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阗采花》原文译文赏析

2022-07-16 古籍

《于阗采花》原文译文赏析1

  《于阗采花》原文

  唐代:李白

  于阗采花人,自言花相似。

  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

  乃知汉地多名姝,胡中无花可方比。

  丹青能令丑者妍,无盐翻在深宫里。

  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于阗的采花人,大言不惭说:花儿都相似。

  等到明妃王昭君一旦西入胡地,胡中的美女都要羞死,大愧不如。

  才知道汉族美女多多,胡中无花可与比拟。

  丹青画画,能令丑者美丽,像那个无盐丑女反而选入宫里。

  自古红颜妒蛾眉,皓齿美人白白葬送在漫漫胡沙之中。

  注释

  于阗:汉代西域城国。故址在今新疆和田一带。这里泛指塞外胡地。

  明妃:即王昭君。汉代南郡秭归人,名嫱,字昭君。晋朝人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

  明姝:即美女。

  丹青:谓颜料可以把丑女画成美人。丹青,绘画用的矿物颜料。

  无盐:谓丑女反而能在王宫里作王后。无盐,古代著名丑女,即战国时齐宣王后钟离春。因是无盐人,故名。翻:反而。

  自古:谓自古以来,美人皆遭嫉妒。娥眉、皓齿,借代美人。娥眉,蚕蛾的触须细而弯,故用以喻女子之眉。胡沙埋皓齿:指昭君出塞和亲事。

  鉴赏

  此诗借美人遭嫉,埋没胡沙,丑女受宠,立为后妃媸妍颠倒的现象,喻有才之士遭嫉贬斥,无能之辈反被重用。

  全诗可分两段。前六句叙事,用铺垫的'手法写明妃的美貌。后四句议论,指出媸妍颠倒的不合理现象,为太白自叹遭谗被斥。

  诗人以极深的爱慕之情赞扬了王昭君之美丽:以人比花,花人相似;以汉地、胡地对比,则“胡中美女多羞死”,“胡中无花可方比”。“胡中美女多羞死”及“胡中无花可方比”两句反映了诗人思想上的偏见,但这里为的是强调昭君之美,且诗的落脚点不在这里,而是在下文:即象王昭君这样一位如花似玉的美女,本应让她去其相称的去处,可是事情恰恰相反,却被恶人陷害,“埋没胡沙”,像战国时齐国无盐地方的丑女(名钟离春)那样丑陋,竟至“翻在深宫”。所以诗人又以极为愤怒之情,谴责了妍丑不分、黑白倒置那种极不公平的社会现象。黑白倒置、有才华的人受气,诗人对此是有深刻体会的。因此,诗中所鸣的不平,在极大程度上也是诗人个人怀抱的抒发。

  当时宦官、军阀以及朋党,无不是一手遮天,认钱认势不认人,他们毫无人格,毫无人性,排斥异己,压制有才能的人。诗人李白就是被排挤、被压制的一个。诗末“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两句,集中地表现了作者对人才埋没的强烈愤慨。

《于阗采花》原文译文赏析2

  一年一度的暑假又到了,这个暑假怎么过呢?是学习?是旅游?还是替父母分担家务呢?我心里也有了自己的打算,我想只要这个暑假过的有意义就可以了。

  第一,我为自己定好了一个暑假休息时间表,按计划去做,生活既有规律又能快快乐乐的;

  第二,我要按时完成每天的作业,今日的事不拖拉到明天;

  第三,帮爸爸妈妈多分担点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多锻炼锻炼身体;

  第四,去溧阳旅游,见识一下溧阳美丽的风景;

  第五,注意安全,不到马路中央玩耍,不玩火不玩电等危险的.东西;

  第六,少看电视,少玩电脑,注意视力;

  第七,多看点课外书,增加课外知识,我在家看了冒和狐狸,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狐狸只会说大话,结果还是送命了,我还看了渔夫和金鱼,告诉了我们渔夫的妻子因为贪心,结果还是什么也没得到;

  我想这次暑假我一定过得很快乐的。

  • 相关推荐

【《于阗采花》原文译文赏析】相关文章:

于阗采花原文及赏析07-12

于阗采花原文翻译赏析11-16

于阗采花原文翻译及赏析03-15

《口技》原文赏析及译文04-16

《池上》原文译文赏析09-24

《宋史》的原文及译文赏析09-27

孙武原文及译文赏析09-24

《君臣对》原文译文与赏析09-24

出塞原文及译文赏析04-08

疏影原文译文及赏析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