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情况汇报

2022-11-06 汇报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汇报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汇报的主要内容有工作摘要、内容、花费时间、对应任务、完成情况、总结等,怎样写汇报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情况汇报,欢迎大家分享。

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情况汇报1

  一、基本情况

  xx镇位于xx省xx市xx区城东南约28千米处,下辖1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367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6.6万人,为xx区人口第一大镇。现有3个“十四五”省定乡村振兴重点村(xx村、xx村、xx村);7个“十四五”区定乡村振兴重点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全镇现有脱贫户1937户共7987人,三类监测对象20户共72人(脱贫易返贫户8户24人,边缘易致贫户12户48人,无突发严重困难户,其中20xx年新增边缘易致贫户1户5人。因病纳入监测程序的14户,因残3户,因缺劳力2户,因意外事故1户)。

  二、主要工作做法

  xx镇始终把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坚持脱贫“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乡村振兴工作站,由镇党委副书记兼任工作站站长,各村相应成立乡村振兴工作室。

  坚持多措并举,推进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一、产业帮扶:鼓励脱贫户自主发展产业实行直接奖补,提升自身发展动力,20xx年我镇共发放产业直补645户合计金额128.4469万元,3个“十四五”省级乡村振兴重点村安排300万元,发放光伏公益性岗位资金115.579万元;物化收益资金38.28万元。二、就业帮扶:xx镇共有农村脱贫劳动力5385人,已就业4321人,就业率80.24%,20xx年全镇共发放外出务工交通补贴1256人次61.5万元;全镇从建档立卡脱贫户中招募公益性岗位60名、生态护林员48名、残疾人公益性岗位2名;

  三、教育帮扶:

  20xx年发放雨露计划补助资金涉及建档立卡学生128人次38.4万元,20xx年秋-20xx年春季共发放教育资助(含学前补助、义务教育、高中和高招入学)139.910万元,涉及建档立卡脱贫户学生1298人次。

  四、健康帮扶:

  20xx年度,家庭医生共签约1882户,7491人,常年在家脱贫人口签约率100%。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期间,全镇建档立卡户医疗报销3453笔,报销金额2155.827万元,医疗报销达90%以上。15个村居都配备了村级卫生室、诊所,建立健全了坐诊、巡诊等制度。

  五、社会保障帮扶:

  截至目前全镇在册农村低保户1786户2424人。其中脱贫户1090户1607人。全镇现有残疾人1237人,其中脱贫户585人(一级90人,二级154人,三级151人,四级190人);领取两项残疾补贴803人,其中脱贫户487人,共发放脱贫户残疾人两项补贴39.6万元。

  六、金融帮扶:

  截止20xx年xx月底累计为建档立卡脱贫户办理小额信贷188户,贷款金额662.93万元。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精心谋划、立足实际,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努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见实效。

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情况汇报2

  科学谋划,规划引领。xx镇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突出“绿色引领,创新驱动”的建设要求,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对美丽镇村建设进行整体布局规划,对房屋改造、道路硬化、人居环境治理、村容村貌改善、镇村旅游发展、美丽产业等进行科学筹划,并结合各村特点,有序推进美丽镇村建设。(效果)

  不断巩固拓展“两不愁、三保障”成果。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落实好“四个不摘”,坚决防止出现返贫致贫现象,全体镇村干部及帮扶队员紧扣重点内容,聚焦“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关注大病重病患者、慢性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失能老人、留守儿童、妇女和特困群众等重点人群,对排查发现的问题认真梳理,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措施及时限,跟进问题整改,从严从快整改落实,切实提高工作质量。

  扎实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按照上级会议精神和文件要求,出台了《xx镇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要求各村宣传贯彻好“农户自主申报、部门筛查预警、基层干部摸排”三条途径申报“三类人群”,畅通申报渠道,目前省大数据平台通过以上三条途径已申报审核169户,通过自主申报纳入监测程序人员1户,不通过168户,其中自主申报7户,基层干部摸排1户,省民政厅反馈预警人员58户,省医保局反馈预警人员100户,省残联反馈预警人员3户。同时明确了国家系统监测对象的帮扶责任、内容和要求,全力抓好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三类未消除风险监测对象户的监测帮扶工作,明确了科级干部或者驻村第一书记一对一结对监测帮扶联系人、并根据风险制定单一或多种针对性帮扶措施,根据监测对象的风险类别,及时开展精准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落实壮大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依托毗邻“云谷田园”优势,妥善利用产业扶持衔接资金300万元,因地制宜在xx、xx、xx、xx等村一线建设标准化规模化大棚蔬菜基地,打造“生态大棚、绿色基地、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生态休闲、农业观光项目,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该基地拟带动就业100余人,带动1800余人增收,提升周边各村集体经济均增长5万元。对接广投、城投引进专业龙头企业,围绕全区产业兴村之路,因地制宜发展油茶、无花果、鸡蛋等特色产业,其中以xx、xx、xx等村为首大力发展的油茶产业,目前已有规模3200余亩,带动了脱贫户就业137人,力争明年新增种植面积至5000亩,新增脱贫户就业40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土地有序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增加集体和村民收入。

  巩固项目建设,推进乡村振兴。全年共落实衔接资金1258.18万元,项目总数23个。其中到户类4个,合计金额525.68万元(雨露计划两批共发放128人,总计38.4万,产业直补两批共发放645户,总计131.45万,洁净工程72万元,改厕资金两批共发放1146户,总计131。78万),创业致富带头人奖励2笔共6万元,水稻种植大户奖励资金55.9万元;交通类4个222.53万元,其中xx村新村至翁村道路硬化、屏门小桥重建,xx村马鞍山桥重建工程均已完工拨付,受益脱贫人口1796人。新农村建设项目4个,合计金额336万元,受益脱贫人口20xx人。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共3个15万元,里蓬自然村道路硬化、新花路至小学道路拓宽硬化已经完工,章坞垅山塘维修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受益脱贫人口300人。

  深入强化治理,推动乡村振兴。固化“常态治理+突击整治”工作模式,建立“村民理事会”“赣事好商量”等工作制度,加大集镇城市化管理力度。全面倡导公序良俗,深入推行“以文化人”文化引领工程,持续开展“五老”道德移动讲堂、“文明新风”专题晚会等品牌文化活动,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弘扬真善美传播崇德向善的正能量,让传统礼仪在农村蔚然成风。(效果)

  xx镇将进一步结合党史 学习教育,以学习促实干,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断提升全镇广大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努力建设产业更兴旺、镇村更秀美、生活更美好的美丽宜居样板镇。

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情况汇报3

  xx村位于xx镇北部,国土面积12.2平方公里,村委会距xx镇2.5公里,距县城17公里。辖18个村民小组,有耕地2257亩,林地13500亩,总人口684户2209人。主要产业为烟叶、白莲、大棚蔬菜、水稻、翻秋花生、生猪、土鸡等。对口联系单位为县农业农村局。截至目前,全村共有脱贫户110户385人,监测对象8户21人。按照中央及省、市、县工作部署,20xx年第二季度,xx村继续保持政策稳定、坚持“四个不摘”,在持续做好“三业提升”的基础上,紧扣住房保障这一重点,大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并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始终坚持“四个不摘”

  (一)落实责任不敷衍。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统领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要求。成立以驻村领导为组长,驻村工作队、村干部为成员的乡村振兴工作组。落实“包村指挥长”制度,建立每周专题研究调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长效机制。拧紧驻村领导、对口联系单位、驻村干部、村干部多级一体责任链条。

  (二)保持政策不脱节。深入贯彻中央及省市县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决策部署,保持各项帮扶政策连续稳定。结合村情实际,围绕产业、基础设施等重点积极谋划申报项目实施。20xx年,全村已批复项目2个64万元,项目受益惠及全村5个小组400余人。

  (三)结对帮扶不松劲。建立驻村领导牵头、驻村干部督导、村干部包片工作机制。选优配强村“两委”成员,实现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严格落实每周五帮扶日制度,配备村级信息录入员一名,为三类人员等重点对象因户施策制定帮扶计划,镇村及县农业农村局共计45名帮扶工作队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

  (四)狠抓监管不懈怠。针对镇级每月下发的考评工作要点,及时召开会议传达学习,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村书记对村干部帮扶情况负责,驻村第一书记对帮扶单位干部帮扶情况负责,驻村领导对全村帮扶工作负责。采取资料集中联审、随时上户抽查等形式,加强日常工作调度。工作不到位,驻村领导对其进行约谈提醒,造成不良影响的,上报镇级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或纪律政务处分。同时,工作落实情况作为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充分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二、筑牢返贫防线,密切关注“三类人员”

  (一)三线并行强摸排。一是农户申报。利用村务公开群、政策宣传栏等载体,加大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农户自主申报二维码宣传力度,方便群众自主申报。二是干部摸排。加强业务技能培训,结合疫情防控、社会综治工作,乡村两级实行网格化全面排查,动态发现重点对象。三是信息比对。针对县各行业部门信息对比分析反馈的预警信息,对支出骤增或收入骤减家庭进行上户核实,积极构建群众申报、干部摸排、行业数据比对“三线并行”监测机制。

  (二)三级聚力重研判。一是村级研判。建立定期调度机制,及时上户核实,每月进行一次三类人员情况梳理与研判,拟纳入的按要求上报镇乡村振兴办。二是镇级复核。对摸排发现对象,配合镇乡村振兴办调查组复核,通过上户调查、查阅资料、走访群众等形式,全面摸清重点人员综合情况。三是县级反馈。对县级产业、就业、低保、医保等行业比对反馈信息进行核实,及时准确掌握致贫、返贫的主要原因和变化趋势,符合条件的按程序及时上报,做到应纳尽纳、不漏一户。

  (三)三项举措求实效。一是明确帮扶干部。村里三类人员统一由驻村领导、村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具体帮扶,压实镇村及帮扶单位主体责任。二是制定帮扶计划。对所有三类人员情况进行梳理,因户施策制定后续帮扶计划,找准帮扶着力点。三是落实帮扶举措。有劳动能力的,落实产业指导、公益性岗位、交通补贴、介绍务工信息等帮扶措施;对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依照规定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适当提高补贴标准;对内生动力不足的,持续开展感恩教育;对突发严重困难的,落实临时救助、帮助申请防贫保险等。

  三、突出“三业”提升,激发动力有温度

  (一)产业帮扶强根基。巩固烟莲稻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特色生态效益农业,建立健全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落实产业到户帮扶计划,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均有1-2项农业产业,通过产业增收致富。全村现有大棚蔬菜650亩,20xx年发展烟叶100亩、白莲近100亩、早稻水稻540亩。依托江西百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xx镇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脱贫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实现群众土地流转有“租金”、基地就业有“薪金”、反包管理有“酬金”、技能培训增“内劲”及集体经济享“红利”,持续巩固脱贫成效。组建了xx种养专业合作社,联结脱贫户68户。

  (二)充分就业稳增收。围绕“就业一人、巩固一户、带动一片”目标,实施技能培训、转移就业、“车间”就业、公益性岗位就业、能人带动就业、集体经济吸纳就业六轮驱动。疫情防控大环境下,不少帮扶对象外出务工受影响。对此,xx村抢抓春节期间重要时机,通过微信公众号、印发宣传单、上户动员等方式,加大务工政策及岗位宣传力度。积极组织开展“孩子喊父母回家上班”行动、现场招聘会、企业务工环境参观等活动,因人送岗,提升就业。今年来,开发疫情防控专岗、人居环境整治专岗、保洁员、生态护林员、农家书屋管理员等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劳动力就业15人。全村转移就业外出务工人口约680人,其中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劳动力人口180人。组织动员农户参与就业技能培训25人次。

  (三)鼓励创业强保障。结合脱贫户自身条件及发展意愿,做好帮扶规划,鼓励其返乡创业,通过开设店铺、发展特色种养、从事电商新经济业态等方式增加经济收入。大力宣传推广“农业振兴信贷通”,对有发展需求的农户进行全面摸排,通过政府贴息形式,解决脱贫群众发展生产中的资金难题,帮助其增收致富。截至目前,20xx年全村累计发放农业产业振兴贷22户105。49万元。

  四、围绕住房安全,解决问题有速度

  (一)全面开展摸排。安全住房避风雨。对原来建设的10户保障房及所有帮扶对象住房情况进行回头看,建立《村级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监测台账》,发现问题的立即整改。对铜锣湾4户、镇枫树排1户异地搬迁农户进行跟踪帮扶,切实解决生产生活难题,确保移民户“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同时,突出防范重点,整合安全员、网格员、公益性村居干部等人员力量,下沉一线进行摸排,坚持常态巡查、动态监控相结合,防止住房安全问题的发生。

  (二)突出农民主体。多方位加强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农村房屋安全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做好解释引导工作。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房屋安全意识,提高排查整治房屋安全隐患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以拆促修的方式,鼓励引导农民自主拆除或修缮存在安全隐患的季节性生产用房、杂物间,对新建房屋统一规范面积和房屋风格,突出农民群众在农村房屋整治、环境提升中的主体地位。

  (三)抓实问题整改。对摸排发现的房屋因户施策制定整改举措。一是拆除一批。坚持“一户一宅”原则,对安全等级为D级且无维修加固保留价值的危旧土坯房、搬迁户应拆未拆的老旧房予以全面拆除。二是劝离一批。按照“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的要求,对辖区内的“老人住老(危)房”问题进行全面排查,采取搬进自有安全房、投亲靠友、集体房屋过渡等方式,不落一人进行劝离安置,确保其住房安全。三是修缮一批。对主体结构安全、结构完整的空心房,进行维修加固,并重新进行房屋安全鉴定,确保住房安全等级达到B级以上。四是防护一批。立足赣南客家宗族习俗实际,对周边安全隐患未消除的公共宗祠、厅堂等房屋,设置安全警示牌,督促提醒宗族尽快予以修缮。

  截至目前,全村共劝离老人住老房3户,拆除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1户,修缮并张贴标识牌18处。全村彻底消灭了老人住老房、农户住危房情况。

  五、推进政策落实,成效巩固有力度

  安全饮水润民心。全力开展安全饮水攻坚行动,协调加快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饮用水全部安装到户,冬季及干旱季节性缺水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全村100%农户饮水安全有了保障。每季度开展水质鉴定,确保水源水质安全。

  健康帮扶筑牢返贫防线。全面落实健康帮扶“三重制度综合保障能力”政策和脱贫户“3+1+X”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行重大疾病专项免费治疗和慢性病门诊审批制度,村级卫生室运转正常,20xx年脱贫户及监测对象应缴医保401人,其中政府代缴84人、参保率100%。脱贫户和监测对象慢性病认定106人次。脱贫群众的就医负担大幅减轻,有效防控了因病致贫现象发生。

  教育帮扶资助应享尽享。落实义务教育“双线控辍保学责任制”,全面梳理脱贫户家庭子女就学情况并建立基本信息台账,全面落实寄宿补贴、“雨露计划”等教育帮扶政策,着力解决脱贫学子家庭教育经济负担和思想负担,助推教育公平发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全村无因贫辍学现象发生。

  兜底帮扶改善“底线民生”。严格按照“村民申请、村委会评议、乡镇审核、民政审批、公示与发放”程序公平公正精准识别低保对象,推动低保与脱贫成效巩固拓展有效衔接,并建全动态管理机制,确保“应保尽保、一户不少”。

  六、汇聚攻坚合力,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能人带动锻造强劲引擎。全面落实县创业致富带头人“千人铸造计划”工作部署,坚持“四个一工作机制”。积极开展“三请三回”,把外出的乡土人才请回来;把村“两委”中思路活、劲头足、办法多的干部用起来。以大棚蔬菜种植基地为载体,积极开展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作,辐射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目前,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7名。许xx、陈xx等脱贫户成长为种植大户、致富能手,发展脐橙种植超过100亩。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2021年达到41.7451万元,主要由光伏资金、脐橙基地租金、创业园店面租金、土地流转租金等收入构成。

  “三个顾问”筑牢人才支撑。发挥好“法律、技术、财务”三个顾问作用,通过普法宣传、法律援助、纠纷调解等形式提升普法实效、促进社会和谐;通过提供农业、手工业、旅游业、电子商务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和政策指导,增强群众致富本领;通过指导村居完善内部经营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核算、加强资金资源资产管理,增强基层组织内生动力。

  移风易俗弘扬文明乡风。深化扶志感恩教育,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开展“道德讲堂”、普法宣传座谈会等系列宣讲活动,弘扬文明乡风;组织开展包种子比赛、拔河比赛,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进移风易俗,做好“请客不收礼”后半篇文章,倡导“节俭办宴席”。贯彻落实《xx镇开展丧事简办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发挥党员干部、乡贤在治理厚葬薄养、大操大办中的模范带头作用,简化丧葬礼仪程序,反对陈规陋习和封建迷信,减轻群众负担。

  整村推进补齐发展短板。加强对原实施项目的日常管护,完善资产管理机制。围绕产业、基础设施等重点,因地制宜科学谋划项目实施;建立村级20xx年项目库,谋划项目6个238。42万元,其中鹅湖、河鹿、上村、七星水渠惠及4小组农田灌溉500余亩。

  环境整治建设秀美乡村。全域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落实了环境整治经费、组建工作队伍。选聘村庄专职保洁员4名,设立生活垃圾收集点10个,做到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常态化。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建立河道综合整治管理机制,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推进“厕所革命”,实施“清洁家园”工程,落实“门前三包”,开展“文明清洁户”、“乡风文明模范户”评比活动,建立全民参与环境整治长效机制。

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情况汇报4

  为有效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努力把XX镇XX村建成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幸福新XX,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二、目标任务

  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是:到20xx年,全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农民增收渠道显著拓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全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对人才吸引力逐步增强;全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农业生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

  (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四)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立足XX村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品牌形象,科学把握村组的差异性和社会发展走势变化,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

  四、主要建设内容

  (一)产业振兴

  1、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积极发展旱作高效立体农业,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为提质导向,大力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按照逐年推进的方式,到20xx年末,全村共计划种植露地蔬菜20xx亩,栽植樱桃600亩,苹果400亩,配套建成冷凉仓库4个,喷灌系统3000亩。注册绿色有机果蔬品牌,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2、加快观光农业发展。立足彬底旅游精品线公路穿境而过的区位优势。积极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采摘农业等特色文化产业。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在丝路天台、天利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农家乐餐饮和康养基地,力争打造成XX市的“后花园”。

  3、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打造农产品销售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供销、邮政及各类企业把服务网点延伸到村组,做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加快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扶持有条件的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体验农业、定制农业,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拓展增收空间。引进龙头企业托管大田1000亩;依托村经济联合社发展专业合作社5个。

  (二)生态振兴

  1、全面开展村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力度,推动村环境面貌实现根本性转变。大力推广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模式,促进生活垃圾处理规范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厕所改造,规范村庄露天粪坑、简易茅厕。实施化肥农药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实现农药化肥施用量零增长、减量化;推进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处理体系。

  2、全面改善群众住房条件。针对XX村需要新建和其他改建户,按照“一户一方案”的方式,拆除无保留价值的危房,对其实施拆除重建;对需要保留的旧民房在加固的基础上,对墙体、框架门窗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固修缮。3年计划累计完成600户的房屋新建或修缮工作。

  3、完善维修村庄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村主干道3公里,实施村组道路硬化建设15公里,实现村组道路100%硬化。实施农村电网(低压线路)升级改造30公里,安装变压器3台,有效改善全村生产生活用电问题。建设氧化塘(污水处理池)2个,新安装太阳能路灯200盏,建设公共厕所1个,建设垃圾收集站3个。

  (三)文化振兴

  1、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巩固提升好“省级文明村”创建成果,通过实施“乡村振兴课堂”建设,每年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和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5次;实施“道德广场”建设,建立“善行义举榜”,深入挖掘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广泛开展深入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典型事迹,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2、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建设XX村集农耕文化、采摘等多功能的非物质文化活动所1个。组建XX村秧歌队、合唱队等文化宣传队。鼓励文艺工作者不断推出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尤其是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充分展示新时代农村农民的精神面貌。

  3、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市级公共文化机构辐射作用,统筹整合资源,建设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儿童之家等功能为一体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村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

  4、实施村庄文化氛围营造工程。以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为主题,开展村庄文化氛围营造工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脱贫攻坚、基层党组织建设、村务党务公开、村规民约、移风易俗、法治宣传等为主要内容。培养村民自觉遵守文明公约的意识,遏制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抵制封建迷信活动。

  (四)组织振兴

  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和完善以党总支为核心的自治组织体系。新建村民小组活动场所3个,在各村民小组活动场所积极开展活动,并通过群众会、庭院会等形式把政策宣讲送到田间地头,把党的好声音送到群众心里,引导群众树立自强、诚信、感恩意识。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严厉整治惠农补贴、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积极引导群众组建村务理事会,加强村红白理事会等社会组织建设。

  2、加强法治保障能力建设。坚持法治为本,树立依法治理理念,强化法律在维护农民权益、农业支持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等方面的权威地位。深入开展法律进村入户普法活动,提高农民法治素养,引导广大农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进一步增强村组干部法治观念、法治意识,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充分发挥村治安调解组织第一道防线作用,大力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设“平安XX”。

  3、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探索建设以村级集体经济联合社为引领、家庭农场为基础、农民合作社为纽带、用服务和收益联成一体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引导农户采取托管、转包、入股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权,推动土地流转集中,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运用“科技+制度”创新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手段,进一步完善三资管理平台建设。

  五、保障机制

  (一)组织领导。成立以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XX镇XX村乡村振兴战略行动领导小组,对XX村乡村振兴建设工作实行统一领导,指导XX村开展乡村振兴示范点创建工作。XX村要对应成立村试点村创建领导小组,做好上下衔接、统筹协调,具体负责抓好村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工作落实。

  (二)协调配合。镇党委政府主动衔接组织、宣传、政法、发改、财政、住建、国土、环保、交通、农业、林业、文体广电旅游等部门要积极支持示范点建设,确保示范点建设取得实效。

  (三)资金投入。加大财政资金整合力度,整合项目资金约20xx万元,集中力量打造精品。通过村企结对、部门联村、招商引资等形式,建立多方筹资、共建共享的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乡村振兴计划。

  (四)长效机制。坚持建管并重,切实建立农村公共设施的长效管护机制。采取村有村管等方式,加强村庄卫生保洁、设施维护和绿化养护等工作,积极探索社会化经营模式,对村容卫生日常保洁和公共基础设施进行日常维护。

  (五)宣传动员。切实加大舆论引导力度,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活动,激发人民群众主体作用,营造全面支持、积极投入建设美丽宜居幸福新农村的局面,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深入开展。

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情况汇报5

  一、基本情况

  XXX村位于XXX镇西南部,距县城17公里,全村国土面积9。571平方公里,辖区内林业、温泉资源丰富,现有耕地面积1120亩、山地面积13275亩。下辖村小组7个,户籍人口425户1859人。设党支部1个,党小组2个,党员55人。XXX村为“十三五”省级贫困村,于20xx年通过省级第三方评估整村脱贫退出。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196人,已脱贫61户189人,20xx年预脱贫4户7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XXX村乡村振兴示范点以脐橙产业为产业基础,采取农旅结合模式,以观光、旅游、采摘为市场导向,打造生产、生活、生态同步,休闲、文旅向融合的现代化XXX村。

  (一)持续改造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新农村。XXX村于20xx年通过了全县的环境卫生整治验收,为进一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村容村貌,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XXX村通过组建农村五老顾问组、环境整治长效管护理事会、乡村振兴促进会等一组两会,对全村环境卫生进行长效管护,并率先在杉树下小组、西湖小组试点,通过以村民自治的形式参与改善人居环境。

  (二)在产业兴旺上破难题,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一是XXX村地处山区,主要产业为脐橙种植,其中大多数树龄达到10年以上,符合精品果园打造模式,为进一步拓宽农户致富渠道,XXX村计划在山顶上打造XXX村西湖生态文明示范点,该点计划采取农旅结合模式,通过集观光、旅游、采摘为一体的消费模式,致力打造乡村生态果园旅游观光业,目前该点正在规划设计阶段;二是XXX村还存在一部分沼泽田荒芜,为充分利用资源,进一步扩宽村民致富渠道,XXX村计划通过流转土地,对连片的荒芜沼泽田统一承包,根据地理条件,发展龙虾养殖业,目前已连片整理土地20多亩,下一步将对外发包。

  (三)创新致富模式,不断发展壮大富民产业。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打造就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融合完整的产业链,在西湖新村建设XXX村基层组织创业园,该创业园占地面积211.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3。6平方米,建设三层,内设客房10套、大堂、餐饮服务中心等设施。创业园营业后可增加就业服务岗位20人,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保障房贫困户就近就业,加之紧邻XXX村包村就业脱贫车间,进一步拓宽贫困户致富渠道。目前该项目已封顶,正在进行装修。

  (四)孝老食堂,打通养老最后一公里。XXX村西湖新村共有农户70户农户居住,目前都为老人在家带小孩,为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在全村营造敬老、爱老、养老、助老氛围。XXX村计划在农家书屋旁边新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含孝老食堂),该点占地面积248平米,内设图书屋、孝老食堂、活动室、学习强国线下学习室等设施,进一步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目前该项目正在招投标。

  三、下一步工作

  XXX村将继续结合实际,多点谋划,着力推进高质量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

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情况汇报6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20xx年共有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村8个,其中:州级示范村2个,分别为XX镇共和村甘溪自然寨、蓝田镇坪寨村曾家等自然寨。县级示范村6个,分别为高酿镇地良村、凤城街道南康村、邦洞街道赖洞村、坌处镇三门塘村、远口镇青云村、石洞镇槐寨村。

  二、工作推进情况

  (一)规划设计。

  州级示范村聘请具有城乡规划编制甲级资质的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一方案两规划”和“一图一表一说明”,即试点工作方案、试点村庄规划、试点产业规划和一张规划图、一张项目表、一张说明书。两个示范村的规划设计已经“三审三改”,即县级初审(一改)—州级初审(二改)—州级评审(三改),今天将提交县委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审定“一方案两规划”。

  县级目前正在聘请第三方编制“一方案两规划”。

  (二)项目实施。

  目前,两个州级示范村仅实施两个项目(一村一个),其中:XX镇XXX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600万元,已完成项目设计;蓝田镇坪寨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250万元,正在进行项目设计。

  三、存在问题和困难

  1、资金困难。20xx年州级示范点建设资金,仅匹配了东西部协作资金1000万元,无其他资金来源。在县级财政紧张的情况下,难以按照规划年度时间进行项目实施。

  2、开工率低。规划了项目,没有资金实施,除东西部协作项目外,20xx年示范点规划的项目均未开工。导致示范点建设成效不明显。

  四、下步打算

  1、加强项目申报。示范点按照规划设计项目分类向县级相关行业部门申报,争取部门的专项资金。县级相关行业部门要将资金和项目向示范点倾斜,全力支持我县州、县两级示范点建设工作。

  2、加强政策宣传。要采取通俗易懂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乡村振兴和示范点建设的相关政策,发动和引导广大群众投入到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中来,只有依靠群众力量才能快速推进示范点建设工作。

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情况汇报7

  今年以来,我办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镇工作为目标,全面开展各项工作,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统筹抓保障

  一是保障住房安全。逐户解决农户住房质量问题,结合大排查行动,排查3户疑似危房,目前己上报上级部门,进行危房改造工程实施中,预计xx月底全部

  完工。

  二是保障教育扶贫。今年共发12名脱贫家庭在校学生教育资助,并将对12名中高职学生发放春季学期“兩露计划”补助资金1.8万元

  (二)突出重点抓项目

  22年已批复项目18个,其中农饮工程2个、农建工程4个、道路工程7个,产业工程5个,所有工程均已开工。涉及资金2124.95万元,拨付率达到47.44%。

  一是到村产业项目。投资1255万建立xx镇xx村农产品加工钢构厂房建设产业项目(一期)、xx镇xx村钢构大棚建设项目、xx镇街道社区钢构大棚建设项目(一期)、xx镇标准化烘干中心、xx镇标准化农事中心。

  二是基础设施项目。投资869.95万元提升我镇村容村貌,改善我镇基础设施,方便群众生产运输和生活出行。

  (三)内外联动促增收

  一是抓好到户产业。上周己积极与县农业农村局对接,加快开展特色种养技术培训,落实农技上门服务,统筹做好防疫、技术、销售等帮扶,切实增加农户收入。

  二是抓好就业帮扶。坚持外出务工与就近就业相结合,通过组织集中输出、开发辅助性岗位等措施,推动贫困群众务工返工。为127人提供护林员、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和辅助性岗位,我镇己就业脱贫户、监测户共385人,其中县内务工252人,县外省内76人,省外57人。

  (四)持之以恒重基础

  一是加强跟踪走访,镇村干部开展帮扶、宣传工作的同时,动态监测建档立卡贫脱困户家庭的收入、住房安全、义务教育、医疗保障及饮水安全情况,不断完善“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

  二是结合数据清洗、动态调整等工作,及时更新、调整脱困户相关信息,确保账实相符。

  三是重点关注20户监测对象,落实包保责任,实化帮扶措施,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并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研究讨论,目前3户正在进行县级公告阶段,己将今年5户新增监测户录入国办系统中,下一步将进行制定帮扶措施。

  (五)坚定不移抓整改

  根据我镇工作实际,全面梳理大排查整改台账、防返贫风险排查台账,明确具体问题。坚持对整改工作实行一周一调度,每周召开整改工作会议,严格落实整改责任。目前各村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相关支撑材料已全部收集整理到位。坚持镇村整改同步进行,持续对村的整改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将整改工作开展情况作为村考评工作重要内容,并对村存在问题进行“回头看”,确保问题能够整改彻底。

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情况汇报8

  一、基本情况

  xx区xx镇位于xx区西北部,距离市中心6公里,东邻xx县xx乡,南接xx街道办事处,西连xx镇,北靠xx县xx乡,属工矿型、城郊型、乡村新型乡镇,国土面积80。6平方公里。林地面积55200亩,森林覆盖率61%。海拔在1643—19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2.5℃—13.1℃,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山区,常年气候凉爽,代表了xx区高海拔冷凉的气候特点。镇内下辖7个村,3个社区(含1个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共有56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28620人。xx镇原有3个贫困村(一类贫困村周家寨2017年出列,二类贫困村大箐2016年出列,三类贫困村大地2017年出列),现有建档立卡户912户3693人(其中:大地村186户、845人,大桥村64户、191人,大箐村190户、756人,渡口村69户、204人,新耀社区63户441人,渔塘村114户、348人,裕民村63户、193人,周家寨村163户、715人,),于20xx年全部脱贫清零,20xx年排查上报监测对象57户、254人(其中:边缘易致贫户29户、119人、脱贫不稳定户28户135人),于20xx年xx月消除风险,20xx年至今无新识别监测对象。

  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脱贫人口清零以来,我镇积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落实“四个不摘”,坚决遏制群众返贫风险,激活发展动能,推动群众增收致富,无群众返贫致贫情况,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初步实现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围绕“三落实一巩固”全面推进工作

  我镇坚持围绕“三落实一巩固”,健全返贫预警监测体系,落实政策,强化帮扶,消除群众返贫风险,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一)强化责任落实,抓好统筹部署。抓组织责任落实,以原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织构架为基础,建立以书记、镇长任双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党政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党政班子成员包村,村干部包组等方式,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的工作格局,20xx年以来,召开党委会、党政联席会、专题会等19次,研究部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工作,及时下发《xx镇关于调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镇党通〔20xx〕xx号)等文件,抽调精干力量,对镇内住房、饮水、教育、医疗等专班进行调整、优化,明确牵头领导和人员职责,确保工作有序推进。推进驻村工作,充实驻村队伍,现有驻村选调生9名、驻村工作队15名、第一书记3名,对驻村队伍严格落实管理制度,定期对驻村队员、驻村选调生开展座谈会、谈心谈话等,帮助驻村队员更好更快融入农村工作。抓村级组织建设,高效完成村级党组织及村委换届,在换届中,我镇注重以年轻化、专业化为方向,从村干部后备人才中选拔熟村情、懂业务、有干劲、作风好的人才,及时为村“两委”补充新鲜血液,通过“新老结合”“以老带新”,帮助新进“两委”成员快速熟悉工作,保证脱贫攻坚巩固及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衔接有序。抓好乡村振兴工作队工作落实,依托“脱贫攻坚决战队”原有体系,组建“乡村振兴工作队”,由党政班子成员任各村工作队队长,带领工作队员定期入村,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助力村级解决巩固质效问题,现全镇共有工作队7支75人。抓好帮扶责任落实,在医疗系统帮扶责任人退出帮扶后,及时研究更换新任责任人,确保结对帮扶工作不脱节,目前更换包保责任人37人、包保对象90户;召开驻村帮扶工作会1次;推动驻村帮扶工作质效提升,争取到省地矿局帮扶资金4.8万元、铁投集团帮扶资金13.46万元。

  (二)强化政策落实,消除返贫风险。

  一是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严格按照六个步骤(即:线索搜集-入户核实-农户申请及承诺授权-村级评议及公示-乡镇核查及公示-县级审定及纳入监测)做好识别工作,将排查走访广泛与疫情防控、涉缅北人员排查等工作结合起来,增强排查走访效果。对达到“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的,按照程序及时退出,村级每月对村内脱贫户收入情况、生产生活等进行排查、研判,对存在收入下降、遭遇突发状况等情况,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家庭,及时上报镇级,并纳入台账管理,镇级核查、公示后及时上报区级部门。

  二是抓好各项民生事业保障。抓教育保障。坚持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工作,落实“五长”负责制,落实控辍保学“网格化”管理,通过学校日常反馈与村级日常走访排查,建立起控辍保学防线,建立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工作台账,6至16周岁适龄学生4632名(其中建档立卡脱贫户235人)全部在校,实现辍学学生动态清零;严格落实学生资助政策,xx镇20xx年春季学期xx教育资助发放488025元,覆盖学生1226人(其中建档立卡脱贫户学生952人),对7名残疾儿童落实送教上门。抓好医疗保障,落实“三重医疗保障”,20xx年建档立卡户参保率100%,大病救治覆盖率100%,建档立卡户家庭医生签约达100%,财政定额资助政策落实率100%,建档立卡户四类慢病管理472人、大病台账管理47人,推进乡村医疗服务,目前7个村卫生室均配备村医、正常运转。抓住房保障,开展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房屋普查914户、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1014户,有力做好渔塘村地质灾害点群众搬迁安置工作,全面补齐住房风险短板。抓饮水安全,目前辖区内建成水库1个,安装管网71。8万米,建有调节水池8个、加压泵站4个,实现集中供水全覆盖,20xx年以来,及时进行老旧设备、管网等维修维护,保证了群众饮水安全。三是整改“一户一袋”,xx月xx日,我镇对陈友学户“一户一袋”立即进行了更新,更换成效卡。同时举一反三,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要求各包村领导到村检查,并组织乡村振兴站全体工作人员,分两队对7个村、1个社区进一步开展一户一袋核查工作,截止xx月xx日已全面核查完毕,自查整改“一户一袋”细节性问题13个,有力提升工作质效。

  (三)狠抓工作落实,提升脱贫质效。

  一是抓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落实,20xx年xx月以来,我镇排查处置预警线索401条,上报监测对象57户、256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28户、137人,边缘易致贫户29户、119人),57户监测对象全部落实帮扶措施,于20xx年5月全部消除风险。20xx年至今,自查上报预警线索6条(其中突发严重困难线索3条、其他线索3条),针对涉及预警线索的6户群众,落实低保4户、物资帮扶2户,均不存在返贫风险,无纳入系统管理识别新监测对象。

  二是抓易扶搬迁后续扶持,针对易扶集中安置点195户1047人搬迁群众,持续强化后续“五个体系”建设,成立新曜社区进行统一管理、服务,并成立党支部、居委会;搬迁群众纳入农村低保35户158人;强化政策保障,建立扶贫车间1个,提供就业岗位35人,规划内扶贫车间1个,预计建成可提供就业岗位40人,目前项目已完成发改备案,易扶点劳动力183户479人,均已就业;积极与xx区水投公司对接,实施易扶点供水管网改造项目,解决易扶点饮水问题,目前已由区水投公司垫支开展建设;投资4万元实施易扶点粪池排污基础设施项目,整合20xx年、20xx年春节慰问金8。3万元建设改善排水管网,极大改善易扶点圈舍环境卫生;常态化开展易扶点人居环境整治。

  三是抓就业保障,全面摸清底数,建立建档立卡脱贫户劳动力台账劳动力759户,劳动力人数1962人,广泛通过组织劳务输出、挖掘就业岗位等方式,充分保障就业,完成贫困劳动力培训463人次,完成建档立卡农户公益性岗位开发项目1个,共开发公益性岗位56个,覆盖贫困户56人。目前建档立卡脱贫户就业1760人(其中,脱贫监测户28户137人,劳动力26户59人,就业54人,边缘户23户103人,其中就业劳动力人数36人,就业34人)。

  四是有效落实兜底保障政策,对低收入对象,广泛通过低保发放、申请临时救助、帮助就业等各类方式,确保群众收入不滑坡,脱贫“稳得住”,20xx年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1231人,其中城镇低保251户、652人,农村低保221户579人,农村低保累计发放金额419.8598万元;救助特困供养人员52人(均为贫困户),发放救助金37.3218万元,同时,对残疾人、孤儿等群体严格按标施保、分类施保、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五是推进产业振兴。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围绕农村产业发展八要素,推动农村产业变革,一是做强一产,大箐村、大地村、周家寨村茶叶种植面积累计达5800亩,20xx年发放土地流转费290万元,种植魔芋700亩,覆盖群众65户400人,种植烤烟800亩、香梨50亩、葡萄300亩、草莓基地2个,强化养殖产业发展,现有全镇养殖大户14户。二是提升二产效能,目前辖区内已有平安驾校、安凯达事业股份有限公司、xx矿、凯炬鞋业等企业,已完成周家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茶叶厂加工项目,涉及资金281万元。三是推动三产发展,以“农旅一体化”发展为思路,广泛拓展旅游新业态,全镇目前有xx堡、温泉酒店等多个景区景点,广泛推动群众以各种渠道增收致富。20xx年xx镇被评选为省级重点旅游乡镇。

  六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自20xx以来,全面推进“组组通”路网改造,实施“扶贫路”“产业路”“旅游路”等农村路网项目,建成“组组通”道路15条(24.4公里)、旅游公路28公里、大大路8.6公里,实现100%建制村通沥青路(水泥路),建有垃圾中转站2个。20xx年以来,我镇持续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厕所革命”,对全镇厕所开展大排查,推进厕所改造项目2个,统筹资金50万元,修建农户卫生厕所167个,以项目建设为关键,推进农村建设,落实财政衔接资金项目3个,分别为大桥村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治理提升示范项目、大箐村特色田园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大地村特色田园乡村振兴建设项目,涉及资金130万元,目前三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已全部建设完毕。

  (四)切实巩固成效,改善群众生活。一是推动群众收入增加。20xx年脱贫184户437人后,我镇贫困发生率从最高的11.39%成功降至0%,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升。二是全面强化监测预警。针对脱贫户和“三类监测户”,常态化监测“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收入变化情况,每月村级定期研判,及时预警,及时防范化解因灾因病因意外事故等导致返贫致贫情况,针对新增低保对象、重大疾病、负担较重的慢病患者等农户全面开展大排查,自查发现预警线索六条,涉及6户,均进行台账管理,并落实相关帮扶措施,目前均已经消除风险。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镇将持续落实“四个不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到预警及时、有效帮扶,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一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文明村创建为统揽,深入推进文明村寨建设,推进村民自治;广泛开展文明村、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促进村居面貌内外兼修;二是提升群众致富能力。加强宣传与鼓励,树立勤劳致富典型人物,发挥先进模范作用,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完善探索新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强化技能培训,增强群众务工就业能力,引导群众开展自主创业。三是促进特色产业持续向好发展。按照既定计划,充分发展茶叶产业,在开发、管护、农旅一体上下足功夫,把茶叶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并加强招引力度,为下一步生产、加工、包装、销售做足准备,以尽快产生经济效益反馈群众。同时对现有其他产业发展模式进行梳理调整,加强管护力度,推进合作社进一步规范管理、配齐配强专业人员,全面发挥带动作用,实现稳定增产增收,成为致富增收的主要途经。

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情况汇报9

  xx乡是行政区划调整由原xx乡和xx乡合并而成,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乡人大监督和支持下,我们团结和依靠全乡人民,重塑xx发展版图,响亮提出“美丽羌乡·生态xx”发展定位,融合聚力、开拓创新、锚定方向、打牢基础,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为我乡乡村振兴奠定牢固的基础,现将我乡乡村振兴特色亮点总结如下。

  一、经济发展空前活跃

  (一)农业经济稳步提升。全乡新建苔子茶、皇帝庙等村茶叶种植示范基地2个、茶叶初加工厂3个、手工制茶工作室及体验培训室1个、茶园观光长廊2处,改良新式茶园3000余亩,新栽良种无性系茶树45万株,茶叶年产量超过7万斤,“古羌红贯”“古羌香芽”两个茶叶品牌喜获“国际博览会金奖”;着力打造羌民族传统食材村,新发展林埝、民权、茶马、九龙谷、清溪等村的高山生态缓季节蔬菜700余亩、樱桃200亩、优质魔芋1800余亩、花椒种植300亩、黄连种植600亩、青梅种植500亩;西羌黄牛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年出栏西羌黄牛超800头;“xx四宝”—土鸡、腊肉、豆腐干、土蜂蜜品牌逐渐响亮。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6个,培养高素质农民400余人次,规范流转土地93.2亩。

  (二)乡村旅游热点纷呈。与xx旅游开发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总投入1100余万元,建成集休闲养生、嬉水游玩、美食品鉴、漂流游乐于一体的xx风情谷旅游综合体,并成功举办两届“xx嬉水纳”活动,解决本地就业200余人,带动周边群众通过农产品销售、住宿、餐饮等实现多渠道增收。瓦壶沟村“一半壶缘”民宿从20xx年xx月签订协议,经过两年左右筹备、建设工作,迎来试营业,刷新了游客对xx民宿的认知,品牌认可度和影响力正逐步提升,更为宝贵的是,瓦壶沟村为农文旅融合、整村开发探索了一条路径。

  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一)交通基础设施加速成网。争取并实施旅资产路建设、村组道路建设、通村公路安保工程、道路加宽、水毁道路及堡坎修复、入户路建设等项目,硬化路通到了群众家门口,这是五年前群众不敢想象的变化。“主动脉”——S313和大多数村组道路的通达性经历了去年洪灾的考验,串联平武旅游资源的锁桂路即将贯通,通往九龙谷、瓦壶沟的旅资路结束了xx不通油路的历史。

  (二)电力、通讯等条件逐步改善。xx场镇100余户将淘汰老化电路,使用新型配电箱。改善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用电条件,进一步提高农村电网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新建通信基站3个,全乡基本实现网络全覆盖,通信难问题得到大幅度改善。xx社区污水处理池改造升级,生态环保理念在山区扎根落地。

  三、改革开放硕果累累

  (一)重大改革落地见效。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和县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完成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各项任务;扎实稳妥推进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建制村减少5个,减幅38.5%,全乡整体布局更优、效能更高、要素配置更集中。社会体制、农业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重点领域改革有序推进,接续推进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

  (二)对外开放成果丰硕。围绕“美丽羌乡·生态xx”的发展定位,主动对外联系xx天农生态、瑞丰中升、欣瑞商贸、烟雨溪民等多家企业到乡返乡进行实地考察洽谈,民宿开发、水上漂流、生态黑猪养殖等项目落地建成,为全乡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牢牢守护安全底线。打好疫情防控持久战,精细化、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截至目前,本乡内接种第一剂疫苗人数达到2489人,第二针疫苗接种2412人,实现了新冠疫情零传播、零感染、零病例,现正在组织开展加强针疫苗接种工作。面对百年难遇的xx月中旬特大暴雨洪涝地质灾害严峻汛情,我们科学研判、周密部署,全力打好防汛减灾硬仗,做好紧急避险和临时转移安置,做到应转尽转,应撤尽撤,千方百计做好群众安置工作,实现因灾零伤亡。面对高发频发的地质灾害,我们积极行动,全力防控,在全乡16个点位均设置地灾监测员,全力对上争取地灾治理项目,最大限度消除安全隐患,持续加强地灾治理防护,筑牢防灾减灾的“钢铁堤坝”。

  五、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一)科学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强化干部政治理论、现代经济、社会管理、科技法律等知识学习,努力打造一支善学善用、真学真用的干部队伍。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 学习教育,进一步竖牢服务意识。完善《村社干部管理办法》,健全完善考核激励制度,加强督促检查,狠抓工作落实。

  (二)服务群众更加优质高效。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结合“大走访、大调研、大排查”“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同时,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共建和谐美丽新农村。

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情况汇报10

  7月8日下午,市乡村振兴办在市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召开第四批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启动会议,市农业农村委黎而力副主任、市规划资源局王训国副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市农业农村委相关处室领导就第四批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任务、推进计划及相关工作要求作部署,市规划资源局相关处室领导就做好第四批示范村村庄设计、建设方案报批等要求作部署。各涉农区农业农村委、规划资源局、第四批示范村所在街镇等负责同志出席会议。现就本次会议精神及本区第四批市乡村振兴示范村有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市级启动会议主要精神

  (一)明确了第四批创建任务。7月6日,市乡村振兴办下发通知,明确了20xx年度即第四批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任务,全市共19个村,创建任务一个村的为闵行区、宝山区、松江区,创建任务两个村的为浦东新区、嘉定区、金山区和XX区,创建任务三个村的为奉贤区,崇明区最多,为五个村。我区今年入选的两个村分别为重固镇中新村和金泽镇岑卜村。

  (二)明确了村庄设计工作要求。为持续提升示范村建设水平和整体显示度,市明确要推动建设工作“由数量到质量、由盆景到风景”转变,为此提出了“全面加强统筹谋划”、“严格把关村庄设计”、“扎实推进全域建设”、“着力培育发展机制”和“加强指导督促检查”等五方面的工作要求,其中特别强调了做好村庄设计工作的重要性。《通知》和会议强调,要严格落实“不设计、不实施”工作要求,按照导则规范开展村庄设计。会议明确示范村村庄设计成果于8月底前交区规划资源部门进行市区会审,并指出,会审不通过的村,暂停启动建设,继续开展设计优化,9月底前仍不能达到要求,取消示范村建设计划。

  (三)明确了建设方案报批流程。示范村要制定详细建设方案,明确建设项目、实施内容、投资计划、时间节点,形成项目清单。会议要求各示范村项目清单要在8月底前提交区乡村振兴办审核,区级审核通过后报市乡村振兴办审核。其中特别强调了五方面的硬要求,分别是风貌设计不通过的、无产业用地的、无产业特色的、无社会主体参与的和不是全域实施建设的将不予通过。

  (四)明确了创建工作时间节点。会议强调要求,第四批乡村振兴示范村总的时间节点要确保在xxxx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

  二、本区第四批示范村目前工作进展及问题

  我区20xx年度示范村申报评审,分别在1月27日、1月29日组织一办八组完成并通过区级评审,经区实施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圈阅同意2月底报市乡村振兴办,3月25日市乡村振兴办组织市级评审,我区共申报了7个村。经市领导审定,市级下达我区重固镇中新村和金泽镇岑卜村,对标对表市级要求,后续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划和建设方案。

  首先,两个村均已开展村庄设计工作,其中,中新村村庄设计已较为成熟;岑卜村已经形成初稿,但限于长三角一体化先行启动区规划尚未通过,郊野单元规划尚未落地,实质性推进存在一定限制;

  其次,两个村虽已形成初步的建设方案,但对标市级工作要求,结合村庄设计方案需进一步完善;

  第三,关于项目清单,需结合建设方案完善,进一步梳理明确;

  第四,按照“产业用地确保不为零”和“规范和完善规证办理手续”等相关要求,两个村要确保落实产业用地,并办理产业用地转性手续以及涉及公服设施等建设项目用地手续的规范办理,确保用地合法合规和有效推进。

  三、下阶段工作建议

  (一)强化主体责任。示范村建设,镇为责任主体,要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镇要建立工作专班,党政主要领导要协调所在镇各部门的力量,既要明确分管领导抓具体、抓落实,更要贯彻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推进机制,从一开始就要整合包括党建工作、群众工作、社会治理、生态建设、环境治理和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合力,决不能单打独斗。各村是示范村建设的主战场,更要充分坚持党建引领,切实加强村民自治工作,重点做好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切实做好人居环境整治,落实好建管并举的工作要求,做好长效管理。要广泛听取和积极采纳群众意见建议,引导村民参与建设、做好长效。

  (二)加强工作指导。按照市级工作要求,近阶段,重点围绕村庄设计、建设方案完善和项目清单梳理等三方面的工作,重点形成区级职能部门的工作合力,主动跨前,加强工作指导。

  一是请区规划资源局加强指导村庄设计编制,完善村庄设计和完成区级审核工作,并争取市级部门指导,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完成编制、评审和市区会审工作;

  二是请区建管委、区水务局、区绿容局,加强路桥建设、水环境治理、环卫设施建设等建设项目的对接和技术指导,确保项目落实落地和规范推进;

  三是请区委研究室、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和区民政局,就幸福社区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社区管理治理等方面的工作,提前介入,加强工作指导;

  四是请区经委、区农业农村委、区文旅局等部门,加强乡村产业发展、农业招商和文旅产业的工作指导;五是请区卫健委、区体育局、区文旅局就农村卫生设施建设管理、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和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工作指导。

  (三)明确时间节点。区乡村振兴办,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工作职能,要进一步对接市级部门,明确阶段性推进时间节点。要加强督导检查,对推进情况、存在问题、下阶段工作措施定期以专报形式报区领导小组。要根据工作推进情况、市级部门阶段性工作要求,及时向镇及区级职能部门发出工作提示。要针对相应的重点问题,及时提交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指挥部会议专题研究决策。

  (四)疏通环节堵点。针对项目审批、资金安排、用地手续办理、建设手续办理中存在的堵点,请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规划资源局、区建管委形成推进路径,指导推进示范村建设,确保路径清晰、推进高效。

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情况汇报11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是规划情况。全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已全面完成并经过专家评审;薛城镇规划最终稿已完成正在请主要领导审核,待审核修改完善后报州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审批;桃坪镇集镇规划已完成第一次会审,正在修改完善中;全县乡村振兴详细规划正在挂网招标;已修订完善1镇2村及23个示范村五大行动:《垃圾分类处理实施方案》《户用厕所改造实施方案》《污水处理实施方案》《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已通过政府常务会审议,将于本周内修订完善后下发;完成31个村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制定,并落实各示范村工作领导小组,明确6月30日、9月30日和12月30日三个时间节点的工作任务。

  二是摸排情况。在4月底前由科技和农牧水务局、住建局、生态环境局组成的工作组对31个村户用厕所改造情况和污水处理摸排进行摸排,经统计需改造农村户厕11000余户,分散污水处理500余户。对20xx年垃圾分类处理热解处理站进行了三个点位确定,计划在通化乡、古尔沟镇、上孟乡建立垃圾热解处理站。

  三是项目情况。分两次对乡村振兴项目库进行修订完善,并组织林草局、住建局、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对项目实施内容进行初步审核,从而建立全县乡村振兴项目库,确定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核心的补短类项目4884万元,提升类项目2。06亿元,目前补短类项目已报财经领导小组进行审核,将于近期开始全面实施,提升类项目正与各部门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安排,计划年内实施4000万左右的提升项目。

  四是产业振兴情况。

  1、全面完成春耕生产工作,引导农户种植以大白菜、莴笋等农作物,种植面积达1.7万亩(按未确权数据)。

  2、落实遂宁援建资金120万元发展林下种植,本月共发放蜀香二号辣椒苗320余万株。

  3、落实浙江援建高半山产业项目资金317万元,计划采购生物有机肥料800吨、黄板20万张、太阳能杀虫灯100盏,目前正在挂网采购中,预计本月底前完成采购。

  4、基本完成浙江援建中蜂实施项目,建设中蜂示范场9个,发放蜂箱3000个、摇蜜生产设备400套。

  5、加快推进3个浙江援建养殖场建设,预计于6月底前完成。

  五是环境整治情况。全县乡村环境整治已全面展开,安排落实资金59万元采购草种花种1.8吨,分发给全县13个乡镇结合环境整治进行绿化美化,已开展80余万元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资金尚未到位),同时要求全县各村开展绿化美化和农户房前屋后清理工作,因正式方案尚未下发,尚未进行检查和统计。

  六是乡风文明情况。充分利用妇女节、劳动节等节日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优秀评比等,增强群众凝聚力。同时,结合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挖掘、弘扬优秀藏羌传统文化。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们在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是乡村振兴中重点工作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方案涉及部门多,覆盖范围广,方案制定和项目匹配需多次征求意见进行修改,因此方案出台较慢。

  二是当前省州尚未出台相配套的项目、实施方案和指导性意见,目前工作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缺乏指导性和规范性的运作模式造成部分部门和村仍处于观望状态。

  三是部门、乡镇宣传引导不到位,未能营造乡村振兴全民参与氛围,造成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只重视室外环境整治,忽略了室内环境卫生清洁。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关于人居环境整治五大行动实施方案(送审稿)》现已通过政府常务会审议,将按照会上提出的建议意见,修改完善后印发至各乡镇组织实施,以一镇两村为核心紧扣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要求,逐项对标落实,推动人居环境整治于9月30日前建设完成,于10月开启考核验收工作。

  二是力争5月底前完成薛城镇乡村振兴规划审批审核工作;7月30日前完成桃坪镇集镇规划;10月30日前完成全县乡村振兴详规编制进行定稿送审。

  三是由科技和农牧水务局负责,力争5月30日前完成农村户厕改造和分散污水处理试点工作,为召开全县乡村振兴现场会作准备。

  四是由住建局负责,于6月30日前完成垃圾分类处理所需物资采购工作并完成培育引进废品回收公司、村组保洁员选聘、依托小超市、小卖部设立一个垃圾超市等工作;9月30日前完成通化乡、古尔沟镇垃圾热解处理站建设工作。

  六是由县委宣传部牵头,会同各部门、各乡镇营造乡村振兴氛围,通过两微一端上对乡村振兴进行宣传报道,提高群众意识和参与度。

【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情况汇报】相关文章:

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情况汇报11-06

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情况汇报(精选7篇)11-04

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情况汇报11篇11-06

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情况汇报(11篇)11-06

乡镇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情况汇报范文(精选6篇)11-04

乡村振兴示范点推进情况汇报(精选9篇)11-04

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汇报(通用9篇)11-04

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汇报范文(精选6篇)11-03

乡镇乡村振兴示范点推进情况汇报(精选7篇)11-03

乡村振兴示范点推进情况汇报范文(通用5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