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多数人肯定都接触过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是富于创造性的精神活动,是对作品更深层次的探讨和领悟。相信很多人对古诗词鉴赏都是一知半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鹧鸪天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词鉴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鹧鸪天原文翻译及赏析
鹧鸪天·寄李之问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
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
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古诗简介
《鹧鸪天·寄李之问》是宋代歌妓聂胜琼为寄赠李之问而作的一首词。上片词人以眼前之景,写主观感受,反映词人与心爱的人分别时的痛苦心情。下片既写临别之情,又写别后思念之情,实与虚写结合,现实与想像融合为一。全词语言新雅,真切自然,流连缱绻。
作者简介
聂胜琼是汴京的歌妓,礼部属官李之问因任职期满来京城改官,遇见了聂胜琼。他非常喜爱聂胜琼,两人遂欢好。不久李之问将要出京,聂胜琼为之送别,饯饮于莲花楼,唱了一首词,末句云:“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他大为感动,遂又停留时日。后因家中催促,他只得回家。聂胜琼与心爱的人分别很痛苦,在与李之问分别后十日,聂胜琼以《鹧鸪天》词寄之,倾诉自己的思念之情。李之问在半路上收到了聂胜琼寄来的这首词,甚为珍爱,把它藏在箱子里。可是待到他抵家后,词却被妻子看到,遂询问其来历。之问素知妻子通情达理,宽厚仁和,便把事情的原委全都告诉了妻子。妻子爱其词语句清俊隽永,就将自己的妆奁拿出来卖掉,用所得的银两资助丈夫把聂胜琼娶回家中。聂胜琼嫁到李家后,便减其妆饰,小心谨慎地侍奉李妻,一家人始终和睦相处
翻译/译文
你离开凤城的时候,玉楼是变得那样的惨白,花朵也开得如此悲愁。就连为你饯行的莲花楼下,那柳树也显得青青悠悠。我举起酒杯唱一首《阳关曲》为你送别,伴你过了一程又一程,却终需分离!
真希望能和你在梦中相会,但是好梦又难寻成。有谁知道我此时的情怀?我只有在枕上默默流泪,而天也在阶前暗暗飘雨,隔着窗儿,里外一起滴到天明!
注释
鹧(zhè)鸪(gū)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等。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玉惨花愁:形容女子愁眉苦脸。
凤城:指北宋都城汴京。
莲花楼:饯饮之处。
阳关:即《阳关曲》,古人送别时唱此曲。
人人:那个人,指所爱的人。
程:里程,古人称一站为一程。
创作背景
据明代梅鼎祚《青泥莲花记》载,礼部属官李之问因任职期满来京城改官,遇见词人,非常喜爱,两人遂欢好。不久李之问将要出京,词人为之送别,饯饮于莲花楼,唱了一首词,末句云:“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李之问大为感动,遂又停留时日。后因家中催促,李之问只得回家,在半路上收到词人寄来的这首词。
赏析
词的上片,回忆送别情景。开篇两句“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写送别时的伤感。“玉”与“花”比喻词人的美貌,“惨”与“愁”是说送别的愁苦,由于难舍难分,使得词人花容憔悴,愁容满面。莲花楼下柳色青青,既点明送别是在春季,同时也与王维诗“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写景相合,申明送别之意。段末两句“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写最后的离别。在饯别的酒席上,词人满怀深情地唱起了《阳关曲》,然后,她依依不舍地为李之问送了一程又一程。上片叙事中兼有抒情,描写出女词人的一往情深。
词的下片,写别后相思的凄伤。首二句“寻好梦,梦难成”写痛苦相思,好梦难成。送别之后词人便处于深切的思念之中,但无由相见,便只好寄希望于梦中相会。然而“寻好梦,梦难成”,梦中相会竟然也成为奢望。一句“况谁知我此时情”道出了女词人内心强烈的孤独与苦闷。最后两句“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画面感人而意境凄静深沉,显示了词人独特的个性,也突现了词的独特的美。“帘前雨”与“枕前泪”相衬,以无情的雨声烘染相思的泪滴,窗内窗外,共同滴到天明。词人把人物的主体活动(枕前泪)与雨夜的客观环境(阶前雨)叠加在了一起,对夜雨中情景交融的描绘,更显得深刻细腻。而“隔个窗儿”使窗外之景与窗内之人融合在一起。“阶前雨”的每一声滴落,仿佛都敲打在词人的心头,令人心碎。词人以“枕前泪”与“帘前雨”这两幅画面相联相叠,而“隔个窗儿”更见新颖,突出了词人的独特之处,也更深化了离别之苦,因为这里所刻画的“滴到明”,不仅是“帘前雨”,而且也是“枕前泪”。这“滴到明”的不仅是“阶前雨”,更是词人的“枕前泪”。泪如雨,雨如泪,无限的相思令词人深陷于孤独、凄惶的痛苦之中。
《鹧鸪天·寄李之问》虽出自歌妓之手,但感情真挚,形象生动,语言通俗易懂,在宋代情词中,别具一格。
集评
清《许昂霄:“风致如许,真所谓我见犹怜者也。”(《词综偶评》)
清《况周颐:“纯是至情语,自然妙造,不假雕琢,愈浑成,愈秾粹。于北宋名家中,颇近六一、东山,方之闺帷之彦,虽幽栖、漱玉,未遑多让,诚坤灵间气矣。”(《蕙风词话续编》卷一)
宋代的乐器。宋时不仅传统乐器的制作和运用有所改进和发展,而且还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乐器,其中擦弦乐器的发展尤具重要意义,如稽琴和纂的演奏技巧已有明显进步,马尾胡琴已出现并日益流行。乐器的改进和创新使其更善于表现歌唱性的旋律,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戏曲、说唱的伴奏及各种形式的合奏中。当时器乐合奏在民间颇为流行,其主要形式有“细乐”“清乐”“小乐器”“鼓板”等,后世盛行的各种小型器乐合奏大多与其有渊源关系。宫廷器乐合奏有“教坊大乐”“随军番部大乐”“马后乐”等。宋时器乐独奏曾运用笛、箫、笙、琵琶、筝、琴等乐器,可见当时这些乐器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已达到相当的高度。其中古琴独奏尤有显著发展。文人士夫喜抚琴者颇多,不仅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琴家,而且还形成了汴梁、两浙、江西等各具艺术特色的琴派。以郭沔、毛敏仲等人为代表的浙派,在整理传统琴谱,创制新曲,提高并传授古琴演奏技巧等方面,贡献尤巨。
【鹧鸪天原文翻译及赏析】相关文章:
《鹧鸪天》原文翻译及赏析05-01
《鹧鸪天》原文翻译及赏析06-21
鹧鸪天原文翻译及赏析04-07
鹧鸪天·别情原文翻译及赏析01-02
鹧鸪天·桂花原文、翻译及赏析03-23
鹧鸪天·桂花原文翻译及赏析10-12
鹧鸪天·送人原文,翻译,赏析08-12
鹧鸪天·送人原文翻译及赏析11-23
鹧鸪天·桂花原文赏析及翻译01-19
鹧鸪天·桂花原文翻译及赏析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