6个数时尽量包含正数、负数、分数、小数。并且尽可能简单,且便于求6个数的平均数。

  2.要求学生初步探索由“平均数增大”或“减小1”的指令,调整卡片上的数据的方法。重点采取两种方法:

  ①在卡片上加一个数,使平均数增加1或减少1。

  ②改动一个数据,使平均数增加1或减少1。并找出规律。

  通过对教学目标和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我基本遵循教材中活动过程。

  二、教学中反思

  1.有部分学生的转盘做得非常好,活动非常积极,参与意识强,表现出极高的兴趣。

  2.调整卡片上的数据时,学生中产生了特别简单可行的方法。如:

  ①若原卡片上的数据不变,“平均数增大1”或“减小1”采取在卡片上加一个数x,则有: =原平均数±1,用列方程的方法,很快解决。

  ②有的同学采用改变卡片上的数字,可以将每个数加1(或减1)

  ③可以只改变一个数,则这个数要加6(或减6)。

  ④改变其中的几个数都可以,只不过麻烦一点。学生的想法出乎我的预料!这些方法不仅对求平均数和有理数的计算进行了有效的复习,还把刚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也应用到了解决问题中,使学生调整卡片上的数的速度大大加快。原来估计学生每小组最多做10次游戏活动,没想到有的小组做了20多次。

  3.各小组汇总结果,做了20次和20次以上的小组得出频率,基本接近概率。最后对全班各组的活动结果汇总得到了令人非常满意的结果。通过实验证实了猜测,这是这节课非常成功之处。

  三 、课后反思

  不足之处:

  1.我对用3到5张卡片没有深究。为了让学生会调整卡片,要求每个同学写了3张,这样每小组12张卡片。结果,重复抽到的卡片少了。因此,对问题:将实验做下去,卡片上所有数的平均数会增大还是减小这个问题的讨论没有和好感知,平均数的整体变化趋势,学生并设有深切体验。

  2.个别组卡片上的数字写得不好,影响了活动进度。

  3.个别小组缺少实事求是和科学的探索精神,没有调整数据,就转转盘,把计算得困难绕过去。可能是偷懒或是对游戏的目的从有疑惑(与我课前的想法一致)。

  4.部分学生做的转盘,不够灵活或是不均匀,导致结果有一定的出入。

  5.部分学生对于游戏规则不是很理解。

  6.板书占用比较大时间,导致课堂时间有所紧张。

  不足问题,结合指导老师的意见,我在第二轮教学中采取以下措施:

  1、 片数3~5张,四个人一小组,每人写一组数,算好平均数,两位同学相互验证。

  2、加入教师在课堂的示范操作,指导学生如何完成游戏。

  3、教手工制作的转盘转化成flash版的电子转盘,避免了转盘,不够灵活或是不均匀,导致结果有一定的出入。

  4、加入了一小段有相关转盘游戏在实现生活中应用的'影像,引出同学们的兴趣,同时增加他们将书本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能力。

  5、将板书内容改成事先制作的PPT,课堂展示。

  本次教学进行的比较顺利,基本上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大部分学生表现出极强的兴趣,活动积极。但面对的两班学生不同,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如:所代一个班的学生程度比较集中,教学过程很顺利,另一个班的学生程度不齐,各小组人员也不齐的情况,有部分学生没能真正理解教师的意思。同时又由加入了教师示范过程,导致学生活动时间减少。同时由于板书内容改成事先制作的PPT,课堂展示。导致一直同学未能及时记下课堂的知识点。另外由于还自己在教学中,操作的比较多,未能一直目光集中在学生中,导致与学生的眼神交流不够。最后课堂中还是出现了教学过程空洞现象(真是自己所担心的),导致一些程度好的学生未能真正参与到教学当中,没能从中获取足够多的知识,这一点还需自己好好的反思。

  通过同一节课的两轮教学反思,我深感作为一位教师,特别是一个新教师,中果不经历“反思—教学—反思”的过程。很难提高自已的教学水平。在这两次的教学反思中,第一个“反思”:反思之前的教学经验,成功与不足之处;研究现在的学生,确定解决问题的办法,付注于教学。第二个“反思”:验证效果,反馈矫正的措施。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认真思考教材中的一些问题,必须不断在实践—总结—反思—实践中追求每堂课尽善尽美,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同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否则,自己是永远也不会有所大的进步。

汇报课教学反思3

  活动名称:有趣的蔬菜

  活动背景:

  一次我班幼儿李欣圜 ,带来了一张图片,图片上画着一颗大白菜,菜身上有五官和四肢,形态似在跳舞,很是可爱。引得一大群幼儿在她身边叽叽喳喳地说过不停。这使我想到了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兴趣是刺激儿童学习的好形式” 。幼儿只有对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注意力集中,才会主动参与活动,才会积极投入到活动中,从而获得知识经验,于是我抓住这一契机设计了《有趣的蔬菜》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观察生活的习惯,以及记忆形象的能力。

  2、引导幼儿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种蔬菜的基本形态、色彩等。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鼓励幼儿创设各种造型及内容奇特的蔬菜形象。

  活动准备:

  1、让幼儿回家陪家长买菜、择菜等,熟悉各类常见的蔬菜,知道其名称、形状、颜色等,在家画这些见到的蔬菜、让家长把这些常见的蔬菜拍成图片,或在网上收集市场上没有的蔬菜图片等。

  2、教师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放一些故事中有有趣蔬菜形象的动画片和连环画给幼儿欣赏。

  3、准备:彩色水笔、图画纸、胶泥、照像机。

  活动过程:

  1、 由幼儿的发现,生成活动内容

  李欣圜带来的图片中蔬菜宝宝那生动可爱的形象打动着孩子们的心,为了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对生活中各类蔬菜的喜爱之情,我引导幼儿讲讲他们在生活中接触过哪些蔬菜,幼儿能讲出白菜、辣椒、南瓜、冬瓜、过河菜……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但当说到形状、特征、颜色、做何用时,幼儿就回答不了多少了,于是,我让幼儿回家陪家长去买买菜,仔细观察自己买的蔬菜,叫什么名字、长得怎样,是什么颜色的,并将所见记在脑海里、画在纸上、照成像片、收集市场上没有看到过的蔬菜图片……

  2、 在认识的基础上让幼儿去想象、去创造

  在幼儿初步认识了几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后,我借着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发挥,鼓励幼儿通过说、画、泥塑等方式对他们认识的蔬菜进行大胆地创作。以孩子们前期积累的各种蔬菜的直观经验为基础,鼓励孩子们大胆地去表现各种常见的蔬菜,可以为它们添上五官、四肢、轮子或其它的东西,让蔬菜变化成富有生命力的“蔬菜宝宝”或“蔬菜汽车”、“蔬菜房子” ……

  3、 在创作的过程中,让幼儿尝试新的绘画技巧

  在幼儿创作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让孩子们尝试用线条的弯曲与倾斜表现人物动态,用波浪线表现汽车的动态等。在表现技能上对孩子们又提出了新的挑战。

  4、 欣赏幼儿的创作,让幼儿体验成功

  幼儿完成创作后,教师让幼儿相互欣赏对方的作品、教师用像机将幼儿的作品拍摄下来、让幼儿在学习园地里粘贴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汇报课教学反思4

  10月22日,跟岗学习的第8天,在工作室的安排下,我上了汇报课《多变的天气》,与曾雪飞老师同课异构。

  天气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并且学生能够感性认识的内容,对于教学内容的导入还是很好把握的。

  我认为我导入用的视频《天气与战争》还是挺有震撼力的',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本节课我将图、文、声、像等多种表现方式有机结合,辅助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教学内容容量适当,短时高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基本上学会了识别天气预报常用的符号,看懂天气预报图,能正确区分天气、气候的概念,以及阅读简单的卫星云图。教学内容能与学生身边的现象结合起来,既达成了教学目标,又解决了实际生活气象问题,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教学理念,使知识问题化、问题活动化、活动趣味化,创造了轻松融洽的教学氛围。采用分组竞赛法,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一大亮点,学生积极性很高,效果明显。

  然而我也还有很多做得不到位的地方:

  ①不能兼顾全体学生,特别是没有举手的学生。课堂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还不是很明显。

  ②没有足够的留白,没能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或提出问题,有些地方也没注意把知识要点写(记)下来。

  ③评价方式单调了些。简单用“不错”、“很好”等来评价学生的回答,缺少具体的评价

  ④临时处理学生问题答案的机智还不够。

  因此,自己一定要加强学习,不断充电,多发现别人的优点和方法,博采众长,使自己在教学中不断进步。

汇报课教学反思5

  近期,在我们幼儿园开展了新教师汇报课的评比活动。《鸟窝里的树》就是我们中大班教师所要执教的主题活动。初次接触绘本阅读,对于我来说确实是一个新的挑战。刚拿到绘本时,真的有些无从下笔。细细翻阅了故事一遍之后,我觉得这个绘本故事内容比较丰富,情节有点戏剧化,仔细阅读,你会发现其实故事中蕴涵着一种深深的爱意,温馨而美好。但是,就我们新中班的特殊情况而言,《鸟窝里的树》这个绘本故事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设计教案时,我就针对新中班幼儿的年龄和经验特点,以故事导入、层层揭秘的形式,可能更适合我们新中班孩子的学习兴趣。首先我以爱和温馨的画面展开(突出一种和谐自然的情感),紧接着以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为转折和线索,然后大家一起帮助想各种办法,到最后想出了一个既不砍树又不搬家两全齐美的好办法(和前面引题前后呼应)。在问题的设计中,我尽量以引导的方式提问,降低了问题的难度。让幼儿更简单的融入到故事情节中。

  从今天的上课情况来看,自认为还是比想象中完美。首先,在开始的.故事导入部分,幼儿就很感兴趣,我以设置悬念的形式,牵引幼儿的注意力。再次,我出示PPT图片,请幼儿自己来找找,鸟窝里居然长出什么来了?这个问题幼儿都能回答,他们观察到了小树苗的出现,但是由于经验问题,他们不知道是“小树苗”,认为是“小草”,我就通过“长得像小草”来引导幼儿知道这是“小树苗”。接下来,我请幼儿自己先想想办法,帮助鸟先生和鸟太太解决困难。这个环节,幼儿的回答,也基本能涉及到一点关系,有幼儿就说到了,“把小树苗拔掉,给鸟先生和鸟太太换个新家等等。”紧接着,我出示来帮忙的小动物,请幼儿看图说说他们是谁?想出了什么办法?幼儿能认识螳螂,

  并了解螳螂有大刀会砍掉小树苗,但是幼儿不认识“甲虫”,我又再次引导。之后,我又请幼儿再次想想办法,既能保住鸟窝又能保护小树苗。这个环节,幼儿还说“搬家“的居多,问题的提出似乎有一定难度。最后,通过引导,让幼儿观察图片,知道小动物们一起想出好办法,给小树苗”搬家“,并且精心照顾小树苗,小树苗越长越大。

  自认为自己较成功的就是完整欣赏故事部分。这里,我通过PPT和背景音乐相结合的方式,带领幼儿融入故事中,感受故事的温馨和谐幸福的一面。不足是在最后部分,也是重点很中心部分,因为我要让幼儿明白,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帮助他们想办法解决,做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这里我设计的问题时,我是问幼儿:“你喜欢鸟先生和鸟太太吗?为什么?”其实这个问题幼儿能问答出来,但是我却过于着急,只请了一个幼儿回答,匆匆结束了活动。这里我应该给幼儿足够的发挥空间,让他们体会鸟先生和鸟太太爱护小树苗,并且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应该更准确的把握细节,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思考和讲述。

汇报课教学反思6

  20xx年9月30日第二节课,我出了青年教师汇报课。我出课的内容是六年级上语文第十四课《野菊》的第二课时。这节课我主要想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完成两个教学目标。一是体会文章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刻画人物品质的方法。二是体会小女孩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上完《野菊》一课后,我细细反思,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以小组合作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学校的高效课堂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不能只是看客,想置身之中,也必须置身其中。但这对我来说具有极大的挑战。一直在尝试,但却不知怎样才能做到最好。所以,在设计这堂课时,我以学生为主,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分析课文。在分析人物描写时,学生的状态很好,小组讨论也很热烈。在小组合作中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二、拓展延伸,培养学生动笔能力

  学生学习语文不只要认识字词,不只要学会分析课文,不只要理解作者情感,还要有动笔能力。要学会写作的各种方法,然后融入自己的情感写出好的文章。所以,设计这节课时,在分析人物的描写方法和分析句子后,我加入了写作练习。让学生学习课文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句,仿写一个片段。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动笔能力。

  三、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学生全员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每堂语文课我都会让一名学生来讲故事。每个学生都会轮到。在出《野菊》汇报课之前,我顺口问了一句,“下节语文课该谁讲故事了?”学生们异口同声的说:“于泽远。”于泽远成绩不太好,还有些贪玩。对于汇报课在那么多听课老师面前是否能讲好,我有些担心。这时候,很多同学举手说,“老师,我替他讲,我俩换。”当时我的心情非常复杂,我很感动,很高兴学生们期盼着汇报课能成功并为之努力着。可同时我又在想难道真的为了自己的课就剥夺了他这次机会吗?我不能这样做,我应该相信我的孩子,我应该相信只要他尽力了,他就是最棒的!

  在汇报课上,当我听到于泽远流利有感情的讲着《东郭先生和狼》的时候,我很庆幸,庆幸我没有残忍的扼杀这个热情向上的孩子!作为教师,我必须尊重学生,让学生全员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上完这堂课,在反思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些不足。首先从我自身来说,缺少一种激情,正因为我的'激情不够,所以学生的情绪不够高涨,有些闷。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的投入,投入自己的热情,激情,让学生在激情中学习,在激情中感悟文本。其次,教材挖掘不透。在教学中,为了完成本节课的目标,很紧凑的走着教学流程,对于一些深化主题的文字挖掘不深。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应该多做中考题,研究考点、重点,有系统的讲解文本,更加深入的挖掘文本,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到知识。再次,课堂教学中语速较慢,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课堂节奏的把握。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将自己置身于高效课堂改革之中,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快乐的学习!

汇报课教学反思7

  十一月,我园开展了三年以内教师汇报课活动。在本次活动上,我设计了大班美术活动《我看我家》。这是当时的主题《亮眼看世界》中的一节活动。

  在活动设计之初,我向幼儿发放了相关的调查表。为了让幼儿有相关经验,我们的调查表上要求将家里某一房间或角落的布局画下来,或者用照片的形式展示出来。孩子们基本上都认真地完成了,相信他们也对家中的布局有了更进一步的印象。接下来就是准备孩子的操作材料了。原本想:只给孩子一张白纸,让孩子将白纸当做是一个房间,在房间的各个地方画上家具、摆设等。但是在游戏中请个别幼儿尝试了以后,发现效果不理想。首先是家具等的角度问题,有的家具,比如像床的话,一般画的是从上往下看的平面,而如果椅子、桌子也画从上往下看的角度的话,四个脚就看不到了,画出来根本就看不出是什么。为此,我请教了我们的园主任陆老师。她认为可以将白纸用线条分割成一个立体的画面,即左、右和中间各一面墙,加上下面一块和三面墙体连接的地面。然后请幼儿将房间中各个地方的家具、物品一一“放入”相应位置。考虑到家具肯定会靠摆放,难免会遮住地面或墙面的分割线。所以又将这些线条改成虚线,等吧房间里的物品都“摆放”完毕以后,再请幼儿将没有被遮住的线条描成实线。孩子还可以将前面上的窗户、门等画上去。

  在活动开展时,由于我的一时疏忽,没有强调最大的一块是地板,应该放在下面。导致有几名幼儿画反了,将地板放在了上面。而且我在设计活动的.时候,没有充分计算好时间,将用颜色表现画面这一点设计了进去。但是上下来以后,发现其实不涂颜色的话,时间刚刚好。大多数孩子根本没有来得及涂颜色,只有一小部分比较快的,刚开始涂就要带上画讲评了。于是涂色只好留在下午的时候进行。而讲评的环节也只是几句带过,几个画得特别突出的,我也没有来得及请他们介绍。这也是活动中的一个失误。

汇报课教学反思8

  X月X号,我在深大附中高二9班和11班上了跟岗学习的汇报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生活第十课第一框题。思想道德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所以这一框的内容是对第九课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知识的深化拓展。

  在这节课里,我认为做的比较好的有如下方面。一是整体思路清晰。在知识处理上,我把教材稍作调整,把整节课分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环节。在操作上,把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地位主要交给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则侧重于分析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所以,整节课整体比较流畅。二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我负责的9班和11班的同学好像基础相对比较弱,课堂的反映会相对差点。为解决这个问题,我首先是和他们套近乎,说明自己在自己学校刚好带9班,11班,所以来到附中继续是上9,11班的课是和大家有缘,其次在上课前走下去和他们聊聊天,在课堂中间夹杂说下体谅他们辛苦的话语,最后,在课堂设计上尽量贴近他们的生活,调动他们的兴趣,如我用了“元芳,你怎么看”“有木有”等他们熟悉的话语,用了国庆长假,中学生不文明现象等他们熟悉的素材,让学生有兴趣听课。三是个人认为,对重点和难点的解释还算到位,避免了过去对文化生活的简单划书处理,而让学生不仅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三是作为老师,保持了课堂应有的激情,讲的比较投入。

  作为教学反思,我还是要最这课存在的问题做出反省,以避免以后重复犯错。

  第一,时间把握的不好,在最后处理荣辱观的时候有点显得很仓促。而时间把握不好的原因则是因为课堂自己的导入,对材料的解释过于拖沓。在处理材料时,如何简化程序,简洁语言,还需要再思考。这节课其实在处理导入,引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时可以更简单直接,3分钟就完事,但在9班用了10分钟,11班也用了7分多种。还有,在后面讲“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中,又不舍得舍弃人物介绍,也浪费了3分钟左右。

  第二,一些语言的表述不够准确和科学。在讲诚信为重点的时候,过于夸大对政府的不信任,而没能在语言上转化为引导不盲目批判政府,要尊重事实,这点,感谢胡老师的指正。在讲中学生恋爱问题时,用了“光荣和可耻”作为自己的判断,但很显然,现在中学生,包括这个社会对早恋问题,都是比较包容的,既不能说光荣,但也不能说是可耻的事情,这个例子的分析是否恰当,还值得探讨。

  第三,在问题设置上还不够具体,指向可以更明确些。指向明确,可以让学生有话可说,也能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在导入的这个问题上,如果我把问题改为“国庆长期的`种种不文明行为反映了我国公民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的话,我相信学生的回答会更到位。

  第四,对课堂的突发言论没能及时处理,失去了一个与学生对话的机会。在课堂的最后环节,我把早恋问题摆出来后,我的问题是“大家觉得,这两个同学的行为是光荣的,值得骄傲的吗”,11班下面第一组后面有个男同学很大声的回答说“是啊,很光荣”。其实,应该抓住这个契机,追问他,听听他的看法,为什么是光荣的,然后让同学们是否认同,再展开分析,如何分辨是非,美丑,荣辱。但当时考虑到时间关系,把这个细节错过了。

  第五,课堂活动过少,自己讲的东西还是过多。几年的习惯,这个还是改不了,在课堂上拓展,还有分析例子的时候,经常会收不住,越讲越开,越讲越多,导致教学内容不能很好完成。学生在这个条件下参与也少,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现。看来这个习惯,真的要好好改了,毕竟,课堂应该要多还给学生。

汇报课教学反思9

  第一次听侯老师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不久我们学校就会又多出一位市、省级讲课教师。

  侯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几点值得我学习:

  1、注重生活中的数学教学,从课前搜集、课中探究到课后拓展,老师都注重了数学从生活中来,为学生的生活服务。

  2、教师的角色定位准确,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整堂课侯老师都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进行教学。

  3、合作学习运用地好,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棒,轻松、深刻地掌握新知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

  我的建议,不一定正确:

  1、更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有多媒体了,就不要用小黑板了。

  2、巩固练习环节可以先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巩固新知,先让学生感知正确的再判断对错。

  第二次听亓老师的课,感觉很朴实,老师的态度很积极认真,有这样的工作热情,亓老师一定能很快成长起来的。

  亓老师的课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1、课前准备积极认真,从自己的备课到课件的制作,老师都下了功夫。

  2、课堂教学能注重面向全体,采取灵活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在识字环节。

  3、注重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特别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讲,这是非常重要的,亓老师是个有心人,能时刻提醒并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

  个人建议,不一定正确:

  1、评价学生时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孩子是夸出来的。即使是指出不足,也要委婉地提出。

  2、教师在课堂上再多一点激情,教学方法再灵活一些,如处理“帮助”这个词时,让会认的学生帮助不会认的学生认读时,可以告诉被帮助的学生,他(她)帮助你的这个词正好就是“帮助”,这样学生的印象可能会更深刻。

汇报课教学反思10

  5月18日,县教研室对我校视导,实际上就是对我校小组合作学习课改的一次检阅。由于我们对126策略领悟得比较深,又多次外出学习,结果比较满意。我听了尹老师的一节新授课,学生的精彩表现非常值得我学习;我讲了《搭起创新的桥梁》一课,觉得学生的潜力是无穷大,只要老师放手;徐主任接着给听我们上课的两位老师进行了精彩点评,受益匪浅;最后由张哨中学的宋校长进行了评课,收获颇丰;关于小组合作学习,我们仅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好多地方需要细化完善。下面我就结合着自己的理解把收获总结如下与大家共勉:

  1、坚持“弱者优先”的原则。组内班内展示时,不要让好生霸占话语权,差生只记答案。坚持“弱者优先”,让差生在组内有发言权,有上台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在主动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的快乐、求知的幸福。否则,差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会长久。谨记:把机会让给别人也是一种美德。

  2、展示方式多种多样。先在小组内交流、集思广益:怎样展示?用什么方式展示?等问题。可以由小组内一人主持,过渡好、衔接好,例如“我们小组下一环节由xxx同学展示xx问题”。同学之间直呼其名显得亲切;在全班同学面前提到自己的名字,学生倍感自豪。尽量让更多的学生有展示的机会,因为人的自信是在展示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得到大家认可的情况下逐渐建立起来的。根据学生的水平,坚持“弱者优先”的原则,可以让8号7号6号展示简单的问题,量力而行。展示完后,问一下“还有问题吗?”如果同学没听清楚,可以要求再说一遍;“有不明白的地方吗?”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求助于别人;“还有补充的吗?”欢迎同学对自己的答案进行补充完善。在这要特别注意一点:无论别人给自己讲解清楚了、补充完整了、还是别人给自己指出错误,都是帮助自己进步,我们一定要表达真心真诚的谢意,这是礼貌问题,也是习惯问题,一定要养成。

  3、要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同学在展示时,其他学生要认真倾听,善于给对方挑毛病;如果对方回答不全面,你可以用更好的答案或独到的见解来补充;如果展示者的语言不如你的语言精炼,你可以用更精炼的`语言来改进修正;作补充、挑毛病等都是加分的机会,可以加0.5---1分,实现差异性评价。成功的人就是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想别人想不到的事。在这环节好学生可以大显身手了!

  4、学生展示时的语言、语调、评价等可以丰富多彩,不必过于单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还可以面带微笑,从容镇静,表现得更大方更自信。

  5、互助一定要到位。好学生对差生的检查一定要跟上。预习一定要充分,相互监督、相互督促共同完成;差生会不会、做得对与错等要有人去检查纠正;对于难题,如果差生参与不进来,不要只顾让他记答案,还要检查落实,例如“你说给我听听。”让他真正搞懂。如果一个人管七个人,力不从心,时间不也够。可以一个组设两个组长,一人负责三个或者一人负责两个,问题就容易解决得多。

  6、任务组的投放。如果六个任务之间难度差别不大,可以直接分配;如果有差异,可以通过抽签解决;如果不够六个任务,赞成任务分解,这样可以解决得更透彻,实现成果共享。

  7、在讨论自己组任务的过程中,有的组快些,有的组慢些,早讨论完的组须学会等待。等待的过程做什么呢?可以为下一环节的展示做准备;可以帮助组里的弱者更好地掌握知识;还可以深入研究一下其他组的任务,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随时准备补充完善别人的答案。

  8、当堂达标过程,并不一定都放在最后处理,可以穿插于各个知识点任务中,例如选择题,探究完接着检测,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大的综合题目,可以放在最后做。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灵活掌握。

汇报课教学反思11

  《骑牛比赛》讲的是一位技术高超的骑手在骑牛比赛中的精彩表演给予人们的启示:高超的技术是靠长期刻苦锻炼得来的。在指导孩子领悟骑手技艺高超时,我抓住了课文的多处要点,引领孩子逐步深入感知。不仅理解了课文,同时也教会孩子学会从文本中找到答案,从文本中挖掘思想,从文本中获知情感。

  一、对比感知

  课文中写这位骑手技艺高超用了2处实实在在的对比:

  1、骑手之间的对比

  好几个骑手骑在野性大发的公牛背上,只两三秒钟就摔了下来。只有一个骑手技艺高超,尽管……

  “好几个”与“只有一个”的对比,充分体现了骑手的技艺高超。在朗读的基础上,我让孩子找找骑手的不同表现,孩子们很快就发现了,我告诉他们,这种写作方法叫做对比,用一样事物与另一样事物进行比较,以此衬托出另一样事物的不同之处。为了帮助孩子理解,我还以班级中不同类型的孩子的学习状态作比进行了举例,孩子们慢慢地明白了对比的意义。

  2、公牛与这位骑手的对比

  尽管公牛疯狂地上下蹦跳,他还是牢牢地骑在牛背上。

  这样一句简单的话,把公牛的疯狂与骑手的冷静作比,再次衬托骑手的技艺高超。还是采用上面的方式,让孩子找公牛和骑手的不同表现,然后采用换位的方式,想想,如果换作是其他的`骑手,面对如此撒野如此疯狂的公牛,他们会有怎样的结果。那这位骑手呢?通过这样的层层作比,孩子们对这位骑手肃然起敬。

  二、对话感知

  课文的最后一节写的是小姑娘与骑手之间的对话,引出道理:只有努力练习,不怕苦,才能学到真本领。其实这次对话,细想一下,又是一处衬托骑手技艺高超的地方。小姑娘的提问本身就是对骑手的水平的有力证明,同时,骑手的回答除了说出了自己以前付出的艰辛,同时也论证了今天的技艺高超。我让孩子们分角色朗读他们之间的对话,读出感情,读出感悟,引出道理的过程,也是再次向孩子们说明骑手本领高的过程。

  课堂中,我通过抓住关键词语,加深理解领会文本内容。“南美洲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一句中的“特别”一词突出人们对骑牛比赛“爱”的程度,“挤满”,说明人多;“兴致勃勃”,说明看骑牛比赛的人兴趣高、劲头足;“热烈”,突出观众的情绪高涨,以上三处都与第一句相照应。“野性大发”、“疯狂地上下蹦跳”与“牢牢”这些词语都从不同侧面突出的表现了骑手的“技艺高超”。教学中,我让学生找到这些句子,紧扣这些词语,采用多种方法多次朗读文本,感悟文本,在朗读中领会。学生理解得很好,朗读得也不错

汇报课教学反思12

  我在申报中青年教师展示课以后,一直在定开课课题上反复犹豫。高一年级每周一节课,进度非常的慢,按照正常课时开课那周是上地球自转的概述部分,但我认为这部分内容,难度系数不高,只能以常规课的形式出现,没有新意,一不能充分体现二期课改的理念,二也不能体现自己的教学水平,于是决定在前一节课“地球的伙伴——月球”专题的基础上,对月相知识进行巩固和拓展,并结合“民族精神”教育,开一节地理拓展课“过中秋”。以宏扬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为主线,结合上海过中秋地域文化,关注了生活中的地理。通过讲一个故事、吟一首诗、唱一首歌和画一幅画四个“一”的活动贯穿学生活动。其中有对月相知识的巩固和运用,有月食知识的补充,有学生才艺的表演,符合高中学科知识的巩固和拓展,也符合我校的办学思想“多元发展,自信成材”,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不同的成功体验,让同学们过了一个生动活泼而又富有地理特色的“节日”,关注了促进学生发展的地理。具有古典气息的多媒体课件、丰富的网络资源和生动形象的Flash动画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也营造出课堂上节日的氛围,关注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地理。

  在教学设计方面,以节日文化切入,由韩国端午节申遗成功导入我国的中秋节,然后由四个活动板块渐次展开主题,最后以学生个人作品展示结束教学,将课堂学习气氛推向一个又一个的高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注重学生参与,以多种形式开展课堂互动,寓教学于活动之中,体现学生地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但由于平时课时少,师生了解不是很充分,在相互交流上还有一定的距离感,学生普遍比较紧张,愿意积极发言的`同学不多,主要集中在个别几个学生身上,也反映学生地理学习积极性差异较大,导致在课堂互动不够全面。还有由于事先没有去了解小组合作分配的任务落实情况,导致一学生在讲月亮的故事时耗时过长,主题也有所偏离,使讲故事这一活动不够精彩,这就是我以后进行教学设计和开课准备时需要多加考虑的地方。

  学生绘画作品却让我惊叹不已,思路非常开阔,设计也非常独特,我临时决定留下学生作品,并把它拍成照片放入学生成长手册中的档案袋中,同时我还后悔为什么一个小组只让完成一幅画,抹杀了其他学生绘画创作的欲望和成功的体验,这也要在以后的课堂中要注意的,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成功搭建各种舞台。

汇报课教学反思13

  本周,在学校领导的精心安排和布置下,学校老师同心协力高标准的迎接了20xx年上半年视导听课组的检查。我也在学校安排下,向领导和老师汇报了一节数学公开课。

  通过对这节课的自我反思,我觉得,虽然这节课是一节成功的课,高效的课,也是得到了老师和领导的认可,但是,细细进行分析,还是能找到很多的漏洞和遗憾。

  首先,在进行本节平均数的`处理中,我觉得还是没有将问题更大胆的放手给学生,将问题的解决和反思归纳放手给学生,让他们在小组的合作交流中,相互协作,相互竞争,共同解决。

  其次,对本节课的课本知识的挖掘,就像教研员刘朝红老师说的那样,没有将自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加入到学案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去。还是只是谨慎的遵循着课本原有的知识布局,按部就班的上课,谨慎有余,创新不足。

  另外,对课堂的预见性不足,没有更好的在已有知识解决的前提下,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认知力。

  综上来看,学校在鼓励进行课堂改革的过程中,虽然我的确在课堂教学和教学成绩上也取得了一些收获,但是,对教材的挖掘、创新我差的很远,把握课堂改革的能力我差的很远。课改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希望我的课改能少走点弯路,别耽误了我的学生。

汇报课教学反思14

  5月18号,县教研室来我校视导听课,能得到张校长指点,心中甚感荣幸。我执教的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十六课《猫》。

  《猫》是郑振铎先生的名篇,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意境深远、含蓄、沉郁,文笔朴素精美,感情深沉真挚,有很高的人文价值。但文章篇幅较长,有34个自然段,四千多字,要想在45分钟内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品味文章深情,并且达到超越作品进行感悟的教学目的,的确有一定的难度。我在反复阅读课文之后,决定以“我”养了几只猫,分别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它作为切入点,依据“整体感知”“重点研读”“拓展感悟”三大板块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进而理解作品,品味感情,感悟人生。

  一、整体感知。课上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朗读。并且思考作者是如何抓住小猫的特点进行语言描述的?划出三只猫不同的特点。以及“我”对于这只小猫有什么样的感情?进行小组交流,讨论。

  二、重点研读。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文章的重点是写第三只猫,因为课文的第三部分才是本文的主旨。通过解答学生在自读时的疑问,和学案上提出的问题,加深了对第三部分的品味。

  三、拓展感悟。通过“我”的教训,延伸到实际生活。让学生以说话的.方式(对于————,我想说————。)感悟文章蕴含的人生哲理。对于作品中的“我”,使学生感悟出:不管对人对事一定要弄清事实的真相,不能妄下断语,并且知道要善待身边的小动物,要平等的对待它们,尊重他们,才会避免看到生命之悲等。对于作品中的猫,使学生感悟出:只有不断完善个性,才能避免不幸,以及弱小就要挨欺,只有提高自己的素质,不断完善自己,才能受到别人的欢迎等。

  一堂课下来,我认为自己还要在如下方面下功夫:

  1、在语言的品析上,不仅要点到,而且要点透。

  2、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并及时准确地作出评价。

  为此,以后还要多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不足之处,恳请老师们多多指教。

汇报课教学反思15

  6月6日,区朝晖小学举行了“新教师课堂教学汇报”,三位新老师上了三堂精彩的课,这几节课内容丰富,既有音乐性又有可看性;既有流淌音乐的美和灵动,又处处有音乐的知识、技能和内涵;既有老师的完美表现又有学生的投入参与。从这三节课中让我认识到要上好课的几点关键。

  1、良好的教态:

  老师的一个亲切的笑容,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语,对学生来说就是最好的“补品”,实验验小学的蔡老师,脸上有一对小酒窝,微微一笑,人感觉很容易产生一种信赖感:靖江三小的俞老师,表扬学生的语汇特别丰富:我校的裘斐钧神情很平和,给人的感觉很恬静。我想教师良好的教态是完成教学过程的基础。只有教师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2扎实的音乐基本功:

  作为一名音乐老师,音乐基本功不仅仅要扎实,更要全面。在唱歌课中老师自己不但要会唱,还要会教学生唱,必要时还要边弹边唱;在欣赏课中老师不仅要能够对作品进行赏析,更要会教学生如何进行赏析,有些课可能还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舞蹈动作,等等。通过观看这3节课,让我深切感受到的一点就是,3位老师的音乐基本功都比较扎实,样样都行,这也让我们在座的观赏老师都赞叹不已!同时也让我们对自己的音乐素养进行反思,要注重我们自己的音乐基本功,这样才能在课堂这个平台上更好的展示自己,才可以教育好我们的学生。只有老师有“一桶水”,才可以给学生“一杯水”!

  3、独具匠心的教学方法:

  比如说蔡老师的《迷人的火塘》这节课,这是一节以教唱为主的音乐课,我们传统的教唱方法就是老师唱一句学生学一句,有时是用钢琴教唱,但是蔡老师的这节课就运用器乐进课堂,利用竖笛有固定的音高,先让学生亲自实践来演奏歌曲的旋律,在脑海中形成固定的旋律,接着再去聆听,来验证自己演奏的正确与否,进而在试着进行演唱,在这样一来一去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演奏演唱能力提高了,听力提高了,而且还熟悉了旋律。这节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是二声部的教唱,蔡老师通过自己的指挥手势让学生可以明确要唱什么,叫学生要互相聆听对方的声部,为以后进入初中音乐教学的合唱建立了良好的基础。俞老师的《巧巧手》这节课,大家都认为很完美,刚开始课堂导入时的柯尔文手势,一下就吸引了一年级小朋友的注意力,再引出这节课的主角音符宝宝“1和5”,然后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活动,整节课给人的'感觉就是目标很明确。很值得我们每位老师去学习。裘老师的《听,那森林的歌声》,欣赏课对小学生来说我认为是最难上好的,因为他们正是好动的年纪,如果不是特别有意思,要让他们很配合的座45分钟,那可真是难上加难啊!但是裘老师就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在每次聆听乐曲的时候都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还充分发挥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幻想自己就是可爱的小动物等等。这些独具匠心,又别具一格的教学方法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和运用。

  我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的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强化自己得专业素养,学习好的教育教学方法,以便更好的去教育学生。人们都说,一名好老师必定是一名好导演,欣赏一堂好课如同观看一场电影,好影片耐人寻味,好课受益终身!

【汇报课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汇报课教学反思06-12

汇报课教学反思03-07

听汇报课的音乐教学反思06-21

汇报课教学反思15篇03-07

汇报课教学反思(15篇)03-07

英语课改汇报课教学反思06-20

《平均数》汇报课教学反思06-21

汇报课教学反思通用15篇03-07

汇报课教学反思(通用15篇)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