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2-07-28 古籍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1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

  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注释

  ①渔父:一名“渔歌子”。

  ②钓车子:钓具。

  ③橛(jué)头船:小木船。

  赏析

  此首写渔父之“乐”。写“乐”又不是从“笑从双脸生”直接看到的,而是由“棹歌连”的高亢清越的歌声中体味到的'。月圆夜静,草色苍苍,忽而歌声自湖面传来,悠长连绵,不绝如缕。此何人也?乃非仙也?真所谓未谋其面,先闻其声。然则神仙亦不抵渔父悠游风波之乐啊!

  名家点评

  施蛰存《唐诗百话》认为:“第五首应当是第二首。这两首是张志和回忆做南浦县尉时的渔钓生活。以下三首,是他归隐后从金华泛舟东下的情况。”而我们通常将此句解为作者此时联想到屈原《渔父》篇中渔父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其风格与渔父歌相近。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收却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剪芙蓉。

  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芦花短笛中。

  译文

  夕阳西下,渔人收起鱼竿准备回家。连秋风都是温柔的,不肯让荷花凋谢了。烟水蒙蒙,渔人悠闲自得,听短笛的旋律,被秋风吹进芦花荡的深处。

  注释

  ①渔父:词牌名,又称《渔歌子》《渔父乐》等,此调分为单、双调,又各有不同的体格。此词为单调中之一体,五句,二十七字,除第三句外,通押平声韵。

  ②纶(lún)竿:钓竿。落照:即夕阳。

  ③宁(nìng):犹乃。芙蓉:荷花。剪:作吹动解。

  ④“吹入”句:谓悠扬的短笛声飘入芦花丛中。

  参考资料:

  1、汪政,陈如江编注.谁念西风独自凉纳兰词:山东文艺出版社,20xx.08:第123页

  2、(清)纳兰性德著.墨香斋译评,纳兰词双色插图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xx.10:第291页

  赏析:

  创作背景

  词为题画之作,赵秀亭等以为作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徐轨(1636—1708年)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作《枫江渔父图》,康熙十七年(1677年)携图入京,后名流多有题咏。此即其一。

  赏析

  这首词犹如一幅恬淡的'水墨风俗画。

  开篇描绘晚霞烂漫,渔人悠然收竿的场景。“收却纶竿落照红”,纳兰一贯钟情的白描手法在此一显无余,夕阳西斜、晚霞烂漫,渔人悠然收竿,首句铺展在读者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幅场景。“收却”二字用在全词的开头,别有一番意味。从字面上看,“收却”与“落照红”是同时发生的动作,而纵览全词,则可体味出这两者其实有着暗示的因果关系,即因“落照红”而“收却纶竿”,无须多言,便道出了黄昏中渔人逍遥自得,不假他求,这种自由自在的情绪,为整篇作品奠定了基调,又与下句的描述前后呼应。“秋风宁为剪芙蓉”承接上句,由落照的色彩写到秋风的声响,由人之主体写到荷花之喻体,仍然是从细节着手,以拟人的手法,描述飒飒秋风之凉意吹飘,不求他物,只为了能轻轻地摆动水中那一簇簇绝美的荷花。此处着一“宁”字,赋予了秋风人的性情与品格,出奇地于平和中凸现词人强烈的感情。勾勒完风物,“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芦花短笛中”一句抛出一个空远淡漠的远景,人影稀,烟水蒙,笛音轻,纳兰将他的山泽鱼鸟之思寄托于词中,点明主旨,道出了渔人悠然自得,逍遥自在的情趣。

  夕阳西斜、晚霞烂漫,飒飒秋风,烟雾蒙蒙,时人称纳兰题画诗词有种“烟水迷离”之感,从这首小令的诗情画境中也可见一斑。全词格高韵远,极缠绵婉约之致。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3

  题春江渔父图

  杨维桢〔元代〕

  一片青天白鹭前,桃花水泛住家船。

  呼儿去换城中酒,新得槎头缩项鯿。

  译文

  青天一片,白鹭徐来,桃花绽开,江波浩渺,渔船在岸边拍打着浪花。渔父唤儿进城打酒,酒资则是刚刚捕捞到的鲜美鳊鱼。

  注释

  白鹭(lù):全身羽毛白色,生殖期间枕部垂有两条细长的长翎作为饰羽,背和上胸部分披蓬松蓑羽。桃花水:桃花汛,指春天桃花盛开之时,川谷冰融,河流涨满。呼:呼叫,让。槎头缩项鯿(biān):即鳊鱼。缩头,弓背,色青,味鲜美,以产汉水者最著名。人常用槎拦截,禁止擅自捕杀,故亦称“槎头缩颈鯿”。唐孟浩然《岘潭作》诗:“试垂竹竿钧,果得槎头鯿。”唐杜甫《解闷》诗之六:“即今耆旧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颈编。”亦省称“槎头”。此处借指上等鲜美之鱼。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本诗前两句画景,后两句叙事,景物的和美与人事的温馨交融掺杂,使整篇诗歌洋溢着其乐融融的纯朴甜美的气息。

  首句写远景。青天一片,白鹭翩飞,诗人用淡雅的色彩为全篇染上一层明快的底色。一个“前”字,又给静止无垠的蓝天平添无限生机。

  次句写近景。桃花绽开,寓示着正是阳春三月的时令:春水猛涨,江波浩渺,渔船忽上忽下,在岸边拍打着浪花。在这里,诗人还特意指出,这是一条“住家船”。如此看来,江水是渔父赖以谋生的土壤,渔船则是渔父借以栖身的房屋。如今渔父泊船岸边,显然是有需要到岸上解决的事务,于是,自然引出了下面的诗句。

  三四两句写渔父唤儿进城打酒,而酒资则是刚刚捕捞到的鲜美的“槎头缩颈鳊”,也就是武昌鱼。这本是极其普通的场面,打鱼人大多嗜酒,以捕捞所得与人换酒也是常事,而诗人正是希望通过这些日常普通的事物的描绘,显示以物易物的.质朴、父呼子应的天伦之乐以及渔父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畅快。

  该诗的字里行间,处处透露出对渔父生活的歆羡和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实际上反映了诗人对那种宁静安详、无拘无束的境界的向往与渴求。

  作为一首题画诗,显然侧重对于画面的解释,这样的诗歌语言具有清新、明白、流畅的风格,取得了与画面、与主旨的一致。

  杨维桢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4

  原文

  渔父醉,蓑衣舞,醉里却寻归路。轻舟短棹任斜横,醒后不知何处。

  翻译

  渔父酒醉了,披着蓑衣走路跌跌跄跄像跳舞。醉酒的渔父想寻找回去的归途。短桨小船无人执掌,任它随意漂流。酒醒以后,渔父不知身在何处。

  注释

  蓑衣舞:指渔父穿着蓑衣醉行之状。

  却:往回走。

  短棹:小桨。

  赏析

  前两句点化引用了唐代诗人孟郊《送淡公》(之三)“独迷舞短蓑”诗意,写了渔父狂饮烂醉而忘形的神态。“渔父醉,蓑衣舞”,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渔父狂饮烂醉以致神魂颠倒、身不由己的'诙谐状态。“蓑衣舞”三字逼真传神,渔父醉后那踉踉跄跄的行走模样跃然纸上,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醉里却寻归路”,进一步渲染了渔父醉后神不附体、欲归无路的昏沉状态。连东南西北都弄不清楚,回去的道路也找不到了,只好“轻舟短棹任斜横”。

  作者曾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游赤壁湖时,也狂饮烂醉过,结果是“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此词里渔父的狂饮烂醉,其结果比作者游赤壁时的境况好不了多少,同样会是“肴核既尽,杯盘狼藉”。所不同的是:相与枕藉乎家中,“醉后不知何处?”最后两句为点题之笔,反映了渔父那种狂放不羁、自由自在的恬淡生活心态。

  第二首词先描写,后叙述,描写与叙述融会运用,集中渲染了渔父“醉”后百事皆空的心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词隐含了道家崇尚自然、清净无为的思想,反映了词人随缘放旷、任天而动的达观胸怀。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5

  收却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翦芙蓉。

  人淡淡,水濛濛,吹入芦花短笛中。

  古诗简介

  《渔父·收却纶竿落照红》是清代诗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此篇通过描绘一幅晚霞收渔图,道出了渔人悠然自得、逍遥自在的情趣,寄托了词人的山泽鱼鸟之思。全词格高韵远,极缠绵婉约之致。

  翻译/译文

  夕阳西下,渔人收起鱼竿准备回家。连秋风都是温柔的,不肯让荷花凋谢了。烟水蒙蒙,渔人悠闲自得,听短笛的旋律,被秋风吹进芦花荡的深处。

  注释

  ①渔父:词牌名,又称《渔歌子》《渔父乐》等,此调分为单、双调,又各有不同的体格。此词为单调中之一体,五句,二十七字,除第三句外,通押平声韵。

  ②纶(lún)竿:钓竿。落照:即夕阳。

  ③宁(nìng):犹乃。芙蓉:荷花。剪:作吹动解。

  ④“吹入”句:谓悠扬的短笛声飘入芦花丛中。

  创作背景

  词为题画之作,赵秀亭等以为作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徐轨(1636—1708年)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作《枫江渔父图》,康熙十七年(1677年)携图入京,后名流多有题咏。此即其一。

  文学赏析

  这首词犹如一幅恬淡的水墨风俗画。

  开篇描绘晚霞烂漫,渔人悠然收竿的场景。“收却纶竿落照红”,纳兰一贯钟情的白描手法在此一显无余,夕阳西斜、晚霞烂漫,渔人悠然收竿,首句铺展在读者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幅场景。“收却”二字用在全词的开头,别有一番意味。从字面上看,“收却”与“落照红”是同时发生的动作,而纵览全词,则可体味出这两者其实有着暗示的因果关系,即因“落照红”而“收却纶竿”,无须多言,便道出了黄昏中渔人逍遥自得,不假他求,这种自由自在的情绪,为整篇作品奠定了基调,又与下句的描述前后呼应。“秋风宁为剪芙蓉”承接上句,由落照的`色彩写到秋风的声响,由人之主体写到荷花之喻体,仍然是从细节着手,以拟人的手法,描述飒飒秋风之凉意吹飘,不求他物,只为了能轻轻地摆动水中那一簇簇绝美的荷花。此处着一“宁”字,赋予了秋风人的性情与品格,出奇地于平和中凸现词人强烈的感情。勾勒完风物,“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芦花短笛中”一句抛出一个空远淡漠的远景,人影稀,烟水蒙,笛音轻,纳兰将他的山泽鱼鸟之思寄托于词中,点明主旨,道出了渔人悠然自得,逍遥自在的情趣。

  夕阳西斜、晚霞烂漫,飒飒秋风,烟雾蒙蒙,时人称纳兰题画诗词有种“烟水迷离”之感,从这首小令的诗情画境中也可见一斑。全词格高韵远,极缠绵婉约之致。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6

  原文: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译文

  渔父驾着一叶扁舟,划着一支长桨,迎着春风,出没在波涛之中。他时而举起一根丝线,放下一只轻钩;时而举起酒壶,看着沙洲上的春花,在万顷水面上心满意足地品着美酒,何等潇洒自在。

  注释

  ⑴渔父:词牌名,亦作《渔父词》,《历代诗余》中作《渔歌子》。

  ⑵棹(zhào):摇船的工具。短的叫楫,长的叫棹。

  ⑶纶:比较粗的丝。《五代名画补遗》中误作“轮”。纶,钓鱼用的粗丝线。茧缕(lǚ):丝线,这里指渔弦。茧,茧丝。

  ⑷渚(zhǔ):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⑸盈:《五代名画补遗》作“盈”。此外各本作“满”。瓯(ōu):装酒的器具,即盅,一种平底深碗。

  ⑹顷:土地面积单位。一百亩为一顷。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观卫贤之画而作,属于题画词,原画名《春江钓叟图》,词写来情调悠扬轻松,应该是词人亡国前所作。卫贤,京兆人,南唐画家,曾任供奉之职。据宋阮阅《诗话总龟》载:“予尝于富商高氏家,观(卫)贤画《盘车水磨图》,及故大丞相文懿张公弟,有《春江钓叟图》,上有南唐李煜金索书《渔父词》二首。其一曰:‘浪花有意千里雪,……’其二曰:‘一棹春风一叶舟,……’”。另《古今诗话》中亦云:“张文懿家有《春江钓叟图》,上有李煜《渔父词》二首。”《花草粹编》中此词有题作“题供奉卫贤《春江钓叟图》,并注云:“金索书,不知书名抑书法也。”

  南唐中主李璟开始所立的太子是李弘冀。李煜受到太子兄长的猜忌,为躲避打击,沉迷于艺术,过着宫廷隐士的'生活。《十国春秋》卷十九《列传》:“弘茂,幼颖异,善歌诗,格调清古。年十四,为侍卫诸军都虞侯,封安乐公。初,文献太子刚果,人多惮之,故时望归弘茂。保大九年七月薨,追封庆王。”又据《南唐书·后主本纪》:“后主为人仁惠,有慧性,雅善属文,工书画,知音律。广额丰颊。骈齿,一目重瞳子。太子恶其有奇表,从嘉避祸,惟覃思经籍。历封安定郡公、郑王。文献太子薨,徙吴王,以尚书令知政事,居东宫。”据此可知,文献太子先是嫉恨弘茂,后嫉恨从嘉(即李煜)。所以,李煜一直小心翼翼,埋首典籍。这首词是“后主为情势所迫,沈潜避祸,隐遁世尘并写词表露自己的遁世之心,以释文献太子的疑嫉”(蒲仁、梅龙《南唐二主词全集》辑注)。从词意上看,此词耽于隐逸、格调不高,当是李煜前期意念消沉的作品。

  赏析

  此词与另一首《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题的是同一幅画《春江钓叟图》,词的内容、意趣亦大体相同,都是表现作者的避祸之心和遁世之思。

  首句点明钓叟是在水波中,小船上。“棹”字名词作动词用,与“春风”构成语句,很是生动,仿佛木桨划动的不仅是水,更有春风,将静止的画面写活了。而且这种写法又将春风与绿波融为一体,与结句的“万顷波中”作前后的照应,语言精巧,有“一石三鸟”的笔力。首句写景,景中有情,接下来仍是直接的抒情。“酒满瓯”,见出兴致之高。“茧缕”“轻钩”写简朴,而“钩”之所以“轻”,是因为无鱼上钩。钓鱼而不求鱼,是作者志不在得鱼的缘故。这就将画中人物写得神情饱满,志逞意得,由此引出结句中的“得自由”之高声唱颂,进一步强化钓叟的快乐。

  春风泛舟、茧缕轻钓,此词仍是写画意,但作者寓意转淡,转以画境的空阔辽远和优悠自在为主,是一种衬托、渲染的用法,与《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有意”“无言”稍不同。“花满渚”“酒盈瓯”实写美景,虚写心情,“自由”二字一出,作者意趣畅然而出。这首词短而不丽,工而不奢,四个“一”字连用而不避重复,是词人有意为之,不但不显重复,反而有一气呵成、悠然不断之感。取“一”与“万顷”相映照,细巨对应,工整而精妙。

  此词题画抒怀,借景寓意,虽然情趣不高,但悠然散淡之意境却清丽不俗,也可视为题画诗词中的精品。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7

  渺渺烟波一叶舟,西风落木五湖秋。

  盟鸥鹭,傲王侯,管甚鲈鱼不上钩。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只小船行在浩渺的烟波上,西风吹叶落,太湖上一片秋意。

  我和鸥鹭结盟,傲视王侯,管他什么鲈鱼能不能上钩。

  注释

  渔父词:词牌名,是“渔歌子”的别名。

  仲姬:作者妻子管道升的字。其人书画皆长,诗词亦精,与卫夫人并称“书坛两夫人”。

  五湖:说法不一,有指江苏太湖;有指太湖及其附近四湖;有泛指各处湖泊,如言“五湖四海”。

  盟鸥鹭:与沙鸥白鹭结盟,暗示归隐山水田园。

  王侯:指权贵。侯,侯爵,古代五等高级爵位的第二等。

  鲈鱼:体扁平,嘴大,鳞细,背灰绿色,腹面白色,肉味鲜美,是一种名贵的鱼。

  创作背景

  这两首词是元皇庆二年(1313年)十二月,赵孟頫和其夫人的四首《题渔父图》所作。

  赏析

  赵孟頫夫人管道升的那首词“人生贵极是王侯”不失为真情之作,但从诗首先应当具有形象性的`特质的角度而言,她的词未免有直露的、理念化的毛病。相比之下,还是她丈夫的诗高出一筹。赵词一开始就把我们带入一个烟波浩淼的开阔境界,在水天相接的渺渺烟波间,一叶扁舟正在若隐若现地出没。赵孟頫是元代雄称一世的大画家,他“诗格清逸,词亦有风致”,他词中所描写的也正是用文字代替线条,勾勒出一幅能使人如亲临其境的“画境”。诗人从空间的角度描写了渔父纵一叶之扁舟,凌万顷之烟波的开阔自由的形象之后,接着便点明其活动的时间和周遭的氛围:西风阵阵吹来,片片落叶飘飘而下,五湖烟水笼罩着一派萧萧秋色。《楚辞·九歌》中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之句。唐人贾岛亦有“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之吟。赵孟頫融汇了前人绝唱的精髓,质朴而自然地创造出这样一个爽朗、清峻却不萧条、冷落的独特意境。

  诗人对渔父生活境界的讴歌乃是自身理想与希望的一种寄托,诗人笔下的渔父,实质上是作者心中自己的化身。与鸥鹭为伴为友,笑做王侯权贵,这并不是生活中渔父的实际思想状况,而是诗人自己情绪的对象化。“盟鸥鹭”,诗人希望与鸥鹭为盟。陆龟蒙诗云:“除却伴谈秋水外,野鸥何处更忘机”,陈与义诗云:“知公已忘机,鸥鹭宛停时。”赵孟頫这首词中,“盟鸥鹭”三字涵盖了上述丰富的意蕴,暗喻自己因无追名逐利的机巧之心方可与鸥鹭“为盟”。最后一句含义也颇深邃。据说西晋时吴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而联想到故乡的纯羹、鲈鱼脍,感慨道:“人生贵得适志耳,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弃官而归。张翰较之一班功名利禄之徒,其风范情操已可谓高矣,而赵孟頫连鲈鱼(象征一切身外之物)也无所求,不管其是否上钩,似乎比张翰还高出一筹。不过赵于宋末以荫补官,入元又仕为翰林学士,史家历来认为他节操不高,并未超脱名利富贵,诗人这样写至少是反映了他思想与行为的矛盾或理性与感情的矛盾吧。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8

  原文: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

  快活如侬有几人。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

  万顷波中得自由。

  译文

  江上千里浪花翻滚如雪,岸上一排排的`桃花竞相怒放,春意正浓。身边一壶美酒,手中一支钓竿,世上这样自由快乐的人有几个?

  注释

  渔父:词调名,又名“渔父词”、“渔歌子”,单调,正体为二十七字,五句四平韵。

  浪花:一作“阆(láng)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有意:一作“有情”。

  千里:一作“千重”。

  桃花:一作“桃李”。

  一队春:指桃李盛开,由近及远,好像队列有序一样排列着。

  一竿身:一根钓竿。身,一作“纶”,一作“鳞”。

  快活:一作“世上”。

  侬(nóng):我,江南口语。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词,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是词人为南唐内供名画家卫贤绘制的《春江钓叟图》所题。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9

  渔父·渔父饮

  渔父饮,谁家去。鱼蟹一时分付。酒无多少醉为期,彼此不论钱数。

  翻译

  渔父想饮酒,到哪一家去好呢?鱼和螃蟹同时交给了酒家换酒喝。饮酒不计多少量,一醉方休。渔父的鱼蟹与酒家的酒彼此之间何必谈论钱数。

  注释

  渔父:原为《庄子》和《楚辞》篇名,后用为词牌名。

  一时:同时。

  分付:交给。

  为期:为限。

  赏析

  作品一开头,就以发问的句式“渔父饮,谁家去”,突出烘托渔父以鱼蟹换酒的宁静气氛,到底想去哪个酒家。其意有二:一是哪一家能以鱼蟹换酒,二是哪一家的酒质最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渔父的贫苦状态,也隐含了作者对渔父的深深同情之心。

  紧接着写渔父与酒家的和谐与体贴的良好关系,“酒无多少醉为期”,这是酒家发出的敬言,让渔父只管饮酒,饮多饮少,酒家不在乎。

  最后一句“彼此不论钱数”,是作者的评论,也是点题之笔,充分反映了当地渔父与酒家这些社会底层的人民最宝贵的品质:善良、纯真和质朴。用浅易的语言说世俗的'生活,尽显日常生活的状态与趣味。

  第一首词先叙述后议论,明快自然,写出了渔父以鱼蟹换酒来饮的愉悦心情。突出了渔父“饮”酒中以鱼蟹换酒的特有情趣,以及渔父与酒家特有的淳朴的人际关系。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10

  原文:

  侬住东吴震泽州。

  烟波日日钓鱼舟。

  山似翠,酒如油。

  醉眼看山百自

  译文

  我住在太湖边上,在烟波里每天划船钓鱼。

  青山像翠玉,美酒浓如油,喝醉了就看着山非常自由。

  注释

  侬(nóng):吴语经典特征字,此处指我。东吴:泛指今太湖流域一带。震泽:即今太湖的别称。

  赏析:

  这两首词是元皇庆二年(1313年)十二月,赵孟頫和其夫人的四首《题渔父图》所作。

  这首与上一首一样,表达了词人情愿作浩淼烟波中的钓徒,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心情。赵孟頫家在太湖,这正是范蠡放舟之所在,渺渺烟波的湖面上,天天驾着渔船来往,闲来看山,兴至饮酒。山很翠,酒尤美,醉卧舟中,眼望群山,愈发觉得古人范蠡的选择没错,逍遥自在的江湖生活才是志向所在。这首词清淡优美,仿佛见青山、淡水、扁舟、醉叟,诗情画意洋溢其间。诗中对山水的描绘是客观风景的真实反映,透露出作者的`喜爱与向往之情,表达了作者渴望远离充满危机的官场世界,以求得心灵的平和与宁静的愿望。全词最后归结为“自由”二字,而这正是词人最深切、最热烈的向往。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11

  渔父词二首·其二

  侬往东吴震泽州,烟波日日钓鱼舟。

  山似翠,酒如油,醉眼看山百自由。

  翻译

  我住在太湖边上,在烟波里每天划船钓鱼。

  青山像翠玉,美酒浓如油,喝醉了就看着山非常自由。

  注释

  侬:吴语经典特征字,此处指我。

  东吴:泛指今太湖流域一带。

  震泽:即今太湖的别称。

  创作背景

  这两首词是元皇庆二年(1313年)十二月,赵孟頫和其夫人的四首《题渔父图》所作。

  赏析

  这首与上一首一样,表达了词人情愿作浩淼烟波中的钓徒,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心情。赵孟頫家在太湖,这正是范蠡放舟之所在,渺渺烟波的湖面上,天天驾着渔船来往,闲来看山,兴至饮酒。山很翠,酒尤美,醉卧舟中,眼望群山,愈发觉得古人范蠡的选择没错,逍遥自在的江湖生活才是志向所在。这首词清淡优美,仿佛见青山、淡水、扁舟、醉叟,诗情画意洋溢其间。诗中对山水的`描绘是客观风景的真实反映,透露出作者的喜爱与向往之情,表达了作者渴望远离充满危机的官场世界,以求得心灵的平和与宁静的愿望。全词最后归结为“自由”二字,而这正是词人最深切、最热烈的向往。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12

  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李煜〔五代〕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译文

  江上千里浪花翻滚如雪,岸上一排排的桃花虽无言,却竞相怒放,春意浓浓。身边一壶美酒,手中一支钓竿,世上这样自由快乐的人有几个?

  注释渔父:词调名,又名“渔父词”、“渔歌子”,单调,正体为二十七字,五句四平韵。浪花:一作“阆(láng)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有意:一作“有情”。千里:一作“千重”。桃花:一作“桃李”。一队春:指桃李盛开,由近及远,好像队列有序一样排列着。一竿身:一根钓竿。身,一作“纶”,一作“鳞”。快活:一作“世上”。侬(nóng):我,江南口语。

  赏析

  这首词是题《春江钓叟图》画之词。据《南唐书·后主纪》载:“文献太子恶其有奇表,后主避祸,惟覃思经籍。”由此,也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后主为情势所迫,沈潜避祸,隐遁世尘并写词表露自己的遁世之心,以释文献太子的疑嫉”(蒲仁、梅龙《南唐二主词全集》辑注),也有道理。词史上最早写《渔父》词的,是唐代的张志和。李煜这首词,继承的就是张志和的“渔父家风”,写渔父的快乐逍遥。从词意上看,此词耽于隐逸、格调不高,当是李煜前期意念消沉的作品。

  此词开篇入画,将画中意境以言辞写出,以画境言心境。“浪花”成“千里雪”,“桃花”作“一队春”,写春江浪涌,春光明媚。一队”后着一“春”字,不仅显示出桃李的生机,而且又透出别样的俏皮,绘出明畅绚丽的意境。这两句寥寥数字便将画中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画中的主人公渔父,趁着春江水涨,驾一叶小舟,随水顺风而下;好风推舟行进,轻舟分浪飞驶,浪花迎面而来,如溅起千里雪;渔父心中开怀,而浪花也似有意;船行浪中,两岸桃红李白,列队相随,花树多情,渔父恬畅。

  余下三句描写了渔父的'装束,是点睛之笔,写出了渔父淡泊潇洒的人生境界。两个三字句看似信手拈来,其实也是锤炼的结果:“一壶酒”写出渔父的精神状态;“一竿纶”点明渔父的职业和身份。单说“一壶酒”,也许还可以联想到别的人;但紧跟着说“一竿纶”,则肯定是渔父无疑了。末句突现高峰——“世上如侬有几人”,这句话是渔父的自述:在尘世上,像我这样自在快活的人,恐怕不多。这位钓叟,无风波之险,而有自然之乐,在自己的糊口生涯中找到乐趣。他摆脱世俗的羁绊,避开名利的枷锁,自在逍遥,令人羡慕不已。

  这首词题画抒怀,借景寓意,虽然情趣不高,但悠然散淡之意境却清丽不俗,也可视为题画诗词中的精品。

  作者简介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13

  题春江渔父图

  一片青天白鹭前,桃花水泛住家船。

  呼儿去换城中酒,新得槎头缩项鯿。

  创作背景

  元末农民起义爆发,杨维桢避寓富春江一带,张士诚屡召不赴,后隐居江湖,在松江筑园圃蓬台。词人在自家门上写着榜文,于是江南一带的才俊文人争相拜访,每日客满。 诗人看到这种场景,于是写下了这首题画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青天一片,白鹭徐来,桃花绽开,江波浩渺,渔船在岸边拍打着浪花。

  渔父唤儿进城打酒,酒资则是刚刚捕捞到的鲜美鳊鱼。

  注释

  白鹭(lù):全身羽毛白色,生殖期间枕部垂有两条细长的长翎作为饰羽,背和上胸部分披蓬松蓑羽。

  桃花水:桃花汛,指春天桃花盛开之时,川谷冰融,河流涨满。

  呼:呼叫,让。

  槎头缩项鯿(biān):此处借指上等鲜美之鱼。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本诗前两句画景,后两句叙事,景物的和美与人事的温馨交融掺杂,使整篇诗歌洋溢着其乐融融的纯朴甜美的气息。

  首句写远景。青天一片,白鹭翩飞,诗人用淡雅的色彩为全篇染上一层明快的底色。一个“前”字,又给静止无垠的蓝天平添无限生机。

  次句写近景。桃花绽开,寓示着正是阳春三月的时令:春水猛涨,江波浩渺,渔船忽上忽下,在岸边拍打着浪花。在这里,诗人还特意指出,这是一条“住家船”。如此看来,江水是渔父赖以谋生的.土壤,渔船则是渔父借以栖身的房屋。如今渔父泊船岸边,显然是有需要到岸上解决的事务,于是,自然引出了下面的诗句。

  三四两句写渔父唤儿进城打酒,而酒资则是刚刚捕捞到的鲜美的“槎头缩颈鳊”,也就是武昌鱼。这本是极其普通的场面,打鱼人大多嗜酒,以捕捞所得与人换酒也是常事,而诗人正是希望通过这些日常普通的事物的描绘,显示以物易物的质朴、父呼子应的天伦之乐以及渔父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畅快。

  该诗的字里行间,处处透露出对渔父生活的歆羡和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实际上反映了诗人对那种宁静安详、无拘无束的境界的向往与渴求。

  作为一首题画诗,显然侧重对于画面的解释,这样的诗歌语言具有清新、明白、流畅的风格,取得了与画面、与主旨的一致。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14

  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翻译

  江上千里浪花翻滚如雪,岸上一排排的桃花竞相怒放,春意正浓。身边一壶美酒,手中一支钓竿,世上这样自由快乐的人有几个?

  注释

  渔父:词调名,又名“渔父词”、“渔歌子”,单调,正体为二十七字,五句四平韵。

  浪花:一作“阆(láng)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有意:一作“有情”。

  千里:一作“千重”。

  桃花:一作“桃李”。

  一队春:指桃李盛开,由近及远,好像队列有序一样排列着。

  一竿身:一根钓竿。身,一作“纶”,一作“鳞”。

  快活:一作“世上”。

  侬:我,江南口语。

  赏析

  这首词是题《春江钓叟图》画之词。据《南唐书·后主纪》载:“文献太子恶其有奇表,后主避祸,惟覃思经籍。”由此,也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后主为情势所迫,沈潜避祸,隐遁世尘并写词表露自己的遁世之心,以释文献太子的疑嫉”(蒲仁、梅龙《南唐二主词全集》辑注),也有道理。词史上最早写《渔父》词的,是唐代的张志和。李煜这首词,继承的就是张志和的“渔父家风”,写渔父的快乐逍遥。从词意上看,此词耽于隐逸、格调不高,当是李煜前期意念消沉的作品。

  此词开篇入画,将画中意境以言辞写出,以画境言心境。“浪花”成“千里雪”,“桃花”作“一队春”,写春江浪涌,春光明媚。一队”后着一“春”字,不仅显示出桃李的生机,而且又透出别样的俏皮,绘出明畅绚丽的意境。这两句寥寥数字便将画中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画中的主人公渔父,趁着春江水涨,驾一叶小舟,随水顺风而下;好风推舟行进,轻舟分浪飞驶,浪花迎面而来,如溅起千里雪;渔父心中开怀,而浪花也似有意;船行浪中,两岸桃红李白,列队相随,花树多情,渔父恬畅。

  余下三句描写了渔父的装束,是点睛之笔,写出了渔父淡泊潇洒的.人生境界。两个三字句看似信手拈来,其实也是锤炼的结果:“一壶酒”写出渔父的精神状态;“一竿纶”点明渔父的职业和身份。单说“一壶酒”,也许还可以联想到别的人;但紧跟着说“一竿纶”,则肯定是渔父无疑了。末句突现高峰——“世上如侬有几人”,这句话是渔父的自述:在尘世上,像我这样自在快活的人,恐怕不多。这位钓叟,无风波之险,而有自然之乐,在自己的糊口生涯中找到乐趣。他摆脱世俗的羁绊,避开名利的枷锁,自在逍遥,令人羡慕不已。

  这首词题画抒怀,借景寓意,虽然情趣不高,但悠然散淡之意境却清丽不俗,也可视为题画诗词中的精品。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题画词,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是词人为南唐内供名画家卫贤绘制的《春江钓叟图》所题。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15

  原文:

  渺渺烟波一叶舟。

  西风落木五湖秋。

  盟鸥鹭,傲王侯。

  管甚鲈鱼不上

  译文

  一只小船行在浩渺的烟波上,西风吹叶落,太鲈上一片秋意。

  我和鸥鹭结盟,傲视王侯,管他什么鲈鱼能不能上钩。

  注释

  渔父词:词牌名,是“渔歌子”的.别名。

  仲姬:作者妻子管道升的字。其人书画皆长,诗词亦精,与卫夫人并鳞“书坛两夫人”。

  五鲈:说法不一,有指江苏太鲈;有指太鲈及其附近四鲈;有泛指各处鲈泊,如言“五鲈四海”。

  盟鸥鹭:与沙鸥白鹭结盟,暗示归隐山水田园。

  王侯:指权贵。侯,侯爵,古代五等高级爵位的第二等。

  鲈鱼:体扁平,嘴大,鳞细,背灰绿色,腹面白色,肉味鲜美,是一种名贵的鱼。

  赏析:

  这两首词是元皇庆二年(1313年)十二月,赵孟頫和其夫人的四首《题渔父图》所作。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相关文章: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10-18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12-25

渔父原文赏析及翻译01-19

浣溪沙·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07-20

渔父词原文翻译及赏析05-07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大全06-20

浣溪沙·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08-03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12篇07-05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13篇07-05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