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黄县县学记原文及翻译

2023-12-13 古籍

  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看懂文言文发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宜黄县县学记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原文

  盖凡人之起居、饮食、动作之小事,至于修身为国家天下之大体,皆自学出,而无斯须去于教也。其动于视听四支者,必使其洽于内;其谨于初者,必使其要于终。驯之以自然,而待之以积久。噫!何其至也。故其俗之成,则刑罚措;其材之成,则三公百官得其士;其为法之永,则中材可以守;其入人之深,则虽更衰世而不乱。为教之极至此,鼓舞天下,而人不知其从之,岂用力也哉!

  及三代衰,圣人之制作尽坏,千余年之间,学有存者,亦非古法。人之体性之举动,唯其所自肆,而临政治人之方,固不素讲。士有聪明朴茂之质,而无教养之渐,则其材之不成,固然。盖以不学未成之材,而为天下之吏,又承衰弊之后,而治不教之民。呜呼!仁政之所以不行,贼盗刑罚之所以积,其不以此也欤!

  宋兴几百年矣。庆历三年,天子图当世之务,而以学为先,于是天下之学乃得立。而方此之时,抚州之宜黄犹不能有学。士之学者皆相率而寓于州,以群聚讲习。其明年,天下之学复废,士亦皆散去。皇佑元年,会令李君详至,始议立学。而县之士某某与其徒皆自以谓得发愤于此,莫不相励而趋为之。故其材不赋而羡,匠不发而多。其相基会作之本末,总为日若干而已,何其周且速也!当四方学废之初,有司之议,固以谓学者人情之所不乐。及观此学之作,在其废学数年之后,唯其令之一唱,而四境之内响应,而图之如恐不及。则夫言人之情不乐于学者,其果然也与?

  宜黄之学者,固多良士;而李君之为令,威行爱立,讼清事举,其政又良也。夫及良令之时,而顺其慕学发愤之俗,作为宫室教肄之所,以至图书器用之须,莫不皆有以养其良材之士。虽古之去今远矣,然圣人之典籍皆在,其言可考,其法可求,使其相与学而明之。若夫正心修身,使一人之行修移之于一家,一家之行修移之于乡邻族党,则一县之风俗成,人材出矣。教化之行,道德之归,非远人也,可不勉与!县之士来请曰:“愿有记。”其记之。

  【译文】

  古时候。从家庭到天子的国家,都有学习的场所,从幼小到长大,都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些地方。学习的内容,有《诗经》、《尚书》和礼、乐、射、御、书、数,有音乐和敬客的礼节,俯仰的仪容,进退的规矩,用以训练心体耳目手足的举止动作;又有祭祀、乡射、养老的礼仪,用来训练恭敬谦让;通过举荐人才、讨论狱讼、发兵出征,胜利奏凯,以练习办事能力;师友回答疑问,有奖励有处罚,以勉励进步,禁止不遵循教诲。学校之所以有这些措施,原因就是这样的。而它最主要的目的,就在务必使每个人通过学习来恢复他们的善良本性,而不单单是为了防止他们的不正当,不守规矩。人的性格虽然有刚烈、柔顺、慢性、急性的不同,但都可以使他们走上正道,而不会有过分或不够之处;使他们善于识别,使浩然之气充满他们的心,那么,用之于进与退,说话与沉默,都莫不恰当,遇上祸福死生的事,也不能动摇他们的意志。作为国家的人才、应当进行这样全面的培养;同时还要使他们懂得天地事物的变化,古今治与乱的原因,至于什么应削减,什么应增添,什么应停止,什么应举办、什么是根本的,什么是次要的,什么应先办,什么应后办,一一都清楚。他们虽在学校的堂户之内.而海内外的功业、长治久安的策略都掌握了。待到他们出仕肩负治国大任,身居朝廷百官之中,那么他们做任何事都能做好。为什么呢?全是他们平日学习的结果。总之,小至于人的起居饮食动作,大至于道德修养治国平天下,都与学习有关,丽没有一刻能离开教育。耳目四肢的活动,必须使它们与内心一致;开始慎重的,一定要使它贯彻到底。使其习惯成自然,而期望所学能日积月累,唉,这是多么高的要求啊!由于培养成好的风俗,那么刑罚就用不着了;人材培养出来了,三公百官便有了合格的人选;有了长治久安之法.那么中等人材就可以照着办而搞好国事;教育深入人心,那么虽然经历衰世也不会乱的,进行教育搞得好,达到这个样子,天下人在不知不觉中便受到了鼓舞,大家都学好的,难道是强迫的结果么!

  到了三代衰落的时候,圣人的制作尽都被破坏了。一千馀年间,学校虽然还有留下来的,但进行教育已不是三代兴盛时候的办法。人的性格举动,任其放纵;而办理行政事务和管理老百姓的方法、平常从来不讲习。学予有聪明朴实美好的本质,而没有循序渐进的教育培养,那么其不成材也就是当然的了。用不学习不成材的人去做天下的官吏,又在世道衰落弊端多的时候,去管理没受过教育的老百姓。唉唉,仁政之所以不能推行,盗贼和受刑者之所以增多,难道不是出于这样的原因吗j宋朝的兴盛快一百年了;庆历三年(1043).仁宗皇帝筹画当今的事务.把办学放在第一位,于是各地(按规定)才设立学校。而在这个时候,抚州的宜黄县,(因学员不满二百人)还不能建立学校。士人求学的,都一道客居于抚州,聚集在一起学习。第二年(诏令“有学州县毋得辄容非本土人入居听习”)天下的学又废了,学员也都散去。但春秋两季祭祀先圣先师的典礼,已有明文规定.所以常以庙祭孔子,然而庙又无人管理。皇祜元年(1049),遇到县令李详上任,才开始商议设立县学,而县中的学者某某与他的弟子,都认为能在这里发愤读书,莫不互相勉励而争着办这件事。因而建筑材料没有征派就有富余,工匠没有征调就很多。县学落成时,房屋连片的地方若干,而修得很正规的讲艺课堂,学员休息的屋子都很齐备,成套的器皿器具若干,而供祭祀、饮食、寝室用的东西一一具备。县学中的画像、从孔子到十哲、七十二贤、二十一先儒个个都有。县学中的图书,经史百家、诗赋作家的文章,一应俱全,无须到校外去借。县学选择地址,召集工匠,从开工到完工,总共历时若干而已。何其周到而快啊!

  在各地办学刚衰落的时候,有关官员的议论,本以为设立学校是人们所不情愿的。看看宜黄县学的兴建,是在天下废学几年之后,仅由县令一提倡全县响应,唯恐落后。那么那些说民情不愿意建学的,难道是真的么?

  宜黄县的读书人,本来有很多优秀的;而李君任县令,办事有威信又仁爱,讼清事举.为政又很好。遇上贤明的县令,能顺应慕学发愤读书的民风,建造校舍教学,图书、用具等等需要之物,应有尽有,用以培养当地优秀的人材。虽然古代离今天很遥远,但圣人的典籍尚存,他们的言论可以查考,他们的办法也可以寻求,让学子共同学习而了解它们。礼乐礼节仪文的种种规定,其中确有不能实行的,但端正思想,提高品德修养,去管理国家大事,关键却在自己的努力前进。使一个人的行为美好,会影响到一个家庭,一个家庭的行为美好,会影响到整个乡里,那么一个县的好风气形成了,人材也出来了。教化的实现。道德的同归,不是和人们相距遥远的啊,应当努力啊!

  宜黄县人士请求说:“希望写一篇学记!”因而我就写了。十二月某日。

  【注释】

  1、宜黄县:今江西宜黄县。北宋时属江南西路抚州临川郡。县学:县立的官方学校。

  2、国:国都。学:此处指学校。

  3、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4、弦歌:犹言“弦诵”,音乐。洗爵:古人招待客人时,先洗净酒器再斟酒敬客。爵,一种酒器。

  5、俯仰:低头与抬头。容,与下文的“节”同,指法度。

  6、升降:登上与降下。此处引申为进退。

  7、祭祀、乡射、养老之礼:古时学校中举行的三种礼仪。祭祀,指祭神和祭祖。乡射,古代一种射礼。养老,尊敬老人,给他们奉以酒食的礼仪。

  8、进材:推荐有才能之士。论狱:判决狱讼之事。授捷:出征而归,将在战场上所割敌人的左耳祭告于先庙。

  9、从事:这里是办事的能力。

  10、劝:勉励,鼓励。

  11、不率:不遵从命令。

  12、邪僻放肆:奸邪,无所忌惮。

  13、中: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

  14、堂户之上:意为足不出户。

  15、斯须:须臾,片刻。

  16、要(yāo)于终:约束到最后。要,约束。

  17、三公:古代朝廷中级别最高的官员,其具体官员各代不同,周为太师、太傅、太保,西汉为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东汉为太尉、司徒、司空。

  18、三代:夏、商、周。

  19、唯其所自肆:只是按照自己的心意肆意妄为,意思说没有学习过礼法,不知收敛。

  20、讲:讲求,重视。

  21、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

  22、抚州:在今江西省。

  23、释奠之事:古代学校的一种典礼,春天应陈设酒食以祭奠先师先圣,秋冬亦如此。

  24、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

  25、李君详:李详,当时担任宜黄县令。

  26、趋:本义是小步快走,这里指为兴办学堂而奔走。

  27、不赋而羡:不征敛而有余。

  28、发而多:不征召而来了许多人。

  29、序:堂的东西墙。

  30、从祭之士:随同孔子享受祭祀的人。宋时学校立孔子及亚圣十哲塑像,又绘七十二贤人及先儒二十一人像于东西廊的板壁上,同时祭祀。

  31、翰林子墨:代指文人。

  32、相基会作之本末:勘察地基、兴修屋舍前后事宜。会作,聚集工匠建造。

  33、固以为学者人情之所不乐:本来认为兴学是人们不乐意做的事情。

  34、唱:通“倡”,倡导。

  35、威行爱立:威严的法令得到贯彻,仁爱的风气得以树立。

  36、肄(yì):学习。

  37、可不勉欤:怎么能够不努力。

  【创作背景】

  宜黄在今江西抚州地区,宋时属江南西路抚州府管辖。曾巩于皇祐元年(1049)应家乡抚州宜黄县官员之请,为宜黄县县学建成创作了此文。

  【作品鉴赏】

  在这篇千字文中。作者以“纡徐简奥”的笔墨阐述了儒家的教育思想及其意义,同时又以简练的史笔记叙了家乡宜黄县县学的建立始末,表达了作者崇学重教的思想。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兴办学校历来是推行文治教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古代的圣人们不断摸索、总结,乃至确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制度,来保证学校教学的进行。这些制度与方法,都记载在儒家的六经中。如文章第一句所说的“古之人,自家至于天子之国,皆有学”,记载于《礼记·学记》: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文中的“祭祀、乡射、养老之礼”,曾巩对此非常熟悉,所以在论及兴学的重要性和古代学制时,能有源有委,条畅而详备,将古代从下到上学校的设制、教学的内容、教学的目的及具体措施,都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使文章显示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文章开篇不提宜家黄县学校的筹建、选址以及规模和外观。而是别处落笔,先写学习的重要性,说得十分恳切。抓注学习“使人人学其性”和“皆可尽于中”这个论点,逐步开始阐述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安排,并注意指出每一个方面的学习都有明确的意义。比如学习《诗经》和《尚书》,可以明白待人接物的礼节和进退上下的种种规矩。接着阐述立学的最终目的,使社会上的人都“学其性”,而不单是防止他们出现邪恶放纵的行为。再者,从培养可以担当天下大事的人才来说,是为了“养其身”,使人们能够懂得天地间事物的变化,懂得古往今来国家治理得好坏的原因,懂得在施政的过程中,对具体的措施应如何增减损益、废置或施行,以及如何善始善终。于是,立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盖凡人之起居、饮食、动作之小事,至于修身为国家天下之大体,皆自学出,而无斯须去于教也。”这是作者对此最好、最准确的总结。

  这篇学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论述的层次极为清楚,文章结构非常严密。全文分五大段。第一、二两段写古人立学,培养人才,人才出而天下治。第三段写三代以后千余年来废学所造成的恶果。第四段写宜黄县立学的始末及其积极性。第五段则赞美县令李详兴学和为政的功绩,并对宜黄县学寄予希望。文章议论恣肆,层次分明,有极强的说服力。文中夹叙夹议,典重博厚,叙述有原有委,议论深刻透辟,堪称是曾巩文章的代表作。

  • 相关推荐

【宜黄县县学记原文及翻译】相关文章:

王安石《慈溪县学记》原文翻译05-21

《慈溪县学记》原文及译文09-24

《虎丘记》的原文及翻译08-01

墨池记原文及翻译04-18

虎丘记原文及翻译08-29

宜都记的原文及翻译09-09

虎丘记的原文及翻译01-07

《学记》原文及翻译08-19

学记的原文及翻译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