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的原文及译文

2022-09-25 古籍

  我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充满着神奇的美的力量。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缺乏兴趣的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在授课时缺少激情。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的原文及译文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原文

  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

  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有作,园囿、污池、沛泽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周公相武王诛纣,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吾为此惧,闲①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②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选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下》,有删改)

  【注】①闲:捍卫。②诐:偏颇。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治:治理。

  B、孔子惧,作《春秋》惧:忧虑。

  C、罪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怪罪。

  D、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易:改变。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坏宫室以为污池秦亦不以城予赵

  C、知我者其惟《春秋》乎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D、驱猛兽而百姓宁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子认为自己好辩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他借论辩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宣扬儒家的“仁政”思想。

  B、孟子将杨墨两家的学说概括为“无君”“无父”,将其比作乱臣贼子的邪说,认为危害大于禽兽。

  C、孟子主张端正人心,消除邪说,反对偏激,批判怪论,这些做法符合人民意愿和社会发展规律。

  D、孟子认为没有大禹天下不会太平,没有孔子人们会变成野蛮的夷狄,没有周公人们会思想混乱。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

  (2)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

  (3)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

  参考答案:

  4、A(太平、平安。)

  5、B(A项,所+动词/为……所,表被动;B项,介词,把;C项,语气副词,可不译/代词,他;D项,连词,因而/连词,而且。)

  6、D(应为“没有周公人们会变成野蛮的狄夷,没有孔子人们会思想混乱”。)

  7、(1)别人都说您喜欢辩论,请问为什么?

  (2)尧舜死后,圣人之道衰微,残暴的国君接连出现(代代产生)。

  (3)杨朱、墨翟的学说不停止(传播),孔子的学说不彰显,这样,邪恶的言论就蒙蔽了百姓,阻塞了仁义。

  【文言文参考译文】

  公都子问:“别人都说您喜欢辩论,请问为什么?”

  孟子回答说:“我哪里喜欢论辩,我是迫不得已!国家产生已经很久了,总是一时太平,一时混乱。在尧那个年代,大水横流,在国中泛滥,毒蛇和蛟龙占据其中,百姓没有安身的地方。

  “尧舜死后,圣人之道衰微,残暴的国君接连出现。他们毁坏民宅把它作为玩乐的池塘,百姓无处安居繁衍。毁弃良田把它变成苑囿,使百姓没吃没穿。邪恶的言论和残暴的行为又随之兴起。苑囿、池塘、草泽多起来,各种禽兽出没。到商纣的时候,天下又大乱起来。周公辅佐武王讨伐纣王,灭掉了五十个国家,把虎豹犀牛大象都赶到边远地方,天下百姓都非常高兴。

  “世道衰微,邪恶的言论和残暴的行为又随之兴起。有臣下犯上作乱杀掉君王的,有儿子不孝杀掉父亲的。孔子对此很忧虑,就写了《春秋》。《春秋》,是关于天子大事的。因而孔子说:‘了解我的大概是通过《春秋》,怪罪我的大概也是通过《春秋》啊!’

  “圣明的国君再也没有出现,诸侯肆无忌惮,处士到处乱说,杨朱、墨翟的言论充斥天下。天下的学说不归杨朱一派,就属墨翟一派。杨朱提倡只为自己,这是目无国君;墨翟主张兼爱,这是目无父母。目无父母,目无君主,这样的人就是禽兽。公明仪说:‘厨房里有肥肉,马圈里有肥马,但百姓面有饥色,野外有饿死的人,这大概像野兽吃人啊!’杨朱、墨翟的学说不停止(传播),孔子的学说不发扬光大,这样,邪恶的言论就蒙蔽了百姓,阻塞了仁义。我对此很忧虑,才出来捍卫先圣之道,反对杨朱、墨翟的学说,批判荒唐的言论,使那些邪恶的言论无法传播。邪恶的言论从内心产生,就会有害行事;对行事有害,就扰乱政治。即使圣人再次降生,也不会改变我的观点。

  “从前大禹治水,天下太平;周公兼并夷狄驱赶猛兽,百姓安宁;孔子著成《春秋》,乱臣贼子心生忌惮。我也是想使人心端正,消除邪恶的言论,反对偏激的行为,批判荒唐的言论,来继承大禹、周公、孔子三位圣人的事业。(我)哪里是喜欢论辩?我是迫不得已啊!能够表示反对杨朱、墨翟的,就是圣人一类人。”

  【拓展: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按:车,古文;舆,今字。车又音居,是故,子舆、子车、子居,皆孟子之字也)。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 相关推荐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的原文及译文】相关文章:

孟子离娄章句中原文及译文合集03-23

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三节原文附译文09-27

《孟子·尽心章句下》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译03-29

《孟子·滕文公下》阅读及答案参考12-14

孟子梁惠王章句原文及翻译03-29

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八节原文翻译11-30

关于《孟子·滕文公上》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03-04

滕文公章句下第五节原文及翻译01-02

《孟子·梁惠王上》原文及译文分析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