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原文赏析

2024-07-11 古籍

  《大暑》是中国现代诗人闻一多于1924年夏天创作的一首现代诗。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呈现了口语化风格,感情表达明白质朴。每节中插入两句较为整齐的韵语,增添民谣风味,使全诗的韵律、节奏显得丰富活泼、多彩多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暑原文赏析,欢迎阅读。

  大暑

  今天是大暑节,我要回家了。

  今天的日历他劝我回家了。

  他说家乡的大暑节

  是斑鸠唤雨的时候

  大暑到了,湖上飘满紫鸡头。

  大暑正是我回家的时候。

  我要回家了,今天是大暑;

  我们园里的丝瓜爬上了树,

  几多银丝的小葫芦,

  吊在藤须上巍巍颤,

  初结实的黄瓜儿小得象橄榄,

  呵!今年不回家,更待哪一年?

  今天是大暑,我要回家了!

  燕儿坐在桁梁上头讲话了;

  斜头赤脚的村家女,

  门前叫道卖莲蓬:

  青蛙闹在画堂西,闹在画堂东,

  今天不回家辜负了稻香风。

  今天是大暑,我要回家去!

  家乡的黄昏里尽是盐老鼠,

  月下乘凉听打稻,

  卧看星斗坐吹箫;

  鹭鹚偷着踏上海船来睡觉,

  我也要回家了,我要回家了!

  创作背景

  从时间上推测,此诗大约是诗人留美时期所作(1924年夏天)。留学美国的闻一多,并没有倾倒在铜臭面前。由于受着种族歧视,他怀着“孤寂的流落者”的忧郁,在遥远的异国随时思念着祖国和家乡,并写下了好几首爱国主义思想十分强烈的诗篇。《大暑》便是其中一首。这里的“家”并非狭义的“家”。闻一多在给朋友的信上曾这样写道:“不出国不知道想家的滋味,但是,不要误会以为我想的是狭义的‘家’。不是,我所想的是中国的山川,中国的草木,中国的鸟兽,中国的屋宇,中国的人。”

  鉴赏

  全诗通过大暑时节家乡的美景及对浓郁的风土人情的甜蜜回忆,表现了海外游子一颗真切的思乡之心。诗人虽身居异国,但对家乡的一切都铭记在心,历历在目。大暑一到,“斑鸠唤雨”,“湖上飘满紫鸡头”;大暑一到,“丝瓜爬上了树”,结了小葫芦;大暑一到,青蛙闹画堂,燕儿歌桁梁,村女卖莲蓬,稻谷飘清香。在第四节,诗人还用他精细的笔为读者细致刻画了大暑黄昏时家乡人与自然的和谐静谧图。“月下乘凉听打稻,/卧看星斗坐吹箫”,这句诗写的韵味十足,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使读者读来如见其景,能领其情。

  从形式上看,全诗共分四节,每节的句式章法又整齐划对仗工整,音律自然和谐,是闻一多“三美”主张的具体实践。诗人反复吟咏“今天是大暑节,我要回家了!”“我要回家了,今天是大暑节。”“大暑正是我回家的时候。”“今年不回家,更待哪年?”等诗句,充分体现了他思家欲归迫不及待的心情,饱含了对祖国的眷恋与热爱之情。

  《大暑》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呈现了口语化风格,感情表达明白质朴。每节中还插入两句较为整齐的韵语,更添民谣风味,而且使全诗的韵律,节奏显得丰富活跋,多彩多姿。诗歌采取了叠韵(“叠句”)的手法,每个诗节都用相同或类似的句子闭合,“今天是大暑节”,“我要回家”,在诗中反复咏唱,在形式上给人一种错落有致,回环往复的美感。这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使《大暑》这首诗读来颇有民歌复沓的韵味,从而使这首诗在形式上也富于民族特点。《大暑》这首诗,物象,精神与艺术形式,浑融一体,流注全诗的是一种东方的,中国的气韵风采,情感体悟方式。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大暑》鲜明地表现出了闻一多在创作中对“地方色彩”,即民族风格的追求。

  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号友三,湖北浠水人,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16年发表《二月庐漫记》。五四运动中参加学生运动,被选为清华学生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学生联合会。1920年,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的经典之作。

  • 相关推荐

【大暑原文赏析】相关文章:

[诗经木瓜原文及赏析] 木瓜诗经原文赏析04-16

岁暮原文及赏析07-20

瑶池原文及赏析07-25

《月夜》原文及赏析12-19

国殇的原文及赏析12-09

《蜂》原文及赏析04-04

梅原文及赏析04-25

座右铭原文及赏析08-31

村居原文及赏析02-10

所见原文及赏析09-22