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自咏一封朝奏九重天翻译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自咏·一封朝奏九重天》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韩愈。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干。
本为圣朝除弊政,敢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注释
①九重天:指皇帝。
②惜残年:顾惜晚年的生命。
③秦岭:即终南山。
④汝:你,指韩湘。
翻译
早晨给皇上递上奏折,晚上就被贬到八千里外的漳州。本来是想为皇帝除去不利于国家的政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浮云隔断的秦岭,我的家在哪里?皑皑白雪堵塞蓝关,连马都迟迟不肯前行。知道你远道而来定是有昕打算,正好在瘴江边收殓我的尸骨。
赏析
早上递交给皇上的奏折,没想到晚上就被贬了,看来这次我把皇上得罪得不轻啊。我对朝廷一片忠心,不敢顾及个人的生死安危:已到了衰朽残年,还走上贬谪远方的长途,心中怎能不无限感慨!看看前方的道路,蓝关积雪茫茫,连马都不想走了,它对长安都恋恋不舍,何况是人呢?我知道你(韩砌远路赶来,那么,就在瘴气弥漫的江边来收葬我的尸骨吧。一味忠心报困,只因一封奏折,说了不该说的话,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就被发配到遥远的边疆,怎么能让人不寒心呢?真是前途和这茫茫的白雪一样渺茫无际,只有极其悲哀低沉和深重的心情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本诗开头用了“朝奏”、“夕贬”这两个词,不仅是表示时间相隔的短促,从中还透露出因一封(书)”而获罪被贬,只是“朝夕”而已,可知龙颜已大怒,“九重天”与“路八千”形成鲜明对比,一贬便离京城八千里之遥,这跟发配充军有什么区别呢?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命运的急剧变化,其中蕴含了诗人的无限感慨。诗人认为自己是正确的,用“除弊事”申述了自己忠园无罪而获罪远谪的愤慨,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他还是“肯将衰朽惜残年”,富有胆识,且老而弥坚,方见诗人的刚直不阿。接下来就景抒情,情悲且壮。“云横秦岭”,遮天蔽日,回顾长安,不知“家何在”?“雪拥蓝关”,前路险艰,严令限期赶到贬所,怎奈“马不前”!景阔情悲,蕴涵深广。诗人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上奏的,如今料到此去必死,昕以让韩湘安排后事,嘱咐韩湘“好收吾骨”,其语虽悲酸.却悲中有壮,表现了“为除弊事”而“不惜残年”的忠诚报国的坚强意志。
创作背景
公元819年(唐元和十四年)正月,唐宪宗命宦官从凤翔府法门寺真身塔中将所谓的释迦文佛的一节指骨迎入宫廷供奉,并送往各寺庙,要官民敬香礼拜。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看到这种信佛行为,便写了一篇《谏迎佛骨表》。劝谏阻止唐宪宗,指出信佛对国家无益,而且自东汉以来信佛的皇帝都短命,结果触怒了唐宪宗,韩愈几乎被处死。经裴度等人说情,最后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责求即日上道。韩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岁才因参与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两年后又遭此难,情绪十分低落,满心委屈、愤慨、悲伤。潮州州治潮阳在广东东部,距离当时的京师长安有千里之遥。韩愈只身一人,仓促上路,走到蓝田关口时,他的妻儿还没有跟上来,只有他的侄孙子跟了上来,所以他写下这首诗。
作者介绍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自咏一封朝奏九重天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自咏·一封朝奏九重天的翻译赏析02-05
自咏·一封朝奏九重天翻译赏析02-03
西施咏翻译赏析05-23
《自咏示客》古诗赏析11-01
咏蝉在咏蝉原文翻译赏析08-10
天香·咏龙涎香原文翻译及赏析10-16
天香·咏龙涎香原文赏析及翻译04-27
曲江自断此生休问天翻译赏析02-22
咏牡丹原文、翻译及赏析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