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山海经》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2022-11-05 古籍

《读山海经》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1

  作品原文

  读山海经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俱至虞渊下①,似若无胜负。

  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②?

  余迹寄邓林③,功竟在身后。

  作品注释

  ①虞渊:即禹谷,神话中日入之处。

  ②倾河:把河水倒干,即饮尽河水。

  ③余迹:本意为遭迹,此处兼指夸父之遗愿。邓林:古时邓、桃二字音近,邓林即桃林。

  作品译文

  夸父生出一宏大志向,竟然是要与太阳赛跑。他们同时到达虞渊的日落处,似乎没能就此决出胜负。夸父既有如此奇才异能的神力,倾黄河渭水又怎能够他喝呢?夸父遗留下的手杖变成了桃树,功业最终成就于身后。

  作品鉴赏

  《山海经》一书记载着许多美丽的神话,其中《海外北经》和《大荒北经》所载夸父追日的神话更饶奇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海外北经》)“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大荒北经》)

  夸父追日的神话以绝妙天真的想像极度夸张地表现了先民们战胜自然的勇气和信心,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陶渊明《读山海经》组诗第九首(“夸父诞宏志”)即据此写成。但诗人不是一般地复述神话的情节,而是凭藉卓越的识见,运用简妙的语言,对神话中的人物和事件进行独特的审美观照和审美评价,因而又有其不同于神话的审美价值。

  神话反映事物的特点是“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恩格斯《反杜林论》)。因此,神话中的人物和事件都具有某种象征的意义。此诗对夸父追日其人其事的歌咏,自然也是一种含有某种象征意义的歌咏。诗人之言在此,诗人之意则在彼,所以不像直陈情志的诗那么容易理解。但是,“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下面采取披文入情、沿波讨源的方法,试探一下这首诗的意蕴。

  开篇二句咏夸父之志。《大荒北经》原说“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言外似乎还有点不以为然的意思。诗人却说:夸父产生了一个宏伟的志愿,竟然要同太阳赛跑!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不胜惊叹的情感,有力地肯定了夸父创造奇迹的英雄气概。这里表面上是赞扬夸父“与日竞走”的“宏志”,实际上是赞扬一种超越世俗的崇高理想。

  “俱至”二句咏夸父之力。《大荒北经》原有“逮之于禺谷”一语,诗人据此谓夸父和太阳一齐到达了虞渊,好像彼此还难分胜负,暗示夸父力足以骋其志,并非“不量力”者,其“与日竞走”之志也就确是“宏志”而非妄想了。本言胜负而不下断语,只用“似若”两字点破,故作轻描淡写,更有一种高兴非常而不露声色的妙趣。诗人对夸父神力的欣赏,也隐含着对一切奇才异能的倾慕。

  “神力”二句咏夸父之量。《海外北经》说夸父“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想像一个人把黄河、渭水都喝干了还没解渴,似乎有点不近情理。诗人却说:夸父既有如此特异的可以追上太阳的神力,则虽倾河而饮又何足解其焦渴?用反问的语气表现出一种坚信的态度,把一件极其怪异的事说得合情合理,至欲使人忘其怪异。在诗人的心目中,夸父的豪饮象征着一种广阔的襟怀和雄伟的气魄,因而有此热烈的赞颂。

  篇末二句咏夸父之功。《海外北经》说夸父“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想像夸父死后,抛下的手杖变成了一片桃林,固甚瑰奇悲壮,但尚未点明这一变化的原因,好像只是一件偶然的异事。诗人则认定这片桃林是夸父为了惠泽后人而着意生成的,说夸父的遗愿即寄托在这片桃林中,他的奇功在身后还是完成了。意谓有此一片桃林,将使后来者见之而长精神,益志气,其功德是无量的。诗人如此歌颂夸父的遗愿,真意乃在歌颂一种伟大的献身精神。

  总起来看,这首诗的意蕴是非常深广的。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生前虽未能施展其才能,实现其抱负,但他们留下的精神产品,诸如远大的理想,崇高的气节,正直的品质,以及各种卓越的发现和创造,往往沾溉后人。非止一世,他们都是“功竟在身后”的人。陶渊明自己也是一个“欲有为而不能者”(《朱子语类》卷一百四十),少壮时既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忆我少壮时》)的豪情,归耕后复多“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杂诗·白日沦西阿》)的悲慨,他在读到这个神话时自然感触极深而非作诗不可了。所以在这首诗中,也寄托着他自己的一生心事。明代学者黄文焕评说此诗“寓意甚远甚大。天下忠臣义士,及身之时,事或有所不能济,而其志其功足留万古者,皆夸父之类,非俗人目论所能知也。胸中饶有幽愤”(《陶诗析义》卷四),这是很有见地的。

  用神话题材作诗,既须顾及神话原来的情节,又须注入诗人独特的感受,并且要写得含蓄和自然,否则便会流于空泛和枯萎,没有余味和生气。陶渊明毕竟是“文章不群”(萧统《陶渊明集序》)的高手,他把神话原来的情节和自己独特的感受巧妙地结合了起来,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于平淡的言辞中微婉地透露出对夸父其人其事的深情礼赞,使人不知不觉地受到诗意的感发,从心灵深处涌起一种对夸父其人其事的惊叹和向往之情,并由此引出许多联想和想象,从而获得更加丰富的审美怡悦。清代著名诗论家叶燮说:“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原诗·内篇》)。陶渊明此诗可谓真正达到这样的“至处”了。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公元393年(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公元405年(晋安帝义熙元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公元406年(义熙二年)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读山海经》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2

  作品原文

  读《山海经》①

  精卫②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③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④既无虑,化去⑤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⑦讵可待。

  作品注释

  ②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及《述异记》卷上记载,古代炎帝之女精卫,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鸟,经常衔木石去填东海。衔:用嘴含。微木:细木。

  ③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争权,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山海经·海外西经》)干戚:盾斧。

  ④同物:精卫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就和其它的都相同,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

  ⑤化去:刑天已被杀死,化为异物,但他对以往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

  ⑥徒:徒然、白白地。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⑦良辰:实现壮志的好日子。讵:岂。这两句是说精卫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猛志,但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岂是能等待得到!

  ⑧猛志:勇猛的斗志。

  ⑨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⑩讵:表示反问,岂。

  作品译文

  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可是精卫和刑天昔日的猛志徒然存在,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又岂能等待得到!

  作品鉴赏

  陶渊明一生酷爱自由,反抗精神是陶诗重要的主题,这首诗赞叹神话形象精卫、刑天,即是此精神的体现。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起笔二句,概括了精卫的神话故事,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北山经》云:“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精卫为复溺死之仇,竟口衔微木,要填平东海。精卫之形,不过为一小鸟,精卫之志则大矣。“精卫衔微木”之“衔”字、“微”字,可以细心体会。“衔”字为《山海经》原文所有,“微”字则出诸诗人之想象,两字皆传神之笔,“微木”又与下句“沧海”对举。精卫口中所衔的细微之木,与那莽苍之东海,形成强烈对照。越凸出精卫复仇之艰难、不易,便越凸出其决心之大,直盖过沧海。从下字用心之深,足见诗人所受感动之深。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此二句,概括了刑天的神话故事,亦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海外西经》云:“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干,盾也;戚,斧也。刑天为复断首之仇,挥舞斧盾,誓与天帝血战到底,尤可贵者,其勇猛凌厉之志,本是始终存在而不可磨灭的。“刑天舞干戚”之“舞”字,“猛志固常在”之“猛”字,皆传神之笔。渊明《咏荆轲》“凌厉越万里”之“凌厉”二字,正是“猛”字之极好诠释。体会以上四句,“猛志固常在”,实一笔挽合精卫、刑天而言,是对精卫、刑天精神之高度概括。“猛志”一语,渊明颇爱用之,亦最能表现渊明个性之一面。《杂诗·忆我少壮时》“猛志逸四海”,是自述少壮之志。此诗作于晚年,“猛志固常在”,可以说是借托精卫、刑天,自道晚年怀抱。

  下面二句,乃申发此句之意蕴。“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同物”,言同为有生命之物,指精卫、刑天之原形。“化去”,言物化,指精卫、刑天死而化为异物。“既无虑”实与“不复悔”对举。此二句,上句言其生时,下句言其死后,精卫、刑天生前既无所惧,死后亦无所悔也。此二句,正是“猛志固常在”之充分发挥。渊明诗意绵密如此。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结笔二句,叹惋精卫、刑天徒存昔日之猛志,然复仇雪恨之时机,终未能等待得到。诗情之波澜,至此由豪情万丈转为悲慨深沉,引人深长思之。猛志之常在,虽使人感佩;而时机之不遇,亦复使人悲惜。这其实是一种深刻的悲剧精神。

  渊明此诗称叹精卫、刑天之事,取其虽死无悔、猛志常在之一段精神,而加以高扬,这并不是无所寄托的。《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一组联章诗,第一首咏隐居耕读之乐,第二首至第十二首咏《山海经》、《穆天子传》所记神异事物,末首则咏齐桓公不听管仲遗言,任用佞臣,贻害己身的史事。因此,此组诗当系作于刘裕篡晋之后。故诗中“常在”的“猛志”,当然可以包括渊明少壮时代之济世怀抱,但首先应包括着对刘裕篡晋之痛愤,与复仇雪恨之悲愿。渊明《咏荆轲》等写复仇之事的诗皆可与此首并读而参玩。

  即使在《山海经》的神话世界里,精卫、刑天复仇的愿望,似亦未能如愿以偿。但是,其中的反抗精神,却并非是无价值的,这种精神,其实是中国先民勇敢坚韧的品格之体现。渊明在诗中高扬此反抗精神,“猛志固常在”,表彰此种精神之不可磨灭;“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则将此精神悲剧化,使之倍加深沉。悲尤且壮,这就使渊明此诗,获得了深切的悲剧美特质。

  中心

  借神话故事咏志,赞扬了精卫和刑天为了理想而斗争不息的精神。寄托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深沉感慨。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公元393年(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公元405年(晋安帝义熙元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公元406年(义熙二年)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读山海经》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3

  作品简介

  《读山海经》是晋末宋初的诗人陶渊明所著作的五言诗。《读山海经》共十三首。《山海经》共十八卷,是一部包含我国古代地理,历史,神话,民族,动物,植物矿产,医药,宗教等多方面内容的重要文献。

  详细参考:《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 《读山海经·夸父诞宏志》 《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

  读《山海经》十三首

  其一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其二

  玉台凌霞秀,王母怡妙颜。

  天地共俱生,不知几何年。

  灵化无穷已,馆宇非一山。

  高酣发新谣,宁效俗中言!

  其三

  迢迢槐江岭,是为玄圃丘。

  西南望昆墟,光气难与俦。

  亭亭明玕照,洛洛清瑶流。

  恨不及周穆,托乘一来游。

  其四

  丹木生何许?乃在峚山阳。

  黄花复朱实,食之寿命长。

  白玉凝素液,瑾瑜发奇光。

  岂伊君子宝,见重我轩黄。

  其五

  翩翩三青鸟,毛色奇可怜。

  朝为王母使,暮归三危山。

  我欲因此鸟,具向王母言∶

  在世无所须,惟酒与长年。

  其六

  逍遥芜皋上,杳然望扶木。

  洪柯百万寻,森散复旸谷。

  灵人侍丹池,朝朝为日浴。

  神景一登天,何幽不见烛。

  其七

  粲粲三珠树,寄生赤水阴。

  亭亭凌风桂,八榦共成林。

  灵凤抚云舞,神鸾调玉音。

  虽非世上宝,爰得王母心。

  其八

  自古皆有没,何人得灵长?

  不死复不老,万岁如平常。

  赤泉给我饮,员丘足我粮。

  方与三辰游,寿考岂渠央!

  其九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

  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

  馀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其十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其十一

  巨猾肆威暴,钦?违帝旨。

  窫窳强能变,祖江遂独死。

  明明上天四,为恶不可履。

  长枯固已剧,鵕鹗岂足恃!

  其十二

  鸱鴸见城邑,其国有放士。

  念彼怀王世,当时数来止。

  青丘有奇鸟,自言独见尔;

  本为迷者生,不以喻君子。

  其十三

  岩岩显朝市,帝者慎用才。

  何以废共鲧,重华为之来。

  仲父献诚言,姜公乃见猜;

  临没告饥渴,当复何及哉!

  作品译文

  其一

  孟夏的时节草木茂盛,绿树围绕着我的房屋。众鸟快乐地好像有所寄托,我也喜爱我的茅庐。

  耕种过之后,我时常返回来读我喜爱的书。居住在僻静的村巷中远离喧嚣,即使是老朋友驾车探望也掉头回去。

  (我)欢快地饮酌春酒,采摘园中的蔬菜。细雨从东方而来,夹杂着清爽的风。

  泛读着《周王传》,浏览着《山海经图》。(在)俯仰之间纵览宇宙,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快乐呢?

  其九

  夸父生出一宏大志向,竟然是要与太阳赛跑。他们同时到达虞渊的日落处,似乎没能就此决出胜负。夸父既有如此奇才异能的神力,倾黄河渭水又怎能够他喝呢?夸父遗留下的手杖变成了桃树,功业最终成就于身后。

  其十

  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可是精卫和刑天昔日的猛志徒然存在,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又岂能等待得到!

  作品鉴赏

  其一赏析

  《读山海经》是陶渊明隐居时所写13首组诗的第一首。诗的前6句向人们描述:初夏之际,草木茂盛,鸟托身丛林而自有其乐,诗人寓居在绿树环绕的草庐,也自寻其趣,耕作之余悠闲地读起书来。情调显得是那样的安雅清闲,自然平和,体现出世间万物、包括诗人自身各得其所之妙。

  接下来描写读书处所的环境。诗人居住在幽深僻远的村巷,与外界不相往来,即使是前来探访的老朋友,也只好驾车掉转而去。他独自高兴地酌酒而饮,采摘园中的蔬菜而食。没有了人世间的喧闹和干扰,是多么的自在与自得啊!初夏的阵阵和风伴着一场小雨从东而至,更使诗人享受到自然的清新与惬意。

  诗的最后4句概述读书活动,抒发读书所感。诗人在如此清幽绝俗的草庐之中,一边泛读“周王传”,一边流览《山海经图》。“周王传”即《穆天子传》,记叙周穆王驾八骏游四海的神话故事;《山海经图》是依据《山海经》中的传说绘制的图。从这里的“泛览”、“流观”的读书方式可以看出,陶渊明并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只是把读书作为隐居的一种乐趣,一种精神寄托。所以诗人最后说,在低首抬头读书的顷刻之间,就能凭借着两本书纵览宇宙的`种种奥妙,这难道还不快乐吗?难道还有比这更快乐的吗?

  其二赏析

  陶渊明在这首诗中给我们展示了西王母所居天境:天地共生、秀出云霞、神异变化、高雅不俗,表现出了其无限的向往之情。笔者以为,与其说这是陶渊明对“秀雅天境”的向往,毋宁说这是陶渊明“独闲灵府”的折射。

  “玉堂凌霞秀”,西王母居于玉堂之上,高凌云霞。联想到陶渊明崇尚“二疏”的“高啸返旧居”(《咏二疏一首》)来:高者,高世也;啸者,啸傲也。“二疏”功成身退,高出世人,超乎世俗;“二疏”回归故里,放歌长啸,逍遥自在,这样的人生令人艳羡,而高凌云霞的天境不正是诗人的“独闲灵府”的折射吗?“形迹凭化往,灵府常独闲。”(《戊申岁六月中遇火一首》)形迹任随大化变迁,心灵却保持闲静而无世俗杂念。

  “灵化无穷已”,神异变化无穷无尽。就似伴随陶渊明终身复杂而矛盾的心境。最典型的就是那首描写陶渊明内心世界里的两个矛盾的“我”:“一士长独醉,一夫终年醒。”(《饮酒(有客常同止)》)一个“醉士”的我长久独醉,一个“醒夫”的我终年清醒,始终伴随并困扰着陶渊明,形影不离。

  “天地共具生,不知几何年。”“高酣发新谣,宁效俗中言?”这仿佛是在说陶渊明那与生俱来的厌“俗”秉性:“少无适俗愿,性本哀丘山。”(《归田园居(少无适俗愿)》)。自少儿时期就无适应世俗踏入官场的愿望,本性就热爱自然界的丘林山水。“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答庞参军一首并序》),交谈融洽而无庸俗的论调,说的都是古圣贤哲的佳篇。

  秀丽的玉堂高凌云霞,西王母容颜怡然美艳。她与天地一起生存,不知生于何年终于何时。神异的变化无穷无尽,楼馆庭宇非一山一处。高会酣饮唱出的新歌,岂是仿效世俗中的语言?

  其九赏析

  渊明在这首诗里,赞美夸父逐日的宏志,敬佩夸父功业身后的精神。“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的确,这首诗颇令人深思感叹。

  面对夸父的宏志与精神,当今忙于蝇头利禄、蜗角功名以及急功近利者,难道不震撼,不羞愧?这些人可能很得志,却少了夸父超越世俗的崇高理想;这些人可能很富贵,却少了夸父豪饮的胸怀气魄。我们这个时代,不仅需要建功立业于当下的宠儿,更需要像夸父这样留下精神财富、远大理想、崇高气质、正直品质、卓越发现、惊人创造的“功竟在身后”的奇人!

  读陶诗犹饮澄清的甘泉,有心明眼亮的感觉,无不感叹其文章不群,寓意不凡!

  夸父生出一宏大志向,竟然是要与太阳赛跑。他们同时到达虞渊的日落处,似乎没能就此决出胜负。夸父既有如此奇才异能的神力,倾黄河渭水又怎能够他喝呢?夸父遗留下的手杖变成了桃树,功业最终成就于身后。

  其十赏析

  陶渊明对东晋的灭亡十分惋惜,对恭帝被弑痛心疾首。他不仅引用历史故事,抨击刘裕代晋,而且利用古代神话传说,表示了自己的不平和反抗情绪。

  诗的前半部分,歌颂了精卫和刑天。“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精卫是炎帝少女死后化为的精灵,虽然身小力薄,却“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微木”与“沧海”是一组多么强烈悬殊的对比,以微木填海何时方可填平?一如愚公一担一石之移山。但诗人歌颂的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与矢志靡它的决心,只要有这种精神与决心终有成功胜利的一天!“刑天舞干戚”讲的是刑天操斧执盾不甘失败的故事。刑天被天帝断首,仍然挥舞牌,刚毅的精神长留不衰。“猛志固常在”中的这个“固”字点明刑天的“猛志”本为其生来所固有而永不衰竭,无论失败还是死亡终不能使其消减。诗人在“精卫”与刑天身上看到他们这种共有的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从而加以赞颂讴歌,就隐含着诗人自身也时时以这种精神自策自励。

  这首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赞扬这两个英雄顽强的斗志。尽管良机已失,徒怀雄心,但他们也不存忧虑,毫无悔意。通过精卫和刑天的行动,寄托了自己的悲愤。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前二句写“精卫”与“刑天”如此刚毅的缘由。“同物”、“化去”即物化之意。“物化”一般指死生变化而言。生与死不过是不同形式的“物化”,死只不过是生的另一种形式而已。炎帝的女儿——女娃变成精卫,刑天变成乳目脐口的怪神,都是由此物化为彼物,其精神不死,故而无论衔微木填海,或舞干戚向敌,都能无虑而不悔。诗人在此以“物化”的哲学观点激励自己无虑不悔的斗争意志。最后二句是诗人思想情感又一次跌宕:表面上是感叹精卫与刑天徒然存在着昔日猛志,但如愿以偿的时机岂能等到?实际上是诗人慨叹理想的无法实现。前人认为此二句是诗人的自白之语。

  由于家庭出身的影响,陶渊明和已死去的晋朝,感情上有割不断的万缕千丝。刘裕上台后诛杀异己的行为更使他不满于刘宋政权。因此,不能正确认识刘裕及他建立的新政在历史上起的积极作用。这正是诗人的局限。但他反对刘裕代晋和憎恶时代黑暗、政治残酷是紧紧相联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批判刘宋政权,也是批判腐朽的东晋社会的继续。

  这首诗写法曲折,意义较为隐晦,风格和情调与以上所选各篇大不相同,但在豪放之中仍然保持了诗人托物寄兴、精练含蓄,说理议论自然妥帖的特点。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中的“干”“戚”都是古代兵器,类似斧子。后来“戚”被借作表示心情悲伤的意思,可以写作“戚”,也可以加个忄字旁,写作“慽”,如李清照《声声慢》“凄凄惨惨慽慽”。

  其十一赏析

  在《山海经》里,陶渊明真正感知到了“天监在下”(《诗·大雅·大明》)“明明上天”的存在,“明明上天监,为恶不可履。”明察秋毫的上天监视善恶于下,为恶必有报,谁也不可为恶放肆。

  “天监在下”只存在于经书里,只存在于神话传说中,而现实世界却很无奈。渊明虽没这么说,笔者却有所感知。

  贰负神之臣危放纵慑服强暴杀死了窫窳,钦駓神与钟山神之子鼓违背皇帝的旨意杀死了祖江。窫窳甚能变死后化为龙首居于弱水中,祖江却就这要死去。明察秋毫的上天监视善恶于下,谁也不可为恶放肆。臣危长久被桎梏固然已经过分严厉,钦駓与鼓被皇帝斩杀后变为鹗鵕难道值得仗恃?

  其十二赏析

  《山海经·南山经》载:柜山中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鹞鹰,却长着像人手一样的脚,它的声音像痹一样。这种鸟名叫鴸。它有这个名字,是因为它自己发出“朱”的叫声。哪里出现这种鸟,哪里就有很多文士被放逐。

  《山海经·南山经》又载:青丘山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斑鸠,它的叫声就像人呵斥似的,这种鸟名叫灌灌。人若佩戴它的羽毛,可以避邪防妖。

  陶渊明在读《山海经》以上文字时,想到了屈原和楚怀王。“本为迷者生,不以喻君子!”他说,青丘奇鸟原本就是为迷惑者而生,不须用来晓喻明达的君子啊(或:为什么就不让楚怀王明月入怀、明目达聪啊)!这实质是渊明在哀叹怀王但见柜山鴸鸟、不见青丘奇鸟的迷惑糊涂。渊明认为,历史上文士多厄运,这与君王迷惑、平庸有直接关系,从而希望君王们都能明月入怀,明目达聪,明察秋毫。然而,皇位世袭难保代代明君啊,这点渊明是没认识到,还是避而不谈,不得而知。

  历史证明,文士命运不应寄托于“人治”,而应寄望于“法治”!

  在城邑里见到状如鹞鹰的鴸鸟,这个国家就会有很多的文士被放逐。想起了那楚怀王时代,当时鴸鸟就多次来停留止息。青丘山有名叫灌灌的奇鸟,自言能见人所不能见而使人不迷失。

  其十三赏析

  陶渊明通过《山海经》所记废共工与鲧之事,联想而及齐桓公不听管仲之言,既废易牙等人又复之。感叹帝者倘不慎用才,必遭祸患。

  在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里,世间的传说、神化、寓言、史实……通过其“魔镜”,或被化为睿智的火花,或被化为哀婉的叹息,或被化为惊天的怒吼,或被化为由衷的敬佩,或被化为刹那的顿悟,或被化为玄妙的虚幻,或被化为警世的宣言……难怪渊明有“诗人中哲人”之美誉。以此作为读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小结语。

  高严的大臣显赫于朝廷及一国之中,作为君王当慎选贤才。帝舜何以流放共工而杀鲧?是帝舜见奸邪加以制裁。管仲向齐桓公献诚言,远易牙等人,反被猜疑。桓公临死方知管仲言之深长,但已无济于事了。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公元393年(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公元405年(晋安帝义熙元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公元406年(义熙二年)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读山海经》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读山海经》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11-05

《读山海经》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04-12

《读山海经·其九》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04-12

《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04-12

陶渊明《读山海经》原文及注释08-30

《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04-12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九》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04-12

《读山海经·夸父诞宏志》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04-12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07-19

《饮酒》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