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露寒烟冷蒹葭老苏轼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

2022-08-29 古籍

  赏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水龙吟·露寒烟冷蒹葭老苏轼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水龙吟·露寒烟冷蒹葭老

  宋代苏轼

  露寒烟冷蒹葭老,天外征鸿寥唳。银河秋晚,长门灯悄,一声初至。应念潇湘,岸遥人静,水多菰米。乍望极平田,徘徊欲下,依前被、风惊起。

  须信衡阳万里,有谁家、锦书遥寄。万重云外,斜行横阵,才疏又缀。仙掌月明,石头城下,影摇寒水。念征衣未捣,佳人拂杵,有盈盈泪。

  译文

  露水寒冷烟气变凉,芦苇也不开花了。天边长途飞行的雁,声音凄清高远。银河光照下的秋天夜晚,灯光暗淡的西汉皇帝的离宫上空,一声雁鸣刚刚传,想起了在潇湘时的生活。水岸遥远,无人打扰,食物和水丰盛。俯望那无边的平坦田野,犹豫不定地想降落地上,但和以前一样,被风吹草动受惊而飞走了。

  必须坚信万里之外的衡阳回雁峰是最好的栖息地,有谁愿意把我的书信送到遥远之地。不管远隔万里,但我相信鸿雁你经过艰苦飞行,总会把信送到。为了长生不老,仙人在月明的夜晚,以手掌擎盘承接天上的甘露。在石头城下,寒冷的江水里倒影摇动。想起在外丈夫的寒衣还未捣洗,心上人一挥动捣衣的木棒,就眼泪盈眶。

  注释

  1.水龙吟:词牌名,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清真集》入“越调”。一百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韵。又第九句第一字并是领格,宜用去声。结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较二、二句式收得有力。

  2.蒹葭(jiān jiā)老:芦苇不开花了。

  3.征鸿:长途飞行的雁鸟。寥唳:声音凄清高远。

  4.长门:西汉皇帝离宫,位于陕西长安城南。灯悄:灯光暗淡。

  5.潇湘:潇水与湘水会合处,在今零陵县,现以此泛称湖南。

  6.岸遥:水岸很远。

  7.菰(gū)米:又名雕菰米,茎可作饭。

  8.衡阳:今湖南省衡阳市,位于湘江中游。名胜古迹有回雁峰。它是南岳衡山七十二峰最高峰。相传北雁南归,到此为止不再向南飞了。

  9.锦书:织锦上书写文字的书信,代指妇人思念他乡丈夫的信。遥寄:指雁遥远传带书信。

  10.斜行横阵,才疏又缀:雁斜飞成“人”字,横飞成“一”字,刚刚散开,又马上靠拢。斜行:指雁飞成斜体形。横阵:指排成一条线。

  11.仙掌月明:为了长生不老,仙人在月明的夜晚,以手掌擎盘承接天上的甘露。

  12.石头城:古代金陵的别称,即现在的南京市。

  13.拂:挥动。杵(chǔ):捣洗衣服的木捶。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八月中旬,苏轼陪同王益柔从金陵,经仪真,去南都。在去仪真的路上,即景动情,思念暂住金陵的妻子。反其意点化活用唐代诗人杜牧《早雁》诗意,而作该词。

  赏析

  上片,咏秋夜南归飞雁,暗示苏轼自己得其所归的愉悦心情。开头两句写秋景,隐喻自己远征而清高回归。“露寒”、“烟冷”、“蒹葭老”、“征鸿”,为典型的深秋景物,极为苍劲。远在“天外”的“征鸿”唱着“寥唳”的歌回归了,心情自然舒畅。接着五句,写深秋夜雁的美好归宿。“银河”光照的“秋晚”,“灯悄”寂寥的“长门”上空,一声雁鸣刚刚传来,“应念”乐土“潇湘”。“岸遥”,写雁归宿地宽阔。“人静”,写雁归宿地无干扰。“水多菰米”,写雁归宿地食品充足。言外之意,是指苏轼艰苦穷困的日子总算结束了,现在和“雁”一样,有将返回朝廷的.机遇。最后四句,写雁归路上遇到小小风波,隐喻苏轼改移汝州仍有余悸。然而,一望仪真那无边无际的原野,被迷住了,“徘徊欲下”。但又出现“风”浪,只好照旧地“惊”而起飞,到那“潇湘”的“回雁峰”去。

  下片,写鸿雁传书,寄寓妇女思念征人之情,反衬苏轼忠君的一番苦心。第一、二句写“衡阳万里”的“回雁峰”是乐山,应“须信”不疑。苏轼应诏回朝效命多年的心愿一直未改移。第二至五句,直写要托鸿雁帮忙,为苏轼“锦书遥寄”到金陵。不管“万里云外”多么遥远,但苏轼相信鸿雁经过“斜行横阵,才疏又缀”的跋涉,终将会把信送到的,词意富有人情味。第六、七、八句,用赞美石头城的词句,来交代家居的优美环境:在仙人承接甘露、“影摇寒水”的“石头城下”,有苏轼寄居的寒舍和妻妾。最后三句,近乎恳求,鸿雁哪,你见到了没有?苏轼那“佳人拂杵”,正在“念征衣未捣”,还“有盈盈泪”而为之伤心,此等思念,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全词,借景抒情。名为咏物,实是抒发苏轼心境、志趣、感叹,可以说是伦理道德的衍化物。以鸿雁自况,咏物喻志,是苏轼黄州词创作的一大特色。

  名家评论

  中国苏轼研究会会员饶学刚:此词中的鸿雁,较之《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中的孤寂的鸿雁,不知要开朗多少、活泼多少。为“征人”“锦书遥寄”,为“佳人”而流下同情泪。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水龙吟·露寒烟冷蒹葭老苏轼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相关文章:

水龙吟·露寒烟冷蒹葭老原文及赏析07-16

蒹葭原文翻译及赏析11-05

诗经蒹葭原文翻译及赏析12-24

蒹葭原文翻译04-15

《蒹葭》原文与翻译06-01

蒹葭原文及赏析01-21

蒹葭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11-05

蒹葭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11-05

蒹葭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