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题西溪无相院》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题西溪无相院》原文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前言
《题西溪无相院》是北宋诗人张先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秋雨初晴的江南溪上景致,明净清丽,充满娴静的雅趣。
注释
⑴西溪:在诗人的家乡浙江湖州。一名苕水、苕溪。无相院:即无相寺,在湖州城西南,吴越钱氏建。
⑵涵虚:宽广清澄。
⑶尘:尘世,指热闹的人世间。
⑷修芦:修长的芦苇。
翻译
溪水漫流,已是雨过放晴,天光山色浑融一片明净,与水齐平的溪岸上静卧着几家门庭。微风轻拨溪中繁密的浮萍,萍叶空隙现出远山的倒影。沿溪轻轻地飘来一叶归舟,悄然能听到船舷擦动水草的响声。忽见寻路入城去的僧人,像从净境走向烦嚣世尘。溪桥上往来的过桥人,宛然在明净的镜中步行。正是凭借这场短暂的秋雨,西溪的秋色平添几分。别让溪中的芦苇任意勃生,妨碍游人观赏这溪上月影。
鉴赏
尤妙于写静,善于写影。若寓“浮萍”之动于静,以“草声”之动衬静。五、六两句所写静景,乃是至静之景,静入心境。张先又善写“影”,如“几家门静岸痕平”、“过桥人似鉴中行”二句,是暗写屋宇、行人在水面的倒影。“浮萍”句是明写山影。浮萍断处间隙,隐现山影于水面,令人联想到微风轻拂,浮萍摇动,山影在水面也随之摇曳,真有神妙之趣;“莫放修芦碍月生”,却是虚写月影。不愧“张三影”之称。
作者简介
张先(990年-1078年),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张先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他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常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文人雅士交游。张先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且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创作背景
皇祐二年(1050年),晏殊任永兴军(今陕西西安)知府时,征聘张先为通判赴陕。三年后,张先又重游长安,其间到过华州(今陕西渭南一带)。当时张先已年过六十,但精力旺盛,诗兴不衰。这首诗《题西溪无相院》就是作者在华州时一次游览后创作的。这次游览让张先对雨后的秋溪产生了独特的感受,进而写下了这首描绘西溪无相院前秋景的七言律诗。
古诗特色
写景细腻,意境深远:
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雨后无相院前的景色,主景是水。首联“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便展现了雨后水涨、天光水色浑然一片的壮阔景象。
颔联“小艇归时闻草声,过桥人似鉴中行”则以小艇归航、过桥人倒映水中的细节,进一步烘托出水乡的宁静与美丽。
动静结合,妙趣横生:
诗中既有“积水涵虚”的静态描写,也有“过桥人似鉴中行”的动态描绘,动静结合,使得画面生动有趣。
特别是“浮萍破处见山影”一句,通过“破”字寓动于静,展现了微风拂动水面、浮萍散开、山影显现的微妙变化。
禅意盎然,意境高妙:
颈联“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不仅写景,还寓含禅意。入郭僧的离去反衬出无相院的静寂清净;过桥人倒映水中的景象则仿佛人的内心也被溪水照彻,达到了“心与境寂”的禅悟境地。
尾联“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更是以秋雨后的芦苇和月光为引,将诗人的思绪引向远方,拓出了另一番想象的世界,给人以悠长的回味。
综上所述,《题西溪无相院》以其细腻的写景、巧妙的动静结合以及高妙的禅意意境展现了张先作为一位杰出诗人的艺术才华。
- 相关推荐
【《题西溪无相院》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张先《题西溪无相院》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01-29
题西溪无相院古诗词鉴赏01-26
西溪古诗翻译与注释05-31
李商隐诗《西溪》赏析03-29
题西太一宫壁原文翻译及赏析04-26
《东溪》原文翻译及赏析09-10
泾溪原文翻译及赏析04-30
东溪原文翻译及赏析04-04
《东溪》原文、翻译及赏析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