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四月》原文及翻译赏析

2023-06-28 古籍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四月》原文及翻译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原文及翻译赏析1:

  原文:

  乡村四月

  朝代:宋代

  作者: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

  乡村的四月正是最忙的时候,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出神入化地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前两句写自然景象。“绿”,写树木葱郁,“白”,写水光映天。诗人从视觉角度着眼,描绘出明丽动人的山水色彩。第二句不仅以烟喻雨,写出了江南梅雨特有的景致,而且以催耕的鸟声,平添了无限的生机。后两句写农家的繁忙。“乡村四月闲人少”一句,绘尽农家四月人繁忙的景象;而第四句以“蚕桑”照应首句的“绿遍山原”,以“插田”照应首句的“白满川”,一个“才”和一个“又”两个虚字极富表现力,不言“忙”而“忙”意自见。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山原,山间原野。白,白色,指水。川,河流。子规,大杜鹃,又名“布谷鸟”,夏时各处飞叫,声如“快快布谷”,有催促农事意。雨如烟,指毛毛细雨,轻如烟雾。意思说:初夏季节,江南的山间原野,到处绿油油的,满河的流水,映着天光,白茫茫一片。在如烟似雾的细雨中,杜鹃鸟不时地鸣叫着,催促着农事。这两句写自然风光。前句是静景,有山原有河水,一“绿”一“白”,色彩明丽;后句是动景,有子规的鸣叫,有细雨的飘洒,情意绵绵。并于景物描写中,暗示出农事正忙。山原绿遍,草木葱茏,桑叶也当肥嫩,河水涨满,细雨如烟,恰是插秧的好时机,更有杜鹃鸟热心地鸣叫催促,人们怎么能够停闲呢?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现在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有人运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才了蚕桑又插田”,不过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至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与前两名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和谐统一的。

  这首诗语言明快,格调轻松,形象鲜明,读来朗朗上口,给人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它把自然之美和劳动之美和谐地统一在画面里,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也使读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劳动的乐趣。

  原文及翻译赏析2:

  原文:

  乡村四月

  翁卷〔宋代〕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山原:山陵和原野。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子规:鸟名,杜鹃鸟。才了:刚刚结束。蚕朶:种桑养蚕。插田:插独。

  相关翻译: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活,又要忙着插秧了。

  相关赏析: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舂末夏初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主要突出在水田插丨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整:首诗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翁卷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乐清(今属浙江)人,南宋诗人。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并称为“永嘉四灵”。其诗大多讲求技巧,诗风清苦。

  原文及翻译赏析3:

  原文:

  乡村①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

  ①指江南农村。

  (1)前两句的景物描写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2)请简要分析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译文:

  山陵、原野间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碧绿.一条条小河十分清澈.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大地一片欣欣向荣.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了起来,村里没有一个人闲着.他们刚刚结束了种桑养蚕又开始插秧了。

  翁卷简介: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乐清(今属浙江)人。工诗,为“永嘉四灵”之一。曾领乡荐(《四库提要》作“尝登淳佑癸卯乡荐”,《乐清县志》承此,而近人以为是淳熙癸卯,相差一个甲子。衡诸翁卷生平,前者过早,后者过尽,疑都不确),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有《四岩集》,《苇碧轩集》。清光绪《乐清县志》卷八有传。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了江浙一带乡村四月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生活的赞美之情。

  诗的前两句主要写景,山坡上、平地里到处都是绿色,蓄满水的稻田,水光与天色相映,一片亮白,烟雨迷蒙中杜鹃在欢快地鸣叫。有声、有色,如诗、如画,一幅四月江南乡村图展现在眼前。诗的后两句主要写江南四月劳动人民紧张劳动,采桑养蚕和插秧这两件事只不过是代表农民衣和食的两件大事,可能大家还在干别的什么事,这里不能看得太实。

  全诗语言质朴,笔调明快,一种恬淡上心头。

【《乡村四月》原文及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乡村四月》原文翻译及赏析11-07

乡村四月原文翻译及赏析12-25

乡村四月原文,翻译,赏析08-17

乡村四月原文翻译及赏析03-10

《乡村四月》原文翻译及赏析04-10

《乡村四月》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11-07

乡村四月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12-25

乡村四月原文,翻译,赏析3篇08-17

乡村四月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