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少年·别历下
晁补之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1.“罨画园林溪绀碧”一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在词中期什么作用?
2.这首词的首尾有什么突出特点?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描绘了一幅历下城园林溪水如画般美好春景图。在词中借如画的风景表达了词人在离别之时对历下之城的留恋、不舍之情。
2.开头连用三个“无”字,形成排比,通过对官柳、画舸、行客的铺排,以白描方式,突出了漂泊者的凄凉与悲哀之情。结尾处引用典故,委婉含蓄地抒发了人事变迁、世事无常、年华易逝的感慨。
注释 :
历下:山东历城县。
官柳:大道两旁的柳树。官,把官道,大路。
画舸:画船,指首尾彩画的大船。
南山:指历山,在历城县南。
罨画:色彩杂染的图画。[绀]红青色。
刘郎:刘唐刘禹锡,这里借指词人自己。
译文:
路边是无数的官柳,水上是不谙人情的画船,船中坐着漂泊无依的行客。南山还知道为我送行,只是高高的城墙却把人阻隔。
园林五彩缤纷,溪水清澈秀丽,即使重来于此,这美景也会成为陈迹。刘郎的鬓发都这样斑白,更何况是娇嫩的桃花颜色。
赏析:
这首词作于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初,是此人谪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告别历下时的抒怀之作。
上片写离别的情景。起首以三个“无”字的排比句,细比轻描,描写船载行客远去的情景,凝练生动,表现未见意中人相送的落寞惆怅之情。“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三句虽为排比,但呈递进关系,顺着路两边无数的柳树,看到了水上漂浮的画船,画船引出船里所坐之人。一“官柳”的冷漠,“画舸”的无情反衬人的.有情,抒发“无根”的感受,写尽漂泊孤零、宦途艰难之状。“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二句,先写南山的有情,再写城墙的阻隔,点出题旨-----意中人没有前来相送。有情之物与无情之人的对比,鲜明而强烈,词人内心的怅惘与失望,跃然纸上。
下片写对历城风光的眷恋和设想他日重来将会是物是人非,表达感伤迟暮之意。“罨画园林溪绀碧”写的是历城的美景,园林五彩缤纷,溪水清澈见底,一派景色盎然。“算重来,尽成陈迹。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是词人对人事变迁的预想,满含哀叹。历城的风光即使能够重来,也会成陈迹。刘郎的鬓发都这样斑白,更何况是娇嫩的桃花颜色。结尾几句,把感慨推向极致,极言离别的愁苦,蒙冤的怨恨,个中孤单落寞,感人肺腑,令人读之不禁泣下。
全词精警深婉,语言清丽雅致,无一丝艳色,却耐人寻味。
错例分析:
1题情感不准确,很多学生答的是景色的优美,不能落脚到对历下的留恋与不舍,原因是没抓住题目中的“别”字。
2题学生对手法不能准确答出,忽视题干“突出”二字,失分较多;答案模式不准确,没分点作答。
方法指导 :1.鉴赏诗词,应注意题目的提示性信
2.注意审准题干,养成考试时随时用笔画出题干中的重要信息,以提醒自己,避免答题时失分。
【晁补之《忆少年·别历下》原文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忆少年·别历下原文翻译及赏析01-13
《忆少年·别历下》翻译赏析02-15
忆少年别历下阅读答案02-01
忆少年·别历下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02-24
《忆少年·别历下》翻译赏析范文02-17
忆少年·别历下阅读理解答案07-14
晁补之《水龙吟》翻译赏析04-20
迷神引晁补之阅读答案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