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铸《踏莎行》的翻译赏析

2023-04-28 古籍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贺铸《踏莎行》的翻译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踏砂行》

  贺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注释:此词又名《芳心苦》

  ①回塘:环曲的水塘。

  ②别浦:水流的叉口。

  ③红衣:此指红荷花瓣。

  ④芳心:莲心。

  ⑤返照:夕阳的回光。

  ⑥骚人:诗人。

  ⑦“当年”句:韩偓《寄恨》诗云:“莲花不肯嫁春风。”

  译文1:

  绿柳环绕、鸳鸯游憩,池塘中长满了绿色的浮萍,连采莲小舟来往的路也被遮断了。不但莲舟路断,无人采摘,甚至连蜂蝶也不光顾,荷花只能在寂寞中逐渐褪尽红色的花瓣,剩下孤苦的莲心。

  夕阳的余辉,照映减浦口的水波,迎来了晚潮,流动的云彩,带着凄冷的秋雨,荷花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好象在满怀感情地向文人雅士诉说自己的遭遇:想当年我不愿在春花烂漫的时节与百花争芳斗艳,如今却还是无端地被秋风埋没!

  译文2:

  杨柳遍布曲折的池塘边,鸳鸯嬉戏在水流交汇处。水面长满了绿浮萍。阻断莲舟往来路。绝没有蜂蝶恋清香,荷花落尽莲心苦。

  夕阳返照回潮涌,飘浮的云朵降细雨。悲苦只有诗人知,与之低声相泣诉:耻与春芳争娇妍,谁料遭际风妒。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所咏当是红莲花。北宋理学家周敦颐曾盛赞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是“花之君子者也”。可是这首词中的莲花只因生长于回塘别浦,没有人发现她,更没有人欣赏她,只能寂寞的开,寂寞的落,在不为人知的境遇中度过自己孤寂的一生。词中幽洁孤傲的莲花正是一生怀才不遇的作者贺铸的化身。

  起三句景物描写渲染环境。“回塘”是曲折的池沼,“别浦”是小水流入大水的之处,都是指红莲生长的地方。红莲生长于绿波之上,有亭亭如盖的绿叶为衬托,有丝丝弄碧的杨柳为背景,又有活波绚丽的鸳鸯为伴,则红莲的清丽芳华可想而知。然而,如此美艳的莲花,只因她所处地方偏僻,少有人到,又因水动迟缓,绿色浮萍又厚又密,以至于阻断了采莲舟的来路,再也没有可能被少女的双手来采摘。“断无”两句继续渲染红莲花处境的可悲,就连那些蜂蝶也不知“幽香”之可慕,断然不来,“断无”二字加重语气,突出红莲花因幽洁而绝无知音。当她“红衣脱尽”,即花瓣凋落之后,结成莲蓬,每颗莲子中间都有一个带有苦味的“芳心”,这是红莲花一生痛苦的象征。

  换头两句描绘夏秋傍晚之荷塘景色:金色斜阳照在荷塘绿波之上,迎来从浦口流入的潮水,天上的行云又洒下一阵微雨。作者以此寥落之景暗示红莲花日复一日,历尽阴晴朝暮而始终不被人知。结三句描摹红莲的内心世界,“骚人”即诗人,这里指作者。在作者眼中,他的身外之身——红莲似乎在向自己倾吐心曲,故红莲之语实际上是作者对内心独白。“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这正是红莲高傲品格和一生遭遇的概括。唐代诗人曾以花之开于春天比作嫁给春风,莲花不肯与百花一样在春风中斗妍取怜,可见她不同于凡花的高洁品格,然而她却因此而落得寂寞一生,一旦秋天来临,红衣脱尽,芳心独苦,被秋风耽误。因此红莲的悲剧不仅是环境造成的,也是她性格的必然结果。

  清代词评家陈廷焯说:“此词骚情雅意,哀怨无端,读者亦不知何以心醉,何以泪堕。”《白雨斋词话》。的确,由于贺铸将自己的思想、性格与社会环境凝聚成具体可感的红莲形象,使此词的思想内涵远较叹老嗟卑式的直接吐露含蓄深广,其感人力量也因而增强,特别是封建时代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更易产生共鸣。陈廷焯对此词评价极高,原因就在这里。

  作者简介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卫州(今河南汲县)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年少读书,博学强记。授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任侠喜武,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小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宋史贺铸传》)。

  贺铸是一位个性和词风都非常奇特的词人,截然对立的两面在他身上和词中都能得到和谐的统一。他长相奇丑,身高七尺,面色青黑如铁,眉目耸拔,人称“贺鬼头”;其词却“雍容妙丽,极幽闲思怨之情”。为人豪爽精悍,如武侠剑客,“少时侠气盖一座,驰马走狗,饮酒如长鲸”;却又博闻强记,于书无所不读,家藏书万卷,而且手自校雠,“反如寒苦一书生” (程俱《贺方回诗集序》)。

  作品风格

  贺铸能诗文其词内容,尤长于词。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代表作为《青玉案·横塘路》、《鹧鸪天·半死桐》、《芳心苦(踏莎行·杨柳回塘)》、《生查子·陌上郎》、《浣溪沙》([一]、[二]、[三])、《捣练子·杵声齐》、《思越人》、《行路难·小梅花》、凌歊·控沧江《捣练子·望书归》、《采桑子》等,其中以《青玉案·横塘路》、《鹧鸪天·半死桐》、《芳心苦(踏莎行·杨柳回塘)》三首为最著名。《鹧鸪天·半死桐》悼念词人相濡以沫的妻子,字字悲切,如泣如诉,“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这一句更是饱含深情,哀婉凄绝。《芳心苦(踏莎行·杨柳回塘)》写“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的荷花,视角新奇却又不失于理,且托物言志,可谓手法高妙。

  贺铸虽然诗、词、文皆善。但从实际成就看,他的诗词高于文,而词又高于诗。其词刚柔兼济,风格多样,所以张耒赞为“盛丽如游金、张之堂,而妖冶如揽嫱、施之祛,幽洁如屈、宋,悲壮如苏、李(”《东山词序》)。其中以“深婉丽密”之作为最多。贺铸曾说:“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建康集》卷八《贺铸传》)。这主要指他善于融化中晚唐诗句入词。他融化前人诗句的技巧,堪与周邦彦比美。他的许多描写恋情的词,风格也是上承温、李等人,写得婉转多姿,饶有情致。贺铸作词,像苏轼一样,也是“满心而发,肆口而成”(张耒《东山词序》),抒发自我的人格精神。而贺铸作为一生不得志的豪侠,他的词具有独特的情感内涵:在宋代词史上他第一次表现出英雄豪侠的精神个性和悲壮情怀;这类词作的情感形态不同于秦观等词人感伤性的柔情软调,而是激情的爆发,怒火的燃烧,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崇高感。如《六州歌头》: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间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似黄梁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官冗从,怀倥亻怱,落尘笼。簿书丛。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婴,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他的诗歌创作正遵循着这样的原则。因其为人豪爽精悍,故其诗也“灏落轩豁,有风度,有气骨(曹庭栋《宋百家诗存》)”,“工致修洁,时有逸气(《四库全书总目》)”,格调往往近于苏轼。只是题材内容不甚宽广,其作品以写个人生活经历为主,以旅途行役、登临游赏为多,较少触及社会矛盾。《黄楼歌》《游金陵雨花台》《海陵西楼寓目》等诗奔放杰出,气格悲凉苍劲,而《秦淮夜泊》《杨柳枝词》等则清新雅丽。《清堂燕》等作格调又近于小词。

  贺铸的诗,据《宋故朝奉郎贺公墓志铭》记载,有《庆湖遗老前后集》二十卷。但南宋初年仅存《前集》,光宗绍熙三年(1192)胡澄序而刻之以传。其子方廪又搜求故稿、碑石编为《后集补遗》。有李之鼎宜秋馆据旧钞校刻本。

  贺铸的词,据叶梦得《建康集》卷八称,贺铸曾自编为《东山乐府》,但未言卷数。黄《唐宋诸贤绝妙词选》称小词二卷,名《东山寓声乐府》。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则著录《东山寓声乐府》三卷,并称以旧谱填新词而别为名以易之,故曰“寓声”。另又有《东山乐府别集》之称。今存者名《东山词》,有《四印斋所刻词》本,又有涉园影宋金元明本续刊本及《村丛书》本。《村丛书》本并收入残宋本《东山词》一卷、《贺方回词》二卷、《东山词补》一卷。

【贺铸《踏莎行》的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踏莎行·杨柳回塘》贺铸宋词注释翻译赏析04-12

踏莎行翻译及赏析04-19

《踏莎行》原文翻译及赏析06-15

《踏莎行》全文翻译赏析04-12

周紫芝《踏莎行》翻译赏析05-13

晏殊《踏莎行》翻译赏析08-12

踏莎行晏殊的原文及翻译赏析06-13

踏莎行·郴州旅舍原文翻译及赏析02-27

踏莎行·春暮原文、翻译及赏析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